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必盛唐,詞必兩宋,這句話足以說明宋代文人已經把詞曲文化,推向了有史以來的巔峰。那個時期湧現了大批的優秀詞作,其中有一首最著名的《鵲橋仙》,在後世廣為流傳,尤其是這首宋詞的最後一句,被譽為絕唱,千年來無人能及。
這首《鵲橋仙》出自於宋代有名的大才子秦觀之手,文辭優美,立意深刻。言語飄渺而又深沉,意境夢幻而又傳神。以傳說中牛郎和織女的愛情故事為背景,巧妙的構思了一個獨特愛情觀念,也在後人的眼中,得到了廣泛的認可。
《鵲橋仙·纖雲弄巧》宋代:秦觀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其實這首宋詞,看似在寫虛幻的神話故事,描述眾所周知牛郎織女。但實際上寫的應該是秦觀自己,一生中愛情的波折經歷,和他對愛的認知,情的感悟
比如第一句「纖雲弄巧」,說的就是神話中的織女,在天上用一雙纖纖玉手,靈巧的擺弄著一片片華麗的雲彩。而「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講的也是牛郎和織女之間,隔著一條廣闊無際的銀河,雖然相思相憶卻難相見。因為銀漢迢迢,難以暗度。
如果站在秦觀的角度,把這兩句聯繫到現實當中,就將會是另外一種意思:在秦觀心中,有一位美麗的女子,清麗出塵宛若仙子。這是應該他心儀已久的夢中情人,日夜都對其魂牽夢繞。
但是由於現實中的種種原因,兩人錯失了在一起的機會,一別之後天各一方,從此難以相見。中間就像是隔著一道無法逾越的銀河,只能依靠天邊的流星,傳遞心中的情義,這才是真正的「飛星傳恨」。
而接下來的「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則是秦觀的一種美好寄託。藉助牛郎織女相逢相會的情景,來表達自己心裡的期望。他認為這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就是能和那位女子再次相見,再續前緣。以他們兩個人之間的愛情,足以勝過人世間的無數痴情男女,只有天上的牛郎織女,才能作為他們愛情的見證。同時這也說明了,秦觀的一片痴心,絕不次於等待織女的牛郎,即使相見無期,依然還在痴痴等候。
念及此處,秦觀又忍不住回憶起了,當日與那位女子分別時的場景,當真和牛郎織女的鵲橋之別,有那麼幾分相似——「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別急之際,佳人柔情似水,眼中帶淚,往日的美妙時光,又一幕幕在眼前浮現。怎奈良辰佳期就如同夢中幻影,已成雲煙,隨風而去,好似那鵲橋相會的情侶,終究要各自分別,踏上歸路,不能長相廝守。
也許是人經歷得多了,心中就會變得豁達,變得瀟灑。秦觀在和那位女子分開多年以後,傷感的情緒竟然漸漸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全新的感受,是對愛情的另一層認知——「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兩個人若有著天長地久的感情,又何必非要在一起長相廝守,何必要在乎那一朝一夕的時光呢!只要心中時刻念著對方,即使只能默默相守相望,也未嘗不是相知相愛的體現。這就像我們現代人所說的那樣,只要曾經擁有,何必天長地久,這是一種無奈而又灑脫的愛情。
也只有自己體會過以後,才能明白其中的酸甜苦辣,清楚其中的悲喜交加。秦觀就是這樣的一個人,用他自己的愛情經歷,寫就了這一首宋詞中最著名的《鵲橋仙》,尤其是這最後一句,讓所有人都看到了愛情的最高境界,千來無人能超越他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