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寫首詩誇自家好,白居易回他56字,翻譯過來就是:你真沒見識

2020-12-11 美詩美文

該用什麼詞來形容白居易和元稹的友情?個人認為用莫逆之交是極合適的。這個詞出自《莊子.大宗師》,原文是:「莫逆於心,遂相為友」。與一般的朋友相比,莫逆之交講究的是由心而發的志同道合,比起一般的友誼要更深一層。

白居易比元稹大了7歲,兩人相交20多年。年輕時他們同科及第,那時候二人都是京城有名的大才子。後來兩人先後被貶,就又成了一對難兄難弟,靠詩文互相勸慰取暖。兩人一生唱和之作頗多,還留一下了「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垂死病中驚坐起,暗風吹雨入寒窗」等千古名句。

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正是這二位的一組對詩。當年元稹喬遷越州,便寫了首妙詩給白居易,目的是為了誇自己的新居如何好。只是沒想到白居易不但不以為然,還回了首妙詩給他,讀完只能說:詩魔這是真損友。讓我們先來看一看元稹的詩:

《以州宅誇於樂天》州城迥繞拂雲堆,鏡水稽山滿眼來。四面常時對屏障,一家終日在樓臺。星河似向簷前落,鼓角驚從地底回。我是玉皇香案吏,謫居猶得住蓬萊。

仔細品讀元稹這首詩,會發現寫得是極有水平的。這是一首七言律詩,為了烘託新居四周的環境,詩人首聯就寫了雲、山、水三樣景物。「州城」指的是越州,也就是如今的紹興;「鏡水」指的是紹興的鏡湖;「稽山」也就是紹興南部的會稽山。

次聯和頸聯則是寫住在新居的感受。住在家中的樓臺上,就能看見如屏障般的山嶺,晚上又能看著星河流轉於簷前,似乎能聽到陣陣鼓角聲。既然詩題寫的是「誇於樂天」,那落筆處自然要誇上一誇。於是詩人索性自比為「玉皇香案吏」,稱自己所居的是蓬萊仙島。

白居易收到此詩後,也詩興大發,於是提筆回了他56個字:

《答微之誇越州州宅》賀上人回得報書,大誇州宅似仙居。厭看馮翊風沙久,喜見蘭亭煙景初。日出旌旗生氣色,月明樓閣在空虛。知君暗數江南郡,除卻餘杭盡不如。

對於江南美景,白居易一直很是喜歡,還曾寫下不少詩作憶江南。詩的首聯是指自己收到了書信,也知道元稹覺得自己的新居似仙居,這一聯是正常的唱和之語。而到了次聯畫風就有些清奇了。「馮翊」是古代的一個郡,這是元稹上一次任職所在地,所以對於元稹此次喬遷的欣喜,白居易的理解是他看厭了馮翊的風沙,於是一來到江南,看到了越州的美景就愛上了它,這一聯是為後面兩聯埋下伏筆。

頸聯是想像在元稹房子居住時,能感受到的美好景致,這一聯以「日出」對「月明」,不但工整而且一氣呵成。最妙的尾聯,此時白居易自己居於杭州,任杭州刺史,所以他這一聯的意思無非就是:「你越州雖好,但我還是要告訴你,在這江南最好的仍是杭州。」

原來前面說了那麼多,不過就是為了誇自己所在的杭州。再聯繫次聯的意思,其實這是在調侃對方久在馮翊等地,所以會以為越州就已經夠美了,殊不知還有更美的杭州,所以這首詩翻譯過來的意思其實就是5個字:你真沒見識!

這兩首詩一看就是信手拈來之作,但卻是二人友情的見證。白居易的有意調侃,雖頗有損友風範,但也可見這對兄弟的不見外。這兩首詩大家更喜歡哪一首呢?歡迎討論。

相關焦點

  • 白居易夢到元稹後給他寫首詩,元稹回詩一首,最後7字扎心了老鐵
    這首詩前兩句寫的是白居易起床後的惆悵,因為昨夜夢到好友元稹,但是醒來後不由想到兩人之間相隔那麼遠,此情此景又怎能不令人惆悵。後兩句則是描寫對於元稹的思念,不過白居易顯然是很「傲嬌」的,他並沒有直接表達自己的思念,只是說自己昨夜夢到了元稹,不知道元稹是因為什麼事情而思念他。有一說法是你夢到了誰,說明誰正在想你。
  • 元稹去世9年後,白居易始終忘不了他,寫首痴情詩作,感動了千年
    當你經歷過一次親友的死亡後,你就會明白一個道理:這個世界上最痛苦的,不是遭遇親人的離世,而是在他們去世以後,活著的人還要一邊忍不住回憶,一邊無比艱難地活下去。公元840年,唐代著名詩人元稹去世已經有9年了。9年,對於人的短暫一生來說,足以讓很多人忘記很多事。可是,有一個人卻一直沒有忘記他,每每想起他,都會禁不住淚流滿面。這個人就是元稹至交——白居易。
  • 不知憶我因何事,昨夜三回夢見君 | 白居易與元稹
    舟中讀元九詩白居易把君詩卷燈前讀,詩盡燈殘天未明。眼痛滅燈猶暗坐,逆風吹浪打船聲。白居易在一艘客船上讀到了元稹來信。讀完之後,他陷入了和元稹一樣的沉思,一夜未睡。天快亮的時候,白居易滅了燈,獨坐在黑暗中,感慨自己,也同樣感慨元稹的遭遇。
  • 有一種友誼,叫元稹和白居易
    元稹跟母親感情很深,八歲時他父親就去世了,是母親一個人把他拉扯長大,家庭貧困上不起學,他的知識都是母親教的。元稹回家丁憂後又沒了俸祿,讓這個原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耿直的白居易挺身而出:你沒工資,我養你呀,伯母的墓志銘,我來寫吧。白居易像這份深情,元稹記在心裡。5年後,白居易的母親病逝,墓志銘是由元稹寫的。
  • 元稹吃白居易的醋,寫下一首千古名作,白居易只好寫千古名作解釋
    如果換做普通人,兩個如此親密的男人之間說是沒有一點激情,恐怕也是沒人信的。然而在大唐,或許還真有他們口中所說的那種純潔的友誼。白居易與元稹在一起時耍得很歡,一旦不在一起了立刻就患上了相思病。由於工作調動,二人不得見面,因此便以書信傳情,一夜白居易夢到了元稹,便寫詩道:「夢中握君手,問君意何如?」
  • 詩人教你如何吹起「彩虹屁」,花式誇人
    李白誇人就是這麼直接,喜歡、崇拜就誇,誇品格,當官你都不稀罕,歸隱山林,你瀟灑清高,我敬仰你。或許李白作詩時會想,孟夫子我寫詩讓你開心,你會把我記在心頭吧,以後要多理理我。李白:記得在飯顆山上與你相遇,你頭戴竹笠正好是中午。請問老弟自分別以後為何如此消瘦?肯定是作詩太辛苦了。想必杜甫看到這首詩,定會興奮地反覆來讀,應該也會開心地夜不能寐輾轉反側想著回誇李白吧。
  • 元稹最有趣的一首詩,你肯定沒見過,又稱為寶塔詩
    洗盡古今人不倦,將知醉後豈堪誇。這是元稹的寶塔茶詩。寶塔詩,最早見於隋朝,釋慧英有《一三五七九言詩》為證。作為雜體詩的一種,因其風格獨特,在中國古代詩中較少見。以一言起,字數如遞增數列,由一個字到七字句成韻,兩句一韻,逐句成韻。因而寶塔詩又稱「一字至七字詩」,也叫「一七體詩」。
  • 白居易給元稹寫過幾百首詩,最美不過這首,比情書還要感人
    唐朝詩人喜歡以詩傳情,元白之間的贈詩是排名第一的。要知道,元稹被後世詬病為大唐第一渣男,用情極為不專,先後交往拋棄的女子,數得上名字的就有崔鶯鶯、薛濤等等。但對於白居易,卻是始終如一,即便是在病重的時候,他也寫下了《寄樂天》,既對朋友的前途擔心,又表達了來生願意繼續為友的願望:無身尚擬魂相就,身在那無夢往還。
  • 元稹一首讚美菊花的詩,讓白居易念念不忘!
    」同時代的白居易也有「一夜新霜著瓦輕,芭蕉新折敗荷傾。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的詩句。這些詩句中,詩人特別歌詠讚嘆菊花能在百花紛紛枯萎的秋冬季節,不畏嚴寒,傲霜怒放的勃勃生機。貞元十八年,元稹在長安待選,躊躇滿志的詩人面對秋冬時節卻春意盎然的菊花,寫下了這首詠菊詩,表達詩人對於菊花的由衷喜愛。
  • 詩人元稹「渣」了所有妹子,卻對白居易「一往情深」
    元和初年,元稹擔任左拾遺。在有了上折權後,他連續上書,並因文採出色受到了皇帝召見。此舉卻被朝中權臣注意到,同年九月十三日元稹就遭遇貶謫,被貶到了河南當縣尉。       白居易則更直接,尚未授官之時,就因「對策語直,不得諫官」,被外放去周至做縣尉。       被貶後沒多久,元稹就接到了母親逝世的消息。按照唐朝的制度,他需要回鄉丁憂二十七個月。
  • 詩壇知己:白居易與元稹·遙寄書信
    原創 詩書畫 東方衛視詩書畫白居易和元稹這對詩壇知己早期交往的日常,我們可以在白居易的詩作中窺見一斑,「月夜與花時,少逢杯酒樂」,講述了他們飲酒賞花時的酣暢;「秋風拂琴匣,夜雪卷書帷」,記錄了他們聽風賞雪時的愜意。
  • 扒一扒白居易和元稹這對超級CP之間深情詩句
    是不是非常神奇,難怪後有《本事詩.徵異第五》記載二人曾有「千裡神交,若合符契」。後他們還多次因對方入夢而互寄詩句。後白居易也在《祭元微之》中寫到他們是「金石膠漆,未足為喻」,沒錯就是我們現在常用的「如膠似漆」。
  • 白居易最美的一首詩,840個字出了無數千古絕句,讓人嘆服
    唐朝新樂府運動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叫白居易,和他齊名的那個詩人就是元稹。兩人和張籍王建一起為唐朝詩歌開創了新樂府的流派,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圖為電影妖貓傳白居易和空海小編今天要說的就是白居易的詩歌,他雖然一直致力於文字的通俗化,表示自己寫的文章要讓文盲都看得懂,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白居易的寫作水平低,恰恰相反,白居易的寫作水平高的超出你的想像
  • 元稹:貧賤夫妻百事哀,一生真偽詩中來
    此時與白居易一起的兩個年輕人也走了過來。一個瘦瘦的,身材短小。另一個大概十五六歲的模樣,很是稚嫩。「公垂兄,子厚兄與夢得兄在這呢」白居易頗為興奮的衝那個身材短小的年輕人說道。「哦,原來是李兄!」柳宗元忙往前走了一步,道:「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李兄好詩啊!」李紳很是自負的抱拳還禮。
  • 白居易說李白詩十首沒一首上乘,韓愈寫詩怒懟,開篇10個字霸氣了
    當時李白的名氣要比杜甫大很多,但元稹和白居易卻十分推崇杜甫,認為杜甫的詩盡工盡善。先是元稹寫了一篇《唐故工部員外杜君墓系銘並序》,洋洋灑灑寫了數百字,就是為了貶李白推杜甫。後來白居易讀完回了一篇名為《與元九書》的散文,言語更加犀利,目的也是為了貶李推杜,其中有幾句是這樣的:詩之豪者,世稱李杜。李之作才矣、奇矣,索其風雅比興,十無一焉。
  • 厚臉皮和尚經常上門求詩,韓愈一氣之下送他56字,滴水不漏的拒絕
    他沒有李白狂,沒有劉禹錫豪,沒有王維有禪意,也沒有孟浩然風輕雲淡,但他卻是白居易、劉禹錫、歐陽修、蘇軾、羅貫中等人的集體偶像,被推為「唐宋八大家之首」,憑什麼?論文,韓愈平生共寫了400多首詩文作品,作品不算多,但他卻以自己的影響力開始了一場長達百年的古文運動,一掃中唐華而不實的詩風,後來有人說若不是這場文壇運動,我們可能看不到晚唐及宋詞的輝煌。
  • 元稹很感人的一首詩,短短28字,讀後讓很多人落淚!
    它出自於唐代詩人元稹之手,是元稹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說到友情,又說到元稹,相信大家都會想到與他同科及第,結為終生詩友的白居易。元稹這首《聞樂天授江州司馬》,便是他得知白居易被貶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馬後所寫。而元稹早在元和五年(810年),就因彈劾和懲治不法官吏,蒙冤被貶。
  • 唐代才子元稹:荼靡一生,風流韻事詩千篇
    唐代才子元稹:荼靡一生,風流韻事詩千篇作者: 楊愛妹,來源: (ID:tsgsc8)01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元稹家族久居東都洛陽世代為官。對於這段情,元稹的筆沒閒著,《贈雙文》、《會真詩三十韻》一首接一首。仍是意欲未盡,又洋洋灑灑地寫了他的傳奇小說《鶯鶯傳》,這下不得了,這部傳奇不光在唐代很有名,到了宋代、金代,也是廣為流傳,不斷地被改為彈詞和雜劇,特別是到了元代,偉大的戲劇家王實甫在這部傳奇的基礎上改編創作了《崔鶯鶯待月西廂記》,弄出了一個傳唱千古的名劇!
  • 白居易最窮時寫的詩,短短40字寫出中年人最想要的生活,句句溫情
    元稹曾在寫給妻子的悼亡詩《遣悲懷》中說道「貧賤夫妻百事哀」,他的本意是夫妻死別本是在所難免之事,但是對於同患難過來的夫妻,陰陽兩隔是更為悲哀的一件事情。不過在後世的傳頌中這句詩句卻被很多人錯誤理解,覺得這句話的意思是貧寒的夫妻生活會更不順遂,讓人感覺到悲哀。
  • 元稹催人淚下的一首詩,短短28字,卻讓人回味無窮
    提起元稹,大家很自然地想起他流傳千古的愛情詩句「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詩中描述了一段令人刻骨銘心的悽美愛情。然而我們今天介紹的是他的另一篇七言絕句《聞樂天授江州司馬》。元稹,字微之,漢族,唐朝洛陽人。元稹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故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並稱「元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