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一個好漢三個幫」,誰還能沒幾個朋友。但交友亦是一門學問,曾國藩曾說:「一生之成敗,皆關乎朋友之賢否,不可不慎也」。概括來說,就是要交益友、摯友、諍友,不交損友、佞友、酒肉朋友。在我國古典詩歌中,就有不少詩是抒寫友情的可貴。如白居易的《藍橋驛見元九詩》。
《藍橋驛見元九詩》是白居易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它寫於公元815年,也就是唐憲宗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貶江州司馬期間。題中所說的「藍橋驛」,即古代驛站名,在陝西省藍田縣東南藍溪之上。「元九」,則是唐代詩人元稹的別稱,因為他排行第九,故稱之。元稹是白居易的摯交,常有詩歌往來。
公元810年,也就是唐憲宗元和五年,元稹自監察御史被貶為江陵士曹參軍,經歷了五年的貶謫生涯。五年後,元稹奉召還京,路過藍橋驛的時候,在驛亭壁上留下了一首詩《留呈夢得子厚致用》。但他剛回京,不久就再一次被貶。白居易隨後也被貶,其中一段路程,與元稹西歸的道路是一致的。
當白居易在藍橋驛看到元稹詩作的時候,便感到政治風雲變幻如此詭譎,故寫下了這首《藍橋驛見元九詩》。所以它不僅僅只是平淡的徵途紀事,還表現出了白居易和元稹的深厚友誼。雖然這首詩僅有4句,相對於白居易的眾多名篇來說,也很少有人知道。但是它卻道出了友情的可貴,值得一讀。
《藍橋驛見元九詩》
藍橋春雪君歸日,秦嶺秋風我去時。
每到驛亭先下馬,循牆繞柱覓君詩。
元稹在詩中有「千層玉帳鋪松蓋,五出銀區印虎蹄」之句,說明他經過藍橋驛的時候,正值元月春雪。所以白居易也就在詩的開篇說:「藍橋春雪君歸日」。而白居易被貶江州是在八月,已經到了秋風颯颯的季節,故說:「秦嶺秋風我去時」。
因為他們有一段路途是一致的,當白居易在藍橋驛看到了元稹詩後,自然也就萌生了在沿途驛亭尋找元稹詩的畫面。這也就是後兩句「每到驛亭先下馬,循牆繞柱覓君詩」的意思。看起來似乎這兩句詩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但細細品味,就會發現白居易處處留心,循牆繞柱尋覓的,不僅是元稹的詩,更是他的心。共同的悲劇道路,既是「同是天涯淪落人」,又是「同甘共苦」。
春去秋來,雪飛風緊。自然界的變化,見證了人事的升沉變化。也蘊含了白居易心中對此命運沉痛悽愴的感情。雖然在詩中各種情緒,都寫得極其克制,但無疑言淺情深。友情可貴,白詩可歌,同甘共苦,更是可泣。在白居易這可歌可泣的詩作中,我們亦能明白友情的可貴。
綜觀白居易的這首詩,主要是以傳神的細節描繪和動作旋律的烘託,刻畫詩人的形象和內心活動,將白居易與元稹的真摯友情淋漓盡致地展現在我們面前。總的來說,它是一首值得一讀的佳作。最後,附上元稹的《留呈夢得子厚致用》:
泉溜才通疑夜磬,燒煙餘暖有春泥。千層玉帳鋪松蓋,五出銀區印虎蹄。暗落金烏山漸黑,深埋粉堠路渾迷。 心知魏闕無多地,十二瓊樓百裡西。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