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教育機構都普遍存在這樣一個誤區,覺得只要創建一個群,不停拉人進群,稍微運營一下,這樣的一個群就叫「社群」。但實際上,這種群只能單純地被稱為「微信群」,而且這種群的生命周期相當短,一般都存活不到一個月,就變成了廣告群、助力群等等,或者變成死群。
教育機構想要做社群,首先弄清楚社群服務的對象是誰。一般來說,對象就是家長和學生,明確了服務對象,通過一系列運營技巧針對家長和學生進行品牌宣傳、觀念輸送,最後引流到店成交即可。
那麼,如何吸引家長和學生能加入社群?社群搭建好後又該如何運營避免成為死群呢?對於教育機構來說,運營社群無非圍繞拉新、留存、裂變、成交這4個方向。這幾點又該如何進行?
01
拉新如何做?
拉新,意味著機構如何快速將流量轉化成粉絲?那麼,流量從哪兒來?除了線下實體門店以外,下面這些渠道都可以嘗試去做線上引流開展:
抖音、快手、頭條、西瓜、微視、B站等等這類視頻網站平臺,選擇與自己社群相關的類別,定期定量發布乾貨視頻、趣味視頻等等。
百度問答、頭條悟空問答、知乎這類流量巨大的問答平臺,一旦給出專業精彩回答被官方「翻牌」推薦,帶來的引流效果不言而喻。或者,創建多個帳號,進行自問自答模式。最重要的一點是,瀏覽量、回答量最多的頭部問題一定要回答幾條和自己行業相關的問題。
現在不少知識分享類社群都會邀請大咖前來分享,這也是常見的一種引流方式。值得注意的是,大咖一定要有自己的流量,專業度上也有要一定建樹被用戶認可。分享的內容本身就有利於流量的聚集,配合KOL的名氣加持,新的流量自然也會進入社群。
雖然很多機構會排斥這種做法,但社群運營其實不能太封閉,有時候合理的換粉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擁有相似用戶的社群都有一定共性,在換粉基礎上還能拓展其他合作。在如今各大教育機構越來越多,競爭日益激烈的大環境下,抱團前行不失為一條妙計。
傳統的拉新活動策劃,從前期策劃到宣傳再到執行,每一個環節都將品牌形象、創意融入進去,一場好的活動就能吸引不少新用戶。
02
留存如何做?
用戶留存其實就是社群維護,這才是社群運營的關鍵。很多教育機構都有社群不活躍,社群無法變現的問題,或者社群成「死群」的問題,其實都是因為沒有做好社群維護。
最常見的問題就是,通過不同平臺進來的流量,他們的需求其實是不一樣的,有的可能是想進來領取資料包,有的可能是想找老師解答專業疑問,還有的可能是真的想領取體驗課.如果沒有做區分,這些人的話題不同,沒有共同的一個話題,短期內群裡有沒形成好友關係,那這個群沒多久也就「涼了」。
所以,做好用戶分類是社群維護的必要環節之一。舉例來說,我們可以將社群名以引流平臺來命名,「xxx知乎交流問答群」、「xxx頭條交流群」、「xxx體驗課活動群」、「xxx免費領取資料群」。在並沒有深入了解用戶之前,根據用戶來源渠道進行分層,一方面可以評估各渠道引流效果,另一方面也便於策劃後續運營活動。
同時,教育機構一定要明白「內容為王」這個不變的道理。高價值內容輸出,是保持社群活躍度的催化劑。保證優質內容一定頻次輸出是後續轉化的基礎,得到社群成員的認可,才會有成交。
內容輸出可以是講座分享、直播答疑、限時活動等等形式,也可以將原創高質量乾貨文章、視頻分享到社群中,很容易得到傳播。在本期《藝教新周刊》的節目中,我們也邀請了2家機構老師分享他們的社群運營經驗。
這兩家機構的老師,在採訪中都表示在社群運營中,根據家長要求,發布感興趣的內容,定期發布乾貨短視頻,一方面加強了家長與社群的粘合度,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機構的曝光度,如果家長再將內容進行轉發推廣,進一步加大曝光同時,還加大了吸引新客源的可能性。
03
裂變如何做?
通過前面兩步,我們可以將已經在社群中的這部分用戶稱為種子用戶,接下來就是將這些種子用戶進行裂變引流。通常來說,每家教育機構都有自己一定數量的忠實付費用戶,那麼這批用戶就是最優秀的種子用戶。
確定目標用戶、活動方案
從這些種子用戶相關年級、相關課程出發,看看他們周邊是否也有類似種子用戶,策劃一系列活動,例如直播課、試聽課等等,看看有沒有他們感興趣的方案。同時,可以策劃學習打卡、朋友圈海報分享等等,保證這部分種子用戶的活躍度和粘性。在重要的節假日營銷點上,進一步去完善社群營銷的活動方案。
最常見的活動方案就是送小禮品,現在已經是開學季,對家長來說最關心的是孩子學習,即便他們已經購買了文具,但諸如科普類課外書、護眼檯燈、文具組合這種的小禮品,家長都會感興趣的。
給用戶一個加入社群的理由
即便拿出小禮品誘惑,那用戶會質疑「為什麼我要加入你的社群?」我們要做的是,能夠清楚簡單明了地給他們一個答案,既要合理又能能打動他們。對於不同產品,理由可能還會有所不同。
舉例來說,如果是學習類產品,能有KOL等知名人物分享過,或許更能讓人信服;如果是使用類產品,告知用戶率先進群能享受的優惠福利、特權更多,或許他們接受度更高。簡單來說,社群裂變基本是圍繞著「利益驅動」和「預警驅動」去做。
最好的方式就是提供價值,給予好處的同時,還能幫用戶解決問題,讓用戶心甘情願地加入,還願意主動幫你分享裂變。如果,真的摸不準用戶真實需求,不妨考慮在朋友圈、社群中做調研,完成調研時給參加調研的用戶發放小禮品。
對教育機構而言,社群運營看似關鍵在於拉新、留存、裂變,其實更重要的是在於執行。根據機構自身產品和實際運營情況,進行適當調整,策劃出適合自身的社群運營方案並執行更至關重要。
如果現在你還沒有明確思路方向,可以觀看本期《藝教新周刊》節目,看看其他教育機構的成功能否給你帶來些許靈感...
電視播出
浙江電視臺少兒頻道
新媒體矩陣平臺分發
浙江電視臺少兒頻道官方微信號、藝教頭條、中國藍TV、愛奇藝、今日頭條等
每周五 20:20(黃金檔)
每周六 12:10(午間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