原標題:網傳低濃度阿託品能治近視,不少家長海淘或自配網紅滴眼液,醫療專家大喊「住手」
楚天都市報記者 劉迅 李晗 通訊員 高琛琛
近來,很多家長的朋友圈被一支叫阿託品的網紅滴眼液刷屏,並稱低濃度阿託品可以有效延緩兒童近視。不少家長專門到醫院詢問,有的四處託人代購,有的甚至依據網絡配方自行配製。專家表示,阿託品是處方藥,並非人人適合,它只能延緩近視進展,並不能治療和預防近視,家長購買、使用需謹慎。
資料圖
5歲女孩滴出「兔子眼」
5歲的萌萌(化名)聰明可愛,但讓媽媽頭疼的是,小傢伙特別愛看動畫片、玩遊戲。今年幼兒園老師發現,萌萌看東西總眯著眼,建議家長帶去醫院檢查視力。上月,醫生發現萌萌雙眼近視85度,建議佩戴眼鏡矯正。
「這麼小年紀就戴眼鏡,以後怎麼辦?」媽媽李女士很擔心,便想嘗試通過其它方法改善孩子視力。在多個家長論壇中,李女士發現一款號稱可以治療近視的阿託品滴眼液走紅,不少家長都在詢問如何購買,有的媽媽甚至組團去國外代購。想著滴眼藥水比戴眼鏡方便,李女士便託人代購了幾瓶,每晚睡前給孩子滴用。哪知道才滴兩天,李女士就發現不對勁,上周的一天早上,孩子的眼睛突然又紅又腫,好像「兔子眼」,還不停流淚,她趕緊帶其到武漢兒童醫院就診。該院眼科主任李世蓮發現,孩子雙眼眼皮紅腫、結膜充血,確診是過敏性結膜炎。幾經詢問才知,萌萌的過敏反應和其使用阿託品滴眼液有很關。經過幾天抗過敏治療,萌萌的症狀才逐漸好轉。
「這種眼藥水在國外屬處方藥,本身有禁忌症和適應症。」李世蓮說,萌萌本身是過敏體質,家長隨意給孩子使用,會出現不可預計的後果。
楚天都市報記者走訪江城多家醫院了解到,還有部分家長在網上搜索「低濃度阿託品」的配方,再買來高濃度的阿託品在家自行配置稀釋。近日,一名家長就從網上找到一則「網上購買0.125%高濃度阿託品,自行配置0.01%低濃度阿託品」的帖子到武漢協和醫院眼科諮詢,詢問該配置方法是否科學安全。
藥水無法預防和矯正近視
「近來,不少家長帶著滴眼液的圖片來門診詢問。」李世蓮說,低濃度阿託品雖然證實可延緩近視進展,但無法矯正近視,更不能提前預防。如果家長不遵醫囑擅自用藥,可能會導致嚴重後果。
據了解,阿託品是一種副交感神經抑制劑,滴入眼睛後,睫狀肌徹底放鬆,在眼科常用於散瞳。近年來的確有研究發現,該藥可延緩近視發展,臺灣推薦的是中高濃度的阿託品,如1%、0.5%、0.25%及0.125%不等,近幾年市場上以新加坡的低濃度阿託品(0.01%)滴眼液居多,但在大陸並沒有用於兒童近視控制的阿託品滴眼液藥品上市。
「一般而言,濃度越高控制效果越好,但副作用也越大。」李世蓮解釋,滴眼藥幫助睫狀肌放鬆,控制近視進一步加重,但同時孩子的瞳孔持續處於散大狀態,白天看近物模糊,正常用眼受到影響。與此同時,孩子眼睛的「大門」打開,常年藏在深處的視網膜、晶體等就會長時間暴露在戶外強光下,這無疑造成巨大傷害,導致孩子出現畏光反應。兒童使用後,必須佩戴變色鏡片,在戶外要做防曬遮陽措施。
即使低濃度阿託品滴眼液減少了高濃度帶來的副作用影響,但同樣不能隨意使用。李世蓮說,除了上述影響外,阿託品滴眼液容易導致眼壓升高,如果有家族遺傳的眼壓較高的患兒,還有可能會誘發青光眼。如孩子本身是過敏體質,可能出現結膜充血、皮膚瘙癢、發燒等過敏反應。
自行配置或使用有風險
目前,低濃度阿託品滴眼液在國外已有5年用藥經驗,證明其相對安全,但這類研究並沒有加入更多評價指標,遠期副作用和併發症目前還不確定。
「在網上擅自購買阿託品不可取,不建議家長盲目跟風。」武漢協和醫院眼科主任張明昌建議,一般來說,該藥適用於近視50度以上,或當下近視在短期內加深速度較快的患兒,如果孩子沒有出現近視,家長切不可當作預防給孩子使用,否則對眼部傷害更大。
張明昌認為,孩子是否適宜使用阿託品,應先由眼科醫生檢查,一是判斷孩子眼睛情況,如屈光度、眼軸距離、眼壓等,以及孩子是否屬過敏體質等,這些數據一來判斷孩子是否適合使用阿託品,二來觀察該藥是否對孩子近視程度有延緩作用。在使用後,患兒每3個月就要到醫院做一次的視力監測。
另外,阿託品滴眼液的使用劑量和時間長短也有講究,並不是家長想停就停,也需遵醫囑。一般該藥使用周期2年左右,根據研究,阿託品停藥後近視反彈也較快,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逐漸、減量停藥。
有些家長會跟著網上建議,自行選擇濃度在家配置,並給孩子使用。張明昌表示不可隨意操作。在醫院配置低濃度阿託品有著嚴格的流程,配置過程中需要無菌操作,家長在家裡自行配置,不但對劑量濃度不好把握,而且存在一定的感染風險,一旦配置過程中出現感染,滴入兒童眼部反而會造成更大傷害。
張明昌透露,目前大陸已有藥廠在研發低濃度的阿託品,今後患兒有望安全使用阿託品防治近視。
增加戶外活動效果更好
「眼睛近視明確的致病因素,主要是近距離用眼超負荷。」多家醫院眼科專家表示,近幾年,隨著手機和行動網路的飛速發展,手機逐漸取代電視、電腦的「電子保姆」地位,成為引發兒童近視的主要原因之一。現在很多孩子從兩三歲開始大量接觸電視、手機、平板電腦,導致門診常常遇到四五歲就近視100多度的小朋友。
與其藉助於藥物預防和控制近視,還不如增加戶外自然光下的活動時間,專家建議,每天戶外活動最好超過2小時,這是全球公認可以預防近視的最有效的方法。李世蓮說,如果孩子已經出現用眼困難,近視超過75度,要及時就診配鏡,避免近視快速加深。
要防止電子產品令孩子們近視,關鍵得家長多下功夫,限制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專家建議,學齡前兒童使用電子產品,單次不宜超過20分鐘,每天累計不宜超過1小時;兒童和青少年用眼時間也要控制,尤其不要長時間看電子產品。即使是在閱讀、學習時,也要保證光線充足,保持正確的用眼姿勢。
同時,飲食均衡,不挑食、不偏食,多食富含β-胡蘿蔔素、維生素A、葉黃素等脂溶性維生素的食物,也有利於兒童眼睛的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