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葉子
暑假已經進入尾聲,可是12歲的天天卻著急了:眼看著就要上學,自己的作業可都沒做完呢?怎麼辦?
其實,天天每天安排學習的時間挺多的,做作業、預習新課、閱讀、複習……為什麼作業還是趕不完呢?
看完《新版一分鐘經理人》我便明白了:孩子的時間管理有問題,反饋機制也沒建立,所以缺乏正向努力的堅持力。
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的肯·布蘭佳和斯賓塞·詹森。斯賓塞·詹森是一位風靡美國的心理學家,曾經出版過一系列的一分鐘書籍,如《一分鐘教師》《一分鐘推銷員》等。肯·布蘭佳則是有著深厚管理專家背景的作家,曾寫過《共好》《顧客也瘋狂》等多本受人歡迎的管理學書籍。
《新版一分鐘經理人》通過一個輕鬆的故事,闡述了三個&34;的時間管理和正向反饋,達到幫助經理人有效管理團隊,收穫更好業績的目的。本書簡單實用,不僅僅是寫給職業經理人看的,同樣適合家長幫助孩子進行自我管理。
那麼,什麼是時間管理和正向反饋呢?
時間管理,是一個管理學方面的專用名詞,其實就是怎樣做才能讓自己的時間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正向反饋,是一個心理學範疇的名詞,簡單說就是有人做了符合你價值觀的事,你感到心情愉悅和高興,就回饋了自己興奮的情緒,並誇獎他、鼓勵他。被鼓勵者肯定會更用心去做事,而且會越做越好。
用在孩子身上,就是幫助他建立合理的時間管理機制後,孩子做的事情符合預期設定,能讓父母和自己都感覺興奮和滿足,孩子會受到來自父母的誇讚和鼓勵,進而激勵他繼續把事情越做越好。
為什麼要進行時間管理?
人的一生看似漫長,其實很短。時間管理的好處很多,不僅是為了按時做完事,而且能提高效率,結果就是為我們節省出很多時間,能做更多的事。通過時間管理,讓我們可以集中精神和精力,把關注點放在想做的事情上,這樣持之以恆,高效率做事的反饋就是成為一個高效率的人。這就是時間管理的意義。
一分鐘就是一個時間概念,本書說的就是利用一分鐘你能做成哪些事,把這個概念用在孩子身上一樣有效。
生活中,有些家長平時不怎麼管孩子,一到周末和假期就放任孩子睡到大中午才起來,卻要求孩子必須拿出好成績,這不是很矛盾嗎?所以真正做到時間管理,就必須從日常時間入手,規劃得越詳細越好。
為什麼要正向反饋?
當一件事情的發生、發展受到了另一件事情的刺激,可以促進其正向發展。這就是正向反饋的意義。
當孩子做了事情後,我們要及時給予意見,哪裡做得好哪裡還有進步的空間,這樣能督促或鼓勵孩子做得更好。正向反饋的基本原則是反饋越具體、越客觀越有效。
我見過一個孩子一發成績單就不敢回家。為什麼?因為父母每次見到成績單都大發雷霆,不是打就是罵,所以對孩子心理產生非常不好的反饋。
所以,正向反饋和負向反饋的結果是完全不一樣。作為父母的我們應該好好學習時間管理和正向反饋,幫助孩子更好成長。
《一分鐘經理人》裡為大家分享了有效機制的三個流程。
第一個流程是幫助孩子制定一分鐘目標。
做事有規劃,這是走向成功的必經之路。孩子也一樣,要完善自我首先要學會時間管理和規劃,確定一個明確的目標,詳細標註需用的時間和對應的學習內容,便於每天查看完成情況,就是自己的成長軌跡。
比如:很多人幫孩子制定的計劃表寫的是:早上8-9點做語文,9-10做數學,這樣一直捋到晚上睡前,感覺已經安排得非常充實。但復盤時候看一看卻沒學到什麼東西,為什麼呢?
《一分鐘經理人》裡面關於計劃這塊的內容有詳細的介紹。書中提醒讀者:(建立的)目標應該簡潔,要有衡量標準和完成期限。後面還特別給出八二原則,指明根據80/20原則,我們執行的時候只需要對最重要的20%設定一分鐘目標即可。
比如,天天對自己的課程進行設置時,就需要先評估每一門的作業量,然後按照做作業的時間和數量來規劃。
那麼,天天的時間表就可以調整為:閱讀1小時,讀暑假必讀書目之《草房子》100頁。1小時做數學題,做暑假作業P30-50頁等。
這樣是不是簡單明了很多?同時也更利於孩子日常的堅持和努力。
在這個流程要注意幾個要點:
(1)和孩子一起制定時間表,並且詳細標註完成的時間和內容;
(2)規定每天用一分鐘時間重溫最重要的目標,鼓勵他高效完成;
(3)若與目標不一致要反思自己的行為,及時調整和改進。
第二個流程是對孩子進行一分鐘稱讚。
很多父母喜歡誇讚別人家的孩子,卻非常吝嗇對自己孩子的稱讚。這真的是一件讓人鬱悶的事。《一分鐘經理人》告訴讀者,身為父母,可以也應該對孩子給予適當正向的鼓勵,也就是對他每一天的表現都要觀察,然後給出最誠懇的評價,這樣做有利於提高孩子的自信。
這個流程的具體做法分為兩步走:
前半分鐘:
(1)及時稱讚孩子。
(2)告訴他對在哪裡,越詳細越好。
(3)告訴他做對這件事真是讓人心情愉悅,對於目標的完成幫助有多麼大。
停頓四五秒鐘,讓她體會一下認真做事的被誇贊的喜悅。
後半分鐘:
(4)鼓勵他繼續這樣做。
(5)明確地說明對孩子很有信心,並且會支持他繼續努力直到獲得成功。
第三個流程是對孩子進行一分鐘更正。
很多人都玩過俄羅斯方塊,這個遊戲告訴我們:犯下的錯誤越多消除會越難。因此,面對任何事情,更正一定要及時。
一分鐘更正的具體做法是:
前半分鐘:
(1)錯誤發生後立刻進行更正。
(2)確定已經發生的事,並且清晰地分析錯在哪裡,注意一定要說得非常具體。
(3)認真地告訴孩子這件事帶給你的感受,以及對學習結果可能造成的影響。
(4)停頓四五秒鐘,讓孩子審視自己所犯的錯誤。
後半分鐘:
(5)告訴孩子,其實他的實際能力很強,比這次表現出來的更強,用肯定語氣確認他很不錯。
(6)明確地告訴孩子,你對他非常有信心,並且會一如既往的信任他。
(7)更正以後,整件事就過去了。以後也不要再提,否則會讓孩子誤以為你總喜歡盯著他的錯處。
確定一分鐘目標、給予一分鐘稱讚、進行一分鐘更正,這三者是相輔相成的,正好可以形成一個閉環,最大程度幫助孩子更好的進行自我管理。這就是《一分鐘經理人》帶給我們的啟示。
著名作家、思想家羅曼.羅蘭說:人們常覺得準備的階段是在浪費時間,只有當真正機會來臨,而自己沒有能力把握的時候,才能覺悟自己平時沒有準備才是浪費了時間。準備好了嗎?那就讓我們的小宇宙動起來吧,開動今天的一分鐘效率!
本文作者:葉子,資深媒體人,鏡姐夢想領讀會聯合創始人,高校閱讀訓練營學員,閱讀變現踐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