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很經典的一首小詞,最後一句曲盡其妙,令人拍案叫絕!

2020-12-16 慶餘說詩詞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蘇軾在詩、詞、文等領域均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中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的代表,並稱「蘇辛」。雖然蘇軾的詞大多是氣勢磅礴之作,但也有很多清新淡雅的詞作,如他的一首小詞《如夢令·有寄》。

《如夢令·有寄》是蘇軾在京就任翰林學士期間創作的一首寄人詞。主要描寫內容是請朋友代向黃州的東坡傳語,表現了蘇軾對黃州,特別是對東坡的懷念之情,同時也流露了蘇軾厭倦了做官生涯,浮起了歸耕之意。全詞清新淡雅,簡潔明快,真摯動人。下面小編便向大家來介紹蘇軾的這首《如夢令·有寄》:

為向東坡傳語,人在玉堂深處。別後有誰來?雪壓小橋無路。歸去,歸去,江上一犁春雨。

詞的前兩句「為向東坡傳語,人在玉堂深處。」抒寫了蘇軾在翰林院深處對東坡的懷念之情。蘇軾寫這首詞之前,曾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長達四年之久,這期間蘇軾在黃州城東門外開墾了數十畝地,命名為東坡,並躬耕其中。因此這裡的東坡,指的便是蘇軾對黃州東坡的懷念,懷念那裡的風土人情,與閒適的生活。

緊接著兩句「別後有誰來?雪壓小橋無路。」是蘇軾請朋友代為「傳語」的內容。即在我離開以後,東坡還有誰光顧過?是不是因為雪壓住了小橋,造成路的阻塞。這兩句是蘇軾的設想,他並沒有回到東坡。而這種以景語來曲折地表達自己對東坡的懷念,可以說是委婉深曲。表現了蘇軾在離開東坡後,對其無限的關心。

最後三句則是直抒胸臆,其中「歸去,歸去」表達了蘇軾想要回到東坡的決心。而「江上一犁春雨」,則是通過春雨的降臨,表達東坡到了犁地春耕的時候了。而犁地春耕,自然少不了人,也就是少不了蘇軾。因此這句詞便是蘇軾對自己急於歸去的理由。

另外,最後一句「江上一犁春雨」還蘊含著蘇軾在《江城子》詞中寫道的「昨夜東坡春雨足,烏鵲喜,報新晴」的意境。可謂曲盡其妙,捕捉住了大自然中春雨後春耕的自然規律,令人拍案叫絕。同時清新自然的語言,讓讀者讀起來也比較的輕快明了。

綜觀蘇軾的這首詞,首句統領全篇,餘下皆為傳語內容。有蘇軾對東坡田園生活的嚮往,有蘇軾對自己走後,東坡冷清景象的設想,還有蘇軾對歸耕東坡的決心。因此蘇軾的這首清秀小詞,可以說是充分表現了蘇軾對東坡生活的深情回憶和無限神往。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李白境界最開闊的一首詞,最後八個字令人拍案叫絕!
    《憶秦娥·簫聲咽》是李白的一首經典詞作,也是唐五代詞中最為膾炙人口的詞作之一。這首詞上下片共計四十六字,傷今懷古,託興深遠,尤其是最後八個字,以開闊的境界,把歷史的興衰之感寫得淋漓盡致,令人拍案叫絕!詞的上片主要描繪了一個女子的悲歡離合,讀來悽婉動人。「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詞一開始,李白就把主人公內心的情態體現了出來:嗚咽的簫聲把秦娥從夢中驚醒,她卻還似乎沉浸在那美妙的夢境之中,殊不知只有窗前的那一鉤殘月陪伴著她。而這樣的情形肯定不止一天,而是在無數個月夜裡,顧影自憐。「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
  • 歐陽修描寫很唯美的一首詞,字字珠璣,妙筆生花,令人拍案叫絕!
    說起我國古代唯美的詩詞,那真的很多很多,比如納蘭性德的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吹畫扇」,是寫盡了多少人的嚮往和希望,多麼希望我們每天都想初次見面一樣美好,都把對方想像得很美好,都把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展現給對方,那樣世間就沒有什麼悲傷事兒了。
  • 李清照很冷門的一首詞,短短四十一個字,卻令人拍案叫絕!
    比如那首經典的《聲聲慢》。相比較而言,李清照早年的詞雖然有些冷門,但卻非常的清麗、明快,比如《點絳唇·蹴罷鞦韆》一詞。《點絳唇·蹴罷鞦韆》是李清照的一首閨情詞,這首詞主要抒寫了一位少女的天真情態。上片主要描寫這位少女下了鞦韆後的情景,下片則主要描寫這位少女面對來客時的嬌羞情狀。從而生動形象地刻畫出了一個天真、多情卻又矜持的少女形象。
  • 蘇軾寫給妻子的相思之作,全文並未明言思念,巧用比喻令人叫絕
    對很多人來說,讀蘇軾的詞一直都是一種別樣的享受,因為東坡之詞向來多變。在他的詞作中,你可以於詞人的嬉笑怒罵間盡覽人世間的悲歡離合。這首詞是蘇軾寫來展示自己與妻子之間的愛意的作品,卻也是一首蘇大詞人生平最自戀的詞。雖然心中對妻子的想念早已按捺不住,但仍舊沒有十分明顯地表達出來。在這首詞之中,他還將妻子喻為月宮之上的廣寒仙子,實在是可愛與寵妻兼備!
  • 白居易最美的一首詞,僅十四字便道盡江南春景,令人叫絕!
    蘇軾說:「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韋莊說:「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陸遊說:「江南煙雨岸,何處不堪留?」而白居易則說:「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這兩句詞出自白居易的經典詞作《憶江南·江南好》,它是白居易組詞作品《憶江南》三首中的第一首。這首詞主要總寫了江南的春景,展現出了江南一派春意盎然的自然景象,流露了白居易對江南的讚美之情。
  • 蘇軾和朋友遊玩,寫了一首詞,最後一句彰顯豁達,成為千古名句
    今天為大家分享的就是一首非常有名的詩詞,這部作品成為了蘇軾流傳至今非常有名的一首,成為千古絕唱。首先,讓我們先來欣賞一下這首作品:「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元豐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從泗州劉倩叔遊南山)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 蘇軾最令人絕望的一首詞,開頭便是名句,最後一句令人羨慕不已
    歐陽修一句獨步天下,蘇軾一下子名聲大噪,每有新作問世,人們爭相誦讀。年少時的蘇軾,是意氣風發的,才學便是他的立身之本。可世事難料,在蘇軾母親病故之後,蘇軾接連遭遇了各種磨難。可蘇軾不是單純地抱怨,他的心胸又是開闊的,哪怕經歷再多,他依舊是豪邁爽朗的。也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寫出《念奴嬌赤壁懷古》這樣的詞來:念奴嬌 赤壁懷古[宋] 蘇軾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 蘇軾稱讚歌女的一首詞,有作者曠達的情懷,最後一句是經典
    蘇軾是中國文學史上久負盛名的人物,他影響了宋代甚至是後世文學的發展,多少困頓的才子,在蘇軾的詞中得到心靈的慰藉。一生的風雨飄搖,在蘇軾心中,不過是過眼雲煙而已,他在紛紛攘攘的世間泰然處之,別人嚴重的苟且生活,在他眼中,就是在追求自己瀟灑的人生。
  • 蘇軾一首經典的詞,後兩句讓人醍醐灌頂,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蘇軾的很多詩詞,那都是寫得纏綿悱惻,作為一個男人來說,他是一位至情至深,真正的男子漢;作為一位偉大的詩詞作者,他的詩詞藝術造詣很高,很多的詩詞到現在早已成為了經典,成為了我們中華文化的一部分。中華文化也正是有了蘇軾這樣的詩詞作者,這才使得我們的文化顯得更加厚重,更加燦爛輝煌。
  • 蘇軾最狂傲的一首詞,開篇7個字大氣磅礴,最後一句霸道無比
    比李白小三百多歲的蘇軾,雖然沒有李白身上的俠者風範,但內心的堅強與狂傲,絲毫不遜於李白,可謂伯仲之間。蘇軾曾寫下一首最狂傲的詞,開篇7個字大氣磅礴,最後一句霸道無比。《江城子·密州出獵》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 李商隱很經典的一首詩,最後10字一語雙關,令人拍案叫絕!
    與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溫李」,又與李賀、李白合稱「三李」。因為陷入「牛李黨爭」的政治漩渦,李商隱備受排擠而一生困頓不得志。所以李商隱的詩歌作品多抒發對身世坎坷的感慨,格調悽婉。比如,李商隱的一首經典詩歌作品《落花》。《落花》是李商隱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
  • 蘇軾最「虛偽」的一首詞,句句爐火純青,最後一句滿滿的言不由衷
    本期要講的這首《鷓鴣天》正是來自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這大概是蘇軾最「虛偽」的一首詞了,看似有著「浮生偷得半日閒,心情半佛半神仙」的閒適,但是背後卻是滿滿的鬱郁不得志。全詞讀來朗朗上口,句句爐火純青,最後一句滿滿的言不由衷。《鷓鴣天》-(宋·蘇軾)林斷山明竹隱牆,亂蟬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
  • 蘇軾的一首詩,4句話用了7個比喻,令人讚不絕口
    但創作過程也是苦中作樂,一首詩歌得到廣泛傳頌,一篇文章膾炙人口,作者當然心滿意足,也不枉費了很多心血。 古代很多文學家創作時非常投入,幾乎達到了忘我的程度,可謂語不驚人死不休。他們不僅想像豐富,而且善用比喻。例如,杜甫寫公孫大娘舞劍的英姿,白居易描寫琵琶女彈奏的聲音,都是筆歌墨舞、妙喻聯珠。下面介紹分享蘇軾的一首詩,4句話用了7個比喻,令人讚不絕口。
  • 蘇軾讚美紅梅的品質,寫下一首詞,最後7個字令人嘖嘖稱讚
    蘇軾讚美紅梅的品質,寫下一首詞,最後7個字令人嘖嘖稱讚。定風波·紅梅宋代:蘇軾好睡慵開莫厭遲,自憐冰臉不時宜。偶作小紅桃杏色,閒雅,尚餘孤瘦雪霜姿。休把閒心隨物態,何事,酒生微暈沁瑤肌。宋神宗元豐五年蘇軾貶官在黃州,因讀北宋詩人石延年《紅梅》詩引起感觸,遂作詩三首。稍後,作者把其中一首改制成詞,即取調名《定風波紅梅》。相比較而言,總體上變化不大,為了符合詞的格式,蘇軾增加了很多兩個字的短語,也讓全文更加抑揚頓挫。作者通過讚美紅梅傲然挺立的性格,抒寫遷謫後的艱難處境和複雜心情,表現了一種達觀灑脫的品格。
  • 蘇軾被貶黃州,在一個春天,寫了一首傷感詞,最後一句惹人憐
    蘇軾因為反對王安石變法,經歷了震驚當時的「烏臺詩案」,之後慘遭被貶,他曾在貶謫黃州時期,被降職為一個相當低微的職位,當時他寫了一首《南鄉子·悵望送春杯》的集句詞。讀後讓人感慨他的悲情遭遇,同時又敬佩他無限的生命活力。
  • 蘇軾很有韻味的一首詞,一開篇看似很普通,最後幾句又充滿哲理
    蘇軾的詞很獨特,無論是表現手法,還是裡面所傳遞出來的哲理,那都是最為令人感動,一些看似很普通的作品,但是又充滿了哲理,這樣的作品最是值得我們一讀,譬如這首《臨江仙·送錢穆父》,整首詞寫得就很有趣,每一句都是經典,而且裡面所傳遞出來的哲理也是很強,這也正是此詞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所以如此經典的一首詞,無論過去讀過了多少遍,也是值得我們一讀再讀。
  • 秦觀最悽美的一首詞,最後一句從未被超越
    秦少遊的詞雖婉約,卻有著獨特的審美,纏綿中帶著一股高古沉重。世人或許不懂他,但蘇軾懂,他病逝後,蘇軾悲痛欲絕地說:「少遊已矣,雖萬人何贖!」他是幸運的,能得到蘇軾的垂青;他也是不幸的,生活在一個詞人輩出的年代,他的光芒被掩蓋了。秦觀曾在在《鵲橋仙·纖雲弄巧》中秦觀寫道:「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可就算是如此豁達的他,也有看不開的時候。
  • 辛棄疾最經典的一首詞,一開頭便令世人叫絕,驚豔了千年!
    其詞以豪放為主,與蘇軾並稱「蘇辛」,同為豪放派代表。辛棄疾的詞,主要以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以及對自己壯志難酬的傾訴為主。當然,辛棄疾也有不少歌詠祖國河山的詞作,如他的一首經典詞作《生查子·遊雨巖》。《生查子·遊雨巖》是辛棄疾罷官閒居帶湖時創作的一首寫景詞。這首詞主要通過對雨巖的景色描寫,抒發了辛棄疾政治失意後的落寞之情。
  • 李清照的一首《聲聲慢》,第一句就驚豔世人,流傳至今成為了經典
    李清照是北宋著名的婉約派女詞人,在當時的文壇中李清照的聲名足以與蘇軾、辛棄疾等傑出的大家相媲美,這對當時的封建社會來說李清照絕對是打破了種種傳統束縛的先河。李清照的一生寫了無數優秀的詞作,如果說哪一首是最負盛名的詞作,我相信很多人張口就能說出一句「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
  • 蘇軾最經典的一首詞,句句都是大智慧,一蓑煙雨任平生,值得一讀
    蘇軾一生可以說是大起大落,這對於他在藝術創作上,卻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正是這個原因,使得他的詩詞,有別於其它的詩人,無論是在寫景還是寫物,以及寫人,他的詞,那都是充滿了大智慧。那麼小編為大家推薦他一首非常經典的詞,可以說是句句都是大智慧,值得我們一讀再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