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把宋代詞人做了個排名,名次依次是蘇軾、柳永、辛棄疾、周邦彥、歐陽修、晏殊、李清照、張先、姜夔、秦觀。如果說其他人的名次還可以接受的話,唯一讓不少人接受不了的就是秦觀被排在了最後一名。作為婉約派的一代詞宗,秦觀是被嚴重低估了一位文人。秦少遊的詞雖婉約,卻有著獨特的審美,纏綿中帶著一股高古沉重。世人或許不懂他,但蘇軾懂,他病逝後,蘇軾悲痛欲絕地說:「少遊已矣,雖萬人何贖!」他是幸運的,能得到蘇軾的垂青;他也是不幸的,生活在一個詞人輩出的年代,他的光芒被掩蓋了。
秦觀曾在在《鵲橋仙·纖雲弄巧》中秦觀寫道:「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可就算是如此豁達的他,也有看不開的時候。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秦觀最悽美的一首詞,名叫《江城子·西城楊柳弄春柔》。這首詞是懷別傷春之作,道盡男人的相思,句句珠璣,最後一句更是從未被超越的經典。
《江城子·西城楊柳弄春柔》
宋.秦觀
西城楊柳弄春柔,動離憂,淚難收。猶記多情、曾為系歸舟。碧野朱橋當日事,人不見,水空流。韶華不為少年留,恨悠悠,幾時休?飛絮落花時候、一登樓。便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
這首詞的大意是:西城楊柳依依,逗弄著春的柔情,更讓人想起離別的痛,眼淚止不住的往下流。我記得最深的,是那次你為我拴上歸來的船。當日我們離別在朱橋上,碧草悠悠,如今你卻不在,只有那河水依舊孤獨地流著。青春從來不為少年停留,這離別之恨,何時才是盡頭?我在柳絮飄飄、落花滿地時節,獨自登樓。即使這春江水都化成淚,也流不盡心頭滿滿的愁苦!
一般人作詞,多為上片寫景,下片寫情,只有像秦觀這樣的詞作老手,才能寫出這樣一首情景交融的詞。全詞每一句都以景開啟,不論是弄春的楊柳,還是碧野朱橋,飛絮落花,春江的水,都是令人傷感之物,共同畫出了一幅暮春之景。而景中人,憂思落淚,惜年華早逝,登樓看江,滿面愁容,又畫出了暮春的一位痴情種。全詞句句是景,處處是情,秦觀在作詞上確實已入化境。
詞中備受推崇的是最後一句「便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這句是化用南唐後主李煜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與李煜這句比,秦觀的更勝一籌,春江水都流不盡。女人的相思是淡淡的,是「才下眉頭,卻上心頭」;而男人的相思是奔放的,如同那春江水,奔瀉不止。這一句後來也被不少詞作模仿,卻一直沒人能能超越。
男人的相思有多痛?是一江春水都流不盡的愁。這首秦少遊最悽美的詞,大家喜歡嗎?歡迎在評論區與小編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