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最豪氣、最狂的詩人,蘇東坡也算一個,因為他也有很多千古名句,譬如:「大江東去,浪淘盡。」
譬如:「我性不飲只解醉,正如春風弄群卉。」
譬如:「無多酌我君須聽,醉後飆狂膽滿軀。」
再譬蘇東坡一句:「孤村野店亦何有,欲發狂言須鬥酒。」
再譬如:「飲中真味老更濃,醉裡狂言醒可怕。」
試問那一句不狂?那一句不夠率性?
再來一句:「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別看蘇軾寫起這些詩有股輕狂的勁,他也是一位風流的詩人,寫過不少多情的詩,如「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做嶺南人」;「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枝上柳絮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等等。
40歲蘇軾泛舟西湖,醉眼朦朧看中12歲歌姬,一首千古名詩俘獲芳心
蘇軾的風流也體現在和小妾的相遇上,當時的蘇軾被請去喝酒,酒過三巡,自然少不了舞姬來助興,舞姬在桌子旁翩翩起舞。
正所謂酒色迷人眼,財帛動人心,一邊是美酒佳餚,一邊是美人相伴,蘇軾就開始有點心動了。
這時候,有一個歌姬引起了蘇軾的關注,這名歌姬與其他歌姬明顯不同,她並沒有濃妝豔抹,年輕素顏的她在眾多歌姬中猶如清水出芙蓉般的清新脫俗,令蘇軾意亂情迷。
這時候正巧這名歌姬向蘇軾敬酒,蘇軾仔細定睛看了看,真是一見鍾情,越看越好看,當場他賦詩一首: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流傳千百的佳句就此誕生。
蘇軾在酒場的失態,讓在座的一些商人看在了眼裡,於是就有人買下了這名歌姬,並送給了蘇軾,這名歌姬叫王朝雲,當時年齡只有12歲,而蘇軾已經是奔40的人了,放到現在估計蘇軾能夠判幾年。但正是這位年輕的小妾深得蘇軾的喜歡,而王朝雲也對蘇軾是恩愛有加,相愛相知。
兩人相濡以沫,一起共度了非常美好的二十年時光。這期間,王朝雲非常得蘇軾的喜歡,有一天飯後,蘇軾摸著自己的大肚子問他的幾個侍妾,這肚子裡裝的什麼啊,有的人回答說是詩,有的人回答說是文章,只有朝雲回答說是一肚子不合時宜。蘇軾說:「不合時宜,唯有朝雲能識我」。
而朝雲確實是真的懂蘇軾,有一個春天,蘇軾寫了一首詩詞,這首詩詞叫《蝶戀花春景》。
上闕: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蘇軾寫詩詞的目的是感慨自己如同春天的柳絮身不由己,但是天涯何處無芳草,在哪裡他都能活出自己的瀟灑,這正是豪放派的風格。
這首詩詞朝雲是感同身受,他深知蘇軾的不易,因此她每日吟唱這首《蝶戀花》,情到深處竟然潸然淚下,蘇軾感慨說「我正悲秋,你卻又傷春了」。
但自古紅顏多薄命,朝雲終因身體不佳,患病去世,享年只有34歲,對此,蘇軾悲痛欲絕,寫下了「傷心一念償前債,彈指三生斷後緣」。朝雲逝後,蘇軾身邊再無其他女人,蝶戀花終生不再聆聽。
曾經有很多人問我,我們為什麼要學古詩詞?
因為詩詞是語言的精華,是一門藝術,語言我們都會,但是語言之美卻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掌握,而語言最高的境界就是詩詞,它是對語言的高度概括和凝練,是最美的語言表達。
《蘇軾古詩詞》讓我走近這位「性情中人」,再讀「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這樣的詩句,便有了一種「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的感懷、豁然與洞明。
我讀的這本《蘇軾詞傳》中選取了蘇軾一生中所作的詞和詩。
難得的是,這本書還以蘇軾的詞為主題,從當時的社會觀念與時代背景出發,對蘇軾的生平際遇、詩詞藝術、社會活動等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再現了蘇軾以文傳世、以官入世的典型宋代文官形象。
文筆華麗而不浮誇,如此心靜方能品人間至味。
書中用唯美深情的妙筆將蘇軾的一生娓娓道來,既豐富了文章內容,又能從東坡的生平中體會到他作詞時的心情,從而更加了解這位詩詞大家的超脫心境。
這一套書中還有一本《辛棄疾詞傳》。
東坡仙才,史無二例;稼軒雄才,如鯨吞海。
辛棄疾是亂世中的抗金英雄,他以武起身,卻終成文業,與蘇軾並稱為"蘇辛",被譽為"詞中之龍"。正所謂「劍有殺氣 詞有柔情」。
這本書也以同樣的手筆,在參考大量史料的基礎上,再現了辛棄疾傳奇的一生。
除此之外,還有《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倉央嘉措詩傳》。
六本書活動價僅需45元,也就是一包煙的價錢,就能讀懂6位詩人的名作,並能從中感悟到大家風範的人生哲理,實在是個機會呀!
點擊下方商品卡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