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慶體」之稱始於宋人,緣於白居易、元稹的文集名
齊梁體詩歌有哪些特點?
齊梁體詩歌是在南朝齊、梁時代出現的一種詩風。齊梁體詩歌內容多吟詠風雲、月露,題材狹窄;形式上,多追求音律精細,對偶工整,辭藻巧豔。這個時代出現的文學基本格調世稱「齊梁體」。對這種詩風,後來劉勰、陳子昂等都指出其弊病,李白也曾說「自從建安來,綺麗不足珍」(《古風》第首)。但就整個齊梁詩歌時代來說還是有不少優秀詩人和作品的,如庾信、謝眺等人的作品,對詩歌形式的創造,特別是對詩歌韻律的發現是齊梁詩人的大貢獻。
什麼是元和體詩歌?
元和體詩歌是唐憲宗元和年間開始流行的詩體專稱。有廣狹二義:廣義指唐憲宗元和以來各種新體詩文。李肇《唐國史補》卷下:「元和以後,為文筆則學奇詭於韓愈,學苦澀於樊宗師;歌行則學流蕩於張籍;詩章則學矯激於孟郊,學淺切於白居易,學淫靡於元稹,俱名為元和體。」認為元和以後流行的新的文風、詩風,是由韓愈等元和時的著名作家開創的,所以總稱之為元和體。狹義是指元稹、白居易詩中的次韻相酬的長篇排律和包括豔體在內的流連光景的中短篇雜體詩。
《舊唐書·元稹傳》說,元稹「與太原白居易友善。工為詩,善狀詠風態物色。當時言詩者,稱元、白焉。自衣冠士子,至閭閻下俚,悉傳諷之,號為元和體」。元稹《白氏長慶集序》:「予始與樂天同校秘書之名,多以詩章相贈答。會予譴掾江陵,樂天猶在翰林,寄予百韻律詩及雜體,前後數十章。是後各佐江、通,復相酬寄。巴、蜀、江、楚間洎長安中少年遞相仿效,競作新詞,自謂為元和詩。」說明元和體即元和時流行的新體詩,專指元、白詩體中的一個方面及其模仿的作品而言。
什麼是長慶體詩歌?
「長慶體」之稱始於宋人,緣於白居易、元稹的文集名。是對唐代白居易元稹詩的泛稱,所指較為寬泛。清以後,其內涵所指逐漸確定下來,成了以《長恨歌》、《琵琶行》、《連昌宮詞》為代表的那種敘事風情婉轉、語言搖蕩多姿、平仄轉韻的七言長篇歌行之專用名詞什麼是香奩體詩歌?
香奩體指唐代韓偓《香奩集》所代表的一種詩風,一名豔體。這類作品多寫男女之情和婦女的服飾容態,風格綺麗纖巧。它淵源於六朝宮體,而描寫範圍則從宮廷貴族擴大到一般士大夫的戀情、狎邪生活,對後世詩歌有一定影響。
什麼是花間詞派?
花間詞派是晚唐五代奉溫庭筠為鼻祖而進行詞的創作的一個文人詞派。產生於西蜀,得名於趙崇祚編輯的《花間集》。主要的詞人還有孫光憲、李珣、牛希濟。這一詞派題材狹窄、情致單調。大都以婉約的表達手法,寫女性的美貌和服飾以及她們的離愁別恨。在這些詞中描繪景物富麗、意象繁多、構圖華美、刻畫工細,能喚起讀者視覺、聽覺、嗅覺的美感。由於注重錘鍊文字、音韻,從而形成隱約迷離幽深的意境。對後世的文人詞產生、發展有一定的影響。
什麼是南唐詞派?
南唐詞派主要指南唐二主(中主李璟、後主李煜)和馮延已等人所代表的一個詞派。南唐詞派在總體上以「男女情事」為主要題材,在直接抒情內容上,南唐詞派也大體不出「傷春」和悲秋」的離愁別緒;在藝術風格上南唐詞人的總體格調是柔婉深約,蘊藉含蓄。南唐詞人的眼界較大,感慨較深,風格亦有趨於純任性靈。在抒寫戀思別情時,有時融入了深沉的人生感慨,從而導致了詞整體美學品位的上升,提高了詞的表現力。
什麼是西崑體詩歌?
西崑體,是宋初詩壇上聲勢最盛的一個詩歌流派,它是以《西崑酬唱集》而得名的,其詩人中成就較高的有楊億、劉筠、錢惟演。它是晚唐五代詩風的沿續大多師法李商隱詩的雕潤密麗、音調鏗鏘,呈現出整飾、典麗的藝術特徵。但是從總體上看,西崑體詩的思想內容是比較貧乏的,它們與時代、社會沒有密切的關係,也很少抒寫詩人的真情實感,缺乏生活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