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這首詞太香豔了,寫盡了西廂風月,有人懷疑這並非是蘇軾的詞

2020-12-11 三順說名著

作為宋詞「豪放派」的代表人物,當我們提起蘇軾的時候,想到的事「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想到的「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想到的是「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豪放派的詞人,其實有時候也會寫婉約派的詞作。蘇軾也曾經將一首婉約風的《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寫成了千古名篇。甚至於,蘇軾還曾經寫過一首頗為香豔的詞,這首詞以《會真記》為藍本,寫盡了當年西廂的風月——

雨中花慢

邃院重簾何處,惹得多情,愁對風光。睡起酒闌花謝,蝶亂蜂忙。今夜何人,吹笙北嶺,待月西廂。空悵望處,一株紅杏,斜倚低牆。

羞顏易變,傍人先覺,到處被著猜防。誰信道,些兒恩愛。無限悽涼。好事若無間阻,幽歡卻是尋常。一般滋味,就中香美,除是偷嘗。

這首詞的上闋,寫的是張生苦苦相思的心態。在《會真記》中,張生告訴紅娘:「昨日一席間,幾不自持。數日來,行忘止,食忘飽,恐不能逾旦暮。若因媒氏而娶,納彩問名,則三數月間,索我與枯魚之肆矣!」他對鶯鶯的思念,已經到了如此深刻的地步,每天都不知道能不能活到第二天。這段內容,便成了這首詞中的「邃院重簾何處,惹得多情,愁對風光。」

當紅娘將張生的話告訴崔鶯鶯之後,崔鶯鶯寫了一首詩給張生,「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拂牆花影動,疑是玉人來。」這段內容便成了這首詞中的「今夜何人,吹笙北嶺,待月西廂」。

《會真記》中寫道:「是夕,歲二月旬有四矣,崔之東有杏花一株,攀援可逾,既望之夕,張因梯其樹而逾焉,達於西廂,則戶半開矣。」這段內容,成了詞中的「空悵望處,一株紅杏,斜倚低牆」。

然而,當張生興致勃勃地來到崔鶯鶯的繡房,崔鶯鶯卻數落他說:「兄長的活命之恩,我銘記在心。所以,我母親才把我和弟弟都託付給你。真沒想到,你竟然讓小丫頭給我寫了淫逸之詞,你難道不也是『護人之亂以為義,而終掠亂以求之』嗎?如果我把你的詞放起來,是不義,如果我把你的詞告訴母親,是不祥。」說的張生羞愧不已。於是,便有了詞中的「羞顏易變,傍人先覺,到處被著猜防」。

然而,最終兩個人還在成就了好事,紅娘親自抱著被褥,將鶯鶯送到了張生的書房。於是,就有了詞中的「好事若無間阻,幽歡卻是尋常。一般滋味,就中香美,除是偷嘗」——好事如果太順利了,沒有任何障礙,反倒沒有什麼驚喜的感覺了。同樣都是愛情的滋味,其中特別香美的,除非是偷偷的。

據說,這是在元豐元年,蘇軾收到了好友章楶寄來的崔徽的畫像,因此聯想到了唐代傳奇小說中的《鶯鶯傳》,所以寫下了這首詞。

這首詞的風格很婉約,很香豔。尤其是最後一句「一般滋味,就中香美,除是偷嘗」。也因此有很多學者認為,這首詞的風格和蘇軾的風格太不像了,根本不應該是蘇軾寫的。所以,在紫本、傅本、元本、明刊全集中,都沒有收錄蘇軾的這首詞。朱本凡例評價這首詞與另一首《雨中花慢·嫩臉羞蛾》,「不坡詞,苦無顯證」。

各位讀者,您如何看待這首詞呢?你認為這是不是蘇軾的作品呢?

相關焦點

  • 朝雲去世後,蘇軾寫下這首悼亡詞,卻被稱為詞中最汙,但詞確實牛
    蘇軾這一生又是非常幸運的,一生有三個女人相伴。一個是王弗,是蘇軾的賢內助,看人很準,經常幫蘇軾出謀劃策;一個是王潤之,絕對是賢妻良母,對蘇軾關心備至、照顧得無微不至,特別是蘇軾在這期間基本處於流放狀態,她還能一如既往;一個是王朝雲,是蘇軾的紅顏知己,更是蘇軾在情感上面的知音,豐富了蘇軾的情感生活。他的原配妻子王弗死後十個年頭,蘇軾從未斷過些許的思念,以至於有一個夜晚做夢夢見了自己的妻子,眼淚溼了枕巾「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 蘇軾的這一首詞,寫盡了人生的聚散無常!
    蘇軾的這一首詩,寫和老友久別重逢然後又匆匆分別的故事,雖然全詩看似灑脫豪邁,但其中也隱含對世事聚散無常的一種無奈。《臨江仙·送錢穆父》宋代:蘇軾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
  • 洞房夜蘇軾寫了一首詞,通篇都是「抄襲」,不料卻名傳千古,太肉麻
    在新婚洞房之後,蘇軾給王弗寫過一首肉麻的情詞,這首詞可謂是肉麻至極、情感細膩,令人讀來不禁臉紅。我們來欣賞一下這首詞:南鄉子·集句寒玉細凝膚,清歌一曲倒金壺。冶葉倡條遍相識,淨如,豆蔻花梢二月初。上闋前三句從美貌、歌聲、舞姿等等方面寫出了妻子王弗的美麗動人;讚美完妻子之後,蘇軾在下闋則寫了新婚生活的歡樂。通讀全詞,既有對愛妻王弗美貌的讚美,也有對洞房花燭夜幸福的描述。
  • 蘇軾為何叫東坡?這首有趣的詞,道出東坡的來歷,最後6個字驚豔
    或許有人不喜歡蘇東坡發明的東坡肉,覺得它太油膩;又或許有人不曾去過那幾個叫東坡的地方,覺得都是小沾了蘇軾的光而已,但卻沒有人不愛這個大才子蘇東坡。他的豪放,他的婉約,他的幽默,他的豁達,寫進了他的詞,更留在了他一生被貶的14 個州縣縣誌裡。余光中老先生曾表示,如果有可能,他不要和不負責任的李白玩,也不要和一生悲苦的杜甫玩,只要和這個有趣的蘇東坡玩。
  • 蘇軾的這首詞無人能及,寫得感人肺腑,通篇有一種直擊人心的力量
    那說起蘇軾自然是不得不提他的詞,作為宋朝最重要標籤,詞雖然在當時並不被傳統的文人所接受,但是以蘇軾這些文人為首的詞人,他們則是把詞提升到了另一個高度,讓很多人知道了詞也是可以有文學性,也可以有思想性,例如他的這首悼亡詞《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便是一首難得的千古佳作,通篇描寫的感人肺腑。
  • 賀鑄這首悼亡詞情意綿綿,完全可以比肩蘇軾《江城子》,同樣傷感
    蘇軾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一出可謂是震撼了北宋文壇,被稱為是千古第一悼亡詞,無人能夠超越,此詞一出餘詞皆廢,也就是說寫這一類的作品,後世沒有人能夠超越它,即使前面原本認為寫得不錯的作品,那在《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面前也是黯然失色。
  • 李清照和蘇軾都在自己新婚時候寫下一首詩,「香豔」程度不分伯仲
    大家都知道蘇軾是北宋豪放派的著名代表人物,而李清照是南宋婉約派的著名代表人物,因為所處的年代不同,兩個人之間肯定是不會有什麼交集的。但是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兩個人都在新婚之夜寫過一首詞,其「香豔」程度不分伯仲。
  • 蘇軾的這首詞很冷門,但所描寫的景色,卻美得讓人心醉!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蘇軾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均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是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尤以詞的成就最高,其詞開豪放一派,更提升了詞境與詞的美學品味。蘇軾的詞現存三百餘首,其中經典的有《念奴嬌·赤壁懷古》、《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江城子·密州出獵》等。除此之外,蘇軾也有一些頗具特色但相對來說略顯冷門的詞作。例如,蘇軾任杭州通判時,巡查富陽途徑桐廬七裡瀨時所作的一首詞《行香子·過七裡瀨》。這首詞便描繪了七裡瀨讓人驚豔的美,給人以詩情畫意的美感享受。
  • 才女追蘇軾如追星,蘇軾盛情難卻送她這首詞,最後6個字耐人尋味
    相信說起蘇軾大家都不陌生,唐宋八大家之一,因為當年的「烏臺詩案」半生都在貶謫的路上,可謂是令人唏噓。職場雖然不如意,但是情場上蘇軾早早就娶了賢妻王弗,可謂是妥妥的情場得意,但是似乎上天覺得這樣的蘇軾太過舒適,就讓他的髮妻早逝。
  • 友情還能這樣寫?蘇軾這首特別的詞,卓爾不群,其中7字回味無窮
    而筆者本期要講的這首詞,是來自於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的一首詞,大家都知道蘇軾的詞作大多豪氣沖天,而他也是宋詞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但是人生哪裡能夠一直豪放,蘇軾也曾寫下一些比較抒情的作品,不過即使抒情蘇軾的詞作中也沒有纏綿悱惻之風,而多是飄逸超凡之作。
  • 蘇軾一生的情懷,凝聚在這首婉約的詞中,字字含淚,句句含情
    說起蘇軾,容易讓人想到的是「大江東去」的豪邁,想到的是「此心安處是吾鄉」的淡然。想到的是「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的達觀。但是作為豪放派詞風的一個代表人物,蘇軾的一首婉約詞,悼念亡妻的詞,堪稱悼亡詞中的第一。
  • 每天一首古詩詞:蘇軾最走心的一首詞
    我一直避免推薦那些人盡皆知的古詩詞,但是,今天還是要推薦蘇軾這首無人不曉的悼亡詞《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因為這首詞寫得實在是太令人感動了,讓人忍不住一讀再讀。蘇軾這首詞,是悼念逝去的第一任妻子王弗的,王弗十六歲嫁給蘇軾,二十七歲去逝,十年之後,蘇軾夢見王弗,於是寫下了這首名垂千古的悼亡詞。
  • 蘇軾的這首詞很冷門,但描寫的杭州景色,卻美得讓人心醉!
    最為我們所熟悉的恐怕是蘇軾的那一首《飲湖上初晴後雨》,「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兩句千古名句,讓杭州西湖舉世聞名。而蘇軾有關杭州的詩詞卻不僅僅這一首,雖然有的相對來說比較冷門,但描寫的杭州景色,卻美得讓人心醉。《虞美人·有美堂贈述古》便是蘇軾的一首又關於杭州景色的詞作。
  • 蘇軾對好友說:「我仿了你的詞,別告訴別人」;今這詞成千古名作
    公元1081年左右,北宋文人章楶寫了首《水龍吟·楊花》。這位章楶在北宋也算是個人物,是一代名將,但論起詩文他與第一天團蘇軾、歐陽修、秦觀等人差距還是不小的,頂多只能算個二流文人。但他寫的這首《水龍吟》卻頗受人待見,蘇軾因太喜歡便依原韻仿了一首。寫完後他寫了封信給章楶,在信中表示:「次韻一首寄雲,亦告以不示人也」。這話換成大白話就是:「我仿了你的詞,你別告訴別人」。
  • 蘇軾這首詞,唱盡江南春色,千古流傳,為何又千百年來爭議不斷?
    本來打算寫蘇軾的黃州歲月,不意這首詞吸引了我,它清新明快,寫滿江南春色,生動活躍,可人們對它議論紛紛,意見不一,那這是一首什麼詞,又牽出來蘇東坡的什麼故事來,而人們又有什麼理解呢?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消,多情卻被無情惱。就是這首詞。
  • 新婚之夜,蘇軾、李清照各自寫了一首詞,「肉麻」程度難分高下
    這首詞寫的非常有特點,因為其中的大多數句子,都不是蘇軾原創的,蘇軾通過借鑑前人們的手筆,自己重新排版出了一篇新作,在古時候,這樣的創作手法被稱作「集句」。新婚之夜,李清照同樣詩興大發,寫下了這首《醜奴兒》送給趙明誠:晚來一陣風兼雨,洗盡炎光。理罷笙簧,卻對菱花淡淡妝。絳綃縷薄冰肌瑩,雪膩酥香。笑語檀郎:今夜紗廚枕簟涼。
  • 蘇軾寫的最悽美的一首詞:灑落的不是花,而是伊人離別之淚
    在筆者的中學時代就學過了不少蘇軾的詩,但我們今天說的這首詩卻是蘇軾平生少有的悽婉的詞,這首詞非常經典,堪稱蘇軾寫的最悽美的一首詞,但蘇軾當年卻藏著不讓別人看,所以這首詞到底是什麼樣的,就讓小編來帶您一起來看看吧。
  • 蘇軾被貶黃州時,寫了一首寂寞之詞,最後五個字,訴盡憂愁
    而在這些作品當中,蘇軾筆下的作品,就是很好的例子。他的一首《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就是在述說著人世間的孤獨。被稱作是「道盡世間最深的孤獨」之作。而也是在黃州的這四年多時間裡,蘇軾思考了很多東西,也創作了很多表達內心境遇的作品。這首詞,正是在這期間誕生出的。在其中,蘇軾採用了一系列的意象,月、桐、漏、人、孤鴻等。這些意象,無一不是代表孤獨的典型意象。而其中的「漏」字,實際上也是關鍵意象之一。「漏」是古人計時所用的一種工具。
  • 蘇軾寫了首很是肉麻的詞,連用四句名言,將妻子誇得天上有地下無
    三位王姓女子中,王弗是他的原配,也是一生摯愛,那首《江城子》就是為她而寫,這大概這就是應了那句話:你走後,我愛上的人都是你!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蘇軾為王弗寫的另一首詞,有人說這是蘇軾最早開始嘗試填詞之作。
  • 慶賀友人生子,蘇軾寫了一首非常幽默的詞,讀之令人解頤
    ——宋代:蘇軾《減字木蘭花·維熊佳夢》作詞背景一次,蘇軾路過吳興,適逢其友人李公擇得了一個兒子,到了第三天,開始宴請親友以慶賀。李公擇請求蘇軾為自己得子的喜事作一首歌辭。蘇軾想到《笑林》上的一個笑話,說的是晉元帝得了一個兒子,大宴百官,給每個官員賞賜一束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