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在唐代有著極其崇高的地位,對於讀書人來說更是如此,不僅科舉考試中要考,在日常交際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內容。畢竟歷朝歷代的讀書人都喜歡聚在一起飲酒賦詩,想要在聚會上被人認可,寫得一首好詩就成了必備技能。聚會的次數多了,志趣相投的人慢慢也就成了好友,有事沒事就喜歡相互寫詩唱和,這也算是唐代詩人維持友誼的一種方式。
就像李白和杜甫,作為好友他們之間就時常有詩信往來,杜甫想念李白了就為他寫下「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而李白想念起杜甫也是不逞多讓寫下「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徵」。兩人在攜手同遊的時候更是曾大被同眠,這在杜甫的詩中就有記載「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這樣的友誼可謂是讓人羨慕不已。
不過要論唐代關係最鐵的詩人友誼,李白和杜甫只能靠邊站,因為還有白居易和元稹這對「鐵哥們」。元稹在通州時聽聞白居易被貶江州司馬,哪怕當時他已然病重臥床,依然立馬起身提筆寫下「垂死病中驚坐起,暗風吹雨入寒窗」,來表達對白居易的思念。而白居易在元稹去世後對他的思念也從未斷絕,也曾寫下「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這樣的深情詩句來悼念好友。本期筆者要介紹的也正是他們之間的兩首有趣唱和詩。
公元817年,白居易和元稹同時遭遇貶謫。八月的一個早晨,白居易醒來後想起前一天晚上夢到元稹,於是便提筆給元稹寫了首詩:
《夢微之·十二年八月二十日夜》晨起臨風一惆悵,通川湓水斷相聞。不知憶我因何事,昨夜三更夢見君。
這首詩前兩句寫的是白居易起床後的惆悵,因為昨夜夢到好友元稹,但是醒來後不由想到兩人之間相隔那麼遠,此情此景又怎能不令人惆悵。後兩句則是描寫對於元稹的思念,不過白居易顯然是很「傲嬌」的,他並沒有直接表達自己的思念,只是說自己昨夜夢到了元稹,不知道元稹是因為什麼事情而思念他。有一說法是你夢到了誰,說明誰正在想你。白居易顯然是思念元稹的,但是他卻不承認,反倒說元稹思念他,讓人捧腹之餘也能感受到好友之間的那種溫情。
元稹在收到白居易這首詩以後,也是回詩一首,不過比起白居易的「傲嬌」,元稹的回詩可謂扎心,尤其是最後7字。
《酬樂天頻夢微之》山水萬重書斷絕,念君憐我夢相聞。我今因病魂顛倒,惟夢閒人不夢君。
元稹的這首回詩,首句描寫的是兩人相隔千山萬水書信斷絕,今日好不容易收到好友白居易的詩信。次句寫是對白居易詩中內容的簡寫,聽說你在夢中夢見我,在夢中都在關切我的境遇,想要知道我最近發生了什麼。這兩句既表達了被貶後愁苦鬱悶的心情,又有對於好友關心的感激,其中的真摯情感令人感動。
詩的後兩句則是正面回答了白居易詩中的「不知憶我因何事」,元稹說我現在疾病纏身以至於有點神魂顛倒,只夢見一些無關緊要的閒人就是夢不到你。這最後一句,看似是在說「對不起,我沒夢到你」,有點扎心。但是細細品讀我們便能發現元稹文字背後的無奈痛苦和對於白居易的深厚友情。元稹並不是不想夢到白居易,夢到白居易可以聊以慰藉思念之情,但他就是夢不到,這才是讓他痛苦無奈的事情。
白居易的詩是「夢見君」,元稹的回詩是「不夢君」,雖然從字面上來看意思截然相反,但是我們細細品讀這兩首詩就會發現,他們其實都表達了詩人對於對方的深情厚誼和無限想念,他們有著共同的感情基礎。這也很符合唱和詩遙相呼應的基本要求。
白居易和元稹的這兩首詩,通篇運用簡易直白的文字,沒有太多修辭手法,就是白描,但卻描繪出兩個珍惜友情的生動人物形象,他們的友誼哪怕時隔千年依舊感人肺腑,讓人羨慕。
對於白居易和元稹的這兩首詩和他們的友情,大家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