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崎,是一座名副其實的觀光城市,充滿著異國情趣
長崎是由葡萄牙人於1570年發現的一個港口。在那以前,只是一個不起眼的漁村,此後,作為一個天然良港開始登上了歷史舞臺。至今已歷經4個半世紀,以港口為中心,得到不斷的繁榮和發展。在日本歷史上,江戶時代300年內與國外斷絕通商,即所謂的鎖國政策時期,但是其中長崎是唯一能向海外開放的一個窗口。江戶幕府於1636年在長崎港建造了一個稱作出島的人工島,只允許荷蘭在此島上通商。
現在出島已被填平,只留下一點能反映當時樣子的圍牆。在講述日本文化時不能忘記出島的存在。此外,幕府將長崎作為當時的重要城市,稱作天領(德川幕府的領地),成為政府直轄地。不像其他的城市或港口那樣受封建領主的統治,而賦予市民自治權。可以說這段歷史使當地的市民形成一種開放自由的風氣。他們親切地稱呼中國為「阿茶」。這個城市自古以來就接受了很多外國人。長崎是一座為其他城市所沒有的具有歷史與傳統的國際城市。
長崎的觀光遊覽有3個主要方面。第一個是荷蘭及天主教文化。第二個是與中國有關的寺院。最後一個是原子彈受害地等景觀。1823年以出島的醫生身份來日本的西博爾特第二年在長崎市內、鳴瀧開設了私塾,培養了眾多的日本人弟子。在醫士的培養方面那是不言而喻的,在自然科學的學術領域方面,也給予了很大的影響。還留下了著作〈日本》,並與一個日本女子生有孩子等有關他的很多的軼聞,是當今日本人都熟悉的人物。參觀了作為西博爾特紀念館而建造的紅磚資料館,可以詳細了解他的人品以及當時長崎的風貌。
而長崎地區也是天主教布教的中心。可是到了江戶時代,在鎖國政策的同時,對天主教徒的鎮壓也是很殘酷的,信徒們表面上裝成佛教徒,實際上以地下天主教的隱蔽形式堅持自己的信仰。長崎地區遺留著類似的殉教者及地下天主教的有關故事與建築物等。稱作島原叛亂的天主教徒的大規模叛亂是歷史上有名的事件,它的舞臺就在鄰近的島原半島。作為國寶的「大浦天主堂」,是一座象徵長崎天主教輝煌文化的哥德式天主教堂,建於1864年。
另外,長崎湯麵,福建人陳平順先生於1899年開辦的四海樓是這種面的元祖,這種深受人們歡迎的長崎湯麵是陳先生為當時在長崎的眾多留學生而研製的一種既便宜又美味的食品。這是在福建的肉絲湯麵的基礎上再加上長崎特產的烤魚肉卷和魚糕、目魚、蝦之外,再加入豆芽和卷心萊等各種配料而製作的。長崎湯麵是便宜而美味的食品,現在日本人把各種東西隨便混合在一起的做法也稱作「チャンポンにする」。這也說明了陳先生的這種食品也已滲透到日本人的日常會話中。
最後,位於日本西端,充滿著異國情趣的港口城市長崎,日本國內的遊客那不用說,海外來的觀光遊客也很多,是個名副其實的國際化的觀光城市。近年在長崎市附近形成了一個很有吸引力的觀光景點,叫作「豪斯天堡」的長崎荷蘭村,在佔地面積152萬平方米的土地上重現了當時的荷蘭街市。設有高級賓館,很受青年人歡迎。
而「豪斯天堡」的建造增加了長崎觀光的內容,吸引了更多的遊客。最後介紹一下,理想的下榻之地——雲仙。天草國立公園的雲仙溫泉是很受遊客歡迎的溫泉,以幽靜的山中溫泉而聞名的溫泉。
近年在其背後的普賢嶽發生火山爆發,而曾使人們擔心害怕,不過現在火山爆發也已停止了,已恢復到當初的繁榮和平靜。
各國地圖像什麼?日本人:我們像龍!中國人:你看看我們像什麼?
印度人至今不理解:我們18K黃金「白送」了,中國遊客為什麼不買
河北這處爛尾樓,晚上人都不敢靠近,白天卻成為老人的「娛樂地」
我國「最具內涵」的城市,擁有約130萬大學生,卻不在北上廣深
#日本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