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為妻子寫下悼亡詩,第一句寫錯了,知名度卻最高

2020-12-11 小珏說歷史

我們知道唐朝的宰相、大詩人元稹是一個情場浪子,或者乾脆可以說是「渣男」。他流落到舅家時,曾經與表妹珠胎暗結,後來卻始亂終棄,元稹卻以此寫下了《鶯鶯傳》,其中不乏洋洋自得之情。另外,元稹還與薛濤,劉彩春鬧出緋聞。但是,人都是有兩面性的,元稹對原配妻子韋叢也應該是真心的。

這在他對妻子的《離思》五首中就可以看出端倪,其中第四首就有名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很多人認為,這第四首《離思》,應該是千古悼亡詩之冠。小珏認為,元稹應該是很愛妻子韋氏的,這與他壞不壞、渣不渣,甚至有沒有才華關係不大。因為他寫下的這些悼亡詩,流露出的感情是無法作偽的。其中,《遣悲懷三首》其一也是如此:

謝公最小偏憐女,自嫁黔婁百事乖。顧我無衣搜藎篋,泥他沽酒拔金釵。野蔬充膳甘長藿,落葉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錢過十萬,與君營奠復營齋。

這首詩與其它的悼亡詩有所不同,它比較詳細地描述了妻子的優點。特別是不慕虛榮,願與丈夫同甘共苦的優秀品質。然而,這首詩的第一句,引經據典,卻出現了問題。

韋叢出自名門,家族是京兆韋氏。父親韋夏卿是嶺南節度行軍司馬,母親裴氏也是名門之後。韋叢是韋夏卿的嫡女,也是最小的女兒,深受家族的疼愛。元稹還未有官名時,就被韋夏卿看中,將女兒託付於他,這也讓元稹受寵若驚。

「謝公最小偏憐女」其實就是引經據典來說這番經歷。唐詩中的謝公,一般都是指東晉名臣謝安。唐人所指的謝家女,一般也是指才女謝道韞。然而,謝道韞雖然受到過謝安的照顧和指點,卻並不是謝安的女兒,只是侄女。謝道韞的父親是安西將軍謝奕,如果非要將謝奕當作「謝公」,那也不妥。因為謝奕有八子四女,其中謝道韞是長女。所以,這句詩絕對出現了錯誤。

然而,這掩飾不了元稹的真性情。他接下來就在歌頌妻子的美德,情真意切。「自嫁黔婁百事乖」說的是韋叢以名門閨秀的身份下嫁給元稹這樣的寒士之後,事實並不順遂。不僅要為丈夫翻箱倒櫃尋找合適的衣服,甚至還要拔下自己的金叉,讓丈夫拿去換酒喝。

對於丈夫如此體貼,對自己卻近乎刻薄。韋叢用野蔬充飢,卻還要強裝笑顏說味道十分獻媚。她用落葉和枯枝來做柴火,親自燒火煮飯。作為一個千金小姐,能夠如此可見德行多好。人們說,貧賤夫妻百事哀,但韋叢卻以自己的行動,舉出了反例。

可惜的是,韋叢死得太早。她為元稹生下五子一女後就去世了,年僅27歲。她過門後,沒有享受一天福,更沒有看到自己的丈夫節節高升。後來,元稹官至宰相,待遇大大改善,再也不是當年的窮書生,這也證明了韋夏卿獨到的眼光。然而,即便如此,韋叢卻不能享受丈夫的福氣。所以,元稹內心十分愧疚和遺憾。

以元稹後來的地位,完全沒有惺惺作態的必要。他寫下那麼多悼亡詩,應該都是發自真心的。不管他做過什麼,元稹對妻子的感情還是真摯的,也就是這份真情,才讓我們見到了一篇又一篇千古流芳之作。

相關焦點

  • 唐宋時期最著名的五首悼亡詩詞,前兩首知名度最高
    這是唐代詩人元稹創作的七言絕句,是《離思五首》的第四首詩。全詩採用巧比曲喻的手法,用 「水」、「雲」、「花」來表達對妻子的無限懷念,也真摯熱烈的讚美了夫妻之間的恩愛。全詩悲壯而不低沉,不愧為傳唱千古的佳作。
  • 元稹的這首詩,僅用開篇的十四字,就寫出了悼亡詩一種絕美的境界
    元稹似乎除了在友誼方面與白居易交好之外,剩下的感情生活、交際基本上是與不同的女性打交道了。他與薛濤的斷舍離,使他成為《西廂記》張生的原型人物,但是元稹卻不是一位薄倖的人,當他後來遇到了韋叢,倆人的愛情中成為唐朝的一段佳話。在韋叢死後,元稹寫過數首悼亡詩,並且每首詩都寫得十分出色,這在整個唐代都少有,因此顯得彌足珍貴。
  • 元稹最深情的一首詩,驚豔世人,堪稱唐朝最經典的悼亡詩歌!
    因為懷念,所以古人慣常以詩歌寄相思,這就是悼亡詩最初的來歷,早在春秋時期,《詩經》裡就出現了悼亡這一題材,但自西晉潘安用一首悼亡詩懷念妻子之後,悼亡詩一般就專指丈夫追悼亡妻之作了。潘安是歷史上著名的美男子,雖歷史上對他的評價褒貶各有,但不得不說的是,他的確是一位深情的好丈夫,哪怕放到現在來說,也絕對是痴情男子一枚。
  • 詩詞丨悼亡詩 中國古代四大悼亡詩,曾經滄海難為水
    他二十四歲結婚,五十歲妻子不幸死亡,夫婦和睦相隨二十六載。潘安悲痛之極,為她服喪一年,期滿後於元康六年(269)改服赴任,作《悼亡詩》三首。詩中所寫都是日常生活之事,語言平易近人,自然流暢,沒有什麼深奧難懂的句子。「望廬思其人,入室想所歷。」
  • 十首經典悼亡詩:用一生換一首詩
    悼亡詩古已有之,早在《詩經》中就出現了悼亡詩。西晉潘安曾寫《悼亡詩》緬懷妻子,後來,悼亡詩多指丈夫悼念妻子的詩。當詩人們飽含感情,寫下深情懷念妻子的悼亡詩時,引起了許多人的共鳴。這首詩是男子悼念亡妻之作,詩人目睹亡妻遺物,倍生傷感,由此浮想聯翩,寫下此詩。詩人把妻子的所作的衣物拿起來細細翻看,想到妻子生前的情景,十分憂傷。這種感情直到今日,依然令人動容。
  • 四首經典悼亡詩,篇篇催人淚,元稹,蘇軾,納蘭性德,你喜歡誰?
    在所有的古詩中,最令人催淚悲傷的,莫過於悼亡詩了。筆者精選了幾首經典的悼亡詩,篇篇催人淚,你最喜歡哪一首。元稹是唐朝著名詩人,本是北魏皇室後裔,他和白居易同時科舉及第並結為摯友。他的詩歌特點言淺意衷,扣人心弦。
  • 清明時節讀悽美悼亡詩:他們在文字中追憶愛人,闡述思念
    此時,生死兩相隔,思念無盡,追憶愛人的悼亡詩也應運而生。《辭源》對悼亡詩解釋為:「潘嶽妻死,賦《悼亡》三首,後因稱喪妻為悼亡」。比顏值和才情更可敬的是,潘嶽極重情義,他和妻子楊氏十二歲訂婚,婚後潘嶽任長安縣令,兩人過著兩地分居的生活,但兩人長期鴻雁傳書,關係非常親密,後人用「潘楊之好」比喻夫妻恩愛。潘嶽五十二歲時楊氏去世, 楊氏的去世給潘嶽沉重打擊,他悲痛欲絕,寫下了許多詩來懷念妻子,其中以悼亡詩命名的三首最為著名。
  • 史上最有名的7首悼亡詩詞,白居易享受格調最高,第四首太傷感!
    潘嶽《悼亡詩》是詩人悼念亡妻楊氏的詩作,潘嶽夫婦感情很好,楊氏亡後,潘嶽寫了一些悼亡詩賦,除《悼亡詩》三首之外,還有《哀永逝文》《悼亡賦》等,表現了詩人與妻子的深厚感情。在這些悼亡詩賦中,《悼亡詩》三首都堪稱傑作,而在三首《悼亡詩》中,第一首傳誦千古,尤為有名。
  • 他是古代最帥氣也是最痴情的男子,寫下悼亡詩,影響後世無數文人
    在楊氏離開一年後,他寫下三首感人肺腑的《悼亡詩》,影響後世無數文人。 《悼亡詩·其一》節選 如彼翰林鳥,雙棲一朝只。 如彼遊川魚,比目中路析。 《悼亡詩·其二》節選 撫衿長嘆息,不覺涕沾胸。 沾胸安能已,悲懷從中起。
  • 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元稹的三首悼亡詩與三重恨
    作為朱門千金,嫁給了元稹這個窮小子,生活質量一落千丈。因為「乖」,所以「哀」,這種哀是元稹自己對於妻子的愧疚。對於任勞任怨、不辭辛苦的妻子,元稹深情地用了一個「甘」字:野蔬充膳甘長藿。妻子早逝令元稹嘆息: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同時更為遺憾的是,元稹發達了以後,妻子應該和自己享福時,卻只能「與君營奠復營齋」了。
  • 元稹這首愛情詩有兩個典故一個成語,首聯兩句更是千古傳誦的名句
    現存詩八百三十餘首。今天我們要品讀的就是唐代詩人元稹的名作《離思》第四首,詩云: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這首詩作於元和五年(810年)元稹被貶官江陵府士曹參軍時。是作者為悼念妻子韋叢而作。
  • 中國古代4大悼亡詩,哪一句感動了你!
    古代的男人三妻四妾是一件很平常的事,達官貴人蓄養家妓司空見慣,富豪巨賈妻妾成群也並不稀奇,雖說古代的女子地位不如男子,古代的男人們有很多都是朝秦暮楚,但是有些女子死後,她們的丈夫卻為她們寫下了傳世的名篇,感動著一代又一代的讀者,我們一起來看看古代四大悼亡詩。
  • 4首必讀的悼亡詩:情意綿綿無絕期!
    可總有那麼幾首詩那麼幾個詩人,讓我們相信愛情的堅貞不渝。那些著名的悼亡詩,你知道幾首呢?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夢見愛妻王氏,便寫下了這首詩。02離思五首其四唐·元稹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元稹雖然是個渣男,但是他對愛妻韋叢絕不是逢場作戲。韋叢,元稹愛妻。太子少保韋夏卿之幼女,二十歲時下嫁元稹。此時元稹尚無功名,婚後頗受貧困之苦,而她無半分怨言。元稹與她兩情甚篤,卻在二十七歲時不幸死去。元稹寫給她的詩篇有《譴悲懷三首》,《離思五首》、《六年春遣懷八首》等等,可以說篇篇都感人至深。
  • 梅堯臣寫了三首《悼亡詩》,有人說,這才是千古第一的悼亡詩
    有人感動於元稹對亡妻韋叢的深沉懷念: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這兩首詩是悼亡詩中的經典,一直為人所讚賞,但是,有人說,另有一組悼亡詩,最真摯,最純潔,當為千古第一。這一組悼亡詩就是北宋詩人梅堯臣的《悼亡三首》。
  • 中國悼亡詩詞的文學史上,這六首悼亡詩詞堪稱絕唱,首首催人淚下
    潘嶽的悼亡詩最明顯的特點就是富有感情,仿佛將所有的感情都熔鑄與詩詞的字句之中,感情深沉,頗為感人,此外由於潘嶽的悼亡詩是為悼念亡妻而作,故後世悼亡詩也就成了悼念亡妻的專門詩篇,不在用於悼念其餘的亡者,也由此可以看出潘嶽的悼亡詩有著深遠的影響。去秋三五月,今秋還照梁。 今春蘭蕙草,來春復吐芳。
  • 五首著名的悼亡古詩詞,句句讓人落淚
    陸遊早年娶唐婉為妻,後來聽從母親的意見,休了唐婉,娶了別人,而唐婉也嫁給了別人。有一個兩個人在沈園相遇,分別寫下了著名的釵頭鳳,離開後唐婉就鬱鬱而終了。唐婉死後,陸遊經常寫詩悼念,這首詩就是其中一首:城牆上的畫角聲也在為我悲痛,沈園早已經物是人非,我傷心的路過園中的橋,橋下春水依然碧綠,在這裡我曾看到她(唐婉)的身影像驚鴻一樣走來。半死桐重過閶門萬事非。同來何事不同歸。
  • 十首悼亡詩詞,最適合清明讀
    詩詞君:潘安是西晉時的文學家,這組《悼亡詩》是詩人悼念亡妻楊氏的詩作。楊氏是西晉書法家戴侯楊肇的女兒,兩人一起生活了二十四年,感情十分深厚。楊氏亡後,潘安寫了許多詩賦悼念楊氏。這組《悼亡詩》就是其中的傑作。在這首《悼亡詩》中,潘安懷念與妻子往昔的種種,沉痛哀傷,其與妻子的深厚感情,可見一斑。
  • 古代最帥的男子,寫下三首詩,開創了最感人的詩歌體裁
    大帥哥潘安,小名檀郎、檀奴,他不僅長得帥,還對妻子一往情深,至死不渝。因此,檀郎、檀奴也成為女性希望戀人用情專一的代名詞。 潘安的妻子楊氏,不幸早亡,從此潘安便再也沒有娶妻,因為無時無刻不在思念亡妻,他為楊氏寫下了《悼亡詩三首》,「荏苒冬春謝,寒暑忽流易。
  • 曾經滄海難為水,元稹懷念妻子的詩,卻成了描寫愛情的千古名句
    於是我告訴她這是唐代詩人元稹的一句詩,自己可以上網查一查。這句詩是詩人元稹寫給亡妻韋叢的,也有說是他寫給戀人崔鶯鶯的。崔鶯鶯是詩人元稹小說《鶯鶯傳》中的女主角,是悲劇人物,後來經王實甫改編成《西廂記》,就形成了一個美滿的結局。相傳小說人物崔鶯鶯是有原型的。
  • 三首悼亡古詩詞,情真意切催人淚下,讀後讓人肝腸寸斷
    古代詩詞題材豐富,有一種非常特殊,那就是悼亡詩詞。公認的最早悼亡詩,出自晉代美男子潘安之手。潘安帥氣逼人,每次上街回頭率超高,無數少女為之傾倒,但潘安並不花心,一生只愛妻子一人,再也容不下其他女子,無論對方多麼優秀。都說長得帥的男人靠不住,容易招蜂引蝶,潘安卻用他的專情向世人證明:男人話不花心,其實跟長相無關,醜男未必比帥哥靠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