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的初戀預言:是短暫愛一下的「孽緣」?還是珍惜當下的愛過

2020-12-11 長了鹿角的兔子

「封鎖了。搖鈴了。『丁鈴鈴鈴玲玲』,每一個『玲』字是冷冷的一個小點,一點一點連成了一條虛線,切斷了時間與空間。」

這是張愛玲筆下的1943年裡的某一天,一個「封鎖」日子的白描;

也是一個中年男人在1944年初春的那個陽光明媚日子裡的一次驚豔,原本百無聊賴之下的隨便翻閱雜誌的「磨時間」。

沒想到,這一翻,就對一篇小文《封鎖》一見傾心,就這麼有了最純粹的喜歡,而後千方百計地挖出背後女作者身份的同時,這份喜歡,就立刻變成了歡喜,最後成就一份......

實話說,不管是那時候,亦或是現在,我們作為旁觀者的視角看來,這段「胡張」戀,怎麼看,都是一段妥妥的「孽緣」。

不止是因為這不到三年的短暫戀愛到婚姻,再到離婚慘澹收場的悽涼過程裡,張愛玲被這個「漢奸」胡蘭成連累地幾乎身敗名裂,還是後續多年,依舊被糾纏著在「文壇」都快失去了一席之地的「江南才盡」的無奈。

樁樁件件,在我們「外人」看來其實都可以稱為真心錯付的「孽戀」。

可是,事實真如此嗎?

我想,這篇讓他們因此結緣的短文《封鎖》裡,字裡行間透出的種種所表達的「東西」,或許可以窺見一隅。

收錄了《封鎖》的《傳奇》

短暫愛一下的「孽緣」:「男人懂你後,便不會再愛你」

胡蘭成算是張愛玲的「理想初戀」,文人之間交心的「懂得」,發展到水到渠成的「愛情」,再好不過;

但換個角度看,他們之間似乎又不是一種傳統上的,從相互喜歡到自然結婚的「完美愛情」的理所當然。

因為,或許只要熟悉張愛玲性情的人都大概會有所感覺,她的人是敏感的,筆下的文字是清冷到徹骨的,性情嘛,由此類推一下的話,總和衝動與「戀愛腦」之類不理智的感覺挨不上邊。

但,這段從後往前看可以被大致歸結為「孽緣」的一段關係,其實就是從一次欲拒還迎,搭配「死纏爛打」的一見鍾情開始的。

就像《封鎖》故事裡,那場突如其來的「封鎖」一般,看起來充滿了毫無理由的無稽,卻又似乎有著在情理之中的命中注定。

所以,或許《封鎖》的故事,就像是張愛玲在冥冥中知曉了自己的「初戀」一般的預言一般,帶著一份即將陷入「無腦」感性「愛情」前的一次理性掙扎與思考。

那個時代的「真實」樣子,是一個身處戰爭陰霾之下,卻偏偏要裝作「正常」的,毫無生氣的上海一角,隨時可能來臨的「封鎖」,已經讓生活在這個城市的人們變得「麻木」,不會恐慌,不會害怕,只會無聊地「磨時間」,等待著解除封鎖的到來。

於是開頭的「死氣一片」的畫面:

「若不是碰到封鎖,開電車的人會繼續開車,沒完沒了的盡頭,他習以為常不會發瘋;馬路上的人們來來往往,匆匆趕路面無表情;穿整齊西裝戴玳瑁眼鏡提著公文包的男人,重複昨天的事情......」

就像是一張等待著「獵物」的網,身在其中的人們,即使明知危險來臨,但因為知曉再掙扎也不過徒勞,最後還是有倖存者被「拯救」,去繼續日復一日的「每天」。

於是,與其反抗,不如「享受」這夾縫中「無法無天」的時間與空間的殘忍「饋贈」,一個就像是沒有明天般的驚喜禮物「小確幸」。

是的,在這樣的被戰亂陰霾密布著空氣的時代裡,這在我們旁觀者看來是「可憐的封鎖」遭遇。

但在《封鎖》故事裡的人們看來,尤其是作者筆下的「主角們」,一個人到中年生活陷入一潭死水的會計師呂先生,一個普通到「千篇一律」般模板般的英文助教吳小姐,他們的短暫相交感受的,卻是一份突如其來的「驚喜」,或者也可稱為一段「只是短暫地愛了一下的——愛情」體驗。

其實或許在很多人看來,這個故事讀來總是有幾分「渣」的氣質,倒不是表面展現男女身份相交實為「婚外情」的氣氛,而是一種解除封鎖之後,戛然而止的漠然隔閡。

作為「感情動物」的人,會想當然地覺得,即使只是短暫的一次「愛的悸動」,也應該有所感動,而不是這麼「一離開」,就如同陌生人的萍水相逢般的冷漠隔離,顯得太過。

但就像張愛玲那句名言:「因為懂得,所以慈悲。」一樣,一個「懂」字,在男女之間的交往中,雙方的理解大概是截然不同的,除去背景、成長與思想之間的必然差別之外,更多的還有最原始的「純粹」與最現實的利弊衡量。

故事裡,呂先生即使在氣氛緊張的,被「封鎖」的電車內,依然本能地保持著一份「養成」的,屬於成人現實的利弊好惡,所以他看見他太太的姨表妹的兒子,他的表侄,會下意識地「避開」,因為在他眼裡,表侄是個想『「打秋風」攀附他,拿好處的「窮鬼」。

於是,在「逃避」時,才撞上了對面的吳小姐,所謂「命運」,或許就是如此,有時候只需要一次下意識的「逃避」就可以達成一段緣分,何況是在這樣一個被「封鎖」了時間和空間的另一個世界裡,一切的「現實」似乎都在這一刻消散了,唯有最純粹的本能得以存在。

吳小姐這樣,在張愛玲筆下「仿佛怕得罪了誰的美」,在一般現實中,是寡淡到如「好人」模板一般的女性,她小心翼翼地活成了好女兒、好老師,卻始終活不成一個「好自己」,所以在呂先生高傲而刻薄的初印象裡,是個「打扮得有點的風味;梳著千篇一律的髮式;整個人像擠出來的牙膏,沒有款式。」的的女性。

但那又如何,在這個被單獨「封鎖」的空間裡,他和她就這麼「遇見」了,開始不帶一絲遮掩的,把他的工作、生活、婆媳問題,以及最私密的夫妻間的事,都赤裸裸的打開心扉,一股腦地捧在手心,純粹地展現在吳小姐面前。

於是:

「街上一陣亂,轟隆隆來了兩輛卡車,載滿了兵。翠遠與宗楨同時探頭出去張望;出其不意地,兩人的面龐異常接近......在宗楨的眼中,她的臉像一朵淡淡幾筆的白描牡丹花......」

時間被暫時停止,空間被暫時封鎖,人與人之間的「親密」距離也被無限拉近。

吳小姐搖身一變,成為呂先生眼中會害羞,很可愛的白牡丹,甚至一度激情衝腦,「表白」著他想重新結婚的「愛的誓言」,甚至還喃喃地補上一句「我不能離婚」(打算納妾)的「一定當做妻子看待」的言語,在下一刻還「痛苦」地加上「我不能坑你的一生」的剖心話,以示真心誠意。

果然,下一刻,吳小姐被感動地急哭了,這一刻,她是真真切切感覺到了呂先生的真心,一種全知全見,似乎兩人沒有一絲隱私,全然豁出去一切,只等「愛人」回應的無所畏懼樣,讓一個缺愛的女人如何感動?

就像那個「未來」的張愛玲本人在陷入「初戀」時的「無腦」感性表現一樣,或許很多人會不理解,為什麼張愛玲居然會如此死心塌地地愛上「風評不好」的胡蘭成,難道真的就是因為「情人眼裡出西施」的「戀愛腦」定律?

其實從《封鎖》的故事裡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張愛玲是如此了解自己,即使她在此之前從未有過戀愛,但她也很清楚自己的「軟肋」就是——缺愛。

一個自小「缺愛」的孩子,長大以後,即使表面上看起來是如此堅強,會披上高傲而滿不在乎的鎧甲,但內裡而言,於她來說,一份可以讓她真切感受到「愛」,得到「愛」的付出,就是她當下可以為之「全部」的回應。

或許,在後來,就像《封鎖》裡的結局,「封鎖開放了」,一場夢就這麼醒了,呂先生在下一刻就可以毫不留情地回到自己的座位,繼續嫌棄而帶著「責任」般地抱著用報紙包的油膩膩的,太太託他買包子,繼續著封鎖前的「回家」。

而於張愛玲來說,冷暖自知的短暫愛情與婚姻裡,也像這般,當那個男人真的「懂」了全部的她時,她的一切都盡在他的掌握之中,「封鎖」開放的同時,一場夢醒了,「愛」也消失了,徒留一個以為有「未來」的女子在寒風中搖擺,直到再續從前......

亦是珍惜當下的愛過:「世界上的好人比真人多」

其實,早年看這篇《封鎖》的時候,自然是被聽聞許久的「胡張」戀的跌宕起伏所吸引著,是以一種「定情信物」的角度去看待和理解,這個如預言般的故事的。

所以,不免帶著一份「故事的結局早已寫在開頭」的偏見,會下意識地去認定,他們之間就是一場被「渣男」傷害的「孽緣」,而《封鎖》更是一個「渣男」批鬥的諷刺故事。

可是,如今再次翻閱,許是更加理解張愛玲的全部之後,會突然發現,或許在我們看來,一份愛情與婚姻最完美的結局就是相愛相知的白頭到老,但其實對於不同的人,在不同的階段和現實生活中,會有著不同的「冷暖自知」。

其實,如果換個更包容的角度去看《封鎖》的故事,或許看到的就是一份不知來處,隨風而散的「特殊心動一刻」。

誠然呂先生,是因為逃避而落座,搭訕,但兩人之後的相處暢聊的種種卻是真實的,是一種發自本能的「交心」。

當然,在期間,呂先生是「主動」博同期式的「求愛」,而吳小姐則是一種「被動」慢熱型的「接受」,兩相激烈碰撞之下,就像一次勇敢的反抗,一次在「封鎖」裡,試圖衝破「死氣沉沉」生活封鎖的掙扎。

以至於,在當下,失去現實時間的流逝和空間的束縛下的一方天地裡,他們彼此之間都是無所畏懼的,因為在這個時間點和空間裡,他們只是他們自己,沒有其他牽絆。

呂先生是個「可以自由離婚」,為她著想,承諾未來的好男人;

吳小姐是個可以拋開一切,只為回應對方真心的待嫁白牡丹。

如果,「封鎖」只是封鎖的話,他們之間應該是幸福的吧?

但很遺憾,「封鎖」是短暫的,所以他們之間的「愛」,必然也是短暫的。

真實的現實,一個已婚「小男人」和一個「好老師」,是不可能義無反顧地為愛而生的,他們必然會敗給現實,因為生活的殘酷從來如此,所謂「情愛」,從來不止是唯一的「愛情」,還有生存和親情等等的束縛。

於是,或許就像結局的「封鎖開放了,呂先生回到了他的座位,夢醒了」一樣,兩人把這一段當成一場夢,去珍惜當下已經過去的一段「驚喜時光」,才是「對」的吧。

故事的最後,他看見「一隻烏殼蟲從房這頭爬到房那頭」,就像是被生活異化的自己的化身一般,整天爬來爬去,沒有太多思想的時間,只是用永不停歇的奔波去填充寥寥無幾的生命,卻從來不去思考生活的本質,與珍惜當下的生活的寶貴。

最後:

那麼,或許《封鎖》的意義就在於為世人展現一個在絕對時間與空間下的「真實人生現實」的模樣,去引導我們「停下來」,仔細看看生活本質於我們而言究竟為何?

亦是一份張愛玲自己如提前預言般的「初戀報告」,終究愛情的好壞,婚姻的美滿與「孽緣」,都只不過是「冷暖自知」的獨立感受罷了。

相信我,《封鎖》真的值得一看,把它收錄的《傳奇》更是一份「驚喜禮物」般的存在。

相關焦點

  • 張愛玲《封鎖》:那個男人啊,只是短暫地愛了你一下
    張愛玲就擁有這樣獨特的魅力。她的小說就像是冬天的月光,清冷冷的,你走到月光下,可以看見躲在暗處的人性的齟齬。《封鎖》是張愛玲的短篇代表作。乍一眼看,寫的是愛情。仔細一琢磨,還是寫人性涼薄。這個短篇在張愛玲的人生中有著不一般的意義。因為它,張愛玲和胡蘭成開始了一段曠世孽緣。胡蘭成在雜誌上看到《封鎖》,一時驚為天人。他當時還不知道」張愛玲「是男是女,只是單純為文字所傾倒。後來他在文章中提到自己的閱讀感受:「讀者於你,不過是人來人往看燈會,廣大到漠然的相知。
  • 張愛玲《愛》:愛是天時地利的迷信
    張愛玲的《愛》這篇短文,全篇只有寥寥兩三百字,通篇沒有提及愛情,但卻讓無數讀者為文中女人的那份愛感到動容。有時候,愛情就是這樣奇妙的東西,你無法預言會在什麼時候遇到相伴一生的人,你也無法預測你們下次相遇會在什麼時候。即使兩個人真心相愛,但在錯誤的時間相遇,也許結局並不會美好,如果能夠重來,我相信那個女孩一定會選擇和他好好的多說幾句話吧。
  • 回憶初戀,十二星座都是怎樣看待自己的初戀,處女座曾經愛過
    每個人對於初戀的看法不同,有的人懷念,有的人卻不想再提,那麼,來看看十二星座是怎樣看待初戀這件小事的吧。白羊座白羊座的人永遠都在超前看,他們對於初戀沒有什麼感覺,覺得舊日情緣不必再提,最重要的是珍惜現在。
  • 《第一爐香》:張愛玲對自己嫁給胡蘭成做出的預言
    這個時候,如果有個愛她的父母,或者是愛她的姑母,她應該是能完成自己的心願的。就算沒有這一切,葛薇龍還是努力堅持著。  儘管有各樣的理由,畢竟人還是可以選擇的。 拿張愛玲自己來說,她從父親家逃出來,她媽媽和她說:跟著你爸爸呢,自然是有錢的,跟著我,是沒有錢的,可張愛玲選擇跟她媽媽。
  • 張愛玲筆下的經典句子,句句入心,總有一句能讓你熱淚盈眶
    世人評價張愛玲都說她性格涼薄,孤傲冷漠,其實要是一個人從來沒有被人愛過,哪怕你曾經很熱情,也早就被磨得乾乾淨淨了。也有人說,張愛玲的作品裡是沒有溫度,沒有光的,其實她只是把人性看透了。就像張愛玲一般,她深愛胡蘭成,只願為一句「願歲月靜好,現世安穩,」便與胡蘭成定下終生。婚後沒有多久胡蘭成便離開了上海,又遇上了另外一個女人周訓德,後來又去了溫州,跟範秀梅在一起。所以當張愛玲追尋到溫州的時候,讓胡蘭成做出選擇的時候,他到底還是辜負了張愛玲。
  • 哲理語句:人生既短暫又辛苦,珍惜當下,過好每一天
    人生既短暫又辛苦,自己想做什麼就去做,不要等以後有後悔的心態。5. 想去做的事情,就勇敢去做,想去談一場戀愛,就勇敢去爭取,想去拿真心換真心,就去珍惜彼此之間的感情,不要等到老了的時候,才發現這一切都晚了。6.
  • 張愛玲關於愛情的一句話,只有16個字,卻寫盡了愛與溫柔
    不管張愛玲的感情生活到底如何,我覺得,能夠寫出如此打動人心文字的女子,一定有著她獨特的魅力。那麼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並不是她這些耳熟能詳的話語,而是一句只有16個字,卻寫盡了愛與溫柔的話。因為愛過,所以慈悲;因為懂得,所以寬容。
  • 珍惜眼前,活在當下!
    所以,有時候對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物,如果在有機會的情況下,還是一定要努力爭取一下,然後無論成敗都不再去後悔。這就是告訴我們:有時候真的不要去等明天,也不要去相信永遠,你所能做的,其實就是眼前和當下。愛你所愛,為你所為,有時候才不會後悔。因為,在這風雨飄搖的人生路上,時間不會等你,可能也沒有幾個人會等你,你所能做就是珍惜當眼前、把握當下。
  • 張愛玲:愛,就是不問值得不值得
    張愛玲寫道: 「也許愛不是熱情,也不是懷念,不過是歲月,年深月久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大家想像一下,張愛玲的父親張志沂,不僅跟不上時代,還有抽鴉片的壞習慣,也嫖妓,這是母親黃逸梵無論如何也不能忍受的,於是她回國後就果斷提出了離婚。 父母離婚,張愛玲「表示贊成」,對母親遠走法國,「沒有任何惜別的表示」。
  • 張愛玲的10句愛情格言,句句扎心
    文/小婷半清張愛玲的小說中出現過很多種愛情故事,但大多數的結局都帶有悲劇色彩,也許在她心中,天長地久的愛情根本不存在,就算存在,也絕熬不過柴米油鹽的平凡。不管是葛薇龍,還是白流蘇,最後都沒有得到真正的愛情,不過是拿愛情當幌子罷了。
  • 《旅行者的妻子》珍惜當下時光珍惜身邊
    電影講述了男主亨利本是一名生活在美國的普通人,他平時工作很輕鬆除了整理一下圖書館的書籍之外就是自己的休閒時光。就這樣克萊爾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長大,在這中間亨利也是不斷的來找她並與她遊玩,終於等到結婚的時候,兩個人對彼此更是熱愛有加,但是婚後的兩個人還是會遇到各種煩惱,亨利還是會繼續穿梭時空這讓兩人非常那更頭疼。亨利不斷的尋找醫生進行治療都毫無用處,最終亨利不幸被一個時空的隕石擊中當場就離開了人世,而他的妻子還在等待。
  • 張愛玲:最觸動人心的15句話,道盡人生、愛情的真諦!
    張愛玲:最觸動人心的15句話,道盡人生、愛情的真諦!張愛玲,她出自清朝名臣之後,不僅僅只有顯赫的身世,同樣其才華也是冠絕當世,張愛玲絕對是民國早期最才華橫溢的才女。不過張愛玲雖然才華橫溢,但她的感情經歷卻是曲折的,一生中共經歷了三次婚姻,從而令她飽受爭議。1.
  • 「第一次愛過的那個人」真就特別記憶深刻?它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
    顧名思義,「初戀」就是我們第一個真心愛過的那個人,往往初戀到最後都沒法在一起,很多人對自己的第一份愛都非常的記憶深刻,以至於有些人無法重新在開始一份感情,那麼,初戀就真的難以忘懷麼?那種感覺就那麼奇妙麼?
  • 初戀結婚她一直未嫁,苦等52年後終在78歲嫁給初戀,91歲無憾離世
    有人說愛情是「一生只愛一個人」,也有人說愛情是「只要對方過得幸福就好」。然而,這世上卻有無數女子偏偏對初戀一往情深,不難想像,在情竇初開的年紀遇到對的人,那是一件多麼美好愜意的事。民國時期有一個痴情女子,與之真心相愛的初戀結婚後,她苦等初戀52年一生未嫁,只為等待那一絲的可能。最後,她終於在78歲的年紀,如願嫁給了初戀。
  • 張愛玲最精煉的一段愛情話,只有16個字,卻寫盡了世間所有愛
    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 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再譬如張愛玲《愛》中的一句: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要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裡,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那也沒有別的話可說,惟有輕輕地問一聲:「噢,你也在這裡嗎?」
  • 神籤佔卜:選擇一張牌,測試一下和你的另一半孽緣還能糾纏多久?
    神籤佔卜:選擇一張牌,測試一下和你的另一半孽緣還能糾纏多久?如果我們喜歡一個人,並且能和喜歡的人在一起,這叫做「緣」,能一直走下去叫做「分」,有緣無分就叫孽緣了。如果遇到一個孽緣,分開又不舍,繼續在一起往往會傷害到某個人。當我們面對感情的時候,我們怎麼能分辨這是不是一段孽緣呢?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個方法!
  • 「曾經愛過的人,分手後能做朋友嗎?」一個女人的感受給你答案
    莎士比亞曾經說過:無論是再好的東西,也會有失去的那一天;再深的回憶,也有被忘卻的一天;再愛的人,也有分開的一天;再美的夢,也總會有醒來的一天。該放棄的就別挽留了,該珍惜的當然也不能放手。分手後,其實沒辦法做朋友,因為彼此傷害過;當然也做不了敵人,因為彼此深愛過。
  • 為何初戀總是短暫卻難忘?| 初戀可能影響你的大腦
    這可能就是每一個女孩都體會過的,初戀的感覺吧……此後很長時間,她看到傍晚天空中的那顆金星時,都會想起那天,緊張且甜蜜的心情。有時候,我們曾經深愛的人或許會變得不再適合我們,我們慢慢的,似乎也已經不再需要 TA 了。但要想揮手徹底說再見卻是非常困難的。我們很難割捨那些曾給予我們那麼多快樂和美好時光的人、事、物。
  • 活在當下,珍惜眼前,不負韶光
    過去和未來都不存在,只有當下此刻是真實的。尤金·奧凱力說:「我無力掌控時間,我只能或多或少地影響周圍的世界。我所能掌控的就是自己的精力,怎樣來分配精力,以及怎樣用這些精力來應對外部世界......我也不再考慮將來該怎樣生活了,也不去過多回憶過去的歲月。我需要停止想像兩個月以後,一周以後,甚至幾分鐘之後的短暫將來。60秒以後的世界,其實和60年以後的世界一樣難以捉摸。」
  • 夏目友人帳:是孽緣還是緣分?娘口三三行動說明一切!
    月日食說:「人也好,物也罷,壽命都很短暫,讓他們返老還童不好嗎?」娘口三三凝重地說:「想脫胎換骨還是恢復歲月,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妖怪又問:「您知道夏目大人想要哪種生活嗎?」娘口三三神色,沒有回答,但心理清楚,脫胎換骨的夏目更開心。娘口三三回到田澤家裡,告訴夏目,他很快就可以恢復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