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溫淑萍8月30日,蒙牛乳業(2319.HK)在港發布2017年中報,公告顯示,上半年銷售收入在2016年9.7%高增長的基礎上再保持8.1%的高漲幅,達到294.7億元人民幣,經營利潤18.056億元,同比增長18.4%,淨利潤11.3億元,同比增長4.7%。
盧敏放在一次採訪中稱,如果蒙牛的董事會只給他6.5%的增速目標,那他會在夢裡笑出聲來。而就目前半年的業績形勢看,或許他可以真的在夢裡笑一會了。
事實上,這也是蒙牛自2016年全年虧損後,首次實現的半年度扭轉為贏。2016年,蒙牛全年虧損達7.51億元。主要由於雅士利和現代牧業的拖累。
2016年9月15日,盧敏放接替孫伊萍擔任蒙牛總裁,此前他任蒙牛乳業控股的雅士利集團總裁。
盧敏放上任後推進蒙牛變革,實現以新事業部為導向的組織架構調整,將常溫、低溫、奶粉、冰淇淋產品四個業務板塊獨立。
此外的五大戰略包括:以專業化運營的新事業部布局乳業;提升運行效率,增強盈利能力;布局國內外上遊資源;聚焦優勢品牌,推進全線升級;持續推進「通路精耕」。
盧敏放稱,新事業部組織架構變革,是基於業務布局。此外,蒙牛還布局了新業務板塊,包括巴氏鮮奶業務、植物基飲品、奶酪業務。其中巴氏奶板塊也是蒙牛增持現代牧業的原因,目前已經有專業團隊在操盤現代牧業品牌牛奶。
一系列改革和布局後,蒙牛終於實現高幅增長。
盧敏放稱,蒙牛進入了新的良性發展階段。
對於下半年發展,盧敏放規劃,將深化事業部賦能,梳理研發及品牌,薪酬體系差異化,強化業績考核。他期望全面推行提質增效,帶來盈利能力增長;下半年也會進一步推動新品上市,包括現代牧業鮮語、特侖蘇高蛋白牛奶、炭燒酸奶等;深耕縣鎮村市場,細化銷售大區管理等。
而對於未來市場布局,盧敏放稱,未來十年,蒙牛要更重視三、四線城市,因為他們可能會成為中國經濟最大的驅動力量,提前在三、四線城市布局,就有機會提前佔領市場,有更大把握去贏得更廣泛中國消費者的信任。
盧敏放認為,在過去的十幾年裡,中國乳業一直保持著兩位數左右的增長,有些年份甚至超過20%。這和過去的中國經濟有很多相似之處。過去,中國被稱為世界大工廠,但在今天,當人們發現在這個地球上,在人們的周邊,出現了一個又一個工廠時,蒙牛就必須意識到,自身的訂單有可能會減少,每一筆訂單的毛利有可能越來越少,以量取勝的時代必將成為過去。
以量取勝時代的結束,是以質取勝的時代。中國是一個面積大,區域差異也非常大的國家,這一點從「南米北面」的飲食習慣差異就能窺視一二。中國經濟的發展也極度不平衡,城市層級差異非常大。這些造成了中國市場的廣泛多元化。蒙牛有必要對中國市場進行更精細化的耕耘,調研每個區域消費者的需求、消費習慣、地域風俗後,為其定製產品和推廣規劃。
如未來五年甚至更長一段時間,蒙牛要靜下來,要仔細思考中國消費者和消費環境的變化。中國消費者的消費結構升級,消費需求細分,也給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用工匠精神打造產品,還需要用立體思維推進企業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