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著名的一首楊花詞,首句便不同凡響,最後一句堪稱神來之筆

2020-12-20 詩詞曲精品齋

蘇軾是宋詞中舉足輕重的人物,不僅是因為他開一派豪放之風,而且蘇軾將宋詞在題材上進行了極大的拓展。蘇東坡的詞一向以豪放著稱,比如一首「大江東去」,正如鐵漢抱著銅琵琶,激情飛昂,吟唱罷令人激動不已。但是蘇軾不僅豪放詞寫得極好,寫起婉約詞來,也是膾炙人口,令人柔腸千轉,淚眼婆娑。這正是大詞人作詞,不拘於一格。比如這一首寫楊花的《水龍吟》詞,千百年來為人稱道,幾乎處處有佳句!

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蘇軾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夢隨風萬裡,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曉來雨過,遺蹤何,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這首詞寫楊花,當真是古往今來最著名的一首楊花詞了。蘇東坡的大才,在於無論什麼題材到他手裡都會化腐朽為神奇。古人描寫楊花的詩詞頗多,但是能夠比得上蘇軾這首詞的,卻是鳳毛麟角。

這首詞上闋首句便已經出手不凡,盡顯大家手筆,開篇即成名句——「似花還似非花」,準確把握住了楊花的精髓,說它非花,是因為它色淡味小,很容易被人忽略。但是它卻名為楊花,是可以和其他春天的花朵一樣,迎春送春的,雖然不惹人憐愛但是卻也標誌著春天。第二句承接第一句而來,將楊花那種飄落的姿態以擬人的筆法寫了出來,同時用「無人惜」作為伏筆,暗示後面對楊花「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的綿綿情意。

唐代大詩人韓愈也有一首著名的《晚春》詩,曾經寫道:「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蘇軾在這裡所表達的意思,和韓愈有異曲同工之妙。看似無情的背後,其實飽含深情,正是杜甫筆下所謂的:「落絮遊絲亦有情」。詠物如此,讓人覺得想像奇特,已經到了不滯於物的地步了。

下闋開頭,東坡找來了落紅作為楊花的陪襯,再一次表現了對楊花的愛憐之情。蘇軾曾經在「一池萍碎」這一句下面自注說:「楊花落水為浮萍,驗之信然。」進一步烘託了離人的春恨。而下一句「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巧妙地運用數字來表現了東坡對於春天的惋惜之情。最後一句,將實景的楊花和虛景的離人淚聯繫起來,運用了一個看似不切實際的比喻,將情景兩相融合,堪稱整首詞的神來之筆。這最後一句,也因為寫得太好,千百年來,一直為人稱道,直到今天,人們還在反覆地品味這句話的精髓。

蘇軾的這首詞,藉助暮春時節漫天紛飛的楊花,將無情之花賦予了有情之意,正是「直是言情,非復賦物」,可謂千百年來詠楊花詞第一的佳作!

相關焦點

  • 李商隱最令人絕望的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最後一句神來之筆
    李商隱的情詩是唐詩一絕,從「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到「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隱用一首首絕美情詩,像世人證明了個道理:感情經歷不豐富的直男,也是懂情的。李商隱一生的感情經歷並不豐富,但他的多情終究和諸多風流才子不同。
  • 蘇軾寫了一首和韻楊花詞,詞作有什麼特點,表達了蘇軾怎樣的感情
    蘇軾的《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是一首詠物詞,也是一首抒情詞。原詞如下: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夢隨風萬裡,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
  • 李商隱15歲尋訪高僧悟出此詩,題目已是絕美,最後一句神來之筆
    而詩奴賈島為了作詩,每個字都認真推敲,最後寫下了「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的千古佳句。王安石看見一片春色,不禁想寫一首詩抒發下感慨以及思鄉之情,經過反覆揣摩,最後決定用「綠」字,這就是後來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今天我們說的這個詩人也曾為求學,千裡迢迢的去尋找高僧,他就是李商隱。最後他終於在大師的啟發下頓悟,寫下首《北青蘿》。
  • 蘇軾的這首楊花詞美輪美奐,詞意情景交融,將惜春之情抒發得淋漓盡致
    其次,就是了解一下,什麼是「次韻」,因為這首詞作的小序中寫到「次韻章質夫楊花詞」,所以很有必要解釋一下「次韻」這個文學名詞。 最後,再進行全詞的解讀。這樣的話,才能更好地理解這首詞作,更好地體會詞人的感情。《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創作背景。
  • 李白年輕時的一首詩,意境深遠耐人尋味,最後7個字堪稱神來之筆
    不久後,李白來到碧山腳下,此處風景優美、景色宜人,屬於傳說中的風水寶地,於是他停住腳步,在山下的桃花洞暫住一段時間,並寫下一首佳作,雖然只有短短28個字,卻意境深遠耐人尋味,最後7個字堪稱神來之筆。《山中問答》——唐·李白問餘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閒。
  • 蘇軾弟子寫得最美一首詞:細雨清寒,獨上小樓,下闕堪稱神來之筆
    但是他的這首作品,卻遠遠的超越了尋常的宋詞,成為了宋詞史上十分璀璨的一顆明珠。清朝的《唐五代兩宋詞選釋》曾經對這首詩詞有過一個評價:清婉而有餘韻,是其擅長處。此調凡五首,此首最勝。這一句可以說是通篇當中,最為精彩的名句,歷來別人吟詠之餘,還被譽為「神來之筆」。因為詞人心中有所不快,外面的微風細雨也便都染上了秦觀的這一縷哀愁。就像王國維曾經在《人間詞話》中寫道:"以我觀物,而物皆著我之色彩"。
  • 史上最「洗腦」的臺詞 最後一句創造了50億票房-堪稱經典!
    史上最「洗腦」的臺詞,最後一句創造了50億票房-堪稱經典! 首先要說的這句話出自於《新警察故事》之中,這部電影小編也是看了很多遍,其中最大的反派就是我們的帥哥吳彥祖扮演,在這部劇中吳彥祖也說出了一句非常經典並且感覺很裝的臺詞,那就是「
  • 鄭板橋冷門的一首詠梅詩,最後7個字堪稱神來之筆
    同時梅花也是我們在詩詞中最常見的意象之一,從王安石的「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到陸遊的「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再到毛主席的「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歷代文人墨客都留下了不少的詠梅佳作。今天我們就再來讀一首清代詩人鄭板橋的詠梅詩——《山中雪後》,結尾7個字你一定不會陌生,堪稱神來之筆。
  • 賀鑄很經典的一首詞,最後5字是神來之筆,歷來為人所稱道
    賀鑄,字方回,人稱賀梅子,自號慶湖遺老,是我國北宋時期著名詞人。其詞內容、風格豐富多樣,兼有豪放、婉約二派之長,最大的特點便是工於結句。簡單來說,就是賀鑄詞的結尾寫得好。正如清人陳廷焯在《白雨齋詞話》中說「賀老小詞工於結句,往往有通首渲染,至結處一筆叫醒,遂使全篇實處皆虛,最屬勝境」。那麼,賀鑄詞的結尾究竟好在哪裡呢?本文就讓我們通過賀鑄的一首詞《愁風月》來看看它結尾的妙處。顧名思義,這首詞的核心便在題中的「愁」字上。可以說整首詞,便是賀鑄以精巧的構思和語言,逐步深入,抒寫了迴旋往復、無法排遣的離愁。
  • 李白最有面子的一首詩,有美酒有知已更有佳人,最後14字神來之筆
    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詩,大概是李白最有面子的一首詩了,有美酒有知已更有佳人,當真是風光得很,就是少一個送別最該有的「愁」字,最後14個字堪稱神來之筆。《金陵酒肆留別》唐代:李白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
  • 宋詞中最著名的一首《鵲橋仙》,尤其是最後一句,千年來無人能及
    那個時期湧現了大批的優秀詞作,其中有一首最著名的《鵲橋仙》,在後世廣為流傳,尤其是這首宋詞的最後一句,被譽為絕唱,千年來無人能及。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 史上最後一首「唐詩」,出自元代不知名詩人之手,全篇都是名句,成為唐詩最後的千古絕唱
    作為中國文學史上最璀璨的一顆明珠,唐詩的光芒穿越了千年夜空,時至今日依舊散發著耀眼的光芒。關於唐詩,魯迅先生曾說「我以為一切好詩,到唐已被作完。"詩,並非唐人首創,但卻在唐人手裡煥發出了最美麗的光芒,大氣磅礴,肆意昂揚。
  • 納蘭性德最經典的一首詞,最後七個字令人嘆為觀止!
    劇照今天小編便向大家介紹一首納蘭性德的經典詞作《浣溪沙》。《浣溪沙》這首詞是納蘭性德妻子盧氏去世之後,詞人為了寄託對亡妻的哀思而作的一首詞,是一首悼亡詞。全詞情真意切,性情中人讀來不禁潸然。尤其是最後七個字,更是飽含了詞人內心所有的哀思和無奈,令人嘆為觀止。《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詞的上闋,納蘭性德記述了自己喪妻後的孤單悽涼。從首句「誰念西風獨自涼」開始,便讓人感受到一股哀傷、悽涼的氛圍。
  • 納蘭性德為愛妻寫下的情詞,開篇就夠驚豔,最後一句堪稱神來之筆
    納蘭性德的存在,讓詞這種文學形式在清初迎來了它最後一次輝煌。所謂「家家爭唱飲水詞」,那時納蘭性德每有詞作問世,便傳遍街頭巷尾。只是這樣的名氣並沒有讓納蘭性德從情傷中走出來,他依然沉浸在失去愛妻的悲傷中。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正是納蘭性德為愛妻盧氏寫下的一首情詞,詞名《虞美人·銀床淅瀝青梧老》。在現存的上千個詞牌中,「虞美人」是頗有名氣的一個。
  • 蘇軾最有氣勢的一首詩,短短28字瞬息萬變,堪稱寫雨詩的千古絕唱
    在蘇軾的朋友圈中,北宋著名政治家王安石或許是最令蘇軾愛恨交加的一位。公元1070年,王安石拜相,主持「熙寧變法」。可是,新法在實施過程給底層老百姓帶來了很多不便。因此,蘇軾對新法是持反對態度的。其中,一首極有氣勢的經典小詩《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就是代表。這首詩雖然只有短短28個字,卻瞬息萬變,寫出了史上最有氣勢的雨,堪稱寫雨詩的千古絕唱。全詩如下: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捲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 歐陽修最出彩的一首詞,首句便妙絕古今,令人印象深刻
    作為當時的文壇泰鬥,歐陽修的詞作備受關注,而這首《蝶戀花》無疑是當中最出彩的一首,首句便妙絕古今,令人印象深刻!《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這是一首寫女子閨怨的詞。閨怨詩詞是古代詩歌中一個很獨特的門類,一般是寫閨閣中女子的憂思和怨恨。這類詩詞中有不少名作名句,如溫庭筠的《望江南》「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李白的《玉階怨》「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等。歐陽修的這首《蝶戀花》亦是閨怨詩詞中代表作之一。
  • 歐陽修最為著名的組詞之一,最後一句讓無數人羨慕
    歐陽修是當時的文壇大牛,自然不同凡響。這十首詞,前九首全是寫景,最後一首抒情。十首詞,連起來便是對潁州西湖絕美風光的絕妙註解。歐陽修的這組詞,恬靜、澄澈,富有韻味,像一幅淡雅的山水畫,讀來令人心曠神怡。另外,這十首詞,無論是從風格上還是手法上,都是對五代、北宋初年傳統詞作的創新,因此具有獨特的審美價值和標誌性的詞史結點意義。
  • 58歲的李白被流放到夜郎,給第三任妻子寫了一首,每一句都很傷感
    李白儘管很少寫詩給妻子,但是他一出手又是不同凡響,以這首《南流夜郎寄內》來說,那就是一首經典之作,也是寫得很深情;當時58歲的李白由於被流放到夜郎,這時他想到了還在南昌的妻子,於是寫下了這麼一首相思詩,也是道盡了相思之苦,可見現實生活中的李白那也是一位愛得很深沉的人。夜郎天外怨離居,明月樓中音信疏。
  • 李商隱最著名的一首《無題》,其中一句是愛情的千古絕唱!
    李商隱最著名的詩,不用多說,就是那些被奉為永恆經典的《無題》,如果要在眾多《無題》中,選一首最經典、最為著名的,相信絕大多數人都認為是下面這首《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 晏幾道最冷門的一首詞,結尾一句太過飄渺迷離,連道學家都被誘惑
    最有代表性的便是填雅詞者如宰相晏殊,流連市井填豔詞者如才子柳永。彼時,雖有「詞為豔科」的說法,但作雅詞的官宦文人往往對寫戀情相思的「豔詞」很是鄙夷。據說柳永曾攜自創的「曲子詞」拜謁晏殊,晏殊閱其詞集,讀到「針線閒拈伴伊坐」一句,直斥為淫詞豔曲。可見當時雅俗涇渭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