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大徹大悟後,留下千古宋詞,雖然僅7個字,卻富有哲理

2020-12-09 九月的小書屋

宋朝大詞人蘇軾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詞一直流傳千古,一度徵服了同樣是文壇領袖的歐陽修,歐陽修讀過後讚嘆:有蘇軾這樣厲害人物,我這個文壇領袖的位子要早早讓出來才好啊!」

蘇軾的文採不光在文採之上,字寫的也好,他與蘇軾、黃庭堅、米芾、蔡京並稱書法四大家。

蘇軾先生還很懂得吃,真應了那句「上得廳堂下得廚房」,僅他一人就創建了有名的東坡肉、東坡肘子、東坡餅等系列美食。

總而言之,蘇軾的才華已經遠遠吃好過了朝野中的各種大臣,甚至就連後來的宋仁宗都成了他的忠實讀者。

蘇軾仕途

按照常理來說,在這種情況下的蘇軾,不管是官運還是財運,都能做到巔峰。

在官場上深受皇帝賞識,在創業上自己又是當時的「大V」,不愁沒人跟他一起賺錢,就算他去擺攤做熟食(東坡肉)也能賺個盆滿缽滿。

但是事情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由於經常在官場上發火,蘇軾曾多次被貶,好在蘇軾心態好,就算被貶到了遙遠的海南也不忘記吃貨本質: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妨長做嶺南人。「

結果,蘇軾還是沒能逃過被政敵打壓的結局,最後窮的連飯都吃不起了。在此條件下,沒有了玉盤珍羞,但是吃上一碗熱乎乎的東坡肉還是很滿足的。

蘇軾到了晚年的時候繼續被流放,就當所有人都以為他沒辦法生還的時候,年事已高的蘇軾不僅安然無恙的從海上生還,還帶回了大量的詩詞作品,在他人生的最後時刻大放異彩。

蘇軾大徹大悟後,留下7字詩詞,富有哲理

在外漂泊後深感生活不易的叔叔回到了黃州,他的忠心雖然不在讓皇上看見,但是同樣也沒有自暴自棄,在他的苦心鑽研之下他終於參透的自己的內心世界。

隨後,就有了下面這句流傳千古的宋詞《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一蓑煙雨任平生,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讀到這句詞的時候,明月最先想起的還是非常驚豔,這句話飽含哲理,把眼前的風雨推向了整個人生,極其有力的強化了作者對於人生風雨飄搖的冷靜態度,和那種大無畏的情懷,儘管只有短短的7個字,但是其中的積極向上的態度是我們應該學習的。

品讀蘇軾,可自愈;讀蘇軾,可奮進

蘇軾的一生現在已經全部收錄到了這本《蘇軾詞傳》中,還特意的讓我們去真正了解了一下他的一生,讀懂了他的豁達和開朗。

明月選取了其中的一小部分去讀,驚訝的發現了這本書不僅全書以蘇軾為主,對於蘇軾的生平事跡進行了多方位的探討,再現了蘇軾在世時候的宋代文官形象。

文辭華麗但是不浮誇,能以心靜品味人間至味。

還有與蘇軾一起並稱為「蘇辛」的辛棄疾也在裡面,這本書也以同樣的手筆,在參考大量史料的基礎上,再現了辛棄疾傳奇的一生。

除此之外,還有《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倉央嘉措詩傳》六本書活動價僅需49元,也就是一包煙的價錢,就能讀懂6位詩人的名作,並能從中感悟到大家風範的人生哲理,實在是個機會呀!

相關焦點

  • 蘇軾大徹大悟後,寫下流傳千古的宋詞,雖只有7字,卻飽含哲理
    蘇軾大徹大悟後,寫下流傳千古的宋詞,雖只有7字,卻飽含哲理大文豪蘇軾,年少成名,才華橫溢,一出道便以一篇應試策論,徵服了文壇領袖歐陽修,令其感嘆:「有蘇軾這樣厲害人物,我這個文壇領袖的位子要早早讓出來才好啊!」
  • 蘇軾一生歷經坎坷,大徹大悟後寫下宋詞,雖僅有7字,但寓意深刻
    也正是在這個時候,他大徹大悟後寫下宋詞名句,雖僅有7個字最讓人深刻,但裡頭的每個字都寓意深刻,不妨跟著我來了解理解。《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 蘇軾大徹大悟後,寫下一首千古名作,開篇驚豔,最後一句模仿不來
    蘇軾大徹大悟後,寫下一首千古名作,開篇驚豔,最後一句模仿不來蘇軾作為我國宋代的大文豪,憑藉其出眾的才華,年少時就已經出名。在進京趕考時,一篇應試策論,更加是徵服了那時候的考官歐陽修,令他不住的讚嘆道:「有蘇軾這樣厲害人物,我這個文壇領袖的位子要早早讓出來才好啊!」不但是在詩詞上頗有造詣,蘇軾能夠說是1個文學上的全才。
  • 蘇軾境界最高的一首詞,其中7字蘊含無限哲理,讀懂則越活越從容
    死裡逃生的蘇軾被貶來到黃州。經歷了世間的殘酷,蘇軾一顆忠君愛國之心雖然並沒有被淹沒,但是卻也讓他把更多的時間用於參照自己的內心。他不斷地調整,不斷地升華,最終在這裡完成了蛻變和超越。也正是在這段時間,有了我們看見的流傳千古的宋詞《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 蘇軾一生起起落落,醒悟後寫下宋詞名句,雖只有7字,但寓意深刻
    蘇軾的豪放宋詞我們已經讀過很多。後人在評價蘇軾成就的時候說,蘇軾的人生態度成為後代文人景仰的範式:進退自如,寵辱不驚,曠達瀟灑,無往而不可。蘇軾仕途烏臺詩案的餘波之後,死裡逃生的蘇軾被貶來到黃州。也正是在這個時候,他突然醒悟了,自己一生雖然起起落落。醒悟後的他寫下宋詞名句,雖僅有7個字最讓人深刻,但裡頭的每個字都寓意深刻,不妨跟著我來了解理解。
  • 蘇軾歷經坎坷,大徹大悟後寫下千古絕句,最後10字成馬雲經典臺詞
    蘇軾歷經坎坷,大徹大悟後寫下千古絕句,最後10字成馬雲經典臺詞大文豪蘇軾在北宋的文壇能夠 說風靡一時的風雲人物,蘇軾的詩詞作品一寫出來便流傳天下。作為北宋文壇巨擘,蘇軾也為我們留下來了太多的膾炙人口的作品。
  • 蘇軾最有名氣的一首詩,小學生都會背,最後14個字飽含了人生哲理
    而蘇軾大大是有骨氣的,他要做只做第一,於是在前人的基礎之上,另闢新徑,專心工詞,終於在宋詞領域裡闖出了一片天,被後人稱為蘇仙。成功地與李白並駕馳騁於「仙」界。說起來蘇軾的詩並不多,但確實所作的詩皆被後人傳頌。
  • 64歲的蘇軾用這12個字概括自己一生,兩個月後溘然長逝
    在古典詩詞史上,蘇軾是影響力非常大的人物。不管是他的文學造詣,還是他曠達的生活態度,都給後世留下了很多津津樂道的話題。就是這個詞人,少年成名卻一生落魄;20歲進士及第,本應該擁有無限輝煌的未來,不成想最好的年華卻在被貶之地度過。
  • 蘇軾半夜被雨驚醒,抬手寫下一首詞給蘇轍,開頭7字就是千古名句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偉大的文學家、詩人、詞人、書畫家、政治家、哲學家、佛學家還有美食家,四川眉州眉山人,與其父蘇洵、其弟蘇轍並稱為「三蘇」,「唐宋八大家」之一。後來還是王安石向宋神宗求情才赦免了蘇軾,但是我們都知道「死罪可免,活罪難逃」於是蘇軾就被貶到了黃州。蘇軾夜半被雨驚醒,抬手寫下一首詞給弟弟,開頭7字就是千古名句雖然仕途坎坷,但好在蘇軾生性樂觀豁達,善於苦中作樂。
  • 蘇軾寫下一首千古名作,既有美景,又有哲理,值得一讀再讀
    這種對人生命運的理性思考,反而可以增強詞境的哲理意蘊。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詞《行香子·過七裡瀨》,便是蘇軾的一首既有優美景色,又有深刻哲理的千古名作。它寫於公元1073年,也就是宋神宗熙寧六年。當時蘇軾正擔任杭州通判,在一次巡查富陽,由新城至桐廬,途徑七裡瀨時,觸景生情,便寫下了這首詞。
  • 他不但在北宋詞壇可以領袖群倫,就是在中國詞史上也足以雄視千古
    蘇軾是我國歷史上罕見的文學全才,詩、詞、文、賦、書、畫、美學、哲學都達到爐火純青的藝術高度。他的散文創作不但富有詩情畫意,蘊涵美學意味;而且說理精闢,也具有哲理深度。他的詩詞作品,筆力雄健,領袖詩壇。他的書畫與蔡襄、黃庭堅、米芾並稱「宋朝四大家」。
  • 泰戈爾很經典的語錄,僅7個字,卻將愛看得很透徹,富有哲理!
    想要在這個年代,想找個靈魂的伴侶,可以說比賺錢更難。說到這裡,如果大家對以上的回答和分析不是很滿意,我們不妨一起來讀一下泰戈爾很經典的語錄,僅7個字,卻將愛看得很透徹,富有哲理!文字如下:愛是理解的別名。——泰戈爾
  • 李白和蘇軾到底誰是「千古第一才子」?宋神宗的答案最讓人信服
    在我國古代的文學史上,文學的巔峰就是唐詩宋詞。在唐詩宋詞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李白和蘇軾。這兩個人可以說是古代文學的「明星」。唐詩宋詞沒有辦法說誰好誰壞,李白和蘇軾也難較高低,這也是一個千古爭議的話題,李白和蘇軾到底誰是「千古第一才子?」
  • 蘇軾被貶黃州,寫下宋詞中最豪放的一首詞,開篇就是千古名句
    烏臺詩案的陰霾並未從蘇軾的心頭散去,一腔的憂愁和委屈無處訴說。唯有寄情山水,飲酒作樂,放鬆心情,蘇軾來到黃州城外的赤鼻磯,壯闊的風景讓他感慨良多,於是提筆寫出這首傳唱千古的詞作: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 蘇軾這篇短文只有85個字,卻成千古名篇,充滿人生哲理
    蘇軾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縱橫恣肆,讀起來非常暢快。我們學過的就有《石鐘山記》、《赤壁賦》等經典名篇,其中最最令人映像深刻的恐怕就是《記承天寺夜遊》了。蘇軾的《記承天寺夜遊》全文只有85個字,卻是非常令人喜愛的千古名篇。這篇文章寫於元豐六年,也就是公元1083年,此時,蘇時被貶黃州已是第四個年頭。在這四年裡,他在困境中反覆思考人生的意義,逐漸從貶謫的痛苦中恢復過來,坦然面對生活中的榮辱,曠達超然。這篇文章呈現的就是一個曠達超然的蘇軾。
  • 三年後相逢又離別,蘇軾一首宋詞最後10字乃是超然物外的灑脫情懷
    作為北宋最為著名的文學家,蘇軾給我們今天的古典詩詞帶來了非常豐富的信息。我們中學時代接觸到的很多詩詞都是蘇軾所寫。在他的筆下,我們也能夠管窺到這個詞人的思想境界和人生經歷。蘇軾的很多詩詞都是這樣,在詩詞當中,浸透他獨特的人生經歷,以及由這種人生經歷所感悟出來的人生哲理。比如「一蓑煙雨任平生」、「詩酒趁年華」等等,都是如此。
  • 蘇軾這首詞是宋詞「高格局」的見證,句句飽含哲理,可謂詞中有詩
    我們欣賞過蘇軾的《水調歌頭》,那不妨再次通過蘇軾的作品來充分了解一下蘇軾大神,以及他詞作的風格和影響力。宋詞可以說從蘇軾開始才真正拓開了格局,因為在這之前,文人們的詞不是寫戀情就是寫閨怨,不是寫閨怨就是寫離愁,在題材和抒情範圍上是很窄的。
  • 蘇軾出彩的一首詞!全篇22句皆是千古名句,代表了宋詞最高水平
    蘇軾的詞有很多,但是有一首最出彩,最豁達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 蘇軾半夜被雨驚醒,抬手寫下一首詞給蘇轍,開頭7字就是名句!
    蘇軾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他那心靈的喜悅、思想的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林語堂說蘇軾大家都不陌生,宋代著名的文學家,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和辛棄疾並稱為「蘇辛」,是宋詞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蘇軾20歲的時候進京趕考,當年考試的主考官是大名鼎鼎的歐陽修,他讀完蘇軾的考卷,讚嘆不已。
  • 蘇軾最有哲理的一首詞,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寫得很深刻
    蘇軾是北宋最具有影響力的一位大文豪,不僅詩歌寫得好,另外他的詞也是一絕,同時還入選了唐宋八大家,作為一位全能型的天才,蘇軾身上的天才特徵,在他的作品中展現得淋漓盡致,一些經典的作品,那也是膾炙人口,除了很抒情之外,還充滿了深刻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