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在漫長的歲月中,古人用自己的智慧為我們留下了不少的文化寶藏,尤其是在詩詞領域。詩詞興盛於唐宋時期,在這段歲月中,湧現出了不少的優秀人物,比如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便是其中之一。
蘇軾因所謂的「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在黃州的四年裡,蘇軾雖然憑藉著他的樂觀曠達,率領全家度過了生活上的難關,但他內心深處的孤獨卻是常人無法理解的。
在黃州的四年是蘇軾改變與升華的四年,從初次貶謫的鬱悶,到適應這種生活,再到從這種生活中升華,蘇軾在這四年間完成了蛻變。
人生就是這樣,鍛鍊人的時間不是在高峰時,而是在低谷的時刻,如果一個人能夠在自己人生的低谷中走出去,那麼他才有可能站在新的高峰之上。蘇軾初到黃州之時無疑是苦悶異常的,他在黃州期間也寫了不少抒發自己內心孤獨的詞作:
卜算子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在這首詞中,蘇軾主要借「幽人」、「孤鴻」兩種意象託物寓懷,既抒發了內心的孤獨,又表達了他孤高自許、蔑視流俗的心境。
同時代的黃庭堅曾經評價這首詞說:「語意高妙,似非吃煙火食人語,非胸中有萬卷書,筆下無一點塵俗氣,孰能至此」。清代陳廷焯也評價這首詞說:「寓意高遠,運筆空靈,措語忠厚,是坡仙獨至處,美成、白石亦不能到也」。由此可見,這首詞在境界上的無人能出其右。
尤其是最後一句,他利用「月夜孤鴻」這一形象託物寓懷,表達了自己孤高自許、蔑視流俗的心境。
並且表示自己跟這孤鴻是惺惺相惜的,用了擬人化的手法,將自己內心的感情,給對象化了,足以見得,這首詞的高超之處。
每每讀蘇軾,總能被他的那種英雄主義給打動,正如一句現在一句非常流行的話;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後仍然愛它。
蘇軾在文、詩、詞三方面都達到了極高的造詣,堪稱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而且蘇軾的創造性活動不局限於文學,他在書法、繪畫等領域內的成就都很突出,對醫藥、烹飪、水利等技藝也有所貢獻。
這本《蘇軾詞傳》選取了蘇軾一生中所作的詞和傳,不僅可以讓你了解蘇軾的生平際遇,還可以讓你讀懂蘇軾的豁達。
文筆華麗而不浮誇,如此心靜方能品人間至味。
這一套書中還有一本《辛棄疾詞傳》。
辛棄疾是亂世中的英雄,他以武起身,卻終成文業,與蘇軾並稱為"蘇辛",被譽為"詞中之龍"。正所謂「劍有殺氣 詞有柔情」。
這本書也以同樣的手筆,在參考大量史料的基礎上,再現了辛棄疾傳奇的一生。
除此之外,還有《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倉央嘉措詩傳》。
這套書不僅包裝精美,還根據歷史人物背景做了各自的封面。也非常適合家孩子和孩子一起學習時進行品讀。
六本書,一共79元,還不到一包煙錢,就可以讀到6位詩人的名作,還能從中領悟歷史名人的人生哲理,真是讓人樂在其中。
感興趣的可以點擊下方連結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