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逆旅,一首蘇軾的《臨江仙》,讀不盡的感慨

2020-12-20 百家號

北宋大詩人蘇軾一生坎坎坷坷,雖歷經滄桑,卻笑對人生,從不悲觀失望。經歷人生許多磨難,他不僅慷慨高歌,激情四射,而且還為我們留下了許多寶貴的精神財富。

很多人喜愛蘇東坡,是因為他的文章平易流暢,豪放自如;很多人欣賞蘇東坡,是因為他有政治家的敏銳、哲學家的才思、文學家的天賦;很多人懷念蘇東坡,是因為他博大深邃的儒家人文精神和不畏壓迫的崇高價值。

讀他的文章,讓人心潮澎湃;賞他的詩詞,令人感慨萬端。下面就選一首東坡詞略抒己見。

01

原文:

《臨江仙·送錢穆父》 蘇軾

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

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雲。尊前不用翠眉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譯文:

自從在京城分別一晃又三年, 遠涉天涯奔走輾轉在人間。 相逢一笑依然覺得如春天般的溫暖。心如古井水,不起波瀾,高風亮節,象秋天的竹竿。

我心惆悵,因你要連夜分別揚孤帆,送行之時雲色微茫、月兒淡淡,陪酒的歌女不用衝著酒杯太悽婉。人生就是一趟艱難的旅程,你我都是匆匆過客。

02

蘇軾的詩文之所以能夠享譽古今,一個重要原因是它內涵的深厚。這首詞是一首送別詞,與以往的送別詩也有很多相同的地方,暢敘朋友間的真誠友誼,追憶過往的美好時光。

但是不同的是,大詞人並沒有一味地傷古懷今,落寞悲觀,而是一改送別詩的纏綿感傷、哀怨愁苦的格調,文中直抒性情,寫得既有情韻,又富理趣,充分體現了作者曠達、灑脫的風貌。

作者從時間上把我們拉回,回憶過去的經歷,又從空間上帶我們遊覽,敘述彼此的友誼。三年來,穆父奔走於各地之間,此次又遠赴外地,天涯踏盡紅塵。分別越久,情誼彌堅,相見歡笑,猶如春日之和煦。

03

「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詞的上片用對偶連喻的句式,通過對友人純潔、保持名節的讚頌,也表明了自己淡泊的心境和堅貞的操守。

雖然寫的是友人,其實更多的是抒發東坡先生自己內在的情感。多年來他仕途不順,道路坎坷,受人排擠,遭人打壓,但是內心卻自有松柏的節操,所以此段明是寫客,暗是寫主。

他喜愛山川景物、日月風光,是為了捕捉大自然的靈氣,以充實自己的精神世界, 使人更顯其萬物之靈的本色。

他躬耕隴畝,歸隱山林,是為了更好地體察民情,了解民意,讓自己在上下求索中不失去方向。

04

詞的下片「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雲」切入正題,自己連夜送別友人,心裡似乎有點惆悵,所以看到周圍景色也是有點傷懷。

「樽前不用翠眉顰」一句,由哀愁轉為曠達、豪邁,他不願意在朋友離別時,讓自己的憂鬱心情影響他,希望他能安心旅程,繼續自己的事業。

最後兩句才是本文最出彩的地方,「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既動之以情,又揭示出得失兩忘、萬物齊一的人生態度。

05

讀完全文,先是被作者剛開始的憂鬱心情感染,與他一起傷懷。每個人都有這樣的經歷,朋友或是家人要離別,今後的事情尚難預料,總有一種惴惴不安和悵然若失的感覺。

之後作者提醒我們,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行走在旅程中,我們是行人,坐躺在沙發上,其實也是人生的過客。

人生苦短,如白駒過隙,不必在意起起落落,更不必每天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耿耿於懷,樽前不用翠眉顰,而要達觀且逍遙。

相關焦點

  • 蘇軾詞《臨江仙》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蘇軾第二次被貶杭州時,恰逢他的朋友錢穆父路過杭州,兩人得以重逢,此時距離他們上次見面已經過了三年了。兩人經過短暫的重逢後再次離別,蘇軾為錢穆父踐行時,寫了一首《臨江仙》送給他。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
  • 蘇軾一首經典的詞,後兩句讓人醍醐灌頂,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說起蘇軾的詩,那也是相當的了得,他的詩不亞於唐朝的那些偉大詩人,那麼他的詞,更是北宋文壇的一朵奇葩,僅僅以一首《念奴嬌·赤壁懷古》,便是足以令他傲視群雄,成為了北宋文壇的佼佼者。小編要為大家介紹一首他非常經典的一首詞《臨江仙·送錢穆父》,這首詞可以說是非常典型的一首宋詞,那麼這首詞最為人們津津樂道的是最後兩句,可以說是令人醍醐灌頂,充滿了對於人生的智慧。《臨江仙·送錢穆父》宋代:蘇軾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
  • 奔波一生,蘇軾終於大徹大悟:「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蘇軾這一輩子很忙,因為他似乎總是在趕路。梳理他這一輩子的人生,似乎就沒有他沒去過的地方。鳳翔、密州、徐州、惠州、湖州、儋州……更不必說給他留下最深刻記憶的黃州和杭州了。這些幾乎涵蓋了這片大地的南方之地。
  • 蘇軾很有哲理的一首詞,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非常值得一讀!
    那麼說起宋詞裡比較的作品,那當屬蘇軾,他的很多作品,那都是充滿了哲理,這也可能是與他的人生經歷有關,雖然他非常的有才華,但是後來由於捲入了政治鬥爭,受到了打擊,也就是「烏臺詩案」事件,這件事情可以說對於蘇軾來說,那是滅頂之災,令他被貶到了偏遠的黃州,離開了當時的政治中心開封。
  •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中「逆旅」是什麼意思?不少人理解錯
    因為想當然,所以元稹的訴衷情「貧賤夫妻百事哀」,成了感慨窮人事事衰;因為想當然,「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明明是90天卻成了3年;因為想當然,「執子之手,與之偕老」明明是形容友情的,卻變成了愛情金句;因為想當然,肉麻情詩「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被人們用來誇園丁。像這樣被我們讀變了意思的古詩,還有很多,本期筆者再和大家分享一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是蘇軾送別好友時說的,他為何這樣說?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況且兩人都有各自的工作需要去做,所以蘇軾在杭州又為錢穆父安排了隆重的送行儀式,在錢穆父即將踏上前往瀛州的路上,蘇軾還為錢穆父送上了一首詞作,為好友贈行,這首詞就是《臨江仙·送錢穆父》: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
  • 蘇軾「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是何意?詩詞會上難倒53位高手
    觀看詩詞大會的時候,我們能夠發現我們在品讀古詩詞時犯的不少毛病。當然這種錯不光我們犯,就連嘉賓和主持人也是一樣。百人團裡就有91位選手理解錯了蘇軾的"但願人長久",他們中很多人認為這詞寫的是愛情。第五季的支持人龍洋,還錯用魯迅的於無聲處聽驚雷"來形容選手的淡定。
  • 【好詩】蘇軾: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臨江仙·送錢穆父 一別都門三改火, 人生如逆旅, 我亦是行人。 注釋 臨江仙:唐教坊曲,用作詞調。
  • 蘇軾「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是何意?詩詞大會上難倒53位高手
    這個題目是這樣的:蘇軾名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中的"逆旅"的含義是?從客觀的角度來講"旅館"這個選項是最不可能的,人生如旅館,這比喻怎麼讀怎麼覺得怪。這也恰恰是蘇軾的高明之處,從意境上來看,寫景清麗淡雅,通篇沒有出現一個"愁"字,卻寫出了離別的傷感和對對方的不舍。
  • 蘇軾送友人寫下「人生如逆旅」,詩詞大會53位選手不知「逆旅」何意
    公元1091年,老友錢穆父親經過杭州,要去瀛洲赴任,這是他又一次被貶外調,蘇軾想到自己兩起兩落的經歷,不免感傷,寫下了這首《臨江仙·送錢穆父》 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 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雲。
  • 我們每個人都是過客,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蘇軾這詞寫得真好
    蘇軾的很多詞都充滿哲理,尤其是這首《臨江仙·送錢穆父》,那就是一首很有趣的作品,有著蘇軾對於人生的理解;這也是一首很典型的送別詩,當時蘇軾在杭州為官與錢勰(錢穆父)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公元1091年(元祐六年),錢勰離開杭州要去到越州(今天的浙江紹興),蘇軾在酒席上感慨萬千,於是寫下這麼一首送別詞贈送給朋友。
  • 蘇軾的這一首詞,寫盡了人生的聚散無常!
    蘇軾的這一首詩,寫和老友久別重逢然後又匆匆分別的故事,雖然全詩看似灑脫豪邁,但其中也隱含對世事聚散無常的一種無奈。《臨江仙·送錢穆父》宋代:蘇軾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
  •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詩詞裡的人生領悟
    「人生如逆旅, 我亦是行人。 」出自:《臨江仙·送錢穆父》宋·蘇軾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 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雲。尊前不用翠眉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這首詞是宋哲宗元祜六年(1091)春蘇軾時任杭州知州時,為送別自越州(今浙江紹興北)徙途經杭州的老友錢穆父而作。讀蘇軾的作品,總會很容易「共情」。從蘇軾各個階段寫的作品,不難感受到他的喜憂,察覺到他的改變,以及不可避免地了解他的哲學。從政,生活,對儒道釋精神的吸收和揚棄,都帶有鮮明的人物色彩。
  • 蘇軾最知名送別詞,10個字寫盡人生命運: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蘇軾作為北宋文壇巨擘,有很多的詩詞入選宋詞三百首,包括《念奴嬌·赤壁懷古》、《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蝶戀花·春景》、《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等等,都是我們膾炙人口的宋詞名篇。不過今天我們所說的,乃是蘇軾最知名的送別詞,10個寫盡人生命運,可惜沒能入選宋詞三百首。
  • 畢業季就如蘇軾的一首送別詞,一波三折
    有人說:「人生就像一列火車,有人上車,有人下車,沒有人會陪你走到最後。」人生裡,許多人都是過客。李笑來說:七年就是一輩子。而這一生的幾輩子裡必然要經歷諸多上車下車,要不斷地和上一輩子說再見。身邊的人和關係也不斷更替。那個剛剛還和你言笑晏晏的人或許轉身離去之後,永不再見。
  • 送別朋友時,蘇軾寫了一首離別詞,寫盡人生聚散無常,令人感傷
    北宋蘇軾寫過的離別思緒不下少數,真正惹人傷懷的並不多,了解蘇軾一生風骨的人,才是真正能讀懂其送別的真意。其中有一首名為《臨江仙·送錢穆父》的詞,風格果然異於其他庸詞,無謂離別的苦澀。這首詞主要的內容是蘇軾與友人在長久的分別後再聚俗緣,友人近年來受盡坎坷,仕途生活全無路,數不盡的悲愁彌布在前途。不管怎樣,辛棄疾還是盡興稱讚友人的高古不凡和古井心境。
  • 8首《臨江仙》,每首都經典,驚豔世人千年
    8首《臨江仙》,每首都經典,都有佳句,令人叫絕。讀一讀,你最愛哪首?01 蘇軾·《臨江仙·夜歸臨皋》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
  • 讀了那麼多蘇軾的詩詞,直到這首《臨江仙》我才看到他真正的豁達
    蘇軾創作了很多影響深遠的詩詞作品,我們也幾乎不止一次在文章當中對他的樂觀與曠達進行讚賞,但是當我們讀到這首《臨江仙》的時候才發現,原來蘇軾的豁達別有深意。北宋文壇領袖、「唐宋八大家」之一、「宋四家」之一、歷史治水名人等等諸多頭銜疊加在蘇軾身上,讓我們要看清他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徵多了些許難度。
  •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何意?詩詞大會高手兩次都答錯,太難
    辦了5季的詩詞大會,顯露出我們在品讀古詩詞時犯的不少毛病。有太多的詩詞,我們在讀它們時都是想當然地望文生義。這種錯,不只是我們犯,就連嘉賓和主持人也是一樣。百人團共有91位選手理解錯了蘇軾的「但願人長久」,他們中很多人認為這詞寫的是愛情。
  •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十首絕美的送別宋詞
    讀唐詩中的送別詩,感到的往往是韻味修長,而讀柳永的這首《雨霖鈴》,感到的是情絲百結。2、歐陽修《浪淘沙》:今年花勝去年紅。可惜明年花更好,知與誰同?歐陽修的這首《浪淘沙》,寫的是他與知已好友梅堯臣於洛陽城東故地舊遊,又將離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