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九選艾的小九老師,
有一句話是:刮痧治壯漢,艾灸補虛人。
艾灸的作用雖然比較多,但是最主要的還是以補為主,所以我們常見的一些虛症其實都是可以通過艾灸調理的。
一、先虛而後病
絕大部分的健康問題,也都是因為虛症引起的,尤其是一些慢性健康問題,是一個消耗性的疾病,發病比較緩,症狀不嚴重,就是慢慢的消耗你的健康。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幹」,一旦我們正氣足,不虛,身體的抵抗力也有明顯提高,所以,虛,是一切亞健康和疾病的根源。
二、你是哪種虛?
中醫對虛證進行了總結,將其分為4類:氣虛、血虛、陰虛、陽虛。類別不同,症狀不同,調理的方向也不同。
接下來,我們就詳細說說每種虛症的表現和調理方法。
1、氣虛——無力
氣虛好比人體的燃料不足,從而導致動力不足。
人體的「氣」主要來自三個方面:先天的腎氣、後天水谷精微所生化的後天之氣也是脾胃之氣、肺主呼吸的空氣,因此氣虛大致包括三個方面的虛:腎虛、脾虛、肺虛。
主要表徵:氣虛最主要的表現就是少氣懶言,不想說話,無力,沒有精神。當然這個是表現出來的精神狀態,而因氣虛出現的身體症狀也有很多,比如:很容易流汗,很容易感冒,大便不成型,臟器容易下垂,容易氣喘等。
2、血虛——發燥
血虛好比人體的營養液不足,從而導致身體枯燥、營養不良。
氣能生血,因此氣虛時間長了,必定會引起血虛;同時,氣虛則運行血液無力,必定會引起血瘀。血虛多與脾胃有關,脾胃負責化生氣血,脾胃罷工就會造血不足。
主要表徵:臉色黃或發白沒有血色光澤,嘴唇的顏色淡,容易頭暈目眩,經量少,形體消瘦等。
3、陰虛——發熱
陰虛相當於水和津液不足,所以很容易出現燥熱、煩熱、上火等症狀。
在「四虛」中,女人最痛恨的就是陰虛,因為陰虛致醜!
主要表徵:陰虛最典型的特徵就在於一個字:燥。所以很容出現皮膚乾燥、容易長痘、面色偏紅(高原紅)、口腔潰瘍、大便燥結、小便短赤而黃、五心煩熱、盜汗等。
4、陽虛——怕冷
陽虛相當於陽光不足,所以感到寒冷,這個是目前大部分人都會有的症狀。
所謂,盛世多陽虛,現代人久坐少東,常吃冰涼食物,開空調,熬夜等,這些都是會嚴重傷害我們陽氣的。
陽虛是一些病症的源頭。
主要表徵:怕冷,手腳冰涼,容易掉發,身體也會出現各種疼痛,經量不正常,氣血不足等問題。
虛症如何艾灸
艾灸通治一切虛證!
《醫學入門》說:「虛者灸之,使火氣以助元陽也;實者灸之,使實邪隨火氣而發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氣復溫也;熱者灸之,引鬱熱之氣外發,火就燥之義也。」可見,艾灸通治一切虛證!
氣虛:腎俞、氣海、關元、足三裡。血虛:脾俞、中脘、血海、足三裡。陰虛艾灸:湧泉、太溪、照海。陽虛艾灸:大椎、腎俞、命門、關元、足三裡。
綜上所述,艾灸上滋肺陰,中健脾氣,下補腎精,長期堅持,可以氣血陰陽調和,輕鬆對付各種虛證。
但是需要提醒的是,在艾灸之前,一定要辯證準確,分清自己是那種虛症很重要。
艾灸注意事項
1.要專心致志,耐心堅持:施灸時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時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條移動,不在穴位上,徒傷皮肉,浪費時間。對於養生保健灸,則要長期堅持,偶爾灸是不能收到預期效果的。
2.要注意體位、穴位的準確性:體位一方面要適合艾灸的需要,同時要注意體位舒適、自然,要根據處方找準部位、穴位,以保證艾灸的效果。
3.防火:現代人的衣著不少是化纖、羽絨等質地的,很容易燃著,因此,施灸時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時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滾脫落。用艾條灸後,可將艾條點燃的一頭塞人直徑比艾條略大的瓶內,以利於熄滅...
4.要注意保暖和防暑:因施灸時要暴露部分體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溫時要防中暑,同時還要注意室內溫度的調節和開換氣扇,及時換取新鮮空氣。
5.要防止感染:化膿灸或因施灸不當,局部燙傷可能起瘡,產生灸瘡,一定不要把瘡搞破,如果已經破潰感染,要及時使用消炎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