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後相逢又離別,蘇軾一首宋詞最後10字乃是超然物外的灑脫情懷

2020-12-19 老張侃詩詞

作為北宋最為著名的文學家,蘇軾給我們今天的古典詩詞帶來了非常豐富的信息。我們中學時代接觸到的很多詩詞都是蘇軾所寫。在他的筆下,我們也能夠管窺到這個詞人的思想境界和人生經歷。

這是一個豪放曠達的詞人,這是一個人生經歷相當坎坷的詞人,這是一個寫詩作詞非常用情的詞人,這是一個時常在詩詞當中浸透獨有人生感悟的詞人。

蘇軾的很多詩詞都是這樣,在詩詞當中,浸透他獨特的人生經歷,以及由這種人生經歷所感悟出來的人生哲理。比如「一蓑煙雨任平生」、「詩酒趁年華」等等,都是如此。

今天我們所談到的這首宋詞也是如此,這首宋詞寫於詞人和一個朋友三年後的相逢又離別之時,寫下這首宋詞表達對於朋友的依依不捨之情。同時也在其中浸透了對於人生的感悟,尤其是宋詞的最後十個字,表達出了一種超然物外的灑脫情懷。

且看:

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雲。尊前不用翠眉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這首宋詞的題目是《臨江仙·送錢穆父》,從題目當中就能夠看出這是一首送別詞。錢穆是詞人的一個朋友,「父」則是對當時德才兼備的男子的美稱。兩人在三年前曾經謀面,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分別三年以後,兩人在這裡重逢,可惜重逢的日子太短,又要分別踏上不同的徵程。

所以在這首宋詞的上片,蘇軾盡力描繪兩人之間的深厚情誼,以及對對方的讚譽。「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我們三年前曾經在京城相遇,如今三年過去,我們又要面對重逢後的離別。在這三年當中,你獨自奔走天涯,我也在經歷人生的變故。

如今多年以後再相遇,「依然一笑作春溫」,微微一笑,依然是春天般的溫暖。「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這麼多年過去了,你的品德一如古井和竹林那樣高風亮節,不起波瀾。

下片則是表達離別的惆悵。「惆悵孤帆連夜發」,讓人非常惆悵的就是我們要連夜告別。送行的時候正是「淡月微雲」,更讓人增添了幾分傷感。但是這畢竟是人生中的常態呀,「尊前不用翠眉顰」,在這離別的酒席上,也不必緊皺眉頭唉嘆人生,而是要把這杯離別酒一飲而盡。

因為「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人生就是一趟旅程,艱難的旅程,你我都是匆匆的過客。我們就如同在不同的客棧,停了又走,走了又停,就在這樣的歷程中度過人生年華。

這首宋詞的最後十個字,表達出了蘇軾內心的灑脫情懷。不管是面對詞中所描寫的送別場景的惆悵,還是他對於人生的苦澀,最後都能夠表現出灑脫情懷。這是獨屬於蘇軾的品格,在文學史上值得銘記。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感謝圖片原作者對本文的貢獻,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入選宋詞300首最多的詞人,一首羈旅懷人詞,開頭10個字驚豔至極
    這個詞人叫吳文英,有多達25首宋詞入選宋詞300首,而蘇軾只有14首、柳永13首,辛棄疾12首,李清照只有5首範仲淹只有3首。僅次於吳文英的詞人乃是周邦彥,他有21首作品入選宋詞300首。這首宋詞的題目是《唐多令·惜別》,是非常常見的離別、思鄉主題的詞作品。要知道在宋詞一開始的時候都是婉約派詞作,所寫的內容也幾乎都是離愁別恨,傷春悲秋。一直到蘇軾獨創豪放詞,這種情況才得到改觀。但是吳文英的詞作大多數都是婉約詞,而且這種主題的詩詞在他的作品當中,非常常見。
  • 蘇軾最灑脫的一首詞,最後兩句流傳千古,百讀不厭
    灑脫是一種人生態度,不矯揉造作,不虛情假意,有真性情,展現真我風採;灑脫是一種人生境界,是經歷人生酸甜苦辣後的豁達,是淡泊名利的超脫,知舍取,明得失,有坦蕩的胸懷。在詩詞的世界,有不少佳句展現詩人灑脫的一面。
  • 蘇軾灑脫的一首詞,最後兩句成千古名篇,林語堂稱讚不已
    說起宋詞豪放派的代表,我們首先想到的一定是蘇軾蘇東坡,他既是一位詩人,同時也是一個文學家,更是一個哲人。在他的詩句中,我們總是能讀出許多人生哲理。蘇軾的詩詞,大氣磅礴,境界廣闊,借懷古之情,寫今日之景,抒曠達之心。東坡筆下的詩詞,集灑脫、曠達、超脫於一體,雖寥寥數語,卻千古傳誦。
  • 蘇軾最灑脫的一首詞,最後兩句千古流傳,林語堂稱讚不已
    說起宋詞豪放派的代表,我們首先想到的一定是蘇軾蘇東坡,他既是一位詩人,同時也是一個文學家,更是一個哲人。在他的詩句中,我們總是能讀出許多人生哲理。蘇軾的詩詞,大氣磅礴,境界廣闊,借懷古之情,寫今日之景,抒曠達之心。東坡筆下的詩詞,集灑脫、曠達、超脫於一體,雖寥寥數語,卻千古傳誦。
  • 蘇軾這首特別的詞,卓爾不群,其中7字回味無窮
    而筆者本期要講的這首詞,是來自於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的一首詞,大家都知道蘇軾的詞作大多豪氣沖天,而他也是宋詞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但是人生哪裡能夠一直豪放,蘇軾也曾寫下一些比較抒情的作品,不過即使抒情蘇軾的詞作中也沒有纏綿悱惻之風,而多是飄逸超凡之作。
  • 蘇軾最灑脫的一首詞,最後10個字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本期筆者要為大家介紹的是來自蘇軾的一首詞,堪稱他最灑脫的一首詞,最後10個字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臨江仙·夜歸臨皋》(宋—蘇軾)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 辛棄疾一首送別宋詞,前半段引用詩經名句,最後8字乃是1個成語
    比如今天我們所談到的是宋代詞人辛棄疾的一首悲涼宋詞。在這首宋詞的前半段,我們可以看得出陶淵明的詩句,也能夠看得出《詩經》當中的名句。而在這首宋詞的最後,我們甚至還可以發現隱藏在其中的一個八字成語。且看:獨立蒼茫醉不歸。
  • 蘇軾的這一首詞,寫盡了人生的聚散無常!
    人生最苦是離別,人生最樂喜相逢。但相逢之後卻又要面對下一次離別,是啊!人生沒有不散的宴席,我們也是在聚聚散散中一路走來,送別了老朋友,結交了新朋友,然後繼續重複過去的故事。蘇軾的這一首詩,寫和老友久別重逢然後又匆匆分別的故事,雖然全詩看似灑脫豪邁,但其中也隱含對世事聚散無常的一種無奈。《臨江仙·送錢穆父》宋代:蘇軾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
  • 最體現蘇軾宋詞才華的詞作,21個漢字卻成就44字精美春日宋詞
    有賴於1000年來人們對於蘇軾的研究,今天展現在我們眼前的乃是一個立體化的蘇軾形象。而他的詩詞才華,更多的在於那些流傳甚廣的詞作品當中得以體現。不過今天我們所談到的這一首宋詞,卻是蘇軾詞作品當中比較特殊的一篇。
  • 蘇軾最有名的一首送別詞,道盡人生失意的豁達,很多人奉為座右銘
    在唐詩佔據著絕對統治地位的那幾百年時間裡,宋詞在文學界可以說是可有可無即使在宋詞中,蘇軾、柳永等人就詞的發展與風格的確立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但因為宋詞象徵著墮落、沉迷、消極,所以宋詞這樣的頹勢一直延續了很久,直到一個人的出現——蘇軾。
  • 蘇軾一首鴻雁詞,寫盡千古離別傷心,尤其是最後4個字!
    萬重雲外,斜行橫陣,才疏又綴。仙掌月明,石頭城下,影搖寒水。念徵衣未搗,佳人拂杵,有盈盈淚。——宋蘇軾《水龍吟·雁》1084年,蘇軾從黃州調任到汝州。由於是平級調動,屬於賦閒待用,所以蘇軾並不急著趕赴上任。一路上賞花弄月、拜訪老友,倒也自在有趣。這首《水龍吟·雁》,便路途中所作,以雁字起相思,詠物喻志。
  • 蘇軾最知名送別詞,10個字寫盡人生命運: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和唐詩三百首一樣,宋詞三百首也是收錄了最精彩的宋詞作品。蘇軾作為北宋文壇巨擘,有很多的詩詞入選宋詞三百首,包括《念奴嬌·赤壁懷古》、《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蝶戀花·春景》、《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等等,都是我們膾炙人口的宋詞名篇。
  • 兩句宋詞寫出7種景物,蘇軾被貶,一首詞卻字字都有詩情畫意
    在蘇軾的一首宋詞當中,兩句宋詞寫出了七種景物,可以看出他的功力。雖然他的人生遭遇被貶,雖然他的人生困苦無奈。但是在他的詩詞當中,卻也無不反映的這個世界的美好,帶給後世的我們對這個世界更多了幾分溫暖。林斷山明竹隱牆。亂蟬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
  • 56歲蘇軾這首贈別友人的宋詞,乃是熟語「歲月如梭」的出處
    而且這個熟語的出處,乃是出自蘇軾的一首精彩宋詞作品。且看:春光亭下。流水如今何在也。歲月如梭。白首相看擬奈何。故人重見。世事年來千萬變。官況闌珊。慚愧青松守歲寒。這首宋詞的題目是《減字木蘭花·送趙令》,寫於公元1091年,蘇軾時年56歲。當時的蘇軾從杭州任上去往開封,在今日江蘇高郵遇到昔日好友趙晦之,也就是題目中的趙令,感慨時光飛逝人生百態,就寫了這首精彩的詞作。
  • 蘇軾一生歷經坎坷,大徹大悟後寫下宋詞,雖僅有7字,但寓意深刻
    也正是在這個時候,他大徹大悟後寫下宋詞名句,雖僅有7個字最讓人深刻,但裡頭的每個字都寓意深刻,不妨跟著我來了解理解。《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 黃庭堅最灑脫的一首詩,開篇7字道儘快意恩仇,蘇軾看後甘拜下風
    世人都說蘇軾灑脫,這話說得不錯。東坡居士無論身在何處,身處何境,都能拿著鍋鏟燉著東坡肉,再吟上一首《赤壁賦》,何等地風流灑脫。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像東坡先生這樣率性之人,結交的好友也必是同道中人,比如他的摯交好友黃庭堅。
  • 蘇軾即興而作的一首宋詞,第1句7個字中有3個「多」,詩詞中少見
    蘇軾作為古典詩詞史上最偉大的詞人,他的才華和知識儲備毋庸置疑的,但即便如此,他也很少有即興創作的作品。因為即興創作的詩詞不但要符合場景,勾勒具體的氛圍,而且在鍊字造句還必須要達到一定的水準,要求非常之高。今天我們談到的這首詞,就是蘇軾的一首即興創作的作品。第一句宋詞當中,七個字竟然有三個「多」,這在詩詞史上可並不多見。
  • 蘇軾這首詞富含人生大智慧,最後一句短短10個字,讓人回味無窮
    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每一樣都能夠讓人醉心其中不能自拔,小編和普羅大眾一樣偏愛詩詞,大多數詩人詞人的詩詞讀起來都朗朗上口,讀完以後唇齒留香,回味無窮。在宋詞中小編又偏愛兩個詞:一個是蘇軾,一個是辛棄疾。兩人的詞讀起來都讓人毛孔通透,渾身舒坦。
  • 蘇軾看中一首唐詞,加了15個字,成了自己的宋詞名作
    我們之前讀蘇軾的宋詞,《減字木蘭花·鶯初解語》大篇幅的引用韓愈的詩句,韓愈的一首古詩基本上被他用完了,上片22字用了韓愈15個字。 但是到他的手下就變成了另外一種色彩,體現出了他非同一般的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
  • 蘇軾最有名氣的一首詩,小學生都會背,最後14個字飽含了人生哲理
    盛唐時期,李白的唐詩後人無人能及,他那豪放如流水般的灑脫一般人是跟不上他的節奏的,也正是李白這種縹緲不定而又不是誇張的作風讓後人奉為詩仙李白!而蘇軾大大是有骨氣的,他要做只做第一,於是在前人的基礎之上,另闢新徑,專心工詞,終於在宋詞領域裡闖出了一片天,被後人稱為蘇仙。成功地與李白並駕馳騁於「仙」界。說起來蘇軾的詩並不多,但確實所作的詩皆被後人傳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