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稱讚歌女的一首詞,有作者曠達的情懷,最後一句是經典

2020-12-11 科學大表哥

蘇軾是中國文學史上久負盛名的人物,他影響了宋代甚至是後世文學的發展,多少困頓的才子,在蘇軾的詞中得到心靈的慰藉。一生的風雨飄搖,在蘇軾心中,不過是過眼雲煙而已,他在紛紛攘攘的世間泰然處之,別人嚴重的苟且生活,在他眼中,就是在追求自己瀟灑的人生。李白的詩中充滿激情,杜甫詩中充滿憂慮,而蘇軾的詞中,充滿了人生的大智慧,這也是世人常常感受到的,東坡豪放而豁達的情懷。讀過蘇軾的詩詞,我們常常會陷入長久的沉思,我們會反思自己的人生,我們看問題的角度,是不是還不夠全面,這就是蘇軾的魅力。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自古以來,這是人人都難以避免的,也是所有人會面臨的問題;人生就像是一座旅店,每個人都是這步履匆匆的行人,「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世人也不知道,東坡到底是經歷了什麼,才會寫出這樣的詞句,大概是需要經歷過某些事情,看到這些詞句的時候,才會感同身受,才會感嘆,原來是這樣的感受啊。「烏臺詩案」發生後,王鞏因為是蘇軾的好友,自然而然也受到了牽連,被貶到賓州,賓州是嶺南偏僻之地,儘管知道生活的艱苦,王鞏的歌妓柔奴依然堅決的隨行嶺南。公元1083年,王鞏北歸,蘇軾與其相聚,王鞏讓柔奴給蘇軾勸酒,蘇軾在聊天中便問起了嶺南的風土人情。這一宴席使蘇軾大受感動,久久不能忘,便寫下了一首詞稱讚這位歌女。

這首詞刻畫了歌女柔奴的容貌和才氣,對其人品和情操很是讚頌,而詩中也蘊含有作者曠達的情懷,最後一句更是經典之作。這首詞作《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王鞏的歌女柔奴,又喚作寓娘,從題中也能看出來,這是贈給寓娘的詞。「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常常羨慕這世間粉雕玉琢般俊朗的男子,就連上天也對這樣的男子產生憐惜之感,贈給他柔美聰明的佳人相陪伴。詞開頭兩句,就描寫了柔奴的天生麗質,容貌嬌美。

「盡道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人人都說,美妙的歌聲一從她的口中傳出,讓人感覺到微風起,白雪紛飛,原本炎熱之地,也變成了清涼之鄉。這一段是描寫柔奴歌聲的美妙,能夠讓政治上失意的主人,從原本的抑鬱苦悶,浮躁不安,變為心神超然,恬靜安詳。蘇軾的詞中,常常帶有豐富的想像力,形成美妙的境界,這裡對柔奴歌聲的描寫,便是運用了誇張的手法,表現她歌聲的獨特,也形成了非凡的藝術效果。

「萬裡歸來顏愈少」,詞的下片,描寫的是柔奴北歸,主要刻畫的是歌女的內在美。從遙遠的地方歸來,她容光煥發,看起來好像是更加的年輕了,「,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微微一笑,那笑容中好像還帶著一絲嶺南梅花的清香。嶺南的生活很是艱苦,但歌女甘之如飴,並沒有因為生活的辛苦而愁眉苦臉,所以她容光煥發。詞人說歌女的容貌變得年輕,同樣也是誇張之言,讚美的是柔奴經歷艱苦,「微笑」二字,並非只是微笑而已,還是經歷過艱難歲月之後,生出的自豪之感,梅花則是比喻柔奴的堅強意志,就像那嚴寒中獨自開放的梅花。

「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最後兩句是詞人和歌女的問答,詞人以否定的與其問道「嶺南的生活和風土應該不是很好吧」,「卻道」二字為柔奴的回答作一個轉折「此心安處是吾鄉」,心裡感到安定的地方,就是我的家鄉。這首詞看似是柔奴的經歷,又何嘗不是詞人自己的感受呢,詞人在政治的逆境中,同樣也是有這樣隨遇而安,隨緣自在的曠達胸襟。有時候,我們也應該懷友東坡這樣的精神,此心安處是吾鄉。

相關焦點

  • 蘇軾被貶時,只有一位歌女送行,蘇軾贈她一首詞,寫出了惺惺相惜
    北宋時有一位中國歷史上不可多得的全能型文化巨人,他是精通詩詞散文、書法繪畫的眉山蘇子瞻;他是能做到雅俗共賞,苦中作樂結交了廣泛朋友風趣幽默的蘇東坡,他還是那個才華橫溢為後人留下了諸多經典佳作的東坡居士。
  • 蘇軾刁難友人小妾,小妾的回答,讓蘇軾感動,寫下一首詞流傳至今
    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這一句「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我們不去分析這句話的意思,單單讀起來就感覺身心舒暢,很多人都知道這個句子很美,卻不知道這句話其實出自蘇軾的一首詞。蘇軾聽完之後不免感嘆,沒想到一個歌女如此有情有義,讓蘇軾很是感動。所以當場寫下這首詞,用來稱讚友人的小妾柔娘。沒想到這首詞流傳到現在居然成了朋友圈的網紅句!
  • 蘇東坡被貶黃州,途中遇雨,寫下人生最曠達的一首詞,常人難及!
    蘇東坡被貶黃州,途中遇雨,寫下人生最曠達的一首詞,常人難及!蘇軾被貶黃州,寫下人生最孤獨的一首詞,開篇就是千古名句!蘇軾,字子瞻,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與其父蘇洵、其弟蘇轍同列「唐宋散文八大家」。
  • 蘇軾最抑鬱的一首詞,縱使灑脫曠達似謫仙,也有無奈鬱悶時!
    除了他的詩篇,人們最讚賞和敬佩的就是他樂觀積極,灑脫曠達的性格。無論身處何種坎坷境地,蘇軾都能用微微一笑讓自己成為生活的無冕之王。然而,俗語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縱使灑脫曠達如謫仙,也有無奈鬱悶時。
  • 一位美麗的歌女,一段動人的故事,蘇軾嘆而填詞
    蘇軾曾填過一首《定風波》,全詞如下:定風波原序:王定國歌兒曰柔奴,姓宇文氏,眉目娟麗,善應對,家世住京師。定國南遷歸,餘問柔:廣南風土應是不好?柔對曰:此心安處,便是吾鄉。因為綴詞云: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
  • 蘇軾最曠達的一首詞,這才是我們該有的人生!
    蘇軾身上的標籤有很多,其中一個就有曠達。蘇軾曠達的精神表現在他的詩詞中,是他對政治榮辱、對家庭坎坷、對自然漂泊的生活以及他對文學、書法、畫作等方面的態度。縱覽蘇軾之詞,其中最能夠表達曠達的一首詞,要數那首千古佳作《定風波》。
  • 蘇軾很曠達的一首詞,尤其是最後2句,寬廣的胸襟不見來者!
    在中國文化史上,蘇軾稱得上是一位傑出的文人。他在當時文學創作的各個領域,包括詩,文,詞,賦,畫等方面都取得了極高的藝術成就。同時,蘇軾又經歷磨難重重,宦海沉浮漂泊,正是這種獨特的人生經歷塑造了蘇軾洞悉社會和人生一切真諦的能力,使得他對社會和人生進行了深入的思考,並在他的文學創作中處處展現,始終表現出一種曠達,樂觀的人生態度,激勵著無數後世文人前行。今天為大家介紹的這篇《浣溪沙》,便是蘇軾身臨逆境卻又滿懷曠達樂觀精神的極致體現。
  • 蘇軾很經典的一首小詞,最後一句曲盡其妙,令人拍案叫絕!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蘇軾在詩、詞、文等領域均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中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的代表,並稱「蘇辛」。雖然蘇軾的詞大多是氣勢磅礴之作,但也有很多清新淡雅的詞作,如他的一首小詞《如夢令·有寄》。
  • 蘇軾最灑脫的一首詞,最後兩句千古流傳,林語堂稱讚不已
    說起宋詞豪放派的代表,我們首先想到的一定是蘇軾蘇東坡,他既是一位詩人,同時也是一個文學家,更是一個哲人。在他的詩句中,我們總是能讀出許多人生哲理。蘇軾的詩詞,大氣磅礴,境界廣闊,借懷古之情,寫今日之景,抒曠達之心。東坡筆下的詩詞,集灑脫、曠達、超脫於一體,雖寥寥數語,卻千古傳誦。
  • 蘇軾灑脫的一首詞,最後兩句成千古名篇,林語堂稱讚不已
    說起宋詞豪放派的代表,我們首先想到的一定是蘇軾蘇東坡,他既是一位詩人,同時也是一個文學家,更是一個哲人。在他的詩句中,我們總是能讀出許多人生哲理。蘇軾的詩詞,大氣磅礴,境界廣闊,借懷古之情,寫今日之景,抒曠達之心。東坡筆下的詩詞,集灑脫、曠達、超脫於一體,雖寥寥數語,卻千古傳誦。
  • 蘇軾這首詞富含人生大智慧,最後一句短短10個字,讓人回味無窮
    在宋詞中小編又偏愛兩個詞:一個是蘇軾,一個是辛棄疾。兩人的詞讀起來都讓人毛孔通透,渾身舒坦。小編這會兒剛好在看宋詞,看到了一首蘇軾的詞,分享給大家看,這首詞富含人生哲理,希望大家都能夠有所收穫。蘇軾小編一直認為,蘇軾是一個不平凡的人,同時今天說的這首詞也不是一首平凡的詩詞,這首詞整體情感是偏向傷感的,這種情感在蘇軾的詞中不多見,但是這種情緒也只能把最後一句排除在外,因為最後一句恰恰是蘇軾這首詞的精華所在
  • 蘇軾為歌女寫的一首「詠足」詞,為何被現代專家評價為「無聊」?
    說起北宋大文豪蘇軾,相信喜歡詩詞的朋友對他都十分熟悉,畢竟宋代詞壇雖然高手如雲,但蘇軾是可以被視為魁首一般的人物。蘇軾一生所寫詞作題材廣闊,既有慷慨激昂的豪放之作,也不乏百轉千回的婉約之語,為後世留下了很多經典之作。
  • 蘇軾讚美紅梅的品質,寫下一首詞,最後7個字令人嘖嘖稱讚
    蘇軾讚美紅梅的品質,寫下一首詞,最後7個字令人嘖嘖稱讚。定風波·紅梅宋代:蘇軾好睡慵開莫厭遲,自憐冰臉不時宜。偶作小紅桃杏色,閒雅,尚餘孤瘦雪霜姿。休把閒心隨物態,何事,酒生微暈沁瑤肌。宋神宗元豐五年蘇軾貶官在黃州,因讀北宋詩人石延年《紅梅》詩引起感觸,遂作詩三首。稍後,作者把其中一首改制成詞,即取調名《定風波紅梅》。相比較而言,總體上變化不大,為了符合詞的格式,蘇軾增加了很多兩個字的短語,也讓全文更加抑揚頓挫。作者通過讚美紅梅傲然挺立的性格,抒寫遷謫後的艱難處境和複雜心情,表現了一種達觀灑脫的品格。
  • 蘇軾一首經典的詞,後兩句讓人醍醐灌頂,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蘇軾可以說是中國古代最有情懷的一位大詩人,詞作家,書畫家,他在詩詞方面的造詣,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他的很多詩詞無論是在當時,還是在後世,那都是起到非常深遠的影響。相信只要一提起他的詩詞,大部分的中國人,那麼都是能夠來上那麼一兩句。
  • 蘇軾帶歌女去寺廟,差點被打,隨即寫了一首詞,輕鬆化解尷尬
    蘇軾也是可以遊刃有餘地,因為蘇軾找歌女通常被大家認為是性格放蕩不羈的表現,和人性並不沾邊。不過,各位看官可不要把這件事情給想歪了,那時候的歌女並沒有其他的亂七八糟的服務,因為那是一個文學家和歌女合作的年代,有時候作者寫出了詩詞,就會找一位歌女唱出來,唱得好的還能夠得到眾人的誇讚。
  • 人生如逆旅,一首蘇軾的《臨江仙》,讀不盡的感慨
    下面就選一首東坡詞略抒己見。01原文:《臨江仙·送錢穆父》 蘇軾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雲。尊前不用翠眉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譯文:自從在京城分別一晃又三年, 遠涉天涯奔走輾轉在人間。 相逢一笑依然覺得如春天般的溫暖。
  • 蘇軾最經典的一首詞,句句都是大智慧,值得一讀再讀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是蘇軾的經典詞作之一。此詞主要通過記述了蘇軾一次在野外偶遇風雨一事,並通過這一小事,表達出了曠達超脫的胸襟和超凡脫俗的人生理想。它詮釋了蘇軾的人生信念,也展現了蘇軾的精神追求,可以說是句句都是大智慧,句句都值得我們一讀再讀!
  • 蘇軾和朋友遊玩,寫了一首詞,最後一句彰顯豁達,成為千古名句
    今天為大家分享的就是一首非常有名的詩詞,這部作品成為了蘇軾流傳至今非常有名的一首,成為千古絕唱。首先,讓我們先來欣賞一下這首作品:「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元豐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從泗州劉倩叔遊南山)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 蘇軾最知名的一首詞,原來是模仿李煜的,成千古名篇!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每一句都拿出來都是絕對的經典。一個是詞中之帝,一個是宋詞一哥,李煜和蘇軾在同一個詞牌下,就同一意象寫詞,誰更有水平呢?本期筆者就來和大家說兩首經典《蝶戀花·遙夜亭皋閒信步》和蘇軾的《蝶戀花·春景》。
  • 李煜很「香豔」的一首詞,刻畫歌女之輕薄風流,最後9字動人心魄
    【臨其詩境】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一首李煜前期比較著名的一首詞,描寫的內容也是比較的香豔,深受後世文人的喜愛。關於這首《一斛珠》描寫的對象後世還存在爭議,大部分認為這是在描寫歌女,以「嘴巴」為重點,也有一小部分人認為李煜這是在寫夫妻之間蜜裡調油的閨房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