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如夢如幻之作,開篇驚豔,無一生僻字卻寫出後世無法模仿的美

2020-12-12 美詩美文

作為君王,李帝是後世不少人眼中的笑話。上位不是因為有才,而是因為哥哥弘冀早亡;在位15年,正事幹得不多,只知鶯鶯燕燕;遭遇變故後,無力反抗,終日長籲短嘆了殘生。作為詞人,李煜卻是不少人眼中的詞中之帝。他的詞不需要用生僻字,也不需要用典,但卻總能用最平淡的語句,寫出最美的意境。

讀李煜的詞就是一種享受。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李煜的一首如夢如幻之作,詞名為《憶江南·多少恨》。這是李煜的一首高水平之作,全詞開篇就夠驚豔,無一愁景卻句句寫愁,其中7個字是千古名句,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望江南》南唐.李煜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遊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

《望江南》這個詞牌不少名家都寫過,是一曲只有27字的小詞,白居易、溫庭筠在此牌下都有名作,其中最悽美的就是李煜這首詞。寫此詞時,李煜已降宋,身份也早就今非昔比,此時被囚於行苑的他內心的悽苦可想而知。在此期間他一連寫下了數首千古名作,也奠定了他在詞壇的地位。

從這首詞的結構來看,寫得是極為簡練。詞的開篇就是驚豔的妙語,一般小詞多以景起句,但李煜直接先來一句「多少恨」,感情如劈空而來,令人眼前一亮。一開篇就起得這麼高,接下來如何寫就是一個極大的挑戰。但李煜畢竟是詞中老手,他在第二句馬上接上「昨夜夢魂中」。一下子將筆鋒一轉,由眼前的恨轉到夢中的愁,營造出一場如夢如幻的意境,頗為高明。

接下來自然就順理成章地開始寫夢中之景。恍惚間,他回到了從前的皇家上苑,那裡車馬如喧囂絡繹不絕,一切都還是那麼美好。寫今昔對比一般都是將過去之景和眼前之景一一鋪呈,但李煜卻並沒有落俗套,他在這場夢之前卻加上了一個「還似」,就已經寫出了「物是人非」的意味。其中的千古名句「車如流水馬如龍」,更開了以流水喻車的先河。

最後的落筆同樣是別具一格。一般寫悽情結語慣用的寫法是回到現實,但詞人卻不這樣寫。他繼續寫夢境,還用花、月、春風三個意象,將夢中的美好推向高潮,讓全詞在一片美景中結束。這樣的寫法與眾不同但卻達到了很強的藝術效果,將自己這濃到化不開的愁全部藏在了不願離開的夢境中,令人心醉。

通讀李煜這首詞,看上去只是一篇普通的懷舊詞,但卻別具匠心。它起得高,落得高,通篇不寫現實只寫夢境,不寫悽景只寫樂景,卻達到了以夢境寫現實,以樂寫哀的效果。對於這首詞《唐宋詞簡釋》給的評價是:「純任性靈,無跡可尋,後人亦不能規摹其萬」。確實如此,李煜詞的美往往就是無跡可尋,很難用一句話言盡其美,而這首詞更是無一生僻字,卻寫出後世無法模仿的美。這首詞大家喜歡嗎?歡迎討論一、二。

相關焦點

  • 李煜的「封神」之作,開篇驚豔,無一生僻字,詞中道出他無盡愁苦
    王國維評價李煜時說: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人間詞話》在中國文化長河中,「不務正業」的君王也就李煜了,提到李煜想到的不是他是什麼皇帝,而是他那30多首詞作品。的確如此,出自他手的只有這30首作品,他在文壇留下的作品加起來也只不過幾千字,但是就是這區區的幾千字,將李煜捧上了詞中之最的地位!聽到小編這樣誇李煜,是不是覺得他比蘇軾,辛棄疾牛多了。不管是不是小編誇得有點大了,但本人始終認為李煜的有些詞確實高於他們。因為他們無法體會李煜的內心的那種苦楚,比如:李煜的《相見歡》!
  • 李煜一首封神之作,共4句無一不是千古名句,起句漂亮,落筆驚豔
    李煜一首封神之作,共4句無一不是千古名句,起句漂亮,落筆驚豔千年文學界,在「不務正業」這件事情上,李煜真的是達到了極致。提到他,很多人最先想起的不是他做皇帝時做了什麼大事,反而是他那三十多首詞作。筆者說僅有三十多首,不清楚是否會有朋友感覺有一些詫異:才那麼點數目嗎?是的!
  • 李煜的一首詞600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我來試試,開篇驚豔世人
    被稱為「千古詞帝」,他的詩詞也被後人爭相模仿。雖然李煜的詩詞是後世文人模仿的熱門,不過很奇怪的是有一首詩詞,卻在長達600多年的時間裡從來沒有人模仿過,這部作品就是《長相思·一重山》。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
  • 林徽因婚後寫下的絕美情詩,一開篇就如夢如幻,通篇就是一個美字
    這是林徽因平生經典之作,通篇就是一個美字,一開篇就如夢如幻,語短情長句句絕美,寫盡了初戀的美好。讓我們來品一品這首詩:這首詩寫於1930年左右,當時林徽因26歲,此詩刊登於1931 年4 月年的《詩刊》上。當時《詩刊》的主編正是徐志摩,他在讀完此詩後當即同意發表。很明顯這是一首紀念初戀的情詩,有人認為這首詩就是寫給徐志摩看的,但當事人從來沒有承認這一點。
  • 李煜的一首詞無人敢仿,納蘭性德不信邪,隨手一寫被後世奉為經典
    李煜的一首詞無人敢仿,納蘭性德不信邪,隨手一寫被後世奉為經典李煜作為南唐後主,在歷史上是一位非常「不靠譜」的皇帝,但是在古代文壇,李煜的大名可以說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李煜的作品就像天空中那些璀璨的星星,每一顆都與眾不同,詩詞愛好者們總會陶醉於他的作品之中,給人以感悟。
  • 李煜很牛的一首詞,僅27個字共有3個千古名句,其中一句家喻戶曉
    愛看瓊瑤劇的朋友,應該聽過這樣一句歌:記得當初你儂我儂,車如流水馬如龍。這句出自瓊瑤小說《情深深雨濛濛》中的主題曲,當初流行時,可謂是家喻戶曉了。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用「車如流水馬如龍」來形容一時盛況的用法,並非瓊瑤所創,它實際上是1000多年前南唐後主李煜所寫。
  • 千古詞帝的精妙之作,全篇無一生僻字,卻是無人能模仿出的美!
    即便娶了一個賢內助,也無法改變他尋歡作樂的想法,最後更是落得一個「十四萬人齊謝甲,更無一人是男兒」的下場。然而這位成為了笑話的君主,卻在詩詞上有著非常深厚的造詣,更是被人稱為「千古詞帝」。李煜的詩詞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還未成為亡國之君前,李煜對自己的生活,和男女之間的情愛進行描述,此時的李煜生活自然是沒有任何挫折,多是走的花間派路子。不過因為李煜對於詞的造詣頗深,能夠讓他的詞比之其他花間詞人有更強的概括力。
  • 李煜《長相思》,600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仿寫,開篇3字驚豔世人
    南唐後主李煜是一位傳奇的人物,雖然他是一位失敗的皇帝,但卻是一位偉大的詞人。他被譽為"千古詞帝",他的詞每一首都是經典,也迎來眾多詞人的爭相模仿。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閒。李煜的這首詞,運用了"重疊意象"的手法,開篇第一句就用了"重山"作為起筆,而且還通過"一"和"二"的遞進關係,來表達自己當時的真情實感。正是因為這樣的寫作手法,在之後的600年中,沒有一人敢仿,因為如此高超的寫作能力,想要模仿,真的是非常的難。
  • 李煜這首詞600多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模仿之作,多年難分高下
    南唐後主李煜與清代 著名詞人納蘭性德不管是從詞風還是對待感情上來說,都是世間最為多情之人。又因為李煜經歷過階下囚的悲慘生活,李煜將對故國的思念之情,一點點的融入到詞作中。也正是李煜的傾心付出,將唐代流傳下來的詞發揚光大,拓寬了詞的寫作領域,對後來的宋詞快速發展起了關鍵性的作用。李煜也被後人尊稱為了「千古詞帝」。
  • 李煜最經典的一首詩,納蘭性德模仿後成千古名作,李煜卻為此喪命
    這首《虞美人》為李煜帶來了無上的榮譽,也為他帶來了殺身之禍。宋太宗趙光義看到這首詞後,勃然大怒,頓起殺心。你惦念故國的宮殿,就是想重回故國呀?就是想再當南唐國主呀!於是讓人以一杯毒酒賜死了李煜。李煜死後千年,無人能出其右,李煜吟出了「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絕美詞句,自此之後,以「春水」表達愁情便成為了大多數詩人的潮流。而「小樓昨夜又東風」。僅是一個「又」字引發出了無限感慨,將傷感之情推向了更濃的境界。引得無數後輩爭相模仿。
  • 李煜的「流水帳」詞,前幾句越讀越覺得沒水平,最後5字神來之筆
    李煜,一個被皇位耽誤了的頂級詞人。對於他為君王的種種,不少人是連連搖頭;而對於他的詞,後世則給了他一個「詞中之帝」的美名。讀李煜的詞,就能明白什麼叫悽美,而這對兩宋的影響巨大的。《虞美人》中的 「問君能有幾多愁?
  • 李白借宿在一寺廟裡,寫下了一首很獨特的詩,通篇描繪的如夢如幻
    李白是後世公認的「詩仙」,也是大家最為熟悉的一位詩人,他不僅詩寫得好,同時他的人生經歷也是堪稱傳奇,他一輩子其實並不如意,年輕時他也為了能夠走仕途之路,由玉真公主引見進入到長安,可是他太過了招搖,而且當時唐明皇也只不過是把他當成一個小丑,為得就是取悅自己,這也令李白很是痛苦,所以他在長安沒多久之後
  • 李煜一首長相思,600多年無人超越,納蘭容若仿寫一首卻平分秋色
    李煜特殊的君主身份,讓他的詞作和尋常人比起來更多了一種家國情懷,尤其是在滅國之後他的作品中更是透露出一種無人可體會的哀愁,這讓後世不少文人騷客都為之拜服,更是爭先模仿。像李煜用「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以江水喻愁就引領了文人騷客間一種時尚,當他寫出「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後,西樓月又成為文人之間爭相詠誦的對象,足以見得李煜在詞壇中的地位相當之高,他對後世詞作有著很深遠的影響,但有一首詞,自李煜寫過後600多年來竟無人效仿,這首詞就是《長相思》。
  • 徐元傑的一首絕句,從開篇美到結尾,更驚豔了後世將近八百年
    而宋詩多議論,常用典故和傳說,北宋的江西詩派還追求無一字無來處,南宋楊萬裡的誠齋體詩風更極具理趣。比如,同樣是描寫廬山,李白的《望廬山瀑布》展現出瀑布的具體情形,透露出詩人對其喜愛之情。而蘇軾的《題西林壁》則側重於感悟哲理,令人啟迪深刻。
  • 才女李清照,十六歲的驚豔之作,後世人讚不絕口,果然文採超群
    從她的詞中,我們可以了解到這古代才女的讓人佩服的才情,後世人對於李清照的詞更是讚不絕口。她的詞細膩文雅,並且文採出眾,文筆高潮,後世人都稱她為詞中之後。後世人經常拿李煜和李清照對比,李煜作為南唐後主,他寫的詞也是頗有個人特色的,並且文採也不錯,後人稱他為詞中之帝。可見李煜也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才子,一個帝王有如此才情實屬不多見。但是相比之下,李清照還是更加出色,這是因為她李清照早期的作品更加出色。
  • 李煜最經典的一首詞,一開頭便驚豔了世人,美得讓人心醉!
    李煜,五代十國時南唐國君。雖然歷史上的李煜不通政治,但是在藝術才華上的成就卻很高。李煜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詩詞和文均有一定造詣,其中以詞的成就最高。所傳下來的千古傑作有《虞美人》、《浪淘沙》、《烏夜啼》等,因此身為南唐國君的李煜,被世人稱為「千古詞帝」。
  • 李煜最牛的一首詞,隨便拿出一句都是千古名句,千年來從未被超越
    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做到了,哪怕後來辛棄疾曾寫了5首,都無法企及東坡的高度;嶽飛的《滿江紅·怒髮衝冠》做到了,從此提起這個詞牌,世人似乎只會想起「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李清照的《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也做到,以至讓人忘記了在這個詞牌下蘇軾、秦觀、納蘭性德都是有作品的。而除了這3首,還有一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作者詞中之帝李煜。
  • 李煜這首詞,共4句無一不是千古名句,最後9個字也就他寫得出來
    就是這幾千字,將李煜捧上了詞中之帝的寶座。有人說,從這個角度來看,他比蘇軾、辛棄疾牛。不管這個說法對不對,筆者始終認為有些詞,蘇軾、辛棄疾、柳永都是寫不出來的,因為他們體會不到李煜內心這別樣的愁苦。不信?看看李煜這首《相見歡》:《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作者.李煜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 一首充滿禪意無名氏詞,無一生僻字寫出兩個物理現象,高手在民間
    詩歌之美,美在意,美在境。在史書上,它以極簡、極雅的姿態出現,世人於是也用一個極美的詞來形容——陽春白雪。而在民間,它以靈動、有趣的形式流傳,後世也用了一個再恰當不過的詞來描述——下裡巴人。而這首《浣溪沙》就是其中頗具禪意的一首,全詞僅4句句句下裡巴人,無一生僻字,卻寫出了兩個有趣的自然現象,流傳了千年。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浣溪沙》唐.無名氏五兩竿頭風欲平,長風舉棹覺船輕。柔櫓不施停卻棹,是船行。滿眼風波多閃灼 ,看山恰似走來迎。仔細看山山不動,是船行。
  • 十幾歲的李清照信手拈來之作,連犯寫詞「兩大忌」,卻驚豔了詞壇
    世人都說「男中李後主,女子李易安」,這李後主說的是南唐後主李煜,李易安指的是千古才女李清照。李煜是一代君王,他的詞極盡本色,言淺情深,讓我們知道原來帝王也能如此有文採,後世送他一個「詞中之帝」的美稱;李清照是一介女流,她的詞清新雅致,別具一格,讓我們見識了古代女子也有這般才情,後世送她一個「詞中之後」的美譽。二人雖為詞壇一帝一後,但在小編眼中,李清照卻有略勝一籌之處,勝就勝在她早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