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兒性別從受精卵成型的那一刻就定了,「女翻男」啥的都不靠譜。
執筆:張大貓
編輯:張大貓
定稿:歐陽比文
重男輕女是我國存在已久的封建思想觀念,即便如今都已經2020年了,重男輕女的思想在某些地方依然非常濃重。這種封建觀念的思想由來已久,具體原因也多種多樣。
我們今天不去說重男輕女本身對錯與否,就拿最基礎的事情來說,胎兒性別這件事根本不是人為能控制的,所以有時候看到一些人因為重男輕女,做出的一些行為真是覺得好笑。
而且關於胎兒性別的種種說法在民間也一直很流行,比如什麼「酸兒辣女」,還有各種「女翻男」等等,為了孩子的性別,不少人真是操碎了心。
事實上,胎兒在形成的那一刻開始,性別就已經決定了,將來出生是男孩就是男孩,是女孩就是女孩,並不存在什麼孕期性別變化的情況。
孕期不管你再怎麼期盼,求這個求那個,都已經於事無補了,啥也改變不了的。
關於胎兒的形成我們都明白,是由精子和卵子結合而成的受精卵逐漸發育成型的。胎兒的性別在受精卵形成的那一刻就已經確定了。
所以在以後孕期裡,無論你怎麼暗示自己,或者想靠著什麼外力來做出改變,都是徒勞無功的。關於胎兒性別這件事,坦然接受就好,至少憑我們普通人是沒法做出什麼改變的。
有人覺得,既然孩子是在母親體內成長發育的,那麼性別自然由女方決定的多一些,還有些人覺得各佔一半,是由雙方一同決定的,但事實上,還真不是,其實男性佔得決定因素更多。
好好回想一下上學時學過的生物知識,這點就能很容易想通了。
胎兒是由男女雙方提供的精子和卵子結合形成的,而決定性別的因素則是來自夫妻雙方基因內的染色體。
如果雙方的X染色體相結合,那麼生出的便是女孩,如果是X和Y染色體相結合,生出的則是男孩。
而女性的卵子中只能提供X染色體,男性的精子裡才能提供X或者Y染色體。所以說,決定的胎兒性別的主要因素還在於男性。
不過話雖如此,決定權雖然在男方的Y染色體,但是沒有女方的X染色體,依然生不出孩子來,生男生女還是夫妻雙方的事,男孩女孩都沒必要糾結。
畢竟如今這個時代,女性整體被平等對待的程度已經是史無前例了,現在女性擁有的機會和前景也是前所未有的。生男生女真的沒啥差別。
有些孕媽妊娠期肚皮下面會長出一些毛毛,有人就會拿這些毛毛作文章,說是可以判斷胎兒的性別。這其實根本沒有啥根據。
這些肚皮上細毛叫「毳毛」,主要是因為妊娠期準媽體內激素分泌異常所致。這些毛髮會隨著產後的身體恢復逐漸減少,恢復到正常水平。
有人之所以覺得「毳毛」能顯示胎兒的性別,無非是覺得毳毛旺盛跟雄性激素分泌有關係。但事實上,不光是雄性激素,孕媽體內另一種激素——催乳素的分泌也能刺激毛髮生長。
所以說,毳毛的旺盛也沒法斷定是哪種激素分泌刺激的結果,自然也沒法因此就判定胎兒的性別。而且這些雄性激素的分泌還興許是來自孕媽體內,比如一些病症也會引發孕媽體內雄性激素的分泌。也會造成雄性激素分泌過多「可能是懷了男孩」的假象。
不過有一說一,孕媽體內的雄性激素分泌確實會影響到胎兒的狀態,當然,肯定是沒法改變胎兒性別的。
如果懷的本就是男孩,那麼這個男孩受這些雄性激素分泌的影響,出生活可能會顯得「更爺們」,如果女孩,那麼孩子出生後可能會偏向「女漢子」。
不過也不用擔心,隨著孩子出生,脫離母體,這些激素帶來的影響也會逐漸消失,孩子會慢慢趨於正常。而孕媽隨著產後體內的激素水平逐漸恢復,這些問題也都會消失。
所以說,拿毳毛來判斷孩子性別的這件事根本不靠譜,孩子的確實會多少受到激素的影響,但性別是不會因此改變的。
錦鯉媽咪有話說
都已經21世紀的20年代了,重男輕女這種思想真的該摒棄了,很多時候女性不只能頂半邊天,在很多領域已經遠遠比男性更有優勢了。所以說,不管生男生女,母子平安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