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滄海難為水,元稹懷念妻子的詩,卻成了描寫愛情的千古名句

2020-12-15 讀書工

前些時候有一個談戀愛的小女子問我,「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那句話是什麼意思?她說朋友在微信裡引用了它,當時不是很了解,怕弄錯了成為笑話,所以沒有貿然回復。於是我告訴她這是唐代詩人元稹的一句詩,自己可以上網查一查。

這句詩是詩人元稹寫給亡妻韋叢的,也有說是他寫給戀人崔鶯鶯的。崔鶯鶯是詩人元稹小說《鶯鶯傳》中的女主角,是悲劇人物,後來經王實甫改編成《西廂記》,就形成了一個美滿的結局。相傳小說人物崔鶯鶯是有原型的。

元稹的妻子叫韋叢,她二十歲時與元稹結婚,婚後日子過得很艱難,但二人很恩愛。不幸的是韋叢二十七歲就因病去世了。元稹對妻子念念不忘,陸續寫了三十三首悼亡詩來懷念她,其中最著名的要數《遣悲懷》三首。而這句「曾經滄海難為水」是出自於另一組詩《離思》,《離思》一共有五首,這是其中的第四首。

《離思》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一個人如果經歷過大海,見過大海的瑰麗壯觀,見過大海的波瀾壯闊,見過大海的深邃蔚藍,那別處江河湖泊的水,都會相形見絀,不成為水了。一個人如果見過巫山美麗的雲彩,其它地方的雲彩也就很難再入眼睛了。

孟子曾經說過,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觀於海者難為水,遊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看來把「滄海水」寫得這麼美好,這裡是元稹有意化用孟子典故的。

宋玉的《高唐賦》說,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既然這「巫山雲」為神女所變,肯定是美的,是別處的雲彩無法比擬的。

詩人元稹懷念妻子韋叢,把她說得像「滄海水」「巫山雲」那樣美好,意思是這一輩子見到了這樣美好的女子,那別的女子都遜色了,看不上眼了。

所以詩人急急忙忙地走過美女如雲的花叢,懶得回頭再去看她們,這是為什麼呢?這有兩個原因,一個是詩人從此看破了紅塵,決心修道求仙;另一個就是因為你韋叢啊,這個世上除了你韋叢,其他的一個女人也不愛了。

這首詩運用比喻的手法,把妻子說成是美麗的雲彩、海水和花朵,寄託了詩人對妻子永遠的懷念。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表達了對愛情的忠貞不渝,這一句歷來被人們所傳誦,成為了愛情描寫方面的千古名句。當然也可以擴大引申到其他領域,指一個人的經歷越豐富,追求的目標就更高遠。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千古名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真實含義是什麼?
    千古名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真實含義是什麼?分析一位詩人的詩句,不能簡單地從字面意思來理解,這是非常片面的。從字面意思上來看,這首詩是用來寫愛情的,用情至真,感情細膩,充分體現了詩人對亡妻的懷念之情。
  • 元稹這首愛情詩有兩個典故一個成語,首聯兩句更是千古傳誦的名句
    現存詩八百三十餘首。今天我們要品讀的就是唐代詩人元稹的名作《離思》第四首,詩云: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這首詩作於元和五年(810年)元稹被貶官江陵府士曹參軍時。是作者為悼念妻子韋叢而作。
  • 元稹的這首詩,僅用開篇的十四字,就寫出了悼亡詩一種絕美的境界
    在韋叢死後,元稹寫過數首悼亡詩,並且每首詩都寫得十分出色,這在整個唐代都少有,因此顯得彌足珍貴。今天小赫赫為大家帶來的就是這組《離思》悼亡詩中最經典的一首《離思五首(其四)》: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到底是什麼意思?
    元稹《離思》之四: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這是一首悼亡詩。
  • 中唐詩歌巔峰,元稹十首詩文字秀美,那句千古名句,你一定知道!
    而「元白」則代表著元稹及白居易。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元稹的詩,他的那句千古名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人人皆知。在中唐詩壇中,元稹與白居易是影響力最大的兩位詩人。二人是「生死兄弟」,終生詩友,他們發明「郵筒傳詩」,經常以書信的形式通知彼此的新詩。元稹比白居易小八歲,但在白居易之前離世。
  • 論詩是聖賢,論情是禽獸: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元稹還寫了《離思》詩五首,以「懷念」崔鶯鶯,其中第四首中有「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句子,為後世所傳誦。「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意思是他對其她女色絕無眷戀之心,除「君」之外,再沒有能使自己動情的女子了。但事實並不是這樣,元稹到了長安,為了求取功名,竟無情地把他的初戀情人崔鶯鶯拋棄了,娶了對他有「幫助」的韋叢。
  •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是什麼意思?看了讓人羞愧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看了讓人羞愧!對於詩歌,大家從小到大都學過不少詩歌,今天就說一說元稹悼念亡妻韋叢的這首《離思五首》的一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講一講這背後的故事。
  • 古詩詞||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出自唐代元稹的《離思五首·其四》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收藏下載複製完善愛情,悼亡,早教譯文及注釋譯文經歷過波瀾壯闊的大海,別處的水再也不值得一觀。
  •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元稹
    元稹,字微之,又字威明,北魏宗室鮮卑拓跋部後裔,北魏昭成帝拓跋拓跋什翼鍵的第十九世孫。是唐朝著名的詩人、文學家。元稹八歲那年,父親元寬因病去世,母親鄭氏一介柔弱婦孺擔起元稹上學的重擔。後來元稹果然不負期望年僅十五歲就在朝廷舉辦的「禮記、尚書」的考試中擢第。唐朝考試的科目眾多,元稹出身中小地主,為了儘快擺脫貧困,元稹選擇了相對簡單的明經考試,一戰告捷。在及第之後,元稹還沒有官職只能暫時閒居在京城裡,後來因緣際會得了陳子昂送的李白的上百首詩作,他讀了之後有感而發,開始寫了大量的詩作。
  • 曾經滄海難為水 除卻巫山不是雲
    離 思唐·元稹曾經滄海難為水
  • 詩詞丨悼亡詩 中國古代四大悼亡詩,曾經滄海難為水
    但是,他對妻子的感情卻始終如一,可謂情深意篤。他二十四歲結婚,五十歲妻子不幸死亡,夫婦和睦相隨二十六載。潘安悲痛之極,為她服喪一年,期滿後於元康六年(269)改服赴任,作《悼亡詩》三首。詩中所寫都是日常生活之事,語言平易近人,自然流暢,沒有什麼深奧難懂的句子。「望廬思其人,入室想所歷。」
  •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究竟有多美和多深的含義?
    元稹的《離思五首》中,有這樣一首非常優美,而含義深刻的著名詩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痴迷在你愛的海洋裡,陶醉在你的雲霧夢幻裡,我就不會再對其它女人感興趣了,深深地愛著你,沒有人能夠比得上你。
  • 元稹催人淚下的一首詩,短短28字,卻讓人回味無窮
    自漢唐以來,送別詩在唐詩中就佔據了很大的篇幅,其中不乏許多流傳千古的佳作,為我們帶來了很多膾炙人口的名句,譬如「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仍憐故鄉水,萬裡送行舟」等等。古人云:「詩言志」,但詩更能傳情。
  • 詩人元稹之愛情,不只成就了西廂記
    歐美人表達愛情,直接直白直率,愛一個人就大聲說「我愛你」。自古以來,中國人表達愛情,則比較含蓄、隱晦而深沉。如,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詩中沒有一個愛字,但句句都是情話,句句讓人無比心動,把愛一個人表現得婉約悠長。此千古佳句系唐朝詩人元稹所作。元稹,字微之,別字威明,河南洛陽人。生於唐大曆十四年,八歲喪父,十五歲以明兩經擢第。
  • 元稹為妻子寫下悼亡詩,第一句寫錯了,知名度卻最高
    我們知道唐朝的宰相、大詩人元稹是一個情場浪子,或者乾脆可以說是「渣男」。他流落到舅家時,曾經與表妹珠胎暗結,後來卻始亂終棄,元稹卻以此寫下了《鶯鶯傳》,其中不乏洋洋自得之情。另外,元稹還與薛濤,劉彩春鬧出緋聞。但是,人都是有兩面性的,元稹對原配妻子韋叢也應該是真心的。
  • 十首愛情詩: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在人類文明史上,愛情是一個永恆的主題,而表現這個主題最為精練的文學形式便是愛情詩。愛情沒有模式。有歡樂的愛情也有痛苦的愛情,有清純的愛情也有壓抑的愛情。愛情的多種多樣,使得詩人筆下的愛情詩也千姿百態。這首詩是寫一位深情女子在愛情受到挫折時的愁怨。詩中第一聯的上句寫滿山桃花紅豔豔,下句寫江水拍山而流,描寫了水戀山的情景,這樣的情景原是很美的,但對詩中的女子來講,如此美景恰恰勾起了她的無限痛苦。
  •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真正的含義你懂幾分!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真正的含義你懂幾分!此詩岀自唐著名詩人一一元稹《離思五首-其四》。是一首流傳千古的悼亡妻佳作: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這是元稹情真意切的真情表達。
  •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更深層次的含義你知道嗎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更深層次的含義你知道嗎詩詞起源與先秦,在唐代到達鼎盛。中國詞起源於隋唐,流行於宋代。中華詩詞源自於民間,是一種草根文學,即便是在21世紀的中國,詩詞則深受普通大眾的青睞。
  • 「曾經滄海難為水」——十首古詩詞,一開頭就讓人驚豔
    隱娘說:「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這句詩出世後,描繪了多少愛情中的男女情愛的旖旎情景。他們為情陶醉,為情喜悅,甚至可以為情而死。每每讀到這首詩,都似乎會回想一段情深的故事。《離思五首·其四》【唐】元稹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 他悼亡妻的詩寫得太好,續弦後被人詬罵,這個倒黴詩人是誰?
    元稹的原配妻子韋叢是太子少保韋夏卿最小的女兒,也是韋夏卿夫妻最痛愛的女兒。元稹因詩寫得好受過皇帝的接見。韋夏卿看上了元稹的才華,唐德宗貞元十八年(802)韋叢和元稹結婚,當時她二十歲,元稹二十五歲。他們二人婚後生活雖然比較貧困,但是韋叢非常賢惠的人,不僅毫無怨言,把家庭照顧得非常之好,因此夫妻二人感情篤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