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最耐人尋味的一首詞,14個字道盡人生悲喜,千年來無人超越

2020-12-14 美詩美文

宋代詞壇裡,高手如雲,有蘇軾、辛棄疾、李清照在,晏殊似乎很難排進前三。但若論到寫情詞,晏殊定是在坐穩頭幾把交椅的。作為一代情詞聖手,掛在晏殊身上的標籤實在是太多了。他是神童,5歲就能作詞,14歲被宋真宗親賜進士之名;他是太平宰相,一生宦海沉浮,終於在51歲拜相,位極人臣;他是樂伯,身居要職的卻從不忘提攜後輩,範仲淹、王安石、歐陽修都受過他的舉薦,深受當時天下文人敬仰;他是晏幾道的父親,一門父子兩詞客,令世人稱道。

或許正是因為身居要職,秉性正直,與其它情詞不同,晏殊的詞有著難得的婉約和理性。讀他的詞,總能收穫滿滿,回味無窮。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晏幾道很耐人尋味的一首詞,千年來無人超越,只因其中14個字太妙了,道盡了人生悲喜。

《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

北宋.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這是一首開篇十分愜意的詞,暮春時節,宰相晏殊偷得浮生半日閒,帶著美酒來到亭子裡,準備填新作的詞,何等輕鬆自在。但看到這舊時的亭子,他陷入了沉思中:眼前的夕陽西下後,什麼時候才能回來?在萬般無奈中,花兒紛紛落去,又是一年春去了,此時那似曾相識的燕子卻翩翩歸來。此情此景下,晏殊心裡久久不能平靜,獨自在花園小路上徘徊。

說這首詞耐人尋味,是因為詞人對人生、對時光的理性思考,很有見地。凡文人墨客,見到夕陽西下,飛花點點,總免不了傷春之情。晏殊此詞,本也有此意,但他卻能因此想到,夕陽沉下,仍有再回時;花雖落去,舊燕卻能歸來。這不正最真實的人生嗎?美好的事物如同那春花一樣,無法長留,但世間總還會有其它驚喜到來。一首看似普通的傷春詞,卻有著如此高的境界,令人讚嘆不已。

全詞中最經典的一句就是「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這句詞對仗工整,朗朗上口卻又不缺韻味,完美解釋了什麼叫「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無可奈何」和「似曾相識」相對,是詞人心情由悲春到驚喜的轉變;「花落」對「燕歸」是讓心情轉變的原因。花落是無法改變的悲傷,燕歸卻是自然贈予的美好,一悲一喜間便是人生。

明代楊慎說此句:「天然奇偶」。這句詞今人喜歡,古人也是讚不絕口,千年來模仿之句更是層出不窮,可惜這14個字實在太妙了,從未被超越。對於這首詞,大家有什麼想說的嗎?歡迎在評論區與小編討論!

相關焦點

  • 晏殊這首詞,被譽為千古第一情詞,其中兩句道盡了人間悲喜
    導語:晏殊這首詞,被譽為千古第一情詞,其中兩句道盡了人間悲喜如唐朝的詩歌、元朝的戲曲一般,宋朝也有著它最為鼎盛的文化——詞,史稱宋詞,作為宋代文學的最高成就,宋詞句子有長有短,便於歌唱,因是合樂的歌詞,故又稱 曲子詞、樂府、樂章、長短句、詩餘、琴趣等。
  • 晏殊最痴情的一首詞,開篇9字驚豔世人,最後一句卻留下千年爭議
    用今天的話說,晏殊就是名天才,而天才的成長之路自然有幾分傳奇,晏殊在5歲時便得了「神童」之稱,後於14歲也是以神童的身份參加殿試,宋真宗對其的印象頗深,看了他的文章,又覺得他是個可造之才,因此賜同進士出身。
  • 宋代最長壽詩人的一首詞,開篇就引人入勝,其中10字千年無人超越
    他是晏殊的門下,與歐陽修同年及第,雖然官運不算亨通,但他性情疏放,流連風月,賞舞聽歌,一生過得很是愜意。享年89歲,是宋代最長壽的詞人。今天我們欣賞的這首詞是他的代表作,一首享譽古今的佳作。《天仙子》水調數聲持酒聽,午醉醒來愁未醒。送春春去幾時回?臨晚鏡,傷春景,往事後期空記省。
  • 晏殊最傷感的一首詞,一開篇便令人驚豔,最後兩句無人能夠超越!
    晏殊作為北宋時期最偉大的詞人之一,他的很多作品也是膾炙人口,並且一些經典的作品,不僅收錄在了《全宋詞》、《宋詞三百首》,這些經典的詞集裡之外,更是被後世無數的詩人所化用,尤其是晚清時期的王國維對於他更是推崇至極,還在他的《人間詞話》裡,引用了晏殊詞作中的名句,用以關於人生三大境界,
  • 蘇軾很難超越的一首詞,只是開篇13個字,就已驚豔世人千年
    而在他的眾多詩詞中,有一首詞只是開篇13個字,就已經驚豔世人千年。這首《念奴嬌·赤壁懷古》是一首懷古詞,是蘇軾謫居黃州時所寫。這首詞中蘇軾從古戰場中英雄豪傑的氣概開展,委婉表達了自己懷才不遇、功業未建的憂憤之情,更表現出自己對待人生和歷史的豁達心態。
  • 李煜最牛的一首詞,全篇4句皆是千古名句,千年來從未被超越
    生在皇家,當個弱地的君王,這是李煜的命,他沒得選;而持筆填詞,做個詞中之帝,卻是李煜自己的選擇。對南唐來說,讓他登上皇位是不幸的;但對文壇來說,有了他的加入,詞作為一種文學體裁,開始大放異彩。今天就和大家分享被稱為李煜最牛的一首詞,隨便拿出其中的一句都是千古名句,千百年來從未被超越!究竟是什麼詞呢?竟然能有如此評價,讓我們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李煜流傳最廣的一首詞,全篇4句皆是千古名句,千年來從未被超越
    今日就與大家分享「李煜最牛」的一句話,隨便拿出一個就是千古名句,千年來從未被超越!這到底是什麼詞?居然可以有這樣的評價,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下面吧。李煜最牛的一首詞,全篇4句皆是千古名句,千年來從未被超越南唐《虞美人》李煜春花何時開,往事知多少?昨夜小樓又東風,故國難回月明中!雕欄玉石應猶在,惟有朱顏改。問君有多少愁?就像春水向東流一樣。
  • 晏殊水平很高的一首詞,把相思之情描寫的刻骨銘心,寫得非常悽美
    宋詞是繼唐詩之後,中國文學的另一座高峰,而且宋詞比起唐詩來,更加耐人尋味,無論是描寫風景,還是描寫自身的遭遇,以及愛情,那都是寫得極為深刻,也非常的悽美,這也正是宋詞的魅力,所以讀這樣的作品,最是能夠感受到文字優美,以及作者當時最為真實的一處心理變化。
  • 北宋晏殊最有名氣的一首宋詞,14字詞句乃是警句,還蘊含倆成語
    他們多數人都通過了科舉位居高官,這樣才能真正能夠寫出那些家國天下的詩詞來。比如唐朝的張九齡,王維等人職位都不低;而到了宋朝,範仲淹、宋祁、晏殊等人都是宋詞大家,甚至還做過宰相。由此我們來看,雖然科舉制度並不是多麼的公平,但是在那個時代,確實已經篩選出了足夠優秀的人才。
  • 晏殊的一首絕美小詞,思想超前了1000年,最後7字點出了人生真諦
    晏殊似乎不是那種需要發奮努力才能做出名篇的人,他也有理由不相信《史記》中的那句話:《詩》三百,大抵聖賢發憤之所作也。他從小就好像有著「文學慧根」,14歲時由於才華洋溢聞名於世,甚至被宋真宗親賜為進士,擢為秘書省正字。而宋仁宗繼位後,晏殊的事業更是平步青雲,成為當朝宰相。
  • 王維最經典的一首六言絕句,短短24字,千年來從未被超越!
    下面我們便來一起欣賞這首後人難以超越的六言絕句《田園樂·桃紅復含宿雨》: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花落家童未掃,鶯啼山客猶眠。《田園樂·桃紅復含宿雨》是王維隱居輞川藍田時所作的一首詩。這首詩主要通過對輞川自然美景的描寫,來體現王維閒情逸緻的生活。詩中王維繪形繪色,使得這首詩具有「詩中有畫」的意境美。且對仗工致,音韻鏗鏘。
  • 李煜最絕的一首詞,隨便拿一句出來都是千古名句,千年無人能超越
    但是他卻被世人以另一種方式所熟知,很多人都是通過他的詞才了解他,更有人表示,假如他沒有生在皇家的話,或許能在詞的國度裡走得更遠。不得不說,填詞在一定程度上拯救了李煜的內心,若說起他最出名的作品,那麼非《虞美人》莫屬,這首詞也被視作李煜的絕命詞。
  • 歐陽修最經典的一首詞,其中14字寫史上最霸道的愛,引來一片叫好
    歐陽修在宋代文壇的地位十分卓著,因為在他作為主考官時,一大批優秀的文人被錄用,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蘇東坡。雖然歐陽修謙虛地說,有蘇軾這樣的後生,以後文壇就沒自己什麼事了。其實不然,歐陽修在宋代詞壇,獨樹一幟,影響頗為深遠。
  • 晏殊流傳最廣的宋詞,下片14個字中的兩個成語更是經典
    晏殊流傳最廣的宋詞,下片14個字中的兩個成語更是經典我國的文化博大精深,綿延五千年沒有斷絕,詩歌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遺產。我國詩歌發展的兩大源頭皆出現於先秦時期,一是現實主義源頭《詩經》;二是浪漫主義源頭《楚辭》。
  • 蘇軾最經典一首詞,即使是再過一千年,那也是無人能夠超越
    蘇軾是北宋最具有創造力,也是名氣最大的一位文豪,無論是他的詩歌,還是詞作,以及散文作品,那都是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每一首作品那都是經典名篇,而且其中一些句子,那也是膾炙人口。直到今天我們讀他的作品,依舊還是被他的作品所感動,這也說明他作品的經典性。
  • 溫庭筠水平最高的詞,開篇3個字回味無窮,其中一句千年無人超越
    懂詞的人都知道,小令是詞中最難寫的一種,要在58個字之內寫盡詞義,不是高手很難出佳作。溫庭筠在這首《望江南·梳洗罷》,就是小令中流傳千古之作。《望江南·梳洗罷》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 這位詞人只有一首詞存世,靠它得意半輩子,最後7字千年無人超越
    不然宋代詞壇的巨匠們一生作詞也不至於那麼少,辛棄疾算比較多的,有600多首;蘇軾一生寫了2700多首詩,詞作卻只有300多;而千古才女李清照更是只有幾十首詞存世,可見能寫出一首經典的詞作有多難!但總有命好的人,比如今天小編要和大家介紹的這位朱服。朱服是北宋的一位讀書人,平生只有一首詞存世,因此也得了個北宋詞人之名。
  • 史上最經典的婉約詞之一,開頭14個字足以驚豔萬古
    而今天我們要說的是李清照的一首經典婉約詞,這首詞是婉約詞中最經典的神作之一,僅僅開頭十四個字就驚豔了千年,甚至足以驚豔萬古:聲聲慢宋·李清照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 史上最經典的一首「元宵詩」,渾然一氣,千年來無人能超越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如果說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是元宵詞的巔峰之作,那麼蘇味道的《正月十五夜》就應該算是最經典的「元宵詩」,還誕生了一個成語。蘇味道字守真,趙州欒城人,是北宋大文豪蘇軾的先祖。他是初唐時期的文學家、政治家,他從小聰慧,在弱冠之年便高中進士。我們都知道,蘇軾一生仕途坎坷,和其敢於直言的性格不無關係。
  • 晏殊的兩首經典詞,每篇都包含千古名句,至今為人歌頌,值得品讀
    從古至今,有太多的才子佳人在歷史的長河裡大放異彩,在這些人之中,晏殊算是比較有名的一位。他憑藉著過人的才識,不僅在當時獲得極大的轟動,乃至今日他的詩句仍為人傳頌。而由詩句引發的慨嘆至今仍為世人稱道。這是一個怎樣的人呢?七歲便因能文,被讚譽為神童。14歲那年進京應試,雖然年少,但神氣有加,與千人並試仍面不改色,揮筆疾書,書寫少年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