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大徹大悟後,寫下一首千古名作,開篇驚豔,最後一句模仿不來

2020-12-22 古今悉文明

蘇軾大徹大悟後,寫下一首千古名作,開篇驚豔,最後一句模仿不來

蘇軾作為我國宋代的大文豪,憑藉其出眾的才華,年少時就已經出名。在進京趕考時,一篇應試策論,更加是徵服了那時候的考官歐陽修,令他不住的讚嘆道:

「有蘇軾這樣厲害人物,我這個文壇領袖的位子要早早讓出來才好啊!」

不但是在詩詞上頗有造詣,蘇軾能夠說是1個文學上的全才。書法方面,他是北宋「蘇黃米蔡」四大家之首;繪畫方面,他開闢了「士人畫」,是後來「文人畫」的鼻祖。

在那時候,他的才華不只是流傳於民間,在朝廷之上,甚至連宋仁宗、宋英宗和宋神宗這3位大宋的皇帝,全部都是蘇軾作品的「忠實粉絲」。

但俗語說,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蘇軾儘管文採飛揚,但在仕途上則是充滿了坎坷。蘇軾一生中,依次貶官了3次,分別去往了:黃州、惠州和儋州。

歸根結底,主要還是由於蘇軾在官場上性子太耿直。但即使如此,蘇軾仍然保持著1種積極樂觀的心態,這一點從他的作品中就並不難發現:

自笑平生為口忙,老來事業轉荒唐。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

逐客不妨員外置,詩人例作水曹郎。只慚無補絲毫事,尚費官家壓酒囊。

儘管生活中有很多的委屈無處宣洩,但他卻一直能夠自得其樂。

看見地面上冒出來麥苗,他會歡樂的像個孩童;

沒了玉盤珍饈,一盤「東坡肉」就足以令他大飽口福;

離開高高在上的廟堂,他能夠把一整個江湖變為自己的書房。

蘇軾被貶黃州,大徹大悟後,寫出一首千古名作,最後一句飽含哲理

由於「烏臺詩案」,蘇軾鋃鐺入獄,最後死裡逃生,貶官來到黃州。來到黃州後,他並沒有選擇自甘墮落,相反的,他將更多的時間,放到了參悟自己的內心上。

通過一番的自我修行後,他終於大徹大悟,寫出了這首千古名作《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縱觀整首詞我們並不難發現,當中包含了1種醒醉全無、無喜無悲、勝敗兩忘的人生哲學和處世態度。讀過之後,給人1種前所未有的全新感悟。

由眼前風雨推及一整個人生,強有力地強化了作者面對人生的風風雨雨而我行我素、不懼坎坷的超然情懷,儘管僅有短短七個字,但表達的積極意義則是我們需要學習的!

從這首詩中我們可以看出,大徹大悟後的蘇軾,拋去了以前那股鋒芒畢露的聰明勁兒,一整個人變得更為通透,這也正是我們所說的知世故而不世故,飽含哲理!

讀蘇軾的詞,可以醫心;品蘇軾的人生,令人奮發

這一本《蘇軾詞傳》中不僅收集了蘇軾的詩,還使我真正了解他的一生,讀懂了他的豁達。

當你走近這一位「性情中人」,再讀「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這樣的詩句,便有著一種「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的感懷、豁然與洞明。

我讀的這1本《蘇軾詞傳》中選取了蘇軾一生中所作的詞和詩。

難得的是,這本書還以蘇軾的詞為主題,從那時候的社會觀念與時代背景出發,對蘇軾的生平際遇、詩詞藝術、社會活動等進行了深入的分析,重現了蘇軾以文傳世、以官入世的典型宋朝文官形象。

文筆華麗而不浮誇,如此心靜方能品人間至味。

書裡用唯美深情的妙筆將蘇軾的一生娓娓道來,既豐富了文章,又能從東坡的生平中感受到他作詞時的心情,從而更加了解這一位詩詞大家的超脫心境。

這一套書裡還有1本《辛棄疾詞傳》。

東坡仙才,史無二例;稼軒雄才,如鯨吞海。

辛棄疾是亂世中的抗金英雄,他以武起身,卻終成文業,與蘇軾並稱之為"蘇辛",被譽為"詞中之龍"。正所謂「劍有殺氣詞有柔情」。

這本書也以一樣的手筆,在參考大量的史料的基礎上,重現了辛棄疾傳奇的一生。

此外,還有《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倉央嘉措詩傳》。

全6冊,原價192元,現在只需要79元,1本還不到15塊,兩包煙錢,你就能近距離感受到6位大文豪傳奇的一生,並且從中學到很多人生哲理,機會實在難得!

相關焦點

  • 杜牧失意後寫下一首詩,成為千古經典,最後七字令人深思!
    小編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這首詩《初冬夜飲》,便是杜牧失意後寫下的一首千古經典。《初冬夜飲》是杜牧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主要描寫了杜牧在初冬寒夜中自斟自飲的情形,勾勒了一個幽獨苦悶的詩人形象,抒發了杜牧官場失意後的惆悵。全詩格調悽婉,深沉感人,短短二十八字,美到讓人心碎。下面我們便來具體看看杜牧的這首《初冬夜飲》:淮陽多病偶求歡,客袖侵霜與燭盤。
  • 師弟的老父親寫了首妙詩,黃庭堅忍不住模仿兩句,成一首千古名作
    蘇軾對文壇的貢獻,不僅僅是平生的2700首詩作、350首詞作那麼簡單。他還慧眼識英才,發掘並捧紅了 「蘇門四學士」。在這4人當中,黃庭堅的性格是最像蘇軾的,他的性格和他的草書一樣,飄逸灑脫。本期要和大家介紹的就是他的一首名作,名叫《六月十七日晝寢》。
  • 蘇軾一生歷經坎坷,大徹大悟後寫下宋詞,雖僅有7字,但寓意深刻
    也正是在這個時候,他大徹大悟後寫下宋詞名句,雖僅有7個字最讓人深刻,但裡頭的每個字都寓意深刻,不妨跟著我來了解理解。《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 蘇軾歷經生死,醒悟後寫下一首千古名作,最後10字成馬雲經典臺詞
    蘇軾的豪放宋詞我們已經讀過很多。對於其中的詩詞名句,我們也都是耳熟能詳。比如那著名的「一蓑煙雨任平生」,「詩酒趁年華」「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都是其中經典之作。很多人都說蘇軾是那個5000年來活的最精彩的人,因為他總能在現實的挫折生活當中尋求到哲理知識,尋求到更加曠達自由的內心生活。
  • 蘇軾歷經坎坷,大徹大悟後寫下千古絕句,最後10字成馬雲經典臺詞
    蘇軾歷經坎坷,大徹大悟後寫下千古絕句,最後10字成馬雲經典臺詞大文豪蘇軾在北宋的文壇能夠 說風靡一時的風雲人物,蘇軾的詩詞作品一寫出來便流傳天下。作為北宋文壇巨擘,蘇軾也為我們留下來了太多的膾炙人口的作品。
  • 蘇軾大徹大悟後,寫下流傳千古的宋詞,雖只有7字,卻飽含哲理
    蘇軾大徹大悟後,寫下流傳千古的宋詞,雖只有7字,卻飽含哲理大文豪蘇軾,年少成名,才華橫溢,一出道便以一篇應試策論,徵服了文壇領袖歐陽修,令其感嘆:「有蘇軾這樣厲害人物,我這個文壇領袖的位子要早早讓出來才好啊!」
  • 蘇軾寫下一首千古名作,既有美景,又有哲理,值得一讀再讀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詞《行香子·過七裡瀨》,便是蘇軾的一首既有優美景色,又有深刻哲理的千古名作。它寫於公元1073年,也就是宋神宗熙寧六年。當時蘇軾正擔任杭州通判,在一次巡查富陽,由新城至桐廬,途徑七裡瀨時,觸景生情,便寫下了這首詞。
  • 蘇軾很難超越的一首詞,只是開篇13個字,就已驚豔世人千年
    而在他的眾多詩詞中,有一首詞只是開篇13個字,就已經驚豔世人千年。這首《念奴嬌·赤壁懷古》是一首懷古詞,是蘇軾謫居黃州時所寫。這首詞中蘇軾從古戰場中英雄豪傑的氣概開展,委婉表達了自己懷才不遇、功業未建的憂憤之情,更表現出自己對待人生和歷史的豁達心態。
  • 李煜如夢如幻之作,開篇驚豔,無一生僻字卻寫出後世無法模仿的美
    上位不是因為有才,而是因為哥哥弘冀早亡;在位15年,正事幹得不多,只知鶯鶯燕燕;遭遇變故後,無力反抗,終日長籲短嘆了殘生。作為詞人,李煜卻是不少人眼中的詞中之帝。他的詞不需要用生僻字,也不需要用典,但卻總能用最平淡的語句,寫出最美的意境。讀李煜的詞就是一種享受。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李煜的一首如夢如幻之作,詞名為《憶江南·多少恨》。
  • 蘇軾半夜被雨驚醒,寫下一首詞,只是開篇14字便扣人心弦!
    翻開蘇軾與蘇轍的詩詞文集,有很大一部分是兩人的互答之作。蘇軾幾乎每到一處任所就要給弟弟蘇轍寄去詩詞,晚年被貶謫時更頻繁。蘇軾的經典詞作《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便是蘇軾差知密州時,思念弟弟所作。烏臺詩案發生後,蘇軾更是在獄中寫下了「與君世世為兄弟,更結人間未了因」的感人名句。
  • 蘇軾自稱寶刀未老的詞,專門寫信向朋友自誇,最後一句驚豔世人
    在所有文人裡,蘇軾估計是唯一用得上「可愛」一詞的人。無論被貶至何處,他總能找到生活的樂趣,去了嶺南他說「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到了黃州他專門為豬肉寫下《豬肉頌》。東坡的可愛,不只是體現在生活上,也體現在他的詞作上。
  • 初戀時候的李清照,寫下一首詞名揚天下,最後兩句還成了千古名作
    初戀時候的李清照,寫下一首詞名揚天下,最後兩句還成了千古名作要是說在歷史上有濃墨重彩一筆的女詞人,當之無愧則屬於南宋的李清照了,她和趙明誠也是為世人所豔羨的一對眷侶。而新婚後李清照也憑藉一首詞聞名天下,最後3句更是千年以來無人能及。當她遇上了出身士大夫之家的趙明誠,兩個人情投意合,便用一首《點絳唇》來回應男方的熱烈追求。
  • 夜歸的蘇軾詩興大發,寫下千古名作,朋友卻說:千萬勿讓人看見
    蘇軾在元豐7年又一次來到泗州,據傳蘇軾一生之中先後有十次之多路過泗州。但是每一次蘇軾都對泗州的美景戀戀不捨,所以這次當然也不例外了。在這裡,蘇軾一口氣寫下了好幾首詞,著名的《如夢令·水垢何曾相受》,就是蘇軾在泗州雍熙塔下的浴池中寫下的,此外還有《如夢令·題淮山樓》,《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等等。
  • 蘇軾失眠寫下千古名作,多年後辛棄疾寫下同名詞,水平高低難辨
    辛棄疾比蘇軾晚出生103年,同為宋代頂級詞人,兩人所處的年代雖不同,但經歷卻差不多。他們的起點都很高,蘇軾21歲靠文採名揚京城,而辛棄疾也是20歲出頭揚名沙場。可是過了高光時刻後,他們的人生卻充滿了坎坷。
  • 李清照水平很高的一首詞,僅開篇14字就驚豔世人,成為千古絕唱
    李清照水平很高的一首詞,僅開篇14字就驚豔世人,成為千古絕唱在中國古代很少有以文才而名垂青史的女子,而李清照就是其中之一。李清照,號易安居士,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美譽,她是詞中之大家。明代文學大家楊慎在《詞品》中寫道:「宋人中填詞,李易安亦稱冠絕。」
  • 李商隱最令人絕望的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最後一句神來之筆
    李商隱的情詩是唐詩一絕,從「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到「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隱用一首首絕美情詩,像世人證明了個道理:感情經歷不豐富的直男,也是懂情的。李商隱一生的感情經歷並不豐富,但他的多情終究和諸多風流才子不同。
  • 蘇軾人生最後一首詩,三個地名,開頭兩句嚇死人
    更何況是人生坎坷的蘇軾呢。錢穆說:蘇東坡詩之偉大,因他一輩子沒有在政治上得意過。他一生奔走潦倒,波瀾曲折都在詩裡見。今天,小編要跟大家推薦的是蘇軾人生中的最後一首詩,寫下此詩時,是公元1101年6月,兩個月後,蘇軾便與世長辭,這首詩可以看作是蘇軾的絕筆詩。這首詩就是《自題金山畫像》,詩開頭兩句嚇死人,只讀這首詩的開頭兩句,你一定不會想到會是蘇軾的作品。
  • 蘇軾大徹大悟後,留下千古宋詞,雖然僅7個字,卻富有哲理
    宋朝大詞人蘇軾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詞一直流傳千古,一度徵服了同樣是文壇領袖的歐陽修,歐陽修讀過後讚嘆:「有蘇軾這樣厲害人物,我這個文壇領袖的位子要早早讓出來才好啊!」「結果,蘇軾還是沒能逃過被政敵打壓的結局,最後窮的連飯都吃不起了。在此條件下,沒有了玉盤珍羞,但是吃上一碗熱乎乎的東坡肉還是很滿足的。蘇軾到了晚年的時候繼續被流放,就當所有人都以為他沒辦法生還的時候,年事已高的蘇軾不僅安然無恙的從海上生還,還帶回了大量的詩詞作品,在他人生的最後時刻大放異彩。
  • 蘇軾半夜被雨驚醒,抬手寫下一首詞給蘇轍,開頭7字就是千古名句
    「出人頭地」這個詞兒也就是這麼來的,就這樣,一出場就驚豔了整個大宋,從此,蘇軾的才氣逐漸開始名揚天下。接下來就是為官了,但是蘇軾的為官之路卻是充滿了坎坷,飽含辛酸。後來還是王安石向宋神宗求情才赦免了蘇軾,但是我們都知道「死罪可免,活罪難逃」於是蘇軾就被貶到了黃州。蘇軾夜半被雨驚醒,抬手寫下一首詞給弟弟,開頭7字就是千古名句雖然仕途坎坷,但好在蘇軾生性樂觀豁達,善於苦中作樂。
  • 納蘭性德為愛妻寫下的情詞,開篇就夠驚豔,最後一句堪稱神來之筆
    納蘭性德的存在,讓詞這種文學形式在清初迎來了它最後一次輝煌。所謂「家家爭唱飲水詞」,那時納蘭性德每有詞作問世,便傳遍街頭巷尾。只是這樣的名氣並沒有讓納蘭性德從情傷中走出來,他依然沉浸在失去愛妻的悲傷中。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正是納蘭性德為愛妻盧氏寫下的一首情詞,詞名《虞美人·銀床淅瀝青梧老》。在現存的上千個詞牌中,「虞美人」是頗有名氣的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