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悼亡詩字字寸斷肝腸,多少人悲痛傷懷,元稹有此知己不枉一生

2020-12-20 千斌詩詞

縱橫千裡,茫茫人海,萍水相逢縱然美麗,然相逢不如相識情重,相識不如相知理性,相知不如知己知心會意。人生如同一場旅行,遇見誰都已註定,陪你走過一段旅程是相識、相知的朋友,走完一生的是難求的知已。因為相識相知易得,知已可遇而不可求,人生得一知已足矣。千斌認為士為知已者死、女為悅已者容,千金易得、知已難求。從古到今於滾滾塵世中對知己尋尋覓覓,又有幾人覓得?人生總是有許多不如意,想擁有一個知已就是這麼難!因為知己是彼此一種心靈的共鳴,是一種心照不宣的默契,惺惺相惜,相見恨晚。

春秋戰國時期伯牙與鍾子期是知己之交典範。伯牙善於彈奏,鍾子期善於聆聽,彼此共鳴。鍾子期亡故,再無知音鑑賞,伯牙悲痛至極,摔琴斷弦,終生不撫以顯情深義重,知音難得。唐代也有這樣至交的詩人,他們就是白居易和元稹,文採卓絕彼此仰慕,同年科舉高中,抱負遠大而趨同,閒暇中賞月品酒,庭下吟詩作畫,心心相印。元稹因政見不同遭謫貶,白居易死諫不遂而左遷,同為失意人,同命相憐,互通書信,傾訴衷腸。白居易賦閒於洛陽,驚聞元稹病逝於武昌,其靈柩途徑洛陽,白居易揮淚寫下《夢微之》以祭知己在天之靈。今天我們走進白居易詩作,感受知己攜手進退,生死離別的情愫,共同欣賞《夢微之》。

夢微之唐代:白居易夜來攜手夢同遊,晨起盈巾淚莫收。漳浦老身三度病,鹹陽宿草八回秋。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阿衛韓郎相次去,夜臺茫昧得知不?

這首詩白居易為悼念元稹所作,千斌認為元稹逝去,其情悲痛,肝腸寸斷,心無所依,情真意切,不知多少人而傷懷!

首聯「夜來攜手夢同遊,晨起盈巾淚莫收」,夢中重逢,攜手宦遊,意氣風發,指點江山,心系黎民百姓,施展抱負,前程似錦。早上醒來,濁淚溼巾帕,知己天各一方,相見於依稀夢中,聊以慰藉。聞知噩耗,此生不能再見,腦海中浮現逝去的時光,無奈憂傷,痛徹心扉。

頷聯「漳浦老身三度病,鹹陽草樹八回秋」,詩人在貶所漳浦八年病患數次,身體大不如前,知己元稹同樣病衰離他而去,內心空虛,像草樹一樣虛度輪迴,虛度餘生,視知己為整個世界。

頸聯「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元稹已赴黃泉,正化作塵土,詩人滿頭白髮,寂靜孤單,暫居人間,自覺毫無意義。千斌認為這份思友之情彌足珍貴,但又頹廢,不可自暴自棄,應當老驥伏櫪。

尾聯「阿衛韓郎相次去,夜臺茫昧得知不」,詩人告訴知己,你的兒子阿衛、女婿韓郎都隨你去了,你在黃泉知道嗎?千斌認為詩人仍對故去的知己念念不忘,不時的告訴他世間的事情,如同聊天,顯示出詩人內心的荒涼和對知己的掛念。

千斌認為白居易與元稹的情意堪比伯牙與鍾子期,生死互倚,生的人魂魄依隨知己而去,內心世界無人知曉,找不善解人意或心靈共鳴的人,顯得孤獨無奈,毫無生活情趣。這就是世間的真情,互相欣賞,互相讚美,彼此打開了心扉。也請你不要因知己故去而關閉心門,封閉自己,應當走出悲痛,打開心窗,迎接新的陽光,接納新的友情或親情以豁達人生,夫妻相濡以沫的真情,兒孫繞膝的天倫之樂,忘年之交的物我兩忘。總之知己為人生的精神依靠,但不是生活的全部,學會精神的獨立。知己難覓,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哪怕人生匆匆,不要拘於失去,情誼長存更足矣。

相關焦點

  • 元稹的這首詩,僅用開篇的十四字,就寫出了悼亡詩一種絕美的境界
    一位唐朝有名的多情才子,一首感人至深的悼亡詞,這兩者之間似乎在感情上不存在任何交集,但是在邏輯與現實歷史中,卻是真實存在的。這位多情的才子就是元稹。元稹似乎除了在友誼方面與白居易交好之外,剩下的感情生活、交際基本上是與不同的女性打交道了。他與薛濤的斷舍離,使他成為《西廂記》張生的原型人物,但是元稹卻不是一位薄倖的人,當他後來遇到了韋叢,倆人的愛情中成為唐朝的一段佳話。在韋叢死後,元稹寫過數首悼亡詩,並且每首詩都寫得十分出色,這在整個唐代都少有,因此顯得彌足珍貴。
  • 元稹最深情的一首詩,驚豔世人,堪稱唐朝最經典的悼亡詩歌!
    歷史上寫悼亡詩詞的文人很多,其中自然是不乏名篇的,比如中國古代四大悼亡詩,除了潘安的《悼亡詩》,就還有我們熟知的蘇軾的那首《江城子》,一句「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道出了多少無奈的深情與心酸;北宋詞人賀鑄的《鷓鴣天》也是四大悼亡詩之一,只是流傳度不如其他幾首罷了,但也的確情真意切。
  • 十首經典悼亡詩:用一生換一首詩
    悼亡詩古已有之,早在《詩經》中就出現了悼亡詩。西晉潘安曾寫《悼亡詩》緬懷妻子,後來,悼亡詩多指丈夫悼念妻子的詩。歷史上,潘安是一個美麗的少年郎,走在路上,還有人「投水果」,一時傳為佳話。可他對妻子的感情始終如一,二十四歲結婚,與妻子和睦相隨二十六載。潘安五十歲時,妻子去世,他十分悲痛,服喪一年後,作《悼亡詩》三首。
  • 五首悽清的悼亡詩:每一字都是悲痛,每一句都是情深
    誰又知曉那其中沉澱了多少刻骨的思念與悲痛?2、賀鑄《半死桐鷓鴣天》重過閶門萬事非,同來何事不同歸。梧桐半死清霜後,頭白鴛鴦失伴飛。原上草,露初晞,舊棲新壠兩依依。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這是賀鑄懷念去世妻子的悼亡詞,在他57歲客居蘇州時,妻子突然離世。賀鑄中年以後曾經多次路過或客居蘇州,前一次他還是與妻子趙氏一同來的,後一次他卻已是孤身一人。蘇州景物依舊,可曾陪著我絮語家常、攜手共賞美景的人,卻已不再了。我們一同來的,為何不一起回去呢?人生最沉痛的,莫過於物是人已非。
  • 十首悼亡詩詞,最適合清明讀
    詩詞君:潘安是西晉時的文學家,這組《悼亡詩》是詩人悼念亡妻楊氏的詩作。楊氏是西晉書法家戴侯楊肇的女兒,兩人一起生活了二十四年,感情十分深厚。楊氏亡後,潘安寫了許多詩賦悼念楊氏。這組《悼亡詩》就是其中的傑作。在這首《悼亡詩》中,潘安懷念與妻子往昔的種種,沉痛哀傷,其與妻子的深厚感情,可見一斑。
  • 五首著名的悼亡古詩詞,句句讓人落淚
    有一個兩個人在沈園相遇,分別寫下了著名的釵頭鳳,離開後唐婉就鬱鬱而終了。唐婉死後,陸遊經常寫詩悼念,這首詩就是其中一首:城牆上的畫角聲也在為我悲痛,沈園早已經物是人非,我傷心的路過園中的橋,橋下春水依然碧綠,在這裡我曾看到她(唐婉)的身影像驚鴻一樣走來。
  • 4首必讀的悼亡詩:情意綿綿無絕期!
    可總有那麼幾首詩那麼幾個詩人,讓我們相信愛情的堅貞不渝。那些著名的悼亡詩,你知道幾首呢?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此詞情意纏綿,字字血淚。上闕寫詞人對亡妻的深沉的思念,寫實;下闕記述夢境,抒寫了詞人對亡妻執著不舍的深情,寫虛。
  • 詩詞丨悼亡詩 中國古代四大悼亡詩,曾經滄海難為水
    潘安悲痛之極,為她服喪一年,期滿後於元康六年(269)改服赴任,作《悼亡詩》三首。詩中所寫都是日常生活之事,語言平易近人,自然流暢,沒有什麼深奧難懂的句子。「望廬思其人,入室想所歷。」睹物思人,撫衿長嘆,徘徊墓前,不忍離去,最後「揮涕強就車」,「路極悲有餘」。
  • 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元稹的三首悼亡詩與三重恨
    這三首詩,有點像和杜甫的《秋興八首》類似,不要割裂開欣賞。其實題主的問題中,最令人思索的是「恨」這個字,這個人人有的恨是什麼意思呢?從元稹的三首詩中可以看出,這個「恨」中,有著詩人複雜的情感,包含著三重含義。一、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題目中的這兩句詩,出自《遣悲懷》第二首:昔日戲言身後意,今朝都到眼前來。
  • 中國悼亡詩詞的文學史上,這六首悼亡詩詞堪稱絕唱,首首催人淚下
    ——《悼亡詩》南朝·沈約沈約的這個首《悼亡詩》也是為了悼念亡妻而作。在這首詩中最為突出的特點便是字裡行間透露著一股子「清怨」。在詞的詩的前半以大自然的永恆來反襯人生易逝、一去不返的悲 哀;後半將悲傷的情感同悽涼的環境融為一處,情狀交現,悲愴靡加。沈約的這首悼亡詩對後世以離別哀亡的為題材的詩詞作品有較大影響。
  • 元稹這首愛情詩有兩個典故一個成語,首聯兩句更是千古傳誦的名句
    現存詩八百三十餘首。今天我們要品讀的就是唐代詩人元稹的名作《離思》第四首,詩云: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這首詩作於元和五年(810年)元稹被貶官江陵府士曹參軍時。是作者為悼念妻子韋叢而作。
  • 白居易給元稹寫過幾百首詩,最美不過這首,比情書還要感人
    唐朝詩人喜歡以詩傳情,元白之間的贈詩是排名第一的。要知道,元稹被後世詬病為大唐第一渣男,用情極為不專,先後交往拋棄的女子,數得上名字的就有崔鶯鶯、薛濤等等。但對於白居易,卻是始終如一,即便是在病重的時候,他也寫下了《寄樂天》,既對朋友的前途擔心,又表達了來生願意繼續為友的願望:無身尚擬魂相就,身在那無夢往還。
  • 「老年多健忘,唯不忘相思」,八首催人淚下的悼亡詩
    元稹有離思詩五首,這是其中第四首,都是為了追悼亡妻韋叢而作。韋叢為當時太子少保韋夏卿之幼女,二十歲時下嫁元稹,其時元稹尚無功名,婚後頗受貧困之苦,而她無半分怨言,元稹與她兩情甚篤,七年後韋叢病逝。元稹此首悼亡之作表達了其對妻子的忠貞與懷念之情——曾經經過滄海的人,再看到其它的水,也不再是壯闊可觀的水,看過巫山的雲之後,便覺得別地方的雲都不值得一看;即使從無數的美女中走過,都懶得回過頭看她們一眼,一半固然是為了修身治學,一半卻是無法忘情於你呀!此作取譬極高,抒情強烈,詞意豪壯,用筆極妙,感動了歷代無數痴男怨女。
  • 元稹為妻子寫下悼亡詩,第一句寫錯了,知名度卻最高
    我們知道唐朝的宰相、大詩人元稹是一個情場浪子,或者乾脆可以說是「渣男」。他流落到舅家時,曾經與表妹珠胎暗結,後來卻始亂終棄,元稹卻以此寫下了《鶯鶯傳》,其中不乏洋洋自得之情。另外,元稹還與薛濤,劉彩春鬧出緋聞。但是,人都是有兩面性的,元稹對原配妻子韋叢也應該是真心的。
  • 唐代才子元稹:荼靡一生,風流韻事詩千篇
    而元稹卻把信炫耀一般地拿給別人看,仿佛是為了證明他的魅力有多麼的大,他把這當成一種資本炒作,當作笑話供人取樂。知書達理的雙文,於次年嫁人。元稹卻不淡定了,以表兄的身份想再見她一面。雙文避而不見,只給了他一首詩「棄置今何道,當時且自親,還將舊時意,憐取眼前人」。便打發了他。
  • 唐宋時期最著名的五首悼亡詩詞,前兩首知名度最高
    這是唐代詩人元稹創作的七言絕句,是《離思五首》的第四首詩。全詩採用巧比曲喻的手法,用 「水」、「雲」、「花」來表達對妻子的無限懷念,也真摯熱烈的讚美了夫妻之間的恩愛。全詩悲壯而不低沉,不愧為傳唱千古的佳作。
  • 四首經典悼亡詩,篇篇催人淚,元稹,蘇軾,納蘭性德,你喜歡誰?
    在所有的古詩中,最令人催淚悲傷的,莫過於悼亡詩了。筆者精選了幾首經典的悼亡詩,篇篇催人淚,你最喜歡哪一首。元稹是唐朝著名詩人,本是北魏皇室後裔,他和白居易同時科舉及第並結為摯友。他的詩歌特點言淺意衷,扣人心弦。
  • 三首悼亡古詩詞,情真意切催人淚下,讀後讓人肝腸寸斷
    人世間,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最痛苦之事莫過於生死離別。古代詩詞題材豐富,有一種非常特殊,那就是悼亡詩詞。公認的最早悼亡詩,出自晉代美男子潘安之手。潘安帥氣逼人,每次上街回頭率超高,無數少女為之傾倒,但潘安並不花心,一生只愛妻子一人,再也容不下其他女子,無論對方多麼優秀。
  • 史上最有名的7首悼亡詩詞,白居易享受格調最高,第四首太傷感!
    潘嶽《悼亡詩》是詩人悼念亡妻楊氏的詩作,潘嶽夫婦感情很好,楊氏亡後,潘嶽寫了一些悼亡詩賦,除《悼亡詩》三首之外,還有《哀永逝文》《悼亡賦》等,表現了詩人與妻子的深厚感情。在這些悼亡詩賦中,《悼亡詩》三首都堪稱傑作,而在三首《悼亡詩》中,第一首傳誦千古,尤為有名。
  • 梅堯臣寫了三首《悼亡詩》,有人說,這才是千古第一的悼亡詩
    有人感動於元稹對亡妻韋叢的深沉懷念: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這兩首詩是悼亡詩中的經典,一直為人所讚賞,但是,有人說,另有一組悼亡詩,最真摯,最純潔,當為千古第一。這一組悼亡詩就是北宋詩人梅堯臣的《悼亡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