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催人淚下的一首詩,短短28字,卻讓人回味無窮

2020-12-19 花重拾

送別詩作為唐詩主要題材之一,在璀璨的文化聖殿中佔有一席之地。自漢唐以來,送別詩在唐詩中就佔據了很大的篇幅,其中不乏許多流傳千古的佳作,為我們帶來了很多膾炙人口的名句,譬如「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仍憐故鄉水,萬裡送行舟」等等。古人云:「詩言志」,但詩更能傳情。不論是「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的愛情,抑或是「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的鄉情,又或者是「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友情,總之,不論詩詞中傳達的是哪一種感情,都散發出扣人心弦的力量。

提起元稹,大家很自然地想起他流傳千古的愛情詩句「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詩中描述了一段令人刻骨銘心的悽美愛情。然而我們今天介紹的是他的另一篇七言絕句《聞樂天授江州司馬》。元稹,字微之,漢族,唐朝洛陽人。元稹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故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並稱「元白」。元稹的這首《聞樂天授江州司馬》,便是白居易被貶為江州司馬後不久所作,希望以此來慰藉故友,這足見兩人之間的情誼深厚。

元稹在自身蒙冤被貶,本就身患重病的時候,又聽聞了故友同遭貶謫的消息,於滿心悲涼下,又有同病相憐之意,故而憤懣之下寫出了這首催人淚下的七言絕句。詩人將自身的遭遇揉入其中,夾雜以荒涼悲愴的格調,讓人讀罷回味無窮,意猶未盡。以至於白居易收到元稹的這首詩後感動萬分,發出了「此句他人尚不可聞,況僕心哉!至今每吟,猶惻惻耳」的感慨!

請點擊圖片描述

《聞樂天授江州司馬》殘燈無焰影幢幢,此夕聞君謫九江。垂死病中驚坐起,暗風吹雨入寒窗。

前兩句「殘燈無焰影幢幢,此夕聞君謫九江」,描寫的是屋內殘燭搖曳不定,風雨飄搖的處境下,聽聞好友被貶九江的消息。元稹貶謫他鄉,又身患重病,詩人以一個「殘」字引出了詩人內心的那種荒涼悲愴的心境,而「影幢幢」則是對自身沉浮不安處境的客觀描述。萬般怨苦,滿腹愁思,在這般局面下,又聽聞好友蒙冤被貶的消息,當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禍不單行,眼中的一切景物都變得陰沉昏暗了,所以看到了「殘燈」、「幢幢」,內心充滿悲涼之意。燈光本是明豔的,而在作者看來,卻是昏暗無色, 搖曳不定,元稹在此處以景襯情,更顯內心悲涼之意。

後兩句「垂死病中驚坐起,暗風吹雨入寒窗」,描寫是元稹聽聞好友蒙冤被貶的消息後震驚地從病床上坐起,陰沉的風雨通過寒冷的門窗吹了進來。此處的「驚」字用得十分傳神,將詩人那種迫不及待的情狀展現的一覽無餘,形神具備。元稹即使自己身患重症,錘臥病榻,依舊不忘擔憂好友的安危,表現了兩人之間極為深厚的友情。最後「暗風吹雨入寒窗」,用現實環境的悽涼,來烘託詩人心境的悲涼,情景交融,言盡而意無窮。詩人在此處將悽涼的景色與悲涼的心境融為一體,表達了詩人知道摯友被貶後的極度震驚和悲涼之意。全詩短短28字,卻催人淚下,讓人回味無窮。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元稹很感人的一首詩,短短28字,讀後讓很多人落淚!
    它出自於唐代詩人元稹之手,是元稹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說到友情,又說到元稹,相信大家都會想到與他同科及第,結為終生詩友的白居易。元稹這首《聞樂天授江州司馬》,便是他得知白居易被貶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馬後所寫。而元稹早在元和五年(810年),就因彈劾和懲治不法官吏,蒙冤被貶。
  • 楊萬裡很調皮的一首詩,短短28字寫出很多人嚮往的童年,回味無窮
    而我本期要介紹的同樣是楊萬裡充滿童趣的一首調皮詩作,通篇大白話,看似下裡巴人,卻用僅僅28字便寫出了很多人嚮往的童年,令人讀之可謂回味無窮。下面就來和我一起走進這首詩。《舟過安仁》南宋-楊萬裡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 元稹的一首詩,只有四句,卻堪比白居易的《長恨歌》
    《行宮》是唐代詩人元稹的一首五言絕句。詩中元稹借宮女的無窮哀怨之情,抒發了自己的盛衰之感,以小見大的點明了唐朝衰敗的重要原因。這首詩也以短小精悍,字字珠璣,具有深邃的意境,歷來評價很高,併入選《唐詩三百首》。
  • 柳宗元被貶柳州,寫下一首思鄉詩,短短28字感人至深
    在古代,詩人經常會因謀求仕途、探親訪友、升遷貶謫等原因而不得不客居他鄉,所以就有了思鄉詩。這類詩主要抒寫的就是詩人客居他鄉的孤寂心境以及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如白居易《邯鄲冬至夜思家》:「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不知何處吹蘆菅,一夜徵人盡望鄉」等。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便是唐代詩人柳宗元很經典的一首思鄉詩。一般來說,唐宋時期的思鄉詩大多寄寓了複雜的思想感情。
  • 「初唐四傑」盧照鄰的一首思鄉詩,短短四句28字,寫盡無限鄉愁!
    古往今來,遠遊他鄉的人都會有過思鄉的情懷,在唐詩中思鄉詩更是佔了很大的比例,留下了很多寄託鄉愁的詩句,比如,崔顥在《黃鶴樓》中說「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李白在《春夜洛城聞笛》中說「今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等等。
  • 「渣男」元稹的一首詩,只有4句20個字,卻足與《長恨歌》媲美
    說起唐代詩人元稹,大家一定首先想到那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這是他為亡妻韋氏所寫的悼亡詩,絕美深情,千百年來徵服了無數有情人。元稹最著名的便是他的悼亡詩及與白居易的酬唱詩,悼亡詩如《遣悲懷三首》、《六年春遣懷八首》、《離思五首》等等都是名篇佳作。
  • 白居易夢到元稹後給他寫首詩,元稹回詩一首,最後7字扎心了老鐵
    畢竟歷朝歷代的讀書人都喜歡聚在一起飲酒賦詩,想要在聚會上被人認可,寫得一首好詩就成了必備技能。聚會的次數多了,志趣相投的人慢慢也就成了好友,有事沒事就喜歡相互寫詩唱和,這也算是唐代詩人維持友誼的一種方式。
  • 清代詩人的一首詩,短短四句連用九個「一」字,令人大開眼界
    蘇軾根據原畫,又融入自己的想像,創作了兩首詩,便是後來我們所熟知的《惠崇春江晚景》。 無論是「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還是「兩兩歸鴻欲破群,依依還似北歸人」,都十分生動自然,令人叫絕。
  • 南宋詩人範成大的一首詩,短短28字,卻寫出了勞動者的樸實無華
    自古以來,勞動人民都是值得讓人尊敬的,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在古代更是以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為主體的。對於老百姓來說,「民以食為天」,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雖然無比艱苦,卻樂在其中。而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是一首範成大寫的有關農家生活的詩,短短28字,卻寫出農家生活的樸實無華,以此來獻給所有的勞動者。《四時田園雜興·其三十一》宋代:範成大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 唐代才子題寫上人竹房,一首詩短短28字,卻充滿禪意
    下面介紹唐代才子題寫上人竹房,一首詩短短28字,卻充滿禪意。題道虔上人竹房唐代:李嘉祐詩思禪心共竹閒,任他流水向人間。手持如意高窗裡,斜日沿江千萬山。李嘉祐,字從一,天寶七年進士,授秘書正字。他善為詩,與李白、劉長卿、錢起和皎然等人相識。李嘉祐喜歡悠閒的生活,平時經常與一些隱士交往,讀者都很熟悉他的《寄王舍人竹樓》,其中「傲吏身閒笑五侯,西江取竹起高樓」,就抒發了一種拋卻紅塵仕宦、鍾情獨自隱居的情懷。唐代禪宗盛行,很多士大夫都願意與禪宗結緣。詩人也經常遊訪名剎古寺,向那些高僧請教。
  • 黃庭堅在武漢寫下的一首詩,只用了短短28字,就驚豔了整個夏天!
    就像白居易在《消暑》中所描寫的那樣:散熱由心靜,涼坐為室空今天小赫赫要與大家分享的這首詩就是詩人在炎熱的夏天——黃庭堅的《鄂州南樓書事》。整首詩在寫法上與其他描寫夏日乘涼的詩詞作品有所不同,結合這首詩的創作背景可以知道,其實積壓在詩人身上的不是酷暑,而是對自己生活、仕途不順的煩悶與擔憂。黃庭堅在多次被貶後,來到鄂州南樓上納涼,站在高高的樓臺之上看到天上的明月,耳邊吹過徐徐清風,不禁愁上心頭,愁意之中不乏對現實的恨,更不乏對於自由生活的嚮往。四顧山光接水光,憑欄十裡芰荷香。
  • 黃庭堅最美的一首詩,短短28個字帶你清涼一夏,最後3個字有味道
    古詩詞中,有寫雨的,寫得如詩如畫;有寫雪的,寫得如仙女散花;也有寫風的,寫得是出神入化。唯獨寫夏日炎炎的不多。 那這些頗有詩意的古人,面對酷暑該怎麼辦呢?而在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詩中,北宋詩人黃庭堅選擇了登樓乘涼。這一天被罷官閒居在武漢的黃庭堅,在一個炎熱的夏夜,登上高樓,寫下這首《鄂州南樓書事》。全詩短短28個字,調動了嗅覺、視覺、觸覺,甚至味覺,送給你清涼一夏,特別是最後3個字很有味道!
  • 劉禹錫最與眾不同的一首詩,短短28個字,安慰了世間多少不得志
    世人都說李白灑脫,遇到不得志時,他隨口就懟上一句:「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若不是有著滿腹才學,誰又能說出這樣自負的詩句?如果說李白的狂是張揚的,那唐代詩壇還有一個人的狂,則是不著聲色的內斂,他就是詩豪劉禹錫。
  • 短短28個字,寫盡所有人夢寐以求的愛情!
    這些非常經典的作品流傳到現在有許多都被我們演繹成影視劇作品或是改編成歌曲,而今天要與大家分享的是我國唐代著名詩人元稹的一首描寫愛情的古詩。離思五首其四唐代:元稹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這首詩的前兩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可以說是膾炙人口,99%的人可能都會這兩句,我個人認為在描寫愛情的古詩中,這兩句應該是無人能比的,有對離去的妻子的極度不舍之情,有對二人美好愛情的極度追憶,可以說是寫盡了世間所有人都想要的那種感情。
  • 元稹的這首詩,僅用開篇的十四字,就寫出了悼亡詩一種絕美的境界
    一位唐朝有名的多情才子,一首感人至深的悼亡詞,這兩者之間似乎在感情上不存在任何交集,但是在邏輯與現實歷史中,卻是真實存在的。這位多情的才子就是元稹。元稹似乎除了在友誼方面與白居易交好之外,剩下的感情生活、交際基本上是與不同的女性打交道了。他與薛濤的斷舍離,使他成為《西廂記》張生的原型人物,但是元稹卻不是一位薄倖的人,當他後來遇到了韋叢,倆人的愛情中成為唐朝的一段佳話。在韋叢死後,元稹寫過數首悼亡詩,並且每首詩都寫得十分出色,這在整個唐代都少有,因此顯得彌足珍貴。
  • 元稹一首讚美菊花的詩,讓白居易念念不忘!
    舊摘人頻異,輕香酒暫隨。 」同時代的白居易也有「一夜新霜著瓦輕,芭蕉新折敗荷傾。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的詩句。這些詩句中,詩人特別歌詠讚嘆菊花能在百花紛紛枯萎的秋冬季節,不畏嚴寒,傲霜怒放的勃勃生機。貞元十八年,元稹在長安待選,躊躇滿志的詩人面對秋冬時節卻春意盎然的菊花,寫下了這首詠菊詩,表達詩人對於菊花的由衷喜愛。
  • 李清照最大膽的一首詩,短短28字令人熱血沸騰,才女果然不簡單
    作為宋詞的一代"詞國皇后",李清照的詞從來就不只是"婉約"二字能概括的,她是一隻多變的蝴蝶,無論飛到哪兒,都驚豔世人:《如夢令》中她"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俏美可愛;《點絳唇》中她"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含羞嬌人;《夏日絕句》中她"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