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一詞每每被提起,仿佛都籠罩著一層離別感傷之情,離家的孩子思念親人,相隔兩地的戀人思念情人,身處異鄉的人們思念家鄉……情人之間、朋友之間、家人之間往往在離別之後,會想念會思念。
無論是在日暮黃昏之時,還是在清風朗月中,亦或是在淅瀝秋雨下,感情無形無聲無色,卻能鑽進每一個毛孔中,每一處身體裡,讓你在某一個未知的瞬間,突然開始思念,開始懷念,開始想念。
蘇軾可以說是中華歷史上最具有天賦與才華於一身的人之一。他有著不俗的才情,也有著不俗的一生。但凡他所涉獵的領域或是圈子裡,都能達到同個時期幾乎是最頂尖的標準和水平。
他為世人留下了很多詩詞佳作,都堪稱經典;他的音樂水準也是極其高水平的;他擅長書法,可以說是宋朝最會寫字的人;
他也擅長繪畫,與成語故事胸有成竹中的主角文同有著同一水準;他的思想哲學也有著極高的造詣水平,還是有名的易學大家;
他的應試能力、執政能力、美食能力等都有著極高的水準。但他的一生並不是一帆風順仕途順利的,反而一波三折,慘遭被貶,背井離鄉飄零在外。
蘇軾因為反對王安石變法,經歷了震驚當時的「烏臺詩案」,之後慘遭被貶,他曾在貶謫黃州時期,被降職為一個相當低微的職位,當時他寫了一首《南鄉子·悵望送春杯》的集句詞。
讀後讓人感慨他的悲情遭遇,同時又敬佩他無限的生命活力。「悵望送春杯,漸老逢春能幾回」悵然失措地望著手中的這杯春酒,眼中是繁花似錦、綠葉茂盛的場景。
然而這種活力四射的美好的春景終究會因為四季輪迴而遠去,內心頓時無限感慨,心裡湧起的傷春之感竟然比手裡的這杯春酒還要濃鬱。
濃愁別緒,才下心頭,又上心頭。「花滿楚城愁遠別,傷懷,何況清絲急管催。」作者寫下這首詞的時節正是繁花似錦的春天,到處都是生機勃勃的希望。
但是作者在這裡是因為被貶,遠離家鄉和親人漂泊再此,在這種生機蓬勃的景象中,反倒是勾起詞人無限的思念與愁緒,倍感悽涼傷感,入眼的景象都化作沉痛的心情。
如果說上片中詞人注重寫景,那麼下片中詞人則直抒胸臆,著重描寫了自己思念故土的感情。
「吟斷望鄉臺,萬裡歸心獨上來」隨著不斷貶謫,詞人離自己的家鄉越來越遠,四處飄零但思想更加迫切,登高飲酒之際,更是加倍的懷念家鄉,更加的歸心似箭。
結尾蘇軾引用了李商隱《無題》的一句「一寸相思一寸灰」,在李商隱的詩中,這句話是表達了女主人公嚮往美好愛情的迫切心願,但寸寸相思都化成了灰燼,給人一種動人心弦的悲劇美。
蘇軾引用了這句在自己的詞中,如果說李商隱寫得是失意的愛情,那麼蘇軾寫得便是揮之不去憂愁的相思。
不僅思念自己的家鄉,也思念遠在家鄉的親人,奈何漂泊在外不能回去,相思與愁緒纏纏綿綿,絲絲糾結,令人輾轉反側,心如寒灰。本詞從向外觀照而反聽收視,反觀內心,更加寫出了詞人獨樹一幟橫放傑出的風格。
蘇東坡之所以歷經多年之後依然受人敬仰,他身上有著超俗的魅力。他不僅有著極高的深厚的文學造詣,不僅有著豁達豪邁,面對困難不屈不撓的樂觀,還有著十年生死兩茫茫的痴心不改,此生不渝。
如果你對蘇軾坎坷又充滿傳奇色彩的一生頗有興趣的話,既想系統地了解蘇軾的生平,又嫌棄史書材料過於晦澀枯燥,不如看一下這本《蘇軾詞傳》。
另外,如果你是一個對古詩詞感興趣的古詩詞愛好者,除了《蘇軾詞傳》另外還有一整套圖書,包括《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辛棄疾詞傳》、《納蘭性德詞傳》和《倉央嘉措詩傳》。
這套詞傳原價238元,現在活動價,只要79元,點擊下方連結就能購買。不到一頓飯錢,就能夠讓你走進蘇東坡的人生歷程,茶歇酒醒,讀來頤養性情,同時也提高了自己的文學修養。
史淚結語:
我們不得不承認,蘇軾這一生面對的風雨和挫折並不容易,但他同樣也在這段風雨搖曳的經歷中造就了自己偉大的一生。林林總總,他不過是一個凡人,但受世人憧憬仰慕,心有光明能照亮他人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