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歲的蘇軾用這12個字概括自己一生,兩個月後溘然長逝

2020-12-11 老張侃詩詞

在古典詩詞史上,蘇軾是影響力非常大的人物。不管是他的文學造詣,還是他曠達的生活態度,都給後世留下了很多津津樂道的話題。就是這個詞人,少年成名卻一生落魄;20歲進士及第,本應該擁有無限輝煌的未來,不成想最好的年華卻在被貶之地度過。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他這種悲苦的人生經歷給予了他詩詞創作的豐富內容。從「大江東去浪淘盡」到「一蓑煙雨任平生」,從「詩酒趁年華」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蘇軾的這些宋詞當中都浸透了對他人生經歷的特有思考,大多富有哲理韻味,開拓了宋詞的內容境界。

晚年的蘇軾是非常落魄的。雖然相比杜甫等人來說,宋朝的士大夫整體的待遇還是不錯的,但是卻也架不住仕途的悲劇之路。尤其對於蘇軾來說,年輕的時候一直在京城任職,正當年華的時候,卻接連遭遇被貶,而且距離京城越來越遠。

公元1101年,64歲的蘇軾由虔州出發,經南昌、當塗、金陵,五月抵達真州。此時的蘇軾已經年邁,而且身體狀況確實大不如以前。在這個路途當中,蘇軾用12個字概括自己一生,留下了一首獨特的古詩: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這首古詩的題目是《自題金山畫像》,顯然是蘇軾對自己這一生的總結。尤其是這首古詩的最後12個字,「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有人問我這一生的功業建立在何方?在我看來,那就是黃州,惠州和儋州。這三個地方是蘇軾被貶久留之地,尤其是惠州和儋州,在今天的兩廣和海南之地,在當時都屬於還沒有真正開化的地區,非常落後。

蘇軾用這12個字概括自己的一生,內心的悲苦是不言而喻的。這在這首詩的前兩句當中也能夠找到佐證。「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當時的蘇軾已經年過花甲,內心當中已經無欲無求,也可以說是心如死水;而此時的身體,一生都在到處漂泊,就好像那無法靠岸的小船,經歷多少顛簸之苦。

這首古詩是蘇軾對自己畫像所得出的結論,也是蘇軾對自己這一生經歷的總結。他曾經經歷過20歲就拿到榜眼的榮耀,卻也經歷過在烏臺詩案中幾乎被殺頭的厄運。他從30多歲的時候就漂泊在外,極少回到京城,卻在這些條件非常差的地方建立了屬於自己的詩詞王國。

雖然他一生曠達,寫出了很多讓我們開闊心胸的豪放詩詞,但是在他的內心深處,在他回顧自己的一生的時候,內心所想的依然是功業未成,依然是自己仕途受挫。

讀到這首古詩的時候,我們的眼前就會出現一個蒼老的老人。幾十年的人生經歷讓他倍感滄桑;幾十年的人生經歷依然打不開他的心結。一生當中有過無數的榮耀,但在此時此刻的他,對於杜甫那句「名豈文章著」會有更多的感慨。

兩個月以後,64歲的蘇軾溘然長逝,一代文豪之星就此隕落。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感謝圖片原作者對本文的貢獻,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7000字詳略得當從詩詞官途概括了蘇軾的一生,值得珍藏
    本文一共字,從蘇軾一生的宦海沉浮和詩句美文中,帶領大家重新完整的認識蘇軾,那個遭遇挫折困境無數卻依然能夠生性豁達我行我素的蘇軾,那個無論去到哪裡都能不畏坎坷泰然面對一切的蘇東坡。一、家庭環境——父母對蘇軾一生的影響。
  • 蘇軾題在自己畫像上的詩,24字寫盡平生氣度,最後6字含三個地名
    人們的好奇點至少有三個,第一就是所謂「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蘇洵的這兩個兒子都有才,弟弟蘇轍是個乖乖仔,哥哥蘇軾卻四處得罪人,一出了事家族就靠蘇轍撐著,不知為何這蘇家兄弟卻差距這麼大?第二個好奇點,蘇軾一生到底去過多少城市?
  • 短短35個字,卻概括了孔子一生的變化
    但是但是對於孔子一生的變化,有人卻只用了35個字就準確概括出來。那他是誰呢?他說了什麼?其實這個人就是孔子本人,他在《論語·為政》篇中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 中國歷史上最有「個性」的墓志銘,用10個字,概括了自己的一生
    中國歷史上最有「個性」的墓志銘,用10個字,概括了自己的一生墓志銘作為一種悼念性的文體,它是人類歷史悠久的文化表現形式之一,一般由志和銘兩個部分組成,志多半用散文來撰寫,敘述了逝者的籍貫,姓名以及生平事跡,而銘則用韻文概括全篇,是對逝者一生功績的評價
  • 40歲蘇軾為博取12歲小妾的歡心,寫了一首詩,後成男追女經典名句
    蘇軾是有名的情種,一生娶兩妻,納妾無數。蘇軾的原配夫人叫王弗,15歲時便嫁給了蘇軾,夫妻兩人非常恩愛,時常如影相隨。蘇軾結婚當天,他寫了個洞房詩,他曾借鑑前人的詩句,將妻子誇得天上有地下無。蘇軾為博取12歲小妾的歡心,寫了一首詩,後成男追女經典名句!除了娶了兩個正妻,蘇軾還納了很多的妾,其中他最心愛的侍妾是王朝雲。蘇軾被貶黃州,在那裡住了五年。還朝臨行之際,黃州的官員士紳和平時與蘇軾要好的歌姬都去為蘇軾擺宴踐行。
  • 蘇軾人生最後一首詩,三個地名,開頭兩句嚇死人
    更何況是人生坎坷的蘇軾呢。錢穆說:蘇東坡詩之偉大,因他一輩子沒有在政治上得意過。他一生奔走潦倒,波瀾曲折都在詩裡見。今天,小編要跟大家推薦的是蘇軾人生中的最後一首詩,寫下此詩時,是公元1101年6月,兩個月後,蘇軾便與世長辭,這首詩可以看作是蘇軾的絕筆詩。這首詩就是《自題金山畫像》,詩開頭兩句嚇死人,只讀這首詩的開頭兩句,你一定不會想到會是蘇軾的作品。
  • 蘇軾很灑脫的一首詞,當你身陷困境,要學會對自己說這2個字
    提到一代文豪蘇軾,人們首先想到的是他流傳廣泛,豪邁灑脫的詩詞。看上去他過得不錯。然而,這都是經歷了一生風雨坎坷,歷經磨難後,蘇軾在苦難中依然積極樂觀,熱愛生命。從而到達的隨緣自適,逍遙闊達的處世境界。宋神宗元豐五年的春天,這時已是蘇軾被貶到黃州的第三個春天,時間總是如此之快,當年的驚心動魄在時間的撫摸之下慢慢變得平靜,我們的蘇東坡先生也在時間的治癒之下重新開始了自己做官、遊玩、吃美食的舒適日子。
  • 蘇軾最灑脫的一首詞,當你身陷困境,要學會對自己說這2個字
    蘇軾最灑脫的一首詞,當你身陷困境,要學會對自己說這2個字提到一代文豪蘇軾,人們首先想到的是他流傳廣泛,豪邁灑脫的詩詞。看上去他過得不錯。然而,這都是經歷了一生風雨坎坷,歷經磨難後,蘇軾在苦難中依然積極樂觀,熱愛生命。從而到達的隨緣自適,逍遙闊達的處世境界。
  • 蘇軾一生歷經坎坷,大徹大悟後寫下宋詞,雖僅有7字,但寓意深刻
    蘇東坡是一個敢于堅持自己的主張、富有赤心為民精神、且頗具才幹的政治家。在他的一生中,雖屢遭貶謫,仕途坎坷,但無論被貶謫到哪個地方,他都能去調整自己的內心,好好去面對眼前的一切。也正是在這個時候,他大徹大悟後寫下宋詞名句,雖僅有7個字最讓人深刻,但裡頭的每個字都寓意深刻,不妨跟著我來了解理解。《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 蘇軾一生起起落落,醒悟後寫下宋詞名句,雖只有7字,但寓意深刻
    蘇軾的豪放宋詞我們已經讀過很多。後人在評價蘇軾成就的時候說,蘇軾的人生態度成為後代文人景仰的範式:進退自如,寵辱不驚,曠達瀟灑,無往而不可。蘇軾仕途烏臺詩案的餘波之後,死裡逃生的蘇軾被貶來到黃州。也正是在這個時候,他突然醒悟了,自己一生雖然起起落落。醒悟後的他寫下宋詞名句,雖僅有7個字最讓人深刻,但裡頭的每個字都寓意深刻,不妨跟著我來了解理解。
  • 9個字可全部概括,讀懂後64卦的智慧迎刃而解
    學習易經,最重要的便是要讀懂易經的易理,而易理又都是在64卦之中,因此把握64卦是學習易經、感悟易經的必備條件。易經這本書應有盡有,而且博大精深,自打易經誕生之初,許多智慧的先賢都依靠易經的智慧感受出很多道理,因此才有了後來的五經四書和國學經典。
  • 40歲蘇軾泛舟西湖,醉眼朦朧看中12歲歌姬,一首千古名詩俘獲芳心
    40歲蘇軾泛舟西湖,醉眼朦朧看中12歲歌姬,一首千古名詩俘獲芳心蘇軾的風流也體現在和小妾的相遇上,當時的蘇軾被請去喝酒,酒過三巡,自然少不了舞姬來助興,舞姬在桌子旁翩翩起舞。正所謂酒色迷人眼,財帛動人心,一邊是美酒佳餚,一邊是美人相伴,蘇軾就開始有點心動了。
  • 蘇軾寺廟大喊:禿驢何在?小和尚4個字機智回懟,蘇軾老臉一紅
    一日蘇軾又來到佛印居住的寺廟,剛進門就扯著嗓子大聲的喊「禿驢何在」。蘇軾這麼一嚷,旁邊掃地的小和尚有些不高興,畢竟佛印是自己的師傅,而且蘇軾直呼「禿驢」,未免有些不禮貌。於是小和尚他當著蘇軾的面,回了四個字「東坡吃草」。
  • 蘇軾這首「絕命詩」,堪稱一生自畫像,心如死灰的原因何在?
    蘇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時代著名詞人文學家,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一座豐碑。這位大文豪臨終前曾留下一首絕命詩,這首詩可以說是蘇軾對於自己一生的總結,同時也是對他晚年心境的概括。《自題金山畫像》是蘇軾在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公元1101年五月,在真州(今天江蘇儀徵)金山寺時所寫。當時蘇軾已經65歲,這位年邁的老人拖著病軀,本打算北上回到北方首都開封復職,卻最終未能如願。兩個多月後,蘇軾病逝於常州。
  • 他一生3個女人,納12歲幼女為妾,卻把這些都變成了多情的詩!
    除了蘇軾詩壇上的成就,他的感情生活也一直被後人津津樂道,蘇軾的第一任妻子王弗,英年早逝,其後又娶了王弗的妹妹王閏之,第三任妻子是他在西子湖畔買回的侍女王朝雲。以至於有人對蘇軾不齒,說他不僅在妻子死後娶了妻子的妹妹,並且連他自己的侍女都不放過。而且最主要的是,侍女王朝雲還是他買來的,買來的時候只有十二歲,在現代還是一個幼女。
  • 王維:母親留給他一個字,這個字概括了他的一生
    這個字的由來王維,字摩詰,他的名字來自《維摩詰經》這是一部佛教大乘經典,主要闡揚大乘般若性空的思想。那年熱血青年王維初出茅廬,負責皇家音樂和舞蹈,因為一個舞蹈錯用了黃色,被貶到濟州去做了一個管糧庫的倉管員。
  • 蘇軾大徹大悟後,留下千古宋詞,雖然僅7個字,卻富有哲理
    在官場上深受皇帝賞識,在創業上自己又是當時的「大V」,不愁沒人跟他一起賺錢,就算他去擺攤做熟食(東坡肉)也能賺個盆滿缽滿。蘇軾大徹大悟後,留下7字詩詞,富有哲理在外漂泊後深感生活不易的叔叔回到了黃州,他的忠心雖然不在讓皇上看見,但是同樣也沒有自暴自棄,在他的苦心鑽研之下他終於參透的自己的內心世界。隨後,就有了下面這句流傳千古的宋詞《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 蘇軾失眠寫下千古名作,多年後辛棄疾寫下同名詞,水平高低難辨
    辛棄疾比蘇軾晚出生103年,同為宋代頂級詞人,兩人所處的年代雖不同,但經歷卻差不多。他們的起點都很高,蘇軾21歲靠文採名揚京城,而辛棄疾也是20歲出頭揚名沙場。可是過了高光時刻後,他們的人生卻充滿了坎坷。
  • 蘇軾為何叫東坡?這首有趣的詞,道出東坡的來歷,最後6個字驚豔
    或許有人不喜歡蘇東坡發明的東坡肉,覺得它太油膩;又或許有人不曾去過那幾個叫東坡的地方,覺得都是小沾了蘇軾的光而已,但卻沒有人不愛這個大才子蘇東坡。他的豪放,他的婉約,他的幽默,他的豁達,寫進了他的詞,更留在了他一生被貶的14 個州縣縣誌裡。余光中老先生曾表示,如果有可能,他不要和不負責任的李白玩,也不要和一生悲苦的杜甫玩,只要和這個有趣的蘇東坡玩。
  • 張學良唯一活著的兒子,64歲才回家祭祖,卻大喊這九字,字字揪心
    張學良唯一活著的兒子,64歲才回家祭祖,卻大喊這九字,字字揪心張學良在我國歷史上做出了很大都貢獻很多人都用東北王來形容他。他和他的爸爸張作霖在我國歷史上都有很大的作為。張學良又在之後聯合楊虎城發動了西安事變,成功促成了國共的第二次合作,張學良的這一功一過兩件事,就是他受爭議的很大一個原因。另外他因為在西安事變中,因為得罪國民黨的高層,張學良後半輩子都是在蔣介石的監禁中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