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為何叫東坡?這首有趣的詞,道出東坡的來歷,最後6個字驚豔

2020-12-13 美詩美文

如果把「東坡」二字填入搜索欄,會得到哪些結果?你會得到60多種菜名,還有幾個地名,外加一個大宋最牛的詞人蘇東坡。

或許有人不喜歡蘇東坡發明的東坡肉,覺得它太油膩;又或許有人不曾去過那幾個叫東坡的地方,覺得都是小沾了蘇軾的光而已,但卻沒有人不愛這個大才子蘇東坡。他的豪放,他的婉約,他的幽默,他的豁達,寫進了他的詞,更留在了他一生被貶的14 個州縣縣誌裡。余光中老先生曾表示,如果有可能,他不要和不負責任的李白玩,也不要和一生悲苦的杜甫玩,只要和這個有趣的蘇東坡玩。

那蘇軾為什麼叫蘇東坡呢?原來這東坡是個地名,位於黃州(今湖北省黃岡市)東面,那裡有一塊山坡,當年43歲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直黃州,做了個團練副使,一待就是4年。這是個閒官,俸祿沒多少,於是他效仿自己最愛的詩人白居易,在城東開闢了數十畝地,一來貼補家用,二來也是為生活找點樂子。從此,東坡之名就跟了他一生。

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這首詞,是蘇軾寫給故地東坡的一首詞,很是有趣,也寫盡了他一生的志趣,最後6個字驚豔世人。

《如夢令·有寄》

蘇軾

為向東坡傳語,人在玉堂深處。別後有誰來,雪壓小橋無路。歸去,歸去。江上一犁春雨。

作這首詞時,蘇軾已離開黃州,也離開了他在東坡的一畝三分地。回到權利爭鬥中心的他,受到各種排擠,對朝中之事他心生厭惡,想起了當年在東坡耕田為樂的日子,滿滿地懷念,作下此詞。詞的大意是:請幫我帶去給東坡舊鄰的問候,就說我如今雖被困朝堂,卻沒忘記東坡。好想問問東坡,自從我走以後,又有誰來過?大雪是否壓垮了小橋,斷了來往的小路?我一定要回去,去到那東坡之地,在江上一席春雨中,我沐浴催耕。

詞的第一句,朗朗上口,明如白話,表達了自己身處樊籠的現狀。第二句,是對東坡現狀的推測,想著沒有他後,東坡一片荒涼,估計大雪之下連路都沒有了。以發問的形式道出自己的擔憂,給全詩增添了幾分有趣。最後一句,道出了蘇軾一生的志趣所在,他平生所求的不過是那「江上一犁春雨」。或許有人會覺得他無宏圖之志,又或許又人覺得文人墨客,怎麼能親自耕作,但這種平凡的生活,就是蘇軾最想要的生活狀態。

蘇軾一生最經典的詞作,不少都是在黃州所作。想他在東坡那春雨下,帶著草帽耕作,夕陽西下,他再吃著自己種的穀子,配上那肥而不膩的東坡肉,吟上幾句後來流傳千古的詞。那時的他,或許想不到他這份閒情逸志,給中華5000年的文明帶來了多少驚喜。對於蘇軾這首小詞,大家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在評論區與小編討論!

相關焦點

  • 蘇軾為何取號「東坡」?這首詩只有28個字,背後的故事卻很感人
    例如蘇軾的號就為東坡,也就有了後來廣為人知的蘇東坡之稱。但這個號究竟是怎麼來的呢?實際上也有一定的講究。在被貶黃州之前,蘇軾其實是還沒有取號的。而在多次被貶之後,蘇軾靠著朋友的幫助才能勉強維持生計。蘇軾的號其實是來源於一片土地,在以下要介紹的這首詩中,正是介紹了這一塊他用來取號的土地。
  • 蘇軾很難超越的一首詞,只是開篇13個字,就已驚豔世人千年
    「豪放」已經成為了他的標籤,這是一道永遠不會磨滅的光環,也源自於他作品中攜帶的豪情與氣魄。而在他的眾多詩詞中,有一首詞只是開篇13個字,就已經驚豔世人千年。這首《念奴嬌·赤壁懷古》是一首懷古詞,是蘇軾謫居黃州時所寫。
  • 辭舊迎新,東坡肉肥而不膩,你知道東坡肉的來歷嗎?
    新年馬上就要到了,家家戶戶的年夜飯中可能都有這樣一道菜,方方正正、有肥有瘦、吃著不膩、顏色紅亮,提起這四種特點想必大家都猜到了這時什麼菜了,不錯,這道菜就是傳說中的「東坡肉」。今天咱們說說這東坡肉為什麼叫東坡肉,東坡肉是江南一帶的一道特色名菜,東坡肉是浙菜、鄂菜也是屬於川菜。
  • 東坡肉有什麼來歷?
    東坡肉有什麼來歷?我相信東坡肉這道菜大家都很熟悉吧,那有多少人知道東坡肉為什麼叫東坡肉麼?等到宋哲宗時期,蘇軾被重新啟用,他在杭州度過了愜意的幾年後,又被貶到儋州,最後在常州,也就是今天的江蘇去世。蘇軾跟兒子約定,如果沒有什麼事就送肉和菜,有事就送魚。一次,蘇邁因急事外出,託朋友代為送飯,朋友好心,做了幾條魚送進去。蘇軾一見,以為自己難逃一死,不僅魚沒有吃,連絕命詩都做好了。
  • 蘇東坡自號東坡居士是因為前世是和尚嗎?蘇軾的字、號有什麼說法
    蘇軾在文、詩、詞三方面都達到了極高的造詣,堪稱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但是以上的這些只要知曉北宋歷史的人大概都會知道一二。除此之外,蘇東坡還對佛學頗有研究。從而還引發了一些了的疑問。例如:北宋大文豪蘇軾為什麼自號「東坡居士」?為什麼對佛教與禪學情有獨鍾?為什麼會和佛印成為密友?又為什麼會特別喜歡杭州?
  • 東坡肉的家常做法簡單卻不普通 東坡肉的來歷和故事
    東坡肉是一道名菜,豬肉燉製而成,其色香味美,少水多酒是製作這道菜的訣竅。入口糯糯,肥而不膩,有鮮紅的色澤,肉香汁濃,骨脆勁道而不肉爛,十分可口。宋哲元有四年(蘇軾去了杭州,15年前州長後。浙江太湖地區多暴雨,洪水泛濫,大量農作物被淹。
  • 有一個姑娘叫朝雲,有一種渣男叫東坡?
    秦觀之詞曰:靄靄凝春態,溶溶媚曉光。何期容易下巫陽,祗恐使君前世、是襄王。暫為清歌駐,還因暮雨忙。瞥然歸去斷人腸。空使蘭臺公子、賦高唐。秦觀把朝雲比作,「旦為朝雲,暮為行雨」的神女。而蘇軾所作之詩,最後一句為:「不作巫陽雲雨仙」。
  • 東坡肉本是蘇軾功德的象徵,沒想成被貶理由
    東坡肉是杭州的一個非常有名氣的菜,肉質鮮嫩,入口就化成了水,肉的顏色明亮紅潤,口味香甜讓人回味。而東坡肉之所以會如此的有名氣,那是因為它的來歷是大有學問的。其實顧名思義,東坡肉自然是跟蘇東坡這個人有一定的關係了。但是為什麼東坡肉要和蘇東坡掛上關係呢?難道其中有什麼有趣的小故事嗎?
  • 蘇軾被嚴重忽視的經典,如行雲流水般一氣呵成,最後7個字夠驚豔
    要用一個標籤來形容蘇軾,其實是件很難的事。畢竟這是一個書、畫、詩、詞、散文都精通的集大成者,再加上美食家、造酒師、發明家等多重身份的加入,讓蘇軾成為了在朝堂民間都風靡的文人。這種風靡的集中體現就是每次東坡有所作,一不小心就會傳遍全城,這也給他帶來了不少苦惱。
  • 蘇軾抱著被子睡不著,寫下首悽美詞,豪放的東坡寫婉約詞別有韻味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相信說起這兩句詞大家早已是耳熟能詳,這是北宋著名詞人柳永《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中的千古名句。哪怕是歷經千年,至今讀之還讓人覺得驚豔,其中的一往深情和纏綿相思令人心馳神往。
  • 蘇軾別具一格的詠梅詞,無一梅字卻句句寫梅,晚年的東坡已入化境
    才女李清照在自己的詠梅名篇《孤雁兒》的序言中寫道:「世人作梅詞,下筆便俗」,雖然這樣說有貶前人誇自己的嫌疑,但這也說明哪怕是在像李清照這樣的詞壇高手眼中,詠梅都是不好寫的。難寫的詞寫好了,才算有水平!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是蘇軾的一首經典詠梅詞,名為《西江月·梅花》。這是一首蘇軾晚年的作品,是為了悼念愛人朝雲所寫,在詞中他以花喻人,寫成了這首別具一格的詠梅詞。
  • 蘇軾很經典的一首小詞,最後一句曲盡其妙,令人拍案叫絕!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蘇軾在詩、詞、文等領域均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中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的代表,並稱「蘇辛」。雖然蘇軾的詞大多是氣勢磅礴之作,但也有很多清新淡雅的詞作,如他的一首小詞《如夢令·有寄》。
  • 你知道蘇軾「東坡居士」是怎麼來的嗎?蘇軾這首詩寫明了一切
    公元1079年,受到「烏臺詩案」的影響,蘇軾被貶來到黃州。在這場劫難當中,蘇軾幾乎就要被處死了,幸虧宋代有趙匡胤定下的「不殺士大夫」的祖訓,以及退隱的王安石也上書保全,才讓蘇軾免於一死,最終被發放到了黃州。
  • 蘇軾夜晚看書,來了一個女子,黃州東坡老梅的來歷就此開始!
    事兒也怪,每天夜裡,必定有一個漂漂亮亮的姑娘趴在窗外,聽他念書,一聽就聽到雞叫。蘇軾覺得稀奇,有一次便同姑娘聊開啦,他問道,你是誰家的姑娘?她答,我沒有家。 蘇軾問道,你叫什麼名字?對道,我沒有名字。蘇軾問道,你有多大歲數?對答,我沒有數歲。蘇軾道,你到底是人是鬼?對道,我不是人,也不是鬼。蘇軾問道,你是什麼呢?對答道,我是花。蘇軾笑道,你這麼標緻的女子當然要用花來比喻嘛!那女子道,我是花魂。
  • 命運多舛的蘇軾被貶黃州,一日在東坡風雨大作,還寫下了一首趣詩
    雨洗東坡月色清,市人行盡野人行。莫嫌犖确坡頭路,自愛鏗然曳杖聲。蘇軾寫這首詩時東坡剛剛下過了一場大雨,傾盆大雨下了很久,於是有感而發,寫下了這麼一首有趣的詩。我們從這首詩中其實是感受不到蘇軾的悲傷,對於他來說一切的苦難,還有生活中的無奈,全部都能夠克服,這些都算不得什麼,這也就是為什麼此詩顯得很獨特;蘇軾也是儘可能地描寫當時的感受,還有周圍秀麗的風景,以此來襯託自己當時的心情,還有對於人生的態度。
  • 佛印扔扇大喊:水流東坡詩(屍)!蘇軾5字巧回擊!
    他和朋友佛印對了很多有趣的對子,被世人流傳。有一次,蘇軾因為與朝中權貴的政見不合被貶到瓜州,此時他是無比憤懣惆悵。蘇軾聽聞瓜州金山寺有一位被稱為「英靈的衲子」的禪師,據說這位禪師是個神童,三歲讀《論語》、五歲能背詩三千多,十九歲研習佛法,二十八歲學有所成,宋神宗曾賜他「佛印禪師」的稱號。蘇軾喜歡交朋友,不久就登門拜訪佛印這位得道高僧。
  • 蘇軾半夜被雨驚醒,抬手寫下一首詞給蘇轍,開頭7字就是千古名句
    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他那心靈的喜悅,是他那思想的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林語堂如果要評選宋朝歷史上最偉大的文學家,恐怕還不是歐陽修,而是一個名叫東坡居士的後輩,儘管歐陽修也很偉大,對宋朝文壇的影響也是深遠的,但相對而言,其整體的文化建樹是不如這位東坡居士的。
  • 在下東坡,字吃貨,代表作「東坡肉」
    在蘇軾被貶的途中,也開啟了蘇軾隱藏「吃貨」的屬性。留下的不少名作都與美食相關。比如說大家熟悉的《惠州一絕》,還是不怎麼了解的《菜羹賦》,《豆粥》以及著名的《老饕行》等,看到東坡先生的著作裡有這麼多關於美食的,小編不禁感慨東坡先生,真真是不愧為「吃貨」呀。
  • 蘇軾最灑脫的一首詞,最後10個字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古代的讀書人,大都有用一生所學濟世的夢想,畢竟大都受到「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一種思想的影響。本期筆者要為大家介紹的是來自蘇軾的一首詞,堪稱他最灑脫的一首詞,最後10個字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臨江仙·夜歸臨皋》(宋—蘇軾)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 你知道東坡肉的來歷嗎?
    東坡肉相傳為北宋詞人蘇東坡(四川眉山人)所創製。最早發源地是四川眉山。原型是徐州回贈肉, 為徐州「東坡四珍」之一。元豐三年(公元1080年)二月一日,蘇軾被貶到黃州任團練副使。他自己開荒種地,便把此地號稱「東坡居士」。這就是「東坡肉」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