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用什麼詞來形容白居易和元稹的友情?個人認為用莫逆之交是極合適的。這個詞出自《莊子.大宗師》,原文是:「莫逆於心,遂相為友」。與一般的朋友相比,莫逆之交講究的是由心而發的志同道合,比起一般的友誼要更深一層。
白居易比元稹大了7歲,兩人相交20多年。年輕時他們同科及第,那時候二人都是京城有名的大才子。後來兩人先後被貶,就又成了一對難兄難弟,靠詩文互相勸慰取暖。兩人一生唱和之作頗多,還留一下了「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垂死病中驚坐起,暗風吹雨入寒窗」等千古名句。
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正是這二位的一組對詩。當年元稹喬遷越州,便寫了首妙詩給白居易,目的是為了誇自己的新居如何好。只是沒想到白居易不但不以為然,還回了首妙詩給他,讀完只能說:詩魔這是真損友。讓我們先來看一看元稹的詩:
《以州宅誇於樂天》州城迥繞拂雲堆,鏡水稽山滿眼來。四面常時對屏障,一家終日在樓臺。星河似向簷前落,鼓角驚從地底回。我是玉皇香案吏,謫居猶得住蓬萊。
仔細品讀元稹這首詩,會發現寫得是極有水平的。這是一首七言律詩,為了烘託新居四周的環境,詩人首聯就寫了雲、山、水三樣景物。「州城」指的是越州,也就是如今的紹興;「鏡水」指的是紹興的鏡湖;「稽山」也就是紹興南部的會稽山。
次聯和頸聯則是寫住在新居的感受。住在家中的樓臺上,就能看見如屏障般的山嶺,晚上又能看著星河流轉於簷前,似乎能聽到陣陣鼓角聲。既然詩題寫的是「誇於樂天」,那落筆處自然要誇上一誇。於是詩人索性自比為「玉皇香案吏」,稱自己所居的是蓬萊仙島。
白居易收到此詩後,也詩興大發,於是提筆回了他56個字:
《答微之誇越州州宅》賀上人回得報書,大誇州宅似仙居。厭看馮翊風沙久,喜見蘭亭煙景初。日出旌旗生氣色,月明樓閣在空虛。知君暗數江南郡,除卻餘杭盡不如。
對於江南美景,白居易一直很是喜歡,還曾寫下不少詩作憶江南。詩的首聯是指自己收到了書信,也知道元稹覺得自己的新居似仙居,這一聯是正常的唱和之語。而到了次聯畫風就有些清奇了。「馮翊」是古代的一個郡,這是元稹上一次任職所在地,所以對於元稹此次喬遷的欣喜,白居易的理解是他看厭了馮翊的風沙,於是一來到江南,看到了越州的美景就愛上了它,這一聯是為後面兩聯埋下伏筆。
頸聯是想像在元稹房子居住時,能感受到的美好景致,這一聯以「日出」對「月明」,不但工整而且一氣呵成。最妙的尾聯,此時白居易自己居於杭州,任杭州刺史,所以他這一聯的意思無非就是:「你越州雖好,但我還是要告訴你,在這江南最好的仍是杭州。」
原來前面說了那麼多,不過就是為了誇自己所在的杭州。再聯繫次聯的意思,其實這是在調侃對方久在馮翊等地,所以會以為越州就已經夠美了,殊不知還有更美的杭州,所以這首詩翻譯過來的意思其實就是5個字:你真沒見識!
這兩首詩一看就是信手拈來之作,但卻是二人友情的見證。白居易的有意調侃,雖頗有損友風範,但也可見這對兄弟的不見外。這兩首詩大家更喜歡哪一首呢?歡迎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