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牛排一煎就很嫩,牛肉燉了1個小時還嚼不動?大廚說出實情
現在西餐在我國盛行,很多人去西餐廳喜歡點牛排吃,牛排吃起來非常的軟嫩,稍微煎一下就能吃了,而我們自己在家燉牛肉的時候,往往是燉了1個小時的牛肉還很硬,根本嚼不動,這是為什麼呢?大廚說出了實情。
首先,牛和牛是不同的,比如西餐廳的牛排很多都是澳洲牛排,非常的軟嫩多汁,稍微一受熱就能熟;另外牛肉的部位不同,烹飪所需時間自然不同,牛排多採用裡脊肉,熟的最快,我們中國人燉牛肉就喜歡燉牛腩肉和後腿肉,這些肉筋多,燉出來有嚼頭,但是燉的時間會很長。
另外,牛肉的新鮮程度對是否易熟有很大影響。剛宰殺的牛肉肌肉呈緊繃的狀態,肌肉纖維非常緊實,是非常難燉熟的;牛肉宰殺以後需要低溫存放幾天到十幾天的時間,讓牛肉本身的酶分解一部分肌肉粗纖維,這個過程叫做「熟成」,熟成以後的牛肉更好吃,也更易熟。
不過中國消費者就喜歡買新鮮的,生意好的牛肉店都是現殺的牛肉,生意很火爆,人們排隊買,這樣新買來的牛肉回家燉自然很難燉熟。高檔的牛肉生產,牛肉宰殺洗淨後先分割成大塊,掛在低溫冷庫中存放10-28天的時間,然後食用,是最軟嫩好吃的。
最後,牛肉之所以燉了1個小時還燉嚼不動,還可能是對牛肉的處理不當造成的。牛肉血水多,需要先焯水去血水,焯水時牛肉一定是冷水下鍋才行,熱水下鍋牛肉纖維立馬收縮了,再燉就怎麼也燉不軟了,所以牛肉冷水下鍋焯水,焯水後燉的時候一定要熱水下鍋燉。
所以牛排一煎就很嫩,首先和牛的品種有關,然後和牛肉的部位有關,牛眼肉和菲力牛排都是鮮嫩多汁的,稍微一煎就能吃;燉牛肉我們喜歡牛腿肉、腱子肉(中國大媽就愛買這些肉來燉),這些肉雖說煮出來勁道好吃,不過沒有兩三個小時的時間,是很難煮至烘爛的。這就是為什麼牛排一煎就很嫩,牛肉燉了1個小時還嚼不動的原因了。您說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