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還能這樣寫?蘇軾這首特別的詞,卓爾不群,其中7字回味無窮

2020-12-15 美詩美文

唐詩宋詞,是我國古代兩座文學成就高峰,在那些年代有太多才華橫溢的讀書人,或飄然出塵如「謫仙人」李白,或嘗遍人間疾苦如「詩聖」杜甫,或哀怨纏綿婉約如李清照。他們也為後世留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詩詞,每每讀之,都似乎讓人穿越到了那個詩詞璀璨的年代。

而筆者本期要講的這首詞,是來自於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的一首詞,大家都知道蘇軾的詞作大多豪氣沖天,而他也是宋詞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但是人生哪裡能夠一直豪放,蘇軾也曾寫下一些比較抒情的作品,不過即使抒情蘇軾的詞作中也沒有纏綿悱惻之風,而多是飄逸超凡之作。本期筆者要介紹的這首詞正是這樣一首特別的詞作,沒有刻意的抒情,但是其中蘊含的淡淡的離別愁思卻是韻味十足,自有一番卓爾不群之感。

《鵲橋仙·七夕》-(宋-蘇軾)

緱山仙子,高清雲渺,不學痴牛騃女。鳳簫聲斷月明中,舉手謝時人慾去。

客槎曾犯,銀河波浪,尚帶天風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

這首詞作的白話譯文如下:緱山仙子王子喬性情高遠縹緲,不像那牛郎織女要下凡私會。在潤白的月光下停下吹奏鳳蕭,舉起手來揮別人間準備飛升成仙。聽說在黃河上的竹筏能夠直上銀河,沿途中還會夾帶起天風海雨。相逢一場醉便是前世修來的緣分,等到分別以後,誰又能知道各自飄向何方?

這首詞從表面上看是寫纏綿悱惻的戀情,其實不然,這是一首寫和友人歡聚以及離別的詞作。當時蘇軾和朋友陳令舉坐船遊玩,兩人開懷暢飲談天說地,好不快樂,但是快樂都是短暫的,人終究免不了分離,所以蘇軾就作了這首詞表達對於朋友離別的依依不捨之情。相信很多朋友都和筆者一樣,看完以後不由感嘆,原來友情還可以這麼寫。

這首詞作上片通過對於緱山仙子的自在灑脫和牛郎織女的痴纏作對比,其實是意在開導朋友不要因為離別而有太多的愁思,灑脫一點便是,分離在所難免,生活依舊還要繼續。詞下片開始一句用神話故事比喻和友人乘舟遊玩。而最後一句描寫歡聚和離別,其中「相逢一醉是前緣」讀來回味無窮,這7個字將朋友間的真摯感情,寫得力透紙背,令人拍案叫絕。相逢開心喝酒便是,這也是難得的緣分,其實也是對友人的安慰。最後分別各奔東西,一句「飄然何處?」卻又飽含詞人的感慨和淡淡愁思,哀而不傷,俊逸非凡。

七夕佳節,蘇軾卻寫了首這樣特別的詞,大家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蘇軾《鵲橋仙·七夕》這首詞很特別,仙氣飄逸,其中7字回味無窮
    七夕古人作詞,最初沒有統一格式,作完之後自己譜曲或改編,後來出現了詞牌,詞的句式、平仄、字數、配曲等就有了標準,作詞的人得按照標準把字填進去,所以作詞又稱為「填詞」。「鵲橋仙」這個詞牌就是專門寫七夕牛郎織女之事的,秦觀的《鵲橋仙·纖雲弄巧》實在是太經典,名氣太大,只要一提起「鵲橋仙」,人們就會想起「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其實,很多詞人都寫過鵲橋仙,蘇軾也寫過。只不過蘇軾的《鵲橋仙·七夕》比較特別,不寫愛情,寫友情。
  • 才女追蘇軾如追星,蘇軾盛情難卻送她這首詞,最後6個字耐人尋味
    相信說起蘇軾大家都不陌生,唐宋八大家之一,因為當年的「烏臺詩案」半生都在貶謫的路上,可謂是令人唏噓。職場雖然不如意,但是情場上蘇軾早早就娶了賢妻王弗,可謂是妥妥的情場得意,但是似乎上天覺得這樣的蘇軾太過舒適,就讓他的髮妻早逝。
  • 蘇軾這首詞富含人生大智慧,最後一句短短10個字,讓人回味無窮
    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每一樣都能夠讓人醉心其中不能自拔,小編和普羅大眾一樣偏愛詩詞,大多數詩人詞人的詩詞讀起來都朗朗上口,讀完以後唇齒留香,回味無窮。在宋詞中小編又偏愛兩個詞:一個是蘇軾,一個是辛棄疾。兩人的詞讀起來都讓人毛孔通透,渾身舒坦。
  • 蘇軾描寫春景的一首詞,其中7個字家喻戶曉,成為失戀者的口頭禪
    蘇軾曾寫過不止一首關於春景的詞,今天介紹的這首非常有名,初中生都能倒背如流。《蝶戀花·春景》——蘇軾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首句「花褪殘紅青杏小」,樹上原本奼紫嫣紅的花兒,已經開始褪色,且看茂盛的杏樹開始長出幼小青杏,說明此時是暮春,即春天馬上就要過去。「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這句話,描寫了一幅令人流連忘返的美景,小燕子在天空中飛來飛去,無拘無束,仿佛嘴裡還唱著歌曲,不遠處有一座村莊,被清澈的河水環繞。
  • 蘇軾這首詞太香豔了,寫盡了西廂風月,有人懷疑這並非是蘇軾的詞
    豪放派的詞人,其實有時候也會寫婉約派的詞作。蘇軾也曾經將一首婉約風的《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寫成了千古名篇。甚至於,蘇軾還曾經寫過一首頗為香豔的詞,這首詞以《會真記》為藍本,寫盡了當年西廂的風月——雨中花慢邃院重簾何處,惹得多情,愁對風光。
  • 蘇軾此詞,第一句便驚豔世人,是寫友情的千古名篇
    詞這種體裁,多以寫男女情愛為主,在北宋詞壇上,歌詠友情的詞少之又少,而蘇軾卻寫了很多關於友情的詞,極大地拓展了詞的題材內容。 今天,小樓推薦蘇軾的一首歌詠友情的經典詞篇《八聲甘州·寄參寥子》,這首詞第一句便以其逼人的氣勢,驚豔世人。
  • 蘇軾水平很高的詞,4句共有兩個千古名句,其中7字驚豔900多年
    年少時讀蘇軾,一直都覺得他其實是一個挺能「裝」的人,特別是在「裝」灑脫這件事上,他是高手。於是終於明白,灑脫和豁達其實就是是蘇軾骨子裡的東西,這一點與他身處何境,是得意還是失落其實並沒多大關係,所以林語堂才會用「無可救藥的樂天派」來形容他。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正是蘇軾的一首豁達之作,詞名《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這是蘇軾水平很高的一首詞,全詞4句共有兩個千古名句,其中「一蓑煙雨任平生」7字更是驚豔了900多年。
  • 一首詞,共56個字,只有4字是自己寫的!算抄襲嗎?蘇軾:不算!
    蘇軾在我們的心目當中是大神一般的存在,他寫詩、寫詞、書法、畫畫無所不能,這樣的文學造詣,讓我們望其項背,但蘇軾有一首詞,共56個字,其中只有4個字是自己寫的,其餘全部都是來自於唐朝詩人的詩作,蘇軾也很坦然,雖然署上了自己的名字,但題目已經告訴我們,這是集句詞。悵望送春杯。
  • 蘇軾境界最高的一首詞,其中7字蘊含無限哲理,讀懂則越活越從容
    >文學上,他曾以一篇應試策論徵服了文壇領袖歐陽修,令其感嘆到:"有蘇軾這樣厲害的人物,我這個文壇領袖的位子要早早讓出來才好啊!"可是,即便是這樣的大文豪,他的一生卻充滿著坎坷。北宋元豐二年,正在湖州知州任上的蘇東坡迎接了一個名叫皇甫遵的朝廷使節,皇甫遵是受朝廷指派,前來湖州拘捕蘇東坡到案,罪名是"訕謗新法",這就是著名的"烏臺詩案"風波。死裡逃生的蘇軾被貶來到黃州。
  • 蘇軾大醉後寫下首千古奇詞,不用一個梅字卻成詠梅名篇,大寫的服
    他們不但發明了迴文詩、疊字詩、數字詩、頂針詩、諧音詩等,還喜歡刻意地避諱所詠之物,創作了一首首寫雪不帶雪字、寫月不帶月字、寫花不帶花字的作品。雖然如此「賣弄」的文人不少,但真的寫出精品的卻不多,這是一件需要極考驗水平的事。本期要和大家說的是蘇軾的一首炫技之作。1074年自請出京的蘇軾身居密州,此時他還沒經歷烏臺詩案,所以還是一副瀟灑文人的氣質。
  • 蘇軾最清新的一首詞,春風洋溢,瀟灑自在,其中一句已是千年經典
    豪放以蘇軾和辛棄疾為代表,婉約當以李清照等人為首。但是有時候,我們又不能被這種分法所拘泥住。英國人也吃豆腐,美國人也穿綢緞。大體上是這樣的。豪放也寫婉約詞,只是詞風稍遜,婉約人也寫豪放,只是略帶靦腆。蘇軾曾寫下一首《蝶戀花·春景》,一時讓人感覺無從分析,這是豪放還是婉約呢。兼而有之吧。
  • 你吃過紅燒肉,也要讀過蘇軾的詞,就是這樣爽和豁達,又回味無窮
    一般人應該都有吃過紅燒肉,也叫東坡肉,這道菜相傳就是北宋著名詩人蘇東坡所創製;經過千百年流傳下來,現已聞名全國,就和這位北宋著名的文學家、詞人蘇軾寫的詞一樣,流傳千古,聞名於世;此道菜作成功後,是紅帶透亮,色澤鮮明晶瑩,吃起來軟而不爛,肥而不膩;那種大塊吃肉,大碗喝酒,就是那樣的讓人爽和讓人回味無窮;就如他寫的詞一樣,是那樣有豪情、豁達的情懷;讓你的讀起來,仔細體會後,你的思想境界情懷都會發現不一樣
  • 蘇軾最落寞的一首詞,開頭7個字,便引發無數人的共鳴
    說起蘇軾的詞,很多人都會隨口吟出他的驚世名句:「大江東去,浪淘盡英雄人物」,這是他豪放詞代表作《念奴嬌·赤壁懷古》的首句。這首詞是在元豐五年蘇軾謫居黃州(今湖北黃岡)時所作,抒發了作者宏偉的政治抱負和豪邁的英雄氣概。
  • 蘇軾的這首詞很冷門,但描寫的杭州景色,卻美得讓人心醉!
    這首詞上片主要寫景抒發興懷,通過對杭州有美堂景色的描寫,表達了蘇軾對其友人即將離別的不舍之情。下片則是通過描寫杭州當時華燈初上的繁華景色,進一步表達蘇軾內心的不舍之情。全詞意象極美,讀完能夠感受到極高的藝術享受。下面我們便來一起欣賞蘇軾的這首《虞美人》:湖山信是東南美,一望彌千裡。使君能得幾回來?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
  • 蘇軾此詞,其中三句僅十六字,卻重複了八字,構思精巧,令人嘆服
    蘇軾所寫的一首詞,便突破了寫詞的重複禁忌,詞中有三句,僅十六個字,重複了八個字,佔了一半,卻成為了無人能出其右的名篇,構思之精巧,令人嘆服。蝶戀花·春景蘇軾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蘇軾雖然被歸為豪放派詞人,但是寫起婉約詞來,絲毫不比婉約派詞人柳永遜色。「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詩人都是多愁善感的,傷春悲秋,是歷來詩詞的永恆主題,蘇軾這首詞所寫的就是一派花褪殘紅的暮春景象。「天涯何處無芳草」是這首詞中最為出名的一句話,也可以說是全詞的詞旨所在。
  • 蘇軾半夜睡不著,詩興大發給蘇轍寫首詞,衝著開頭7字便值得一讀
    這詞寫得很水平,但多年來卻被後世嚴重忽視了,讓我們來讀一讀:《木蘭花令·宿造口聞夜雨寄子由才叔》梧桐葉上三更雨。驚破夢魂無覓處。夜涼枕簟已知秋,更聽寒蛩促機杼。夢中歷歷來時路。猶在江亭醉歌舞。尊前必有問君人,為道別來心與緒。
  • 蘇軾被貶黃州時,寫了一首寂寞之詞,最後五個字,訴盡憂愁
    而也是在黃州的這四年多時間裡,蘇軾思考了很多東西,也創作了很多表達內心境遇的作品。這首詞,正是在這期間誕生出的。在其中,蘇軾採用了一系列的意象,月、桐、漏、人、孤鴻等。這些意象,無一不是代表孤獨的典型意象。而其中的「漏」字,實際上也是關鍵意象之一。「漏」是古人計時所用的一種工具。
  • 蘇軾白天睡覺晚上看書,抓破腦袋寫此詞,其中一個字道盡平生灑脫
    但是要論誰能夠擔得起「宋詞一哥」的讚譽,則非蘇軾莫屬了。蘇軾的文風縱橫恣意,所涉獵題材也是頗為廣博,用詞更是豪放。雖然蘇軾一生所做詞作中灑脫悠閒之作不在少數,就像「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但是這樣的灑脫休閒之作很多都是在「烏臺詩案」以後所作。當時的蘇軾已然是仕途渺茫,他的灑脫悠閒中有多少是真的又有多少是無奈之作,還真不好說。
  • 蘇軾的這首詩比較冷門,但其中的意境非常優美!
    《和子由四首·送春》是蘇軾寫給弟弟蘇轍的一首七言律詩。大約寫於北宋熙寧八年,當時蘇軾正在密州任上。這首詩是蘇軾的一首傷春之作,寄託了他心灰意懶的感傷之情。雖然和蘇軾那些被人熟知的詩詞相比較,這首略顯冷門,但其中意境非常優美,別有一番深情在其中。
  • 蘇軾很超脫的一篇短文,令人回味無窮,其中14字更顯豁達
    蘇軾熟讀詩書,見識廣博,而且入仕後經歷坎坷,便逐漸地開始接觸莊老佛禪的思想。下面這篇文章就是深受莊子的影響,主張凡事都置之度外,無所希冀、無所追求,與世無爭、隨遇而安。蘇軾是北宋傑出的文學家,但是他性格倔強,不願隨波逐流,而被排擠出朝廷。宋神宗熙寧七年,他擔任密州太守,第二年諸事初定,便開始治園圃、潔庭宇,把園圃北面的一個舊臺修葺一新。他的弟弟蘇轍給這個臺取名叫「超然」,故此蘇軾寫了這篇《超然臺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