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作為北宋時期最偉大的詞人之一,他的很多作品也是膾炙人口,並且一些經典的作品,不僅收錄在了《全宋詞》、《宋詞三百首》,這些經典的詞集裡之外,更是被後世無數的詩人所化用,尤其是晚清時期的王國維對於他更是推崇至極,還在他的《人間詞話》裡,引用了晏殊詞作中的名句,用以關於人生三大境界,而晏殊的:「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更是被他認為這是第一重境界。可見王國維對於晏殊的喜愛,另外他在自己的作品中,也是時常會化用他的意境。
宋詞裡的那一份情感,其實也是完全可與唐詩相媲美,而且裡面一些經典的作品,更是把那種情感表現得淋漓盡致,例如另一首同樣很經典的作品《玉樓春·春恨》,也正是一首極為抒情,也無比傷感的作品,而這首詞也是描寫了內心的傷感之情,以及相思之苦,短短的幾句,卻是把那種相思表現的淋漓盡致。而我們讀這樣的作品,也最是能夠感受到那一份悲痛之情,以及感傷之僵,所以這樣的作品,也最是值得我們一讀。
《玉樓春·春恨》宋代:晏殊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樓頭殘夢五更鐘,花底離愁三月雨。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晏殊除了是一位偉大的文學家之外,還是一位政治家,他更是官至宰相,並且他對於當時很多後輩的提攜,那也是不遺餘力,其中後來大名鼎鼎的歐陽修,便是受到過他的獎掖。作為一位文文學大師,他能夠有這樣的一種品德,也是一件極為難得的事情,而我們從他的作品中,也最是能夠感受到詞人那片深情。整首詞更是營造出了一種悽美的意境,雖然只有那麼寥寥數語,但讀來卻是令人感慨萬千。
詞的上片則是由景入情,然後層層推進,表現了內心的那種憂愁之感,以及悲痛之情,而這樣的一種描寫方式,也使得此詞顯得更為獨特,也更加的深情,那這上片它大致的意思是,只要一到了春天,那道路兩旁更是楊柳依依,而在古道上更是長滿了萋萋的芳草,對於年少的人來說,總是容易拋棄送別之人。樓上傳了五更的鐘聲,更是把夜裡的殘夢給驚醒了,而外面花底下正在飄撒著三月的春雨,這讓人更加的憂愁。短短的幾句,卻是描寫的環環相扣,把內心的那種憂愁之感寫得無比憂愁。
詞的下片寫得就更加傷感,也更加憂愁,把內心的那種感傷之懷,表現得更為深刻,對於那些無情的人來說,他們哪裡能夠知道多情人的痛苦,一寸相思也能夠化成千萬縷的相思之苦,這也正是多情人的苦惱。天涯海角即使是再遠,那也是有窮盡的那一天,可是對於內心的相思之情來說,則是遠無法停下來。最後這兩句更是把相思之情,描寫得更為悲痛,也更加的深情。
晏殊的詞作中自有一種感傷之懷,這也正是詞人在現實中感受到那份悲痛,從而也使得他能夠寫出這種令人感傷的相思,一首《玉樓春·春恨》更是讓我們感受到詞人的傷春之懷,以及內心的那一份深刻的相思之情,這也正是詞人最為令人感動的一個地方,而我們讀這樣的作品,也最是能夠體現到那份深深的憂愁之感,以及相思所帶來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