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易經,最重要的便是要讀懂易經的易理,而易理又都是在64卦之中,因此把握64卦是學習易經、感悟易經的必備條件。易經這本書應有盡有,而且博大精深,自打易經誕生之初,許多智慧的先賢都依靠易經的智慧感受出很多道理,因此才有了後來的五經四書和國學經典。
易經天地萬物的是宇宙人生的哲理,涉及到天地萬物各個領域,大家學習易經,要時刻和日常生活緊密相連,那樣才能學以致用。正如明代心學大師王陽明曾說的「知行合一」,實際上學習易經,也是不斷地總結和實踐的一個過程。
可是易經又並非那麼容易理解,一是上面的文字皆為上古時代的文言文,又極為的精簡,再加上易經需用充分的想像力,義理和象數融合在一起,又增加了易經學習的難度和成本。
那麼什麼叫義理呢?易經的義理指的便是世間萬物的道理,舉個非常簡單的例子來說,陰天會下雨、秋天結了霜就會變寒冷、與人交流以和為貴才會獲得利益,這一切都是非常簡單、最實用的自然常識,可是義理不是如此的簡單,假如細細地分析背後的道理,便會產生許多感受,這就是格物致知的境界了。
象數指的是觀察事物的大致面貌,例如佔卜中的梅花易數,注重的是隨時起卦,實際上便是象數得以不變應萬變。例如看到一個年輕人在山下,那麼上卦便是艮,下卦便是震,山雷頤卦瞬間就形成了。獲得了卦象,再去預測事物,就有了一個定位,解卦也會遊刃有餘。
實際上易經中有9個字的人生箴言,任何一個卦都可以用9個字來描述,只需我們把握透徹,就可以解讀64卦,成為學習易經的高手。
一安其位
易經每一個卦,都有6個爻,每一個爻都代表了事物發展的走向。例如乾卦的潛龍、見龍、惕龍、躍龍、飛龍、亢龍,每一條龍都是在不同的位置上發揮作用。我們看易經的卦象,需用明白自身人生的坐標,現階段處在哪個位置上,那樣才能根據目前的現狀做出合理的調整和規劃。
「安其位」不是告訴我們要滿足現狀,反而是要認清現實,找出目標。例如一個人剛開始進入公司,顯然需用不斷地融合這個大環境,終究隻身一人,許多事情都需用慢慢地摸索,明白自身是一條「潛龍」,安分守己,踏踏實實,才會被領導器重。假若一進公司啥事都搶在第一,非常容易遭人嫉妒,這就不是安其位的表現了。
二知其時
「知其時」是告訴我們,一個人要不斷地為自己新起點新徵程,與此同時還
要審時度勢,待時而動。當外界的環境平穩,有些人就開始樂不思蜀,這實際上便是一種自我的放縱。1個真真正正有本事的人,不論在什麼時候,一定會思考人生和未來,並且不停地學習專業知識,這樣才會把握機會,獲得貴人的賞識。
明白自身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在什麼時候去做,這就是「知其時」的奧秘。
三得其人
易經64卦中,正中間的三爻和四爻便是人的位置,「得其人」的意思是說,人的一生能實現什麼樣的高度,關鍵是需要看自身碰到什麼樣的人。自身的勤奮是一個層面,而只憑著勤奮,卻沒有貴人的協助,也是十分艱辛的事情。
在歷史上許多 成功人,都是有貴人的協助,例如諸葛亮獲得了劉備的賞識才大展才華,嶽飛獲得宗澤的賞識一路晉升,又無法得到高宗趙構的支持最終被害。由此可見人的一生碰到1個協助我們的人,是多麼的重要和必要。
易經的「安其位、知其時、得其人」這短短9個字,說盡了易經的智慧。能做到這9個字,人的一生也會恍然大悟,讀懂之後64卦中隱含的智慧也會迎刃而解。
學習易經有好方法
很多人都會問我,學習易經是否有好的方法。實際上學習易經,64卦的卦象我們要熟練地掌握,這過程中就牽涉到了一個熟背。有些人記憶力不好,老是今日背明日就忘掉,實際上背易經的確有好方法,並且輕輕鬆鬆記憶,還很牢固。
我經常聽到身邊看易經的朋友抱怨說:古書文言文看不懂,解讀得很無聊看不下去,不知道如何用到實際生活中啊等等問題。
因此,我總是會向他們推薦自己正在學習的《圖解易經》,很多人向我反映都是完全沒了因為文言文導致的閱讀困難的問題,還用以圖解文的方式,全面系統地為我們講授學習《易經》所需要的基礎知識。
它從五行、天幹、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再到《易經》中的象、數、理的介紹。
在尊重原著內容的基礎上,還原最真實的《易經》,並且通過結合實際的例子來告訴你如何去分析問題,《易經》六十四卦不再是冰冷冷的符號,而是變成讓我們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的大智慧,著實讓我受益無窮。
一本僅需要69塊錢,就是一頓飯錢,便能讓自己受益一生,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