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東坡肉的來歷嗎?

2020-12-13 置信者長樂

東坡肉相傳為北宋詞人蘇東坡(四川眉山人)所創製。

最早發源地是四川眉山。

原型是徐州回贈肉,

為徐州「東坡四珍」之一。

相傳宋神宗熙寧十年(1077年)四月,

蘇軾赴任徐州知州。

七月七日,

黃河在澶州曹村埽一帶決口,

至八月二十一日洪水圍困徐州,

水位竟高達二丈八尺。

蘇軾以身卒之,率領禁軍武衛營,

和全城百姓抗洪築堤保城。

經過七十多個晝夜的艱苦奮戰,

終於保住了徐州城。

全城百姓無不歡欣鼓舞,

他們為感謝這位領導有方,

與徐州人民同呼吸、共存亡的好知州,

紛紛殺豬宰羊,擔酒攜菜上府慰勞。

蘇軾推辭不掉,收下後親自指點家人製成紅燒肉,

又回贈給參加抗洪的百姓。

百姓食後,都覺得此肉肥而不膩、酥香味美,

一致稱他為「回贈肉」。

此後,「回贈肉」就在徐州一帶流傳,

並成徐州傳統名菜。

元豐三年(公元1080年)二月一日,

蘇軾被貶到黃州任團練副使。

他自己開荒種地,便把此地號稱「東坡居士」。

這就是「東坡肉」的由來。

在黃州期間,

他親自動手烹飪紅燒肉並將經驗寫入《食豬肉詩》中。

蘇軾在徐州及黃州時烹製的紅燒肉,

只是在當地有影響,在全國並沒有多大名氣。

真正叫得響並聞名全國的紅燒肉,是蘇軾第二次在杭

州時的「東坡肉」。

宋哲宗元祐四年(1089年)一月三日,

蘇軾來到闊別十五年的杭州任知州。

元祐五年五、六月間,浙西一帶大雨不止,

太湖泛濫,莊稼大片被淹。

由於蘇軾及早採取有效措施,

使浙西一帶的人民度過了最困難的時期。

他組織民工疏浚西湖,築堤建橋,

使西湖舊貌變新顏。

杭州的老百姓很感謝蘇軾做的這件好事。

聽說他在徐州、黃州時最喜歡吃豬肉,

於是到過年的時候,大家就抬豬擔酒來給他拜年。

蘇軾收到後,便指點家人將肉切成方塊,燒得紅酥酥的,

然後分送給參加疏浚西湖的民工們吃,

大家吃後無不稱奇,

把他送來的肉都親切地稱為「東坡肉」。

追本溯源,

蘇軾的這種紅燒肉最早在徐州的創製,

在黃州時得到進一步提高,

在杭州時聞名全國?

東坡肉哪家做的最好吃,有的說天香樓,有的涗樓外樓,知味觀……

杭州樓外樓菜館是一家名聞中外、有160年歷史的名餐館。

它坐落在美麗西湖的孤山腳下。

我以前到杭州品嘗東坡肉,常到樓外樓品嘗。

近些年,

杭州不常去,

去了也不會去樓外樓就餐。

什麼外婆家了,什麼馬路上的餐館,

隨意挑上一家,

嘗嘗東坡肉的滋味,

就心滿意足了。

網絡圖片,遇糾必撤。

相關焦點

  • 辭舊迎新,東坡肉肥而不膩,你知道東坡肉的來歷嗎?
    今天咱們說說這東坡肉為什麼叫東坡肉,東坡肉是江南一帶的一道特色名菜,東坡肉是浙菜、鄂菜也是屬於川菜。每個地方的做法是不一樣的。為了感謝我們偉大的蘇軾先生,百姓們自發的拿著好酒、好肉、好菜來感謝我們的好領導,好政府。咱們的蘇軾先生本身就是一吃貨,更重要的,蘇軾先生還是一個清如水明如鏡的清官,他收下了百姓的豬肉,讓家人做成大塊兒的紅燒肉,再送還給參加抗洪前線的百姓。百姓吃了以後,覺得實在是太好吃了,這肉吃一口下去雖然有點肥,但是怎麼吃都不膩,不知道這肉叫什麼名字。
  • 東坡肉有什麼來歷?
    東坡肉有什麼來歷?我相信東坡肉這道菜大家都很熟悉吧,那有多少人知道東坡肉為什麼叫東坡肉麼?東坡肉顧名思義肯定是大文豪蘇東坡有關了,其實蘇東坡不僅僅是一位大文豪,還是一位資深的美食家,也就是現在說的一個徹徹底底的大吃貨(哈哈),他不僅會吃而且還會做,你說氣不氣人?曾經還用一句「自 笑平生為口忙」來評價自己,可謂是相當的準確了!其實蘇東坡做過很多好吃的菜,但是流傳下來比較有名的當屬東坡肉了。東坡肉俗說:「急火魚,慢火肉。」
  • 東坡肉的家常做法簡單卻不普通 東坡肉的來歷和故事
    東坡肉是一道名菜,豬肉燉製而成,其色香味美,少水多酒是製作這道菜的訣竅。入口糯糯,肥而不膩,有鮮紅的色澤,肉香汁濃,骨脆勁道而不肉爛,十分可口。宋哲元有四年(蘇軾去了杭州,15年前州長後。浙江太湖地區多暴雨,洪水泛濫,大量農作物被淹。
  • 東坡肉來歷你真的清楚嗎?做紅燒肉的訣竅來了,這樣做真的很好吃
    就像你認識並喜歡一個人,恨不得想知道ta所有的故事。美食也是一樣的,在吃美食的同時了解它的背景文化,再去享用美食,相信將會別有一番滋味。那麼今天我們就說一道眾所周知的名菜,東坡肉。說到蘇軾,關於他的精彩故事數不勝數,這其中最有趣,也是很有紀念意義的傳聞,就要數「東坡肉」的來歷啦!
  • 歷史上東坡肉的由來你知道嗎?
    梅菜扣肉水煮肉片農家小炒肉紅燒肘子糖醋排骨,當然還有最正宗的——東坡肉!!今天全叔來好好聊一聊東坡肉~一說起東坡肉,就能想到蘇軾,人人都知道他寫得一手好詩,卻不知道他還是個不折不扣的吃貨,尤其酷愛吃肉和燉肉。
  • 東坡肉為什麼非要綁繩子?繩子不能吃還費事,不綁不行嗎?
    東坡肉為什麼要綁繩?繩子不能吃,費心費力的綁上去,吃的時候又要解下來,這是何意?不嫌麻煩嗎 ?這個問題,在我第一次吃到東坡肉的時候,就一直在腦海裡盤旋而不得其解,那時候,我還是個只會問 大人的好奇寶寶。
  • 東坡肉原來還有這樣一個故事,鮮為人知,你知道它的由來嗎?
    對於每天做菜的朋友,肯定都會為每天做什麼菜而發愁,平時應該做的菜已經吃膩了,不知道應該做什麼好,那麼今天就在這裡給大家介紹一款菜,這道菜的菜名大家都應該很熟悉,而且這道菜還有一個傳奇的歷史故事。那道菜叫做東坡肉,這道菜不是蘇東坡命名的,但卻是蘇東坡發明的,是後人以他的名字來命名的。當時他正在西湖做官,他為西湖人民做了很多好事,那裡的百姓很喜歡他,百姓知道蘇東坡這個人非常喜歡吃肉,於是就送肉給他吃。
  • 東坡四珍,除了東坡肉剩下三珍是什麼,有人知道嗎?
    東坡四珍又被稱為徐州東坡四珍,是東坡先生在徐州任官期間所留下的四道菜,其色香味美讓人垂涎。對於東坡四珍,很多人只能想到東坡肉而不知道其他三珍是什麼,接下來讓我們認識一下其他三珍是什麼吧。這道菜的名字很有意思,名為「金蟾戲珠」,名字的由來是因為它的造型,因蛙形神似金蟾,再加上由青蛙肉做成的肉丸,便因此而得名。
  • 東坡肉的奇特傳說,百年前江南、川味東坡肉菜譜二張
    「聽」不一樣的東坡肉神話傳說。「品」百年前江南東坡肉和川味東坡肉。在今天二師兄已飛上天的情況下,於此大談東坡肉顯得有些不太應景,不妨從飲食文化的角度來品析這道傳統名菜,稍微彌補一下望豬興嘆之遺憾。東坡烹肉的真實出處東坡肉之名,蓋因當年蘇東坡甚嗜豬肉,老百姓為紀念其賢德盛才而得,這跟高麗肉和炙檜肉的來歷有著本質的區別,高麗肉的傳說出於隋唐政權對高麗屢徵不成的洩憤,而炙檜肉則是表達群眾對奸臣秦檜的憎惡。
  • 大家應該都吃過東坡肉,但是它的來歷,您真的知道嗎?
    大家應該都吃過東坡肉,但是它的來歷,您真的知道嗎?我們中國美食經歷了幾千年的變化,人們在飯後茶餘之際總是不斷流傳著不少有關美食的故事。尤其是歷代的名人們的喜愛食物。很多名人跟菜品名稱扯上了關係了。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道跟蘇東坡扯上關係的菜餚:「東坡肉」!話說蘇東坡在20歲之前在母親劉氏的監督下讀書,家裡雖然不富裕,但也算是衣食無憂了。不過蘇東坡非常懂事,生活飲食都非常節儉,因為這個個性養成了蘇東坡吃素食的習慣。在寒窗苦讀的十年裡,劉氏為了保證蘇東坡的身體發育和對他節儉的獎勵,就做了一道葷菜,這就是被人們稱為東坡肉的菜餚。
  • 杭州名菜東坡肉,吃起來肥而不膩,來歷充滿詩意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道美食就是來自杭州的非常有名氣的東坡肉,東坡肉這個名字的來源也是有一段歷史,這段歷史很多人都知道。東坡肉是著名詩人蘇東坡在江蘇杭州任職期間將其推廣的,這蘇東坡不僅僅有才華,會做詩,還是一個十足的吃貨,他愛吃也喜歡研究吃的,他為了滿足自己的這個愛好,進過多方研究,發現了一本書上記錄的東坡肉的做法,看到這個他就自己製作,成為聞名後世的東坡肉。
  • 古代的東坡肉究竟是什麼味道?
    東坡肉最能下飯,沒有東坡肉,你最多吃一碗。有了東坡肉,你恨不得吃三碗!圖片源於網絡 圖文無關這,就是東坡肉的威力。但你可能不知道,過去的東坡肉並不是這個樣子。讓我們把歷史的指針撥到清朝。清朝大臣梁章鉅在許多地方都做過官,吃過天南海北的美食,也吃過東坡肉。他的評價是:「東坡肉這道菜名氣很大,味道普通,賣相更普通。
  • 「東坡肉」竟然還有這樣的來歷
    作者理解 僅供參考 大家都吃過東坡肉,而且大多數人知道東坡肉是因蘇軾而命名的。但是你知道為什麼要用東坡二字命名嗎?
  • 東坡肉本是蘇軾功德的象徵,沒想成被貶理由
    東坡肉是杭州的一個非常有名氣的菜,肉質鮮嫩,入口就化成了水,肉的顏色明亮紅潤,口味香甜讓人回味。而東坡肉之所以會如此的有名氣,那是因為它的來歷是大有學問的。其實顧名思義,東坡肉自然是跟蘇東坡這個人有一定的關係了。但是為什麼東坡肉要和蘇東坡掛上關係呢?難道其中有什麼有趣的小故事嗎?
  • 淺談東坡肉:東坡肉的起源,東坡肉的流傳,東坡肉的烹技
    東坡肉見諸於文字記載最早的,還是成書於明代晚期沈德符的《萬曆野荻·物帶人號》,書中是這麼記載的:「古來用物,至今猶系其人者……如胡床之有靠背者,名東坡椅,肉之大胾不割者,名東坡肉」,可見,當時的東坡肉已經是一種大塊不割之肉,這與今日之東坡肉的外形大致相同。清初作家李漁,在《閒情偶寄》中也談到了東坡肉,那時這道肉餚已作為美味為士大夫們所樂道。
  • 東坡居士與一碗東坡肉的故事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個東坡肉的故事,此事還得從東坡先生說起,都說讀過《蘇東坡傳》和他的詩詞散文,就不難知道這位聞名於世的大文豪不管身處何地,也不管何種境遇,他總是以一份既來之則安之的心態面對日常,認真細緻地對待一飯一蔬、一飲一食。
  • 東坡肉背後的男人:走近蘇東坡——一代詞人的傳奇
    或是四川眉山底下,吟詩作對,逍遙快哉的東坡先生?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事實上,除了這些仙氣飄飄的詞句,蘇軾為人所喜聞樂見還有一道名菜——東坡肉。東坡肉的來歷傳聞繁多,也沒有什麼考證能查清其是否真與蘇軾其人其事有關,或是冠了個大詞人的名號以擴銷路……不論東坡肉背後的故事怎樣,可以篤定的是,蘇軾其人,有出塵的清高,同樣還有入世的拙實。
  • 東坡肉怎麼做?有什麼亮點?
    東坡肉的故事你聽說過嗎?相傳蘇東坡為官清廉,愛戴百姓,百姓十分的擁戴他,每年過年百姓們都會送一大頭豬給他,他不肯收,老百姓也不幹,於是蘇東坡就想了一個辦法。蘇東坡將肉收下以後,分割成一大塊一大塊,而後放入陶瓷罐中,肉下面墊上生薑,大蔥,倒入紹興的花雕酒,白糖,小火燜2個小時,之後撈出裝碗,淋上罐子裡的湯汁,再上蒸籠蒸一個小時,就可以吃了,東坡肉的特點就是入口即化,肥而不膩,滿口留香。
  • 正宗東坡肉的做法,這樣做出來的東坡肉紅潤透亮,今天你吃了嗎
    豬肉雖貴,但吃過「周總理」稱讚過的東坡肉就知道什麼是人間動情美味且值得品鑑了!都說豬肉貴,但東坡卻評東坡肉贏得「人生若有不快活,只是未讀蘇東坡」的恣意盎然啦!東坡肉來源:被貶黃州官微薪少死裡逃生下東坡卻在當地一個很有趣的風俗現象,在別人都不屑吃的時候,他買來一刀肉親自烹飪,在肉中加入七八味調料,用文火慢燉,創造出了「東坡肉」。給人間多造就了一份曾被「周總理」大力稱讚的人間美味,流轉世界!
  • 東坡肉為何有如此大的知名度?你能分清東坡肉和紅燒肉的區別嗎?
    一次,一個人聽了就問他:「東坡有文,有賦,有詩,有字,有東坡巾,你到底愛哪一樣呢?」陸宅之回答說:「吾甚愛一味東坡肉。」東坡肉,是以蘇東坡名字命名的一道菜餚,在中國幾乎可以說是無人不知。也許你根本分不清東坡肉和紅燒肉的區別,但你一定是知道東坡肉這個名字的,並且覺得東坡肉應該比紅燒肉高上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