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東坡」二字填入搜索欄,會得到哪些結果?你會得到60多種菜名,還有幾個地名,外加一個大宋最牛的詞人蘇東坡。
或許有人不喜歡蘇東坡發明的東坡肉,覺得它太油膩;又或許有人不曾去過那幾個叫東坡的地方,覺得都是小沾了蘇軾的光而已,但卻沒有人不愛這個大才子蘇東坡。他的豪放,他的婉約,他的幽默,他的豁達,寫進了他的詞,更留在了他一生被貶的14 個州縣縣誌裡。余光中老先生曾表示,如果有可能,他不要和不負責任的李白玩,也不要和一生悲苦的杜甫玩,只要和這個有趣的蘇東坡玩。
那蘇軾為什麼叫蘇東坡呢?原來這東坡是個地名,位於黃州(今湖北省黃岡市)東面,那裡有一塊山坡,當年43歲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直黃州,做了個團練副使,一待就是4年。這是個閒官,俸祿沒多少,於是他效仿自己最愛的詩人白居易,在城東開闢了數十畝地,一來貼補家用,二來也是為生活找點樂子。從此,東坡之名就跟了他一生。
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這首詞,是蘇軾寫給故地東坡的一首詞,很是有趣,也寫盡了他一生的志趣,最後6個字驚豔世人。
《如夢令·有寄》
蘇軾
為向東坡傳語,人在玉堂深處。別後有誰來,雪壓小橋無路。歸去,歸去。江上一犁春雨。
作這首詞時,蘇軾已離開黃州,也離開了他在東坡的一畝三分地。回到權利爭鬥中心的他,受到各種排擠,對朝中之事他心生厭惡,想起了當年在東坡耕田為樂的日子,滿滿地懷念,作下此詞。詞的大意是:請幫我帶去給東坡舊鄰的問候,就說我如今雖被困朝堂,卻沒忘記東坡。好想問問東坡,自從我走以後,又有誰來過?大雪是否壓垮了小橋,斷了來往的小路?我一定要回去,去到那東坡之地,在江上一席春雨中,我沐浴催耕。
詞的第一句,朗朗上口,明如白話,表達了自己身處樊籠的現狀。第二句,是對東坡現狀的推測,想著沒有他後,東坡一片荒涼,估計大雪之下連路都沒有了。以發問的形式道出自己的擔憂,給全詩增添了幾分有趣。最後一句,道出了蘇軾一生的志趣所在,他平生所求的不過是那「江上一犁春雨」。或許有人會覺得他無宏圖之志,又或許又人覺得文人墨客,怎麼能親自耕作,但這種平凡的生活,就是蘇軾最想要的生活狀態。
蘇軾一生最經典的詞作,不少都是在黃州所作。想他在東坡那春雨下,帶著草帽耕作,夕陽西下,他再吃著自己種的穀子,配上那肥而不膩的東坡肉,吟上幾句後來流傳千古的詞。那時的他,或許想不到他這份閒情逸志,給中華5000年的文明帶來了多少驚喜。對於蘇軾這首小詞,大家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在評論區與小編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