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別朋友時,蘇軾寫了一首離別詞,寫盡人生聚散無常,令人感傷

2020-12-16 運動30分

離別意味著殤痛,送行意味著分割,無論哪一種都是以自我為中心向外輻射般做快感切除,遺留下足可使人窒息的心灰意哀,哀莫大於心死。世間離別是蕭索的常態,相聚是恩賜的偶然。

柳永有句教科書般形容別離的名句「多情自古傷別離,更那堪,冷落清秋節。」別說多情,連人類本真的不值一提的小情緒,均無法抵抗那雨霾風障般的離殤洗禮。其實早在我們的童年的歡愉中。

宮崎駿先生就在其電影裡訴說過「我不知道離別的滋味是這樣悽涼,我不知道說聲再見要這麼堅強。」,只不過那時我們眼前有成群的夥伴及看似無盡的快樂。

「離別送友」在我們有獨立思考能力的時候才漸知傷感。兒時的不諳世 事使我們不會被分離的刀劃傷,似乎沒有也沒太多的苦難是孩子可以淺嘗到的。

反之當你對分別有所觸動,證明你已經掌握了交心密碼,而傷痛也變成家常便飯了。不知道有沒有人體會過,與摯友在寒風雨夜中分離、送別,希望你們一生不曾有。

而在我國浩瀚的名家雅士詞人文學家中「離別愁」是最常用的題目之一,也是比較能深及作者心靈,反應作者風格的主題。

北宋蘇軾寫過的離別思緒不下少數,真正惹人傷懷的並不多,了解蘇軾一生風骨的人,才是真正能讀懂其送別的真意。

其中有一首名為《臨江仙·送錢穆父》的詞,風格果然異於其他庸詞,無謂離別的苦澀

這首詞主要的內容是蘇軾與友人在長久的分別後再聚俗緣,友人近年來受盡坎坷,仕途生活全無路,數不盡的悲愁彌布在前途

不管怎樣,辛棄疾還是盡興稱讚友人的高古不凡和古井心境。友人和作者似乎在月夜圍坐樹下,談心換盞,久亦不久到了離別的時候,傷寒都咂在喉下,笑語均寄予明月。

「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上闋寫盡重逢美樂,不見之前的再見有如和風細雨後的虹絳,美的不可方物。

元祐初年,蘇軾朝為起居舍人,錢穆父為中書舍人,二人的官位相當,志趣向和,怎一次「知音」寥寥概括,其感情的深蘊在經波折和蜿蜒後鮮濃斐然

左一個三年,又一個三年,人生何嘗不在日消時散中望向終結。蘇軾與錢穆父三年前最後一次見面,而後分離。

那一次已有絕別之息,而三年後再次相逢,在山水有相依的杭州,這甚篤的友誼,謂之一波三折也不誇張。

「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雲。尊前不用翠眉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下闕道明主題真意,一片真意訴地夤夜煙消霧散,抬頭仰望月朗星稀。

「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雲」一句深切地寫出作者與錢穆父深處雲霧悽清,微微數詞緩緩鋪陳開友人即將分離的鬱悶難解,仿佛世界素淨皚皚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詞末二句是作者在時光與歷練後的悟到智慧,亦是表明作者心跡的主觀觀點。

無所謂比喻是否恰當,後有許多學者對此句不吝讚美之詞,從主觀、側面兩個方向均表現人生如寄如逆旅,我亦悲懷亦行人

蘇軾大量地創作豪放詞,開創了豪放詞風,促進了詞風的轉變,蘇軾的豪放詞能夠藉助瑰麗壯偉的意象,恢宏的意境來抒發其慷慨豪情;

蘇軾當年參加科舉時,瀟灑豪邁的文風,深得歐陽修的賞識。而他的很多詞作,也成為了詞中經典。推薦大家看看這本《蘇軾詞傳》。

這本《蘇軾詞傳》由淺入深地幫助你了解蘇軾的一生。裡面還包括《納蘭容若詞傳》、《李煜詞傳》、《倉央嘉措詩傳》、《辛棄疾詞傳》、《李清照詞傳》,為你展現幾位詞人真實而又充滿詩意的人生。

這套詞傳原價238元,現在活動價,只要79元,點擊下方連結購買。

運動30分總結:

蘇軾寫「別離」總是別有風味,他人總是唯唯諾諾悽悽苦,作者卻表瀟瀟灑灑濃濃情。情至真至切,超然的興趣即使是故作姿態,也難能可貴,貴在持之以恆,亦作真也。「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願與大家共勉。

相關焦點

  • 蘇軾的這一首詞,寫盡了人生的聚散無常!
    人生最苦是離別,人生最樂喜相逢。但相逢之後卻又要面對下一次離別,是啊!人生沒有不散的宴席,我們也是在聚聚散散中一路走來,送別了老朋友,結交了新朋友,然後繼續重複過去的故事。蘇軾的這一首詩,寫和老友久別重逢然後又匆匆分別的故事,雖然全詩看似灑脫豪邁,但其中也隱含對世事聚散無常的一種無奈。《臨江仙·送錢穆父》宋代:蘇軾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
  • 歐陽修最經典的一首詞,對人生聚散無常的感嘆,令人感慨萬千!
    《浪淘沙·把酒祝東風》是歐陽修的一首經典詞作。這首詞是歐陽修和他的朋友梅堯臣在洛陽舊地重遊時有感而作。這首詞主要抒發了對人生聚散無常的感嘆,讀完令人感慨萬千,同時表現出對友誼的珍惜,更是值得我們銘記在心。全詞雋永清麗,含蘊深刻,耐人尋味。
  •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是蘇軾送別好友時說的,他為何這樣說?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詞的上片寫與友人久別重逢。從元祐初年兩人同朝為官算起,到元祐三年錢穆父出知越州,都門帳飲,蘇軾賦詩贈別算起。此次兩人在杭州再次重聚,已是別後的第三個年頭了。真是歲月如流,人生何處不相逢呀,所以蘇軾也不無感慨地說「一別都門三改火」。
  • 人生如逆旅,一首蘇軾的《臨江仙》,讀不盡的感慨
    讀他的文章,讓人心潮澎湃;賞他的詩詞,令人感慨萬端。下面就選一首東坡詞略抒己見。01原文:《臨江仙·送錢穆父》 蘇軾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雲。尊前不用翠眉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 原來人生無常,心安便是歸處,白居易最美的一句詩
    因為有著這樣的人生經歷,也讓他對現實有著更為深刻的認識,創作出來的作品自然更為深沉。特別是《初出城留別》,曾影響過蘇軾寫出千古絕唱的「此心安處是吾鄉」。不僅寫盡了內心的無奈,同時還表現出了豁達。儘管白居易一直遭受到打擊和排擠,但依舊笑著面對人生,正是這樣一種豁達的人生態度,也使得這首詩感動了無數的讀者。
  • 蘇軾一首送別詞,表達了慰問,讚美了友人,還留下了哲理
    雖然蘇軾很厲害,但咱今天要說的不是他,而是他的一首詞:《臨江仙送錢穆父》蘇軾和錢勰的關係可不一般,是無話不說、盡可委託的摯友,蘇軾發明了一道新菜,不敢獨享,還寫信邀他錢勰過來同食,兩人交情之深可見一斑。所以啊,錢勰途徑杭州,作為摯友的蘇軾怎麼不置酒相送呢!
  • 蘇軾寫下一首送別詞,短短幾句,寫盡人生,後兩句盡顯豁達灑脫
    蘇軾因為不停的便貶,所以在他的一生之中不斷地更換著地方,不停地經歷著人生的離別。每一次到了一個新的地方,安頓了下來後結識了一些新的朋友,在與這些朋友的相處過程中享受著交往所帶來的快樂。但是這份快樂可能沒有多久,蘇軾便又接到了新的朝廷命令,重新換一個地方開始新的生活。
  • 灑脫的蘇軾,在送別好友的宴席上,寫了一首詞,同歌女較起了勁
    但生活還在繼續,沒人能夠阻止「聚散終有時」,坦然接受才是釋懷的最好辦法。今天要說的蘇軾的這個作品,裡面充滿了對分別的感懷,東坡先生便是經歷了欣喜後,又遭受了痛苦,因為很久沒見的老朋友相見又匆忙同他道別,於是東坡先生寫下了這首詩,不光是對朋友的不舍,也同時隱喻了世事的無常。
  • 李商隱最悲涼的一首詩,寫盡人生的無常與悽涼,一字一淚
    以前讀詩,喜歡李白的瀟灑、蘇軾的豁達,現在,卻越來越來喜歡杜甫的沉鬱、李商隱的悲涼。特別是李商隱,總讓人心有戚戚焉,大概多經消磨,心境也越來越向義山靠攏,這不是好事,但人生境遇,如何自主?今天就再讀一首李商隱極悲涼的詩——《七月二十九日崇讓宅宴作》。據劉學鍇餘恕誠《李商隱詩歌集解》編年,這首詩寫於大中五年(851),這年春夏間,李商隱的妻子王氏病逝。崇讓宅是李商隱嶽父王茂元在東都洛陽崇讓坊的邸宅。露如微霰下前池,風過回塘萬竹悲。
  • 蘇軾最知名送別詞,10個字寫盡人生命運: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蘇軾作為北宋文壇巨擘,有很多的詩詞入選宋詞三百首,包括《念奴嬌·赤壁懷古》、《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蝶戀花·春景》、《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等等,都是我們膾炙人口的宋詞名篇。不過今天我們所說的,乃是蘇軾最知名的送別詞,10個寫盡人生命運,可惜沒能入選宋詞三百首。
  • 詩詞大會解讀蘇軾名句,楊雨看到無奈,康震看到力量,高下立見!
    1.楊雨看到人生無常楊雨老師從詩作背景切入,娓娓道來,她說:「蘇軾和弟弟蘇轍第一次從眉州入京趕考的時候,經過河南澠池,在那裡碰到過老僧人,在壁上題了詩,後來,蘇軾出任鳳翔判官,再一次經過河南澠池。「幾年過去了,他們的人生發生了很多的變化。
  • 蘇軾「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是何意?詩詞會上難倒53位高手
    觀看詩詞大會的時候,我們能夠發現我們在品讀古詩詞時犯的不少毛病。當然這種錯不光我們犯,就連嘉賓和主持人也是一樣。百人團裡就有91位選手理解錯了蘇軾的"但願人長久",他們中很多人認為這詞寫的是愛情。第五季的支持人龍洋,還錯用魯迅的於無聲處聽驚雷"來形容選手的淡定。
  • 蘇軾最灑脫的一首詞,最後兩句流傳千古,百讀不厭
    灑脫是陶淵明詩中「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中的淡泊;是王維詩中「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豁然;是劉禹錫詩中「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的樂觀。如果用「灑脫」二字來形容詩人,蘇軾是再恰當不過了。蘇軾的一生,起起伏伏、跌跌撞撞,有過至高的榮譽,也曾當過囚犯,但他仍保有樂觀平靜的心態,在生活的泥潭中過得灑脫。「烏臺詩案」是蘇軾人生中最大的一次打擊,他淪為階下囚,當時蘇軾都認為自己必死,開始寫信交代後事,但由於「太祖誓碑」中有「不殺士大夫」這一點,加上王安石、歐陽修等人的勸諫,蘇軾免於一死,被貶黃州團練副使。
  • 蘇軾「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是何意?詩詞大會上難倒53位高手
    觀看詩詞大會的時候,我們能夠發現我們在品讀古詩詞時犯的不少毛病。當然這種錯不光我們犯,就連嘉賓和主持人也是一樣。百人團裡就有91位選手理解錯了蘇軾的"但願人長久",他們中很多人認為這詞寫的是愛情。然而答案卻是令人意外的C,當時百人團也有53人答錯。從客觀的角度來講"旅館"這個選項是最不可能的,人生如旅館,這比喻怎麼讀怎麼覺得怪。這也恰恰是蘇軾的高明之處,從意境上來看,寫景清麗淡雅,通篇沒有出現一個"愁"字,卻寫出了離別的傷感和對對方的不舍。
  • 蘇軾最為令人感傷的一首詩,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蘇軾仿佛他永遠是在路上行走,一刻也沒有安寧過,先是被貶到了黃州,隨後又是惠州和儋州,他這一生所走過的路,比起任何人來都要多,也要更加的曲折。當年他從四川眉山跟著父親和弟弟一同出來時,他可能沒有想到此生再也無法回去,而且從此他的人生也改變了。
  • 蘇軾最沉痛感慨的小詞,開頭就寫盡人生本質,極具衝擊力令人震撼
    尤其是到了晚年的時候,蘇軾又被流放到遙遠的南方,眾叛親離,其心情之悲憤沉痛可想而知。今天筆者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詞就是蘇軾晚年被流放到南方時的作品,也是一首中秋詞。而提起蘇軾的中秋詞,多數人都會立刻想到那首著名的《水調歌頭》,但這首同樣寫於中秋的《西江月》卻顯得非常落寞孤獨,沉痛悲涼。詞作一開頭就寫盡人生本質,極具衝擊力令人震撼。
  • 蘇軾送別友人的一首詞,抒發曠達之思,最後一句灑脫不已
    經過風霜的洗禮沉澱,宋朝文人們似乎多了一些對於人生哲理的思辨。這種思辨能力,從詩歌中蔓延,甚至還浸潤到了詞作中。哪怕是最簡單的道別,宋人在愁情之中,蘊含了對於人生的思考,比如文豪蘇軾的這首《臨江仙•送錢穆父》: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雲。
  • 蘇軾最有名的一首送別詞,道盡人生失意的豁達,很多人奉為座右銘
    在蘇軾寫的眾多詩詞中,有這樣一首離別詞,但卻寫的意外的豁達。蘇軾不愧為蘇軾,離別詞作也同其他曠達詞作一般,沒有限於抒發離愁別緒與對友人的依戀,而寫出了極其曠達之情,後兩句被不少人奉為座右銘。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這首詞寫於蘇軾二度到杭州又即將離開杭州之前,此時,友人錢穆赴任途中經過杭州,蘇軾送別他而作此詞。詞的上片寫二人自京城離別後又相會的情形以及對友人的讚嘆。全詞一改以往送別詩詞纏綿感傷、哀怨愁苦或慷慨悲涼的格調,創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
  • 蘇軾送別友人,寫了一首詩,充滿樂觀勵志,第二句你肯定聽過
    與其悲觀盲目,不如樂觀向上,保持積極奮進、樂觀的人生態度,那麼面對生活中的坎坷和荊棘,似乎也能笑著從容面對。蘇軾曾為朋友董傳寫過一首留別詩——《和董傳留別》。詩中蘇軾向好朋友傳達了真摯的祝福,盼望朋友能夠有朝一日金榜題名,揚眉吐氣,能夠擁有更好的生活環境。
  •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杜甫用10個字,便說盡了人生聚散的無常
    人生於世,聚散何其無常。那一句詩,還真是恰到好處地讓人心中猛地一驚。無常地,又何止是張小凡一人;你我,在人生中的相聚與離散,又何嘗不是如此?杜甫所寫的,原是我們人類所共有的無可避免的遭際。贈衛八處士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