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壇知己:白居易與元稹·遙寄書信

2020-12-25 澎湃新聞

原創 詩書畫 東方衛視詩書畫

白居易和元稹這對詩壇知己早期交往的日常,我們可以在白居易的詩作中窺見一斑,「月夜與花時,少逢杯酒樂」,講述了他們飲酒賞花時的酣暢;「秋風拂琴匣,夜雪卷書帷」,記錄了他們聽風賞雪時的愜意。

但是踏上仕途的兩人難免聚少離多,他們在「山水萬重書斷絕」的時代,仍留下了一段「詩筒傳韻」的風雅趣事。

所謂「詩筒傳韻」,就是將詩作放在特製的竹筒裡,以詩代替書信,往返傳送。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一下兩人分別時期相互唱和的詩作。

聞樂天授江州司馬

(唐)元稹

殘燈無焰影幢幢,此夕聞君謫九江。

垂死病中驚坐起,暗風吹雨入寒窗。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元稹的《聞樂天授江州司馬》。公元815年,元稹任職通州司馬,通州,在如今的四川達州。

這一年的秋天,白居易因為「越職言事」等罪名,被貶江州司馬,謫居現在的江西九江,兩地相隔遙遠,這首詩就是元稹在通州得知這個消息時所寫的。

詩一開篇,詩人就營造了一個昏暗的環境:桌上的燈盞,油盡燈枯,將要熄滅,燭火的影子在一片昏暗中搖曳不定。在這樣的一個夜裡,我忽然得知你被貶謫到了九江的消息。

緊接著,詩人講述了自己得知消息的反應:大病中的我,在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驚得從床上坐起。此時外面陰沉的夜風伴著雨,吹進了我寒冷的門窗。

正值壯年的元稹,為什麼會說自己「垂死病中」呢?其實,元稹在前往通州赴任不久後,就患上了瘧疾,終日病怏怏地躺在床上,境況十分艱難。

他聽到好友的遭遇,居然「驚坐」而起,這種下意識的反應,體現出元稹對朋友的深情和關心。

此時的白居易面臨著人生的第一次挫折,在去往九江赴任的漫長路途中,十分想念許久未見的好友,於是也寫下了一首詩,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舟中讀元九詩

(唐)白居易

把君詩卷燈前讀,詩盡燈殘天未明。

眼痛滅燈猶暗坐,逆風吹浪打船聲。

白居易在詩中說:我手握著你寄來的詩卷在油燈前品讀,詩卷讀完了,燈也快滅了,可是天還沒有亮。

讀詩讀到眼睛痛了,只好熄滅了燈盞,獨自坐在無邊的黑暗中,聽著逆行的風、吹起浪花拍打著小船的聲音。

這首詩的前三句裡都有「燈」這個字,按理說重複用字是作詩大忌,而詩人在這裡卻刻意重複,將自己掌燈夜讀、讀到燈殘、滅燈暗坐的情緒層層遞進深入,可見對友人的深切思念。

白居易在赴任九江的途中,還記錄過兩人傳詩的一件趣事:他途經陝西藍田的一個驛站時,在驛站的牆柱上發現了熟悉的字跡,原來是元稹曾經題下的詩。

在陌生的環境裡看到了好友的筆跡,對剛經歷人生挫折的他來說,無疑是莫大的安慰。

此後白居易每到一個驛站,都會迫不及待地下馬,循著牆壁,繞著柱子,認真得去尋找這裡有沒有元稹留下的詩作。

身處逆境,殘燈孤影的兩人,一個「暗風吹雨」,一個「逆風打浪」,也不忘遙寄書信,為對方捎去一絲安慰,始終患難與共。在那個交通不便,通信困難的時代,足見兩人感情的真摯。

白居易在貶謫途中暗夜獨坐,不知東方既白,當外面風浪拍擊小船的聲音傳入耳際,他在無邊的孤寂中,不由得悲從中來。

明代畫家沈士充有一幅畫作,和白居易詩作中的意境有相似之處,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

這幅《寒塘漁艇圖》描繪了深山寒塘中一位文士獨坐船頭的場景。

▲《寒塘漁艇圖》明 沈士充

紙本設色 132cm×50.5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畫面上方佔據很大面積的孤峰,山體宏大矚目,巨石層疊,左側陡峭,右側山勢稍緩。

山上林木叢生,畫家在描繪山石樹木時,多用幹筆枯墨,再加以敷色,展現了蒼勁厚重的質感。

孤峰後面,有黛青色的山峰在雲霧中若隱若現。

畫面左側,一條山溪穿過亂石蜿蜒而下,匯入畫面下方的寒塘。

平靜無波的水塘上,有一艘小船停泊,船上文士獨坐,點明了「寒塘漁艇」的主題。

山腳下,近水的碎石堆疊,樹木繁茂,通過山丘密林的繁複,體現出遠山寒塘的深邃景致。

畫家描繪近處山石,用墨色皴染,樹木則是用墨線勾勒,赭石填色。沈士充很擅長這種以墨色為主、略施淡彩的淺絳山水,凸顯出山水的古雅神韻。

小船上載著詩書、美酒,船篷上懸著釣竿,船頭的文士神情安然,正回頭眺望著遠方的青山,展現了深秀空靈的意境。

白居易孤身一人遠赴九江時,或許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挑燈讀詩,元稹的詩作給他帶來的是精神上的慰藉。

元白相知相伴的數十年裡,即使分隔兩地,到了「兩處成孤雲」的境地,依然心繫彼此。他們在一封封跨越千山萬水的書信裡,在往來唱和的詩歌作品中,期盼著下一次的重逢。

原標題:《詩壇知己:白居易與元稹·遙寄書信》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有一種友誼,叫元稹和白居易
    唐代詩壇,有這麼一對極品好友,詩詞唱和三十餘年,往來詩篇千首,志同道合,惺惺相惜,那就是世稱「元白」的元稹和白居易。
  • 這首悼亡詩字字寸斷肝腸,多少人悲痛傷懷,元稹有此知己不枉一生
    唐代也有這樣至交的詩人,他們就是白居易和元稹,文採卓絕彼此仰慕,同年科舉高中,抱負遠大而趨同,閒暇中賞月品酒,庭下吟詩作畫,心心相印。元稹因政見不同遭謫貶,白居易死諫不遂而左遷,同為失意人,同命相憐,互通書信,傾訴衷腸。白居易賦閒於洛陽,驚聞元稹病逝於武昌,其靈柩途徑洛陽,白居易揮淚寫下《夢微之》以祭知己在天之靈。今天我們走進白居易詩作,感受知己攜手進退,生死離別的情愫,共同欣賞《夢微之》。
  • 白居易與元稹的情誼之一證
    其中,讓筆者始終嚮往,難以忘卻的友情,當屬中唐白居易和元稹之間的交往。白居易、元稹都是比較重情的人,他們與很多人保持著良好的人際交往,比如和劉禹錫、比如和楊虞卿、比如和韓愈,等等。但通觀元、白二氏文集,不難發現元稹與白居易的關係最貼心的,是堅實的,是難以超越的。元白二人文集特別是憲宗元和、穆宗長慶年間的詩文書信往來之頻繁,語言之真摯親密,真的是難找第二。
  • 白居易與元稹:最悲慟的懷念——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 阿衛韓郎相次去,夜臺茫昧得知不? 詩意簡析 這首詩是白居易在元稹離世九年後所做的一首悼亡詩。元稹,字微之,與白居易同科及第,兩人結為終生詩友。
  • 白居易給元稹寫過幾百首詩,最美不過這首,比情書還要感人
    其實白居易也很風流,同樣辜負過初戀湘靈,但對於元稹,也是傾注了全部的心血,來澆灌友誼之樹。即便是因為元稹在太和五年去世,讓這段友誼戛然而止,白居易也始終不能忘卻。他經常在夢中記起,也時常作詩紀念。雖然再也得不到元稹的回作,白居易卻絲毫沒有停下來的意思。
  • 白居易與元稹感天動地兄弟情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 夢微之 白居易 夜來攜手夢同遊,晨起盈巾淚莫收。
  • 扒一扒白居易和元稹這對超級CP之間深情詩句
    在幾千年來,對這種感情有很多人做出了解讀,最認可的當然就是知己之情、心心相惜。中唐時期,也有這樣兩位文人,他們終生為友,而且他們互相寫給對方的詩句,因為後世的解讀和理解,為他們之間的關係,蒙上了一層曖昧的面紗,他們就是元稹和白居易。
  • 不知憶我因何事,昨夜三回夢見君 | 白居易與元稹
    在江陵得到了白居易貶謫江州(今江西九江)的壞消息後,瀕臨死亡的元稹寫信給白居易,回憶二人的交往,告訴他自己的病況和心境,並請一位叫熊孺登的人將書信、題詩以及自己的作品送給了白居易,他說:「危惙之際,不暇及他,唯收數帙文章,封題其上曰:他日送達白二十二郎,便請以代書。」(白居易《與微之書》)這可以說是生死託付了。
  • 史上最感人的友情詩之一,人生知己卻生死永隔!
    譬如李白與杜甫、白居易與元稹、蘇東坡與參寥子、辛棄疾與陳亮等等,都是歷史上有名的知己好友。而這些詩人也都曾寫下很多關於友情的詩詞名篇,其中不乏千古名句。如「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徵」、「我今因病魂顛倒,惟夢閒人不夢君」、「算詩人相得,如我與君稀」、「知我者,二三子」等等。
  • 「長慶體」之稱始於宋人,緣於白居易、元稹的文集名
    「長慶體」之稱始於宋人,緣於白居易、元稹的文集名齊梁體詩歌有哪些特點?齊梁體詩歌是在南朝齊、梁時代出現的一種詩風。齊梁體詩歌內容多吟詠風雲、月露,題材狹窄;形式上,多追求音律精細,對偶工整,辭藻巧豔。這個時代出現的文學基本格調世稱「齊梁體」。
  • 白居易關於友情的詩,短短8句道盡對知己最真摯的懷念,令人感動
    人的一生何等的漫長,能有朋友的陪伴,才是最幸福事情,然而白居易就這樣一個人獨自闖蕩了9年的時間,風也走,雨也過。白居易和元稹認識了幾十年,也成為朋友了幾十年。然而現在元稹已經離開自己有9個年頭了,悲痛欲絕的他於是便寫下了這首懷念朋友的詩。
  • 詩人元稹「渣」了所有妹子,卻對白居易「一往情深」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老來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到底是什麼樣的神仙情誼才能讓兩個詩人寫下如此情深意切的詩句?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貞元十七年,白居易進士及第,同時元稹考中了明經。經過了吏部的「書判拔萃科」考試,二人於貞元十九年同時被授予校書郎的官職。這是個沒什麼事可做的閒職,二人便一起遊山玩水、飲酒吟詩,成為親密無間的朋友。
  • 白居易一首深情質樸的詩,思念故友元稹,感情真摯,令人感動
    或許是我們的表達能力有限吧,但是對於古時候的大文豪來說,表達這種感情卻並不是一件什麼困難的事情,白居易就曾有過這樣的經歷,他也曾在午夜夢回之間夢到自己的好友,於是他便將自己心中噴湧的情緒化作為一首詩,言語雖然不華麗,可是情感卻最為真摯動人,直觸人心底最柔軟的那個地方。《夢微之》夜來攜手夢同遊,晨起盈巾淚莫收。
  • 清明讀詩: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
    兩個人的詩都做得好,但是絕對沒有文人相輕那種齟齬,相反像鏡子一樣互相的激射光華,白居易欣賞元稹的銳氣真摯,慷慨豪放,元稹欣賞白居易的簡潔深情,這是在詩格上都是崇尚真的性情詩人。更重要的是現實,兩個人都不是富貴子弟,從民間考上來,對現實社會有著相同的理解,並試圖去改善。
  • 我寄人間雪滿頭,詩人到底是因為何故寫下如此悲傷的詩句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夜來攜手夢同遊,晨起盈巾淚莫收。漳浦老身三度病,鹹陽宿草八回秋。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阿衛韓郎相次去,夜臺茫昧得知不。這首詩是寫給自己的好友元稹的,而此時的元稹已經去世,白居易聽說這個消息後,感覺就像是自己倚靠的大山突然崩塌了。他與元稹的關係一向很好,更是把元稹當作了自己的知己,而且元稹的年齡還要小於白居易。所以白居易是萬萬沒有想到元稹會走在自己的前面。做了一夜的夢,白居易夢到自己又在和自己的好友同行。
  • 中唐詩歌巔峰,元稹十首詩文字秀美,那句千古名句,你一定知道!
    而「元白」則代表著元稹及白居易。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元稹的詩,他的那句千古名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人人皆知。在中唐詩壇中,元稹與白居易是影響力最大的兩位詩人。二人是「生死兄弟」,終生詩友,他們發明「郵筒傳詩」,經常以書信的形式通知彼此的新詩。元稹比白居易小八歲,但在白居易之前離世。
  • 元稹對白居易的感情有多深?收到白樂天的信直接哭了,嚇壞妻兒
    文|丁十二圖|網絡剛才在書友那裡讀到白居易寫給元稹的「情書」,忽地腦海中飄出很久以前讀到的元稹這首詩,就像一幕情景短劇,甚是有趣。說遠方的書信剛進門,當然書信肯定不能自己走路,肯定是信使送來的。元稹突然就哭了,流淚了。這大白天的丈夫突然反常,妻子嚇了一跳,而尚不知世事的女兒也跟著哭了起來。女兒問媽媽:爸爸這是怎麼了?媽媽也一臉好奇加驚訝加不知所措。
  • 白居易夢到元稹後給他寫首詩,元稹回詩一首,最後7字扎心了老鐵
    不過要論唐代關係最鐵的詩人友誼,李白和杜甫只能靠邊站,因為還有白居易和元稹這對「鐵哥們」。元稹在通州時聽聞白居易被貶江州司馬,哪怕當時他已然病重臥床,依然立馬起身提筆寫下「垂死病中驚坐起,暗風吹雨入寒窗」,來表達對白居易的思念。而白居易在元稹去世後對他的思念也從未斷絕,也曾寫下「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這樣的深情詩句來悼念好友。
  • 元稹吃白居易的醋,寫下一首千古名作,白居易只好寫千古名作解釋
    白居易與元稹在一起時耍得很歡,一旦不在一起了立刻就患上了相思病。由於工作調動,二人不得見面,因此便以書信傳情,一夜白居易夢到了元稹,便寫詩道:「夢中握君手,問君意何如?」握個手而已,這還問什麼,更親密的事情都做過,老白這有些矯情了,不信我們來看元稹的回信。
  • 大唐第一CP:細數元稹與白居易的相交!
    元白,作為傳說中的大唐第一CP,第一好基友,的確是以志同道合相交為始,卻以更為真摯深刻感情結束,「君埋泉下泥銷骨 我寄人間雪滿頭」,元稹死後,白居易看書憶他,喝酒憶他,做夢憶他……「老來多健忘,唯不忘相思」成了他這時的寫照。兩人相識是起於貞元十九年,同授校書郎。當是時,白居易已在長安居多年,數年前,他中進士,春風得意,時朝廷取士,分明經科與進士科兩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