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名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真實含義是什麼?

2020-12-20 文史夢古今

千古名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真實含義是什麼?

分析一位詩人的詩句,不能簡單地從字面意思來理解,這是非常片面的。從字面意思上來看,這首詩是用來寫愛情的,用情至真,感情細膩,充分體現了詩人對亡妻的懷念之情。可你要是明白了唐代詩人的慣用伎倆就會明白,這種委婉的表達方式,背後體現的是一種政治訴求。「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語出唐代大詩人元稹名作《離思》,全文如下:

離思 唐·元稹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據悉,《離思》創作於公元809年春(註:元和四年),元稹奉命出使劍南東川。當時的元稹一心為民,大膽彈劾權貴,平反了不少冤假錯案。然而,精明強幹的元稹,遭到了朝中舊官僚階層及藩鎮集團的一致反對。經過激烈的權力鬥爭,元稹被貶到了東都御史臺,即分務東臺

說白了,這一安置就是為了排擠元稹。恰好這一年,元稹的髮妻韋叢盛年早逝。韋叢陪伴元稹度過了艱苦的歲月,並且知書達理,處處為元稹考慮。在家長制主導的封建婚姻中,夫妻二人能夠有如此好的感情已經相當不容易了。

感情上的痛失愛妻,朝廷上的權貴傾軋,雙重打擊讓元稹很是痛苦。因而,這一時期元稹創作了不少悼念亡妻的詩歌,《離思》便是其中之一。因而,「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表面上是為了悼念亡妻,真正的含義是為了表達自己的政治訴求:假公不濟私,極心無二慮

何以見得?曾經滄海難為水,語出《孟子·盡心》篇「觀於海者難為水,遊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意即看慣了大海大浪,其他水就看不上了。這裡邊的意思再明顯不過了,元稹借悼念亡妻來表達對君王的忠貞。除去巫山不是雲就更明顯了,語出《高唐賦序》,其云為神女所化,上屬於天,下入於淵,茂如松,美若嬌姬。元稹的意思很樸素,我和老婆之間的感情很好,任憑其他再好也阻擋不住我對老婆的愛戀。

這一寄情兒女情長以表達對君王的忠貞,在唐詩中非常常見,最為經典的就是白居易的《長恨歌》,借著漢唐兒女故事針砭時弊。元稹沒有針砭時弊的意思,倒是通過對老婆的愛戀,延伸到了對君王的愛戴。畢竟元稹是一個政治家,首先考慮到的是政治影響,其次才是兒女情長。

所以,要是把「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當作愛情誓言那就太淺顯了這背後體現的是元稹的家國情懷。因而,這句話真正的含義是要忠於君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相關焦點

  •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到底是什麼意思?
    元稹《離思》之四: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這是一首悼亡詩。
  •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真正的含義你懂幾分!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真正的含義你懂幾分!此詩岀自唐著名詩人一一元稹《離思五首-其四》。是一首流傳千古的悼亡妻佳作: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這是元稹情真意切的真情表達。
  •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更深層次的含義你知道嗎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更深層次的含義你知道嗎詩詞起源與先秦,在唐代到達鼎盛。中國詞起源於隋唐,流行於宋代。中華詩詞源自於民間,是一種草根文學,即便是在21世紀的中國,詩詞則深受普通大眾的青睞。
  • 曾經滄海難為水 除卻巫山不是雲
    ,除卻巫山不是雲。難為:這裡指「不足為顧」「不值得一觀」的意思。除卻:除了,離開。這句意思為:相形之下,除了巫山,別處的雲便不稱其為雲。此句與前句均暗喻自己曾經接觸過的一段戀情。取次:草草,倉促,隨意。這裡是「匆匆經過」「倉促經過」或「漫不經心地路過」的樣子。不應解釋為「按次序走過」。例:宋陸遊《秋暑夜興》詩:「呼童持燭開藤紙,一首清詩取次成。」
  • 古詩詞||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出自唐代元稹的《離思五首·其四》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收藏下載複製完善愛情,悼亡,早教譯文及注釋譯文經歷過波瀾壯闊的大海,別處的水再也不值得一觀。
  •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是什麼意思?看了讓人羞愧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看了讓人羞愧!對於詩歌,大家從小到大都學過不少詩歌,今天就說一說元稹悼念亡妻韋叢的這首《離思五首》的一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講一講這背後的故事。
  • 農村俗語「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到底是在說什麼?
    唐代詩人在悼念亡妻的時候說的這句話,從此之後流傳了千古,常被人用來形容愛情,但是具體是什麼意思,卻有很多人都不知道,下面我們就給大家說一下這句話的具體含義。曾經滄海難為水如果曾經在大海上踏浪而行過,那就不會有意去渡那些小溪小河,因為見過了大海上的浩瀚風光,再來看小溪就感覺不能稱之為水了。
  •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真正的含義是什麼?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意思就是,親愛的呀,當我看到你這片大海以後,世界上的任何江河湖海對於我來說都不再是水了(我心裡只有你這一片水)。親愛的呀,當我看到你這朵巫山上的雲彩以後,世界上就再也沒有雲彩了,因為我的心中只有你這一片雲彩。
  •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究竟有多美和多深的含義?
    元稹的《離思五首》中,有這樣一首非常優美,而含義深刻的著名詩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痴迷在你愛的海洋裡,陶醉在你的雲霧夢幻裡,我就不會再對其它女人感興趣了,深深地愛著你,沒有人能夠比得上你。
  • 當一個人對你說「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是什麼意思?
    當一個人對你說「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是什麼意思?所謂不可超越的愛情,真的普遍存在嗎?所謂「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不過是少年不識愁滋味,欲賦新詞強說愁的消極心態。這個世界上,之所以多數人認為有不可超越的愛情,更多地是因為年紀變大,心態變老,沒有別的。純情投入年代往往不成熟,正所謂初戀往往是失敗的,也是青澀的。不要因為青澀一次,就不再奢望成熟。
  • 曾經滄海難為水,元稹懷念妻子的詩,卻成了描寫愛情的千古名句
    前些時候有一個談戀愛的小女子問我,「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那句話是什麼意思?她說朋友在微信裡引用了它,當時不是很了解,怕弄錯了成為笑話,所以沒有貿然回復。於是我告訴她這是唐代詩人元稹的一句詩,自己可以上網查一查。
  • 曾經滄海難為水, 除卻巫山不是雲
    其四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其五尋常百種花齊發,偏摘梨花與白人。今日江頭兩三樹,可憐和葉度殘春。【白話譯文】其一不一會兒初升的太陽照在抹了胭脂的臉頰上,仿佛一朵紅花甦醒綻放又仿佛要化開了一般。
  •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元稹
    附上元稹作品《離思五首》其四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前兩句詩即使是現在也是廣為流傳的兩句。如果喜歡作者搜集的文學內容就點擊加關注或者收藏吧~
  • 滄海難為水 巫山不是雲
    滄海難為水,巫山不是雲作者:陳 星 第一次品讀元稹的《離思》「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離思[唐] 元稹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 論詩是聖賢,論情是禽獸: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元稹還寫了《離思》詩五首,以「懷念」崔鶯鶯,其中第四首中有「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句子,為後世所傳誦。「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意思是他對其她女色絕無眷戀之心,除「君」之外,再沒有能使自己動情的女子了。但事實並不是這樣,元稹到了長安,為了求取功名,竟無情地把他的初戀情人崔鶯鶯拋棄了,娶了對他有「幫助」的韋叢。
  • 千古名句:「除卻巫山不是雲」,究竟啥意思?老師都不願意多講
    事實上關於《離思五首·其四》詩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其實也蘊含了不可告人的秘密。但是關於「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卻很少會有老師深入解析。實際上《離思五首·其四》共四句,後兩句為:「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這是元稹為自己的亡妻韋叢作的悼亡詩。相傳元稹和妻子韋叢,關係特別親密,但是他的妻子卻體弱多病,並在生完孩子之後因病去世。
  •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究竟什麼意思?且行且珍惜
    今天小編就是圍繞「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這句詩,來給大家講述一下這句詩句究竟是什麼意思。小編來講一下這句詩背後的故事,可能看完小編的講解以後,會讓你汗顏。且行且珍惜吧!也許,有很多讀者都讀過這句古詩,大概那些看過的讀者也都知道這是描寫愛情的詩句。
  •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見薛濤 誰才是誰的誰?
    那一年,他老婆死了,他寫下了千古名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西廂記她因家庭變故,不得已進入娛樂行業,成為一名在編的管仲弟子,對於她的成名,這可能是一個歷史玩笑,如果她不進入這個行業,也許安靜一生,並且可能留下其他佳話,不會與魚玄機、李冶那樣名聲狼藉的人並列四美女詩人,我始終認為,魚玄機和李冶的墮落,都是主動的,而她一直是被動和無奈的,這並不是她的選擇
  • 「曾經滄海難為水」的真正意思是什麼?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巧比曲喻:用水、用雲、用花比人。曲折委婉,含而不露,意境深遠,耐人尋味。「曾經滄海難為水」,暗喻,是從孟子「觀於海者難為水」《孟子·盡心篇》脫化而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