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吃白居易的醋,寫下一首千古名作,白居易只好寫千古名作解釋

2020-12-11 解憂文史

「文人相輕古來有之」,可對於白居易與元稹而言,這句話很不成立,《唐才子傳》中說:「微之與白樂天最密,雖骨肉未至,愛幕之情,可欺金石,千裡神交,若合符契,唱和之多,毋逾二公者。」

傾心交往三十載,相互唱和九百章。二人年齡相仿、詩風相近,又有招蜂引蝶的共同愛好,恰恰還成為了朝夕相處的同事,因此便經常一起出入煙花巷裡,醉倒紅樓花間,簡直膩歪得不得了,世人稱其曰「元白」。

如果換做普通人,兩個如此親密的男人之間說是沒有一點激情,恐怕也是沒人信的。然而在大唐,或許還真有他們口中所說的那種純潔的友誼。

白居易與元稹在一起時耍得很歡,一旦不在一起了立刻就患上了相思病。由於工作調動,二人不得見面,因此便以書信傳情,一夜白居易夢到了元稹,便寫詩道:「夢中握君手,問君意何如?」

握個手而已,這還問什麼,更親密的事情都做過,老白這有些矯情了,不信我們來看元稹的回信。元稹思念對方那是夜不能寐啊,翻來覆去總感覺不踏實,因此便寫了一首詞很達意的肉麻之作,其中一句寫道:「願為雲與雨,會合天之垂。」

雲雨,會合……這究竟是思友還是思春?不敢再想像下去了。

就是這樣的如膠似漆,就是這樣的目眩神迷,那麼我們幻想一下,倘若白居易另外找到了一位摯友,日夜與他在一起,那元稹心裡會怎麼想,他的醋罈子得憋多大呢?

唐元和四年,元稹於外地任監察御史,在梁州留宿時他夢到了白居易,頓時老淚橫流,寫下了這一首感傷之作。

《梁州夢》元稹

夢君同繞曲江頭,也向慈恩院裡遊。

亭吏呼人排去馬,忽驚身在古梁州。

詩的前注寫道:「是夜宿漢川驛。夢與杓直、樂天同遊曲江,兼入慈恩寺諸院。倏然而寤,則遞乘及階,郵吏已傳呼報曉矣。」元稹說夢到和杓直、樂天二人遊覽了曲江與慈恩院,甚是開心,可惜被亭吏一聲叫喊驚醒,原來他孤零零一人在梁州。

天下的事情就沒這麼巧的,白居易當天夜裡也夢到了元稹,也寫下了一首思念的詩。

《同李十一醉憶元九》

花時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籌。

忽憶故人天際去,計程今日到梁州。

題目中的李十一就是李健,字杓直。元稹乃神算子也!這一天,白居易還真的就和杓直一起耍了!此外,白居易也是個神算子,他估計著元稹的行程,並預言這一天應該可以到達梁州,而元稹恰恰就在此地。

兩人在同一天寫詩思念對方,這被後世奉為千古美談,可小解卻總覺得此事另有蹊蹺。我們稍微來捋一下:元稹剛到梁州,極度思念老白,便夢到了李健和老白;另一邊,身居長安的白居易,與李健喝酒時想起了元稹。相隔千裡卻不約而同,猶如當面唱和,這究竟是怎樣的一種默契?

世間果真有如此默契?小解不妨來趣解一下,權當是趣談吧。或許當時的情形是這樣的:老白帶著李健突然闖進元稹夢中,惹得小元同學甚是感傷,元稹便含淚賦詩一首,但詩中全然不提李健,而全都是關於老白。其言外之意是說老白啊,有了新朋友,可不要忘記老朋友。

這首詩傳到了白居易耳朵裡,很尷尬!你說說元稹夢的那是一點不差,這可怎麼解釋?為了保持這份友誼,不如就說那一天和李健玩的時候不盡興,因為總會想起元稹好了。於是白居易補詩一首,雖然題目裡寫了李十一(因為是事實,老白不能不承認),但內容卻隻字不提李健,寫的全是和元稹的回憶。為了增加真實性,老白更在最後假裝做了一個預言:老元啊,今天你該到梁州了。

當然了,這是趣解,是小解個人的一些「歪腦筋」,但小解還是相信文人之間是有莫名的吸引屬性的,或許元白真的有心靈感性,才能遙呼千裡之外,動情咫尺之間,為我們留下一個如此可愛的故事。

相關焦點

  • 白居易給元稹寫過幾百首詩,最美不過這首,比情書還要感人
    在唐朝時,湧現出無數才華橫溢的詩人,留下了眾多千古名作。而且,唐朝詩人們相互交往,唱酬應和,也成為了歷史上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其中,分量最重的當然是李杜之間的友情,但最為密切的,還是元稹和白居易。要知道,元稹被後世詬病為大唐第一渣男,用情極為不專,先後交往拋棄的女子,數得上名字的就有崔鶯鶯、薛濤等等。但對於白居易,卻是始終如一,即便是在病重的時候,他也寫下了《寄樂天》,既對朋友的前途擔心,又表達了來生願意繼續為友的願望:無身尚擬魂相就,身在那無夢往還。直到他生亦相覓,不能空記樹中環。
  • 大晚上睡不著,白居易寫下一首詩打發時間,短短20字成就千古絕句
    張繼晚上睡不著,寫下了《楓橋夜泊》;李白晚上睡不著,寫下了《靜夜思》。我們本篇的主角——大詩人白居易,大半夜睡不著,就爬起來寫了一首詩,雖然只有短短20字,但這首詩卻成為了千古絕句!這大概就是我們和大佬的區別吧!說起白居易,那可真是一時半會說不完啊!
  • 裴度寫信給白居易,白居易調皮地寫了一首詩,千古流傳
    下面介紹的是裴度寫信給白居易,白居易調皮地寫了一首詩,千古流傳。兩人唱和之詩很快就傳到了宰相裴度那裡,他讀完詩,也很喜歡這對白鶴,於是就寫了一封信給白居易,其中還附了一首詩:白二十二侍郎有雙鶴留在洛下,予西園多野水長松可以棲息,遂以詩請之唐代:裴度聞君有雙鶴,羈旅洛城東。
  • 唐詩中很絕妙的一首詩,不僅詩成千古名作,還出了2個成語
    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著名詩人,更是創作出了一首首千古名作,成為無數中華兒女的精神食糧。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登科後》,便是唐代著名詩人孟郊所創作的一首千古名作。身為苦吟詩人的代表,與賈島合稱「郊寒島瘦」,並有著「詩囚」之稱的孟郊,相信大家並不陌生。畢竟孟郊的那首歌頌母愛的唐詩《遊子吟》,可謂是家喻戶曉的不朽詩篇。
  • 白居易最美的一首詩,840個字出了無數千古絕句,讓人嘆服
    唐朝新樂府運動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叫白居易,和他齊名的那個詩人就是元稹。兩人和張籍王建一起為唐朝詩歌開創了新樂府的流派,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就比如著名的《長恨歌》,這是白居易最美的一首詩,一篇之中840個字出了無數千古絕句,直到現在,比翼鳥的句子還被很多人奉為圭臬,這首詩中的其他句子也是大部分都膾炙人口。作為一個詩人,寫出這樣的作品也確實是讓人嘆服。
  • 元稹一首讚美菊花的詩,讓白居易念念不忘!
    」同時代的白居易也有「一夜新霜著瓦輕,芭蕉新折敗荷傾。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的詩句。這些詩句中,詩人特別歌詠讚嘆菊花能在百花紛紛枯萎的秋冬季節,不畏嚴寒,傲霜怒放的勃勃生機。貞元十八年,元稹在長安待選,躊躇滿志的詩人面對秋冬時節卻春意盎然的菊花,寫下了這首詠菊詩,表達詩人對於菊花的由衷喜愛。
  • 白居易寫下一首詩,邀請朋友來喝酒,僅有20字卻驚豔了千古!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是我國唐代著名詩人。其與劉禹錫並稱「劉白」,又與李白、杜甫合稱「唐代三大詩人」,有著「詩魔」和「詩王」的美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通俗性可以說是白居易詩歌作品的一大特色。
  • 得知愛人已有老婆,才女生無可戀寫下一首千古名作,隨後便投了河
    其中,有一首這個曲牌下的絕命詞,可謂字字都是淚,800多年來令後世不少人傷懷不已。這首絕命詞,就是南宋詞人戴復古之妻所創作的一首詞。《祝英臺近》惜多才,憐薄命,無計可留汝。揉碎花箋,忍寫斷腸句。道旁楊柳依依,千絲萬縷,抵不住、一分愁緒。如何訴。便教緣盡今生,此身已輕許。捉月盟言,不是夢中語。
  • 劉禹錫和白居易把酒言歡,席間寫下一首詩,其中兩句流傳千古
    唐朝是詩歌最繁榮的朝代,各個時期均不乏知名詩人,以王勃、駱賓王為代表的初唐四傑,到了盛唐更不用多說,李白、杜甫遙遙領先,白居易、王維等人緊隨其次。既然提到白居易,就不得不說跟他並稱「劉白」的劉禹錫,他也是當時詩壇上炙手可熱的人才。
  • 初戀時候的李清照,寫下一首詞名揚天下,最後兩句還成了千古名作
    初戀時候的李清照,寫下一首詞名揚天下,最後兩句還成了千古名作要是說在歷史上有濃墨重彩一筆的女詞人,當之無愧則屬於南宋的李清照了,她和趙明誠也是為世人所豔羨的一對眷侶。而新婚後李清照也憑藉一首詞聞名天下,最後3句更是千年以來無人能及。當她遇上了出身士大夫之家的趙明誠,兩個人情投意合,便用一首《點絳唇》來回應男方的熱烈追求。
  • 蘇軾寫下一首千古名作,既有美景,又有哲理,值得一讀再讀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詞《行香子·過七裡瀨》,便是蘇軾的一首既有優美景色,又有深刻哲理的千古名作。它寫於公元1073年,也就是宋神宗熙寧六年。當時蘇軾正擔任杭州通判,在一次巡查富陽,由新城至桐廬,途徑七裡瀨時,觸景生情,便寫下了這首詞。
  • 白居易純粹寫景的一首唐詩,絢麗奇美,被贊如「一幅著色秋江圖」
    在詩詞歌者的炫彩華章裡,在唐詩宋詞的滿紙菸霞中,尋找一首純粹寫景的詩歌作品如同信手拈來,就像杜牧的《山行》,只其中的二句「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便讓人賞心悅目,欣然嚮往;又如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千古名句,也令人怦然心驚,驚嘆不已;
  • 17歲的王維客居他鄉,非常思念親人,即興寫下一首千古名作!
    一首最深情的唐詩獻給熱愛生活的您!這是17歲的王維客居他鄉的時候,因為心中無比思念親人,於是即興寫下的一首千古名作,讀之令人落淚。其中一句可謂家喻戶曉,成為古往今來引用最多的一句詩。這首詩是傳唱千古的名篇,那些客居他鄉甚至僑居異國的遊子,每每思念親人時都會吟誦此詩。首聯「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獨自生活在異地他鄉,那種陌生與孤寂之情總是難以排遣,面對他鄉的迥異的風土人情和語言,詩人感覺自己被隔離於一個孤獨的小圈內,怎麼不令他倍加思念故鄉呢?
  • 蘇軾大徹大悟後,寫下一首千古名作,開篇驚豔,最後一句模仿不來
    蘇軾大徹大悟後,寫下一首千古名作,開篇驚豔,最後一句模仿不來蘇軾作為我國宋代的大文豪,憑藉其出眾的才華,年少時就已經出名。蘇軾被貶黃州,大徹大悟後,寫出一首千古名作,最後一句飽含哲理由於「烏臺詩案」,蘇軾鋃鐺入獄,最後死裡逃生,貶官來到黃州。來到黃州後,他並沒有選擇自甘墮落,相反的,他將更多的時間,放到了參悟自己的內心上。
  • 白居易夢到元稹後給他寫首詩,元稹回詩一首,最後7字扎心了老鐵
    畢竟歷朝歷代的讀書人都喜歡聚在一起飲酒賦詩,想要在聚會上被人認可,寫得一首好詩就成了必備技能。聚會的次數多了,志趣相投的人慢慢也就成了好友,有事沒事就喜歡相互寫詩唱和,這也算是唐代詩人維持友誼的一種方式。
  • 唐代不知名詩人,卻寫出千古名作,將人性醜陋寫到了極致!
    這便是所謂的中國古代現實主義詩歌,其代表詩人有杜甫、白居易等。小編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詩《題長安壁主人》,便是一首經典的現實主義詩歌。《題長安壁主人》是唐代詩人張謂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對於群星璀璨的大唐來說,張謂就顯得不知名了。但他的這首詩,卻是千古名作。刻畫人性,入木三分,將人性醜陋寫到了極致。
  • 孟郊歌頌愛情的千古名作,古人讀了都說好,今人讀了卻不敢恭維
    然而下面這首詩卻十分不一般,它是被選入《唐詩三百首》的千古名作,曾被古人奉為至尊圭臬,然而它所蘊含的不幸卻足足牽扯到了一個時代。《烈女操》唐·孟郊梧桐相待老,鴛鴦會雙死。貞女貴徇夫,捨生亦如此。孟郊就喜歡寫這種六句的五言詩,他的《遊子吟》也是如此,一片孝心感動了天下多少赤子兒女,千百年來為人稱頌不已。不過,孟郊這首歌頌愛情的詩卻收到了相反的效果,雖然也是千古名作,但它傳達出的思想與境界卻讓人不敢恭維。孟郊起句就化用了兩個典故:梧桐相枯、鴛鴦雙死。
  • 被貶官不說,住所還破舊,搬家三次最後寫下千古名作
    被貶官不說,住所還破舊,搬家三次最後寫下千古名作人貴在自知,貴在自持,但是總有那麼些人沒有立場而且還捧高踩低,落井下石,要知道劉禹錫就是深受其害,不過劉禹錫可不是一般人,因為這詞的事情反而把那些趨炎附勢的小人氣的半死不說
  • 白居易為何能善終?送給元稹的這組詩蘊含大智慧,學者:佛門真經
    不過白居易不是那種紈絝子弟,反而在學習方面非常刻苦,是旁人眼中的學霸,據說讀書都讀白了頭髮。後來他到長安,闖下了不小的才名。公元803年的時候,白居易任校書郎,同時他還有一個年輕的同事,叫做元稹。元稹也是一位學霸,重要的詩寫得非常好。
  • 元稹這首愛情詩有兩個典故一個成語,首聯兩句更是千古傳誦的名句
    今天我們要品讀的就是唐代詩人元稹的名作《離思》第四首,詩云: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這首詩作於元和五年(810年)元稹被貶官江陵府士曹參軍時。是作者為悼念妻子韋叢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