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潔美好的愛情一直都是人們的嚮往,牛郎織女的故事便是這樣的典型例子。自古以來有非常多的文人為這神仙故事而感動,寫下了非常多的詩詞來歌頌。但牛郎織女的愛情雖美好,這也一定要面對銀河的阻隔。在歌頌這一段愛情故事的時候,為人們大多是稱讚對於愛情的忠貞。但在詩人秦觀的筆下,我們卻可以了解到另外一種愛情觀。
秦觀是宋朝時期非常著名的文人,他也曾寫下非常多流傳於世的詩詞。在他的筆下,愛情是最最美好最純潔的情感,其中也少不了纏綿悱惻的情愫。在以下要介紹的這一首詞中,詩人先是歌頌了牛郎織女的美好愛情,而隨後又提出了自己的另一種思想。
秦觀思考的方向與大多數文人不一樣,也使得他這一種愛情觀顯得驚世駭俗。但在細細思考之後,會發現這一種愛情觀其實是非常正確的,也超出了那個時代的局限。在那個時代裡,秦觀能夠有如此超脫的愛情態度,也自然寫下了眾多歌頌牛郎織女詩詞中的經典之作。
《鵲橋仙》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牛郎織女的愛情既傳奇又美好,但其中夾雜最多的還是相愛人不能相守的悲傷與無奈。但在秦觀的筆下,這一種愛情依然是值得羨慕的。雖然當時其中隔著皎皎銀河,但又有何妨呢?在世人眼中,純潔美好的愛情是最為難得的,即便其中隔著千山萬水,也依然是受人羨慕的。這或許是一種可遇而不可求的美好愛情,雖然其中夾雜著一些悲傷與苦楚,但依然是世人所嚮往的。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繾綣的柔情像流水般綿綿不斷,重逢的約會如夢影般縹緲虛幻,分別之時不忍去看那鵲橋路。秦觀非常嚮往牽牛織女般的愛情,但卻也不得不正視其中的重重阻礙。牛郎織女再相愛,也只能夠一年一會而已,重逢的時候如同夢境般虛幻。
但在詩人看來,這種愛情的約定卻不是虛無縹緲的,至少鵲橋路也是他們相遇的必經之路。對於眾多的痴男怨女來說,雖然有了這一年一會的約定,但又如何能化解相思之苦呢?在相會結束之後,都不忍心再回頭去看那相遇的鵲橋路了。
古代人筆下的愛情大多是纏綿悱惻的,其中也夾雜著痴情和苦楚。這首詞主要是歌頌牛郎織女的愛情,其中自然也少不了一些無奈與悲傷。在全詞的最後一句,詞人卻筆鋒一轉來了一句豁達的開解。「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只要兩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貪求卿卿我我的朝歡暮樂。
牛郎織女雖然不能日日夜夜相守在一起,但他們心中彼此相愛、彼此牽掛,這也就是最大的幸福了。雖然同樣是痴男怨女,但這一種愛情觀就顯得要豁達得多了。就同時代的文人而言,秦觀的這一種思想可要先進得多了。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在秋風白露的七夕相會,就勝過塵世間那些長相廝守卻貌合神離的夫妻。在秦觀看來,愛情並非要日日夜夜不分離,但一定要有最真摯的愛情。倘若只是貌合神離的話,天天呆在一起又有什麼意思呢?實際上也是對於世人的一種警醒,真愛貴在於心,倘若只是虛有其表的話,倒也比不上只能一年一會的牛郎織女了。
「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這一句可謂是全詞的點睛之筆。倘若沒有這一句的話,秦觀寫下的這一首詞和前人的作品也就沒有多少區別了。詞人的愛情觀在當時還是非常驚世駭俗的,但實際上也非常值得讚揚。倘若像牛郎織女那樣不能時時相守的話,就在心中保留最美好的愛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