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記者 王新鳳 通訊員 龍旻敏 益陽報導
說起火龍果,已經不再是熱帶地區的專利。近日,記者走進位於益陽市赫山區龍光橋街道新月村的益果農場,翠綠繁盛的火龍果枝上飽滿碩大的果實長勢喜人,給前來採摘的遊客帶來別樣的體驗樂趣,也給農場負責人徐燕雲、徐兆明姐弟倆帶來了豐收的喜悅。
翠綠繁盛的火龍果枝上飽滿碩大的果實長勢喜人。
「我們農場的火龍果有四個品種:臺灣大紅、金都一號、以色列黃龍和厄爾多瓜燕窩果,現在成熟的臺灣大紅是從臺灣引進的品種,個頭飽滿,甜美多汁。」徐兆明邊介紹邊切開了一個成熟的火龍果,只見紫紅色的果肉豐厚肥美,輕輕咬上一口,汁水四溢、唇齒生香。
徐兆明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因著兒時延續至今的農業夢,2018年,30歲的徐兆明放棄了駐新加坡工程師的高薪工作,回到益陽新月村老家,與姐姐共同流轉25餘畝土地,建棚栽苗,種植起了火龍果與無花果,正式開啟了創業之路。
一顆顆玫紅色的火龍果給前來採摘的遊客帶來了別樣的體驗樂趣。
對於姐弟倆來說,種植火龍果的過程並非順風順水。由於火龍果是熱帶水果,對光照、溫度、溼度都有一定的要求,他們只能每天都待在大棚裡,時刻觀察火龍果的生長以及棚內溫度、溼度等情況。
果農正忙著採摘成熟的火龍果。
「創業路途是艱辛的,但因為熱愛,一切便都值得。」姐姐徐燕雲談起火龍果種植顯得十分內行,「開始前期土地整理時,我們收集了60多臺拖拉機大約100噸的農家肥堆肥發酵,在種植過程中全部採用純有機種植方式,不使用化肥和殺蟲劑,除草也堅持採用人工除草,以確保果子品質。經過一年多的精心管理,今年夏季果品一上市,就因著個頭大、口感好受到了廣大群眾的喜愛。」
小朋友開心地吃著火龍果。
眼下,火龍果已經進入採摘期,農場裡前來採摘的遊客絡繹不絕,徐兆明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現在遊客們採摘的是我們的臺灣大紅第三期果,第三期預計產量7000公斤,完全可以滿足市場需求。」據了解,火龍果可重複開花,大約40天一個成熟周期,果期從7月初一直可持續到來年2月。
收穫滿滿。
為了讓遊客能採到成熟的火龍果,不被火龍果枝條上的刺傷到,徐兆明每天都會在這裡介紹火龍果的採摘方式。遊客們提著籃子,在徐兆明的指導下,親手剪下一個個火龍果,有的不時嘗上一兩個鮮甜的火龍果,嘴角和牙齒都留著紫色的果汁。
徐兆明用剪刀剪下個頭飽滿的火龍果。
「我從朋友那聽說這裡的果子特別新鮮好吃,小孩馬上要開學了,今天特意帶著她過來玩玩,以前孩子只見過火龍果果實,現在看到了火龍果枝,她覺得特別神奇。這次過來,小孩不光增長了見識,還體驗了採摘樂趣,她別提多開心了!」家住附近的龍女士笑著說。
時下農場裡的無花果也成熟了。
時下農場內無花果品種波姬紅也相繼成熟,為方便市民採摘,農場已將採摘區外圍道路全部硬化。徐兆明告訴記者,下一步他們還將加種藍莓、黃桃等水果品種,並擴大農場規模,打造集採摘休閒於一體的農家樂,力求給遊客帶來最好的採摘體驗。
來源:紅網
作者:王新鳳 龍旻敏
編輯:張俊
本文為湖南頻道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和本聲明。
本文連結: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0/08/29/8262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