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滄海難為水, 除卻巫山不是雲

2021-02-19 平民書友2018

唐代詩人元稹創作的《離思五首》是一組悼亡絕句,為追悼亡妻韋叢而作。詩人運用「索物以託情」的比興手法,抒寫了對亡妻忠貞不渝的愛情和刻骨銘心的思念。唐德宗貞元十八年(802年),韋叢20歲時嫁給元稹,當時元稹尚無功名,婚後頗受貧困之苦,而她無半分怨言,元稹與她兩情甚篤。七年後韋叢病逝,韋叢死後,元稹有不少悼亡之作,這是其中比較著名的一組詩。

其一

自愛殘妝曉鏡中,環釵漫篸綠絲叢。

須臾日射胭脂頰,一朵紅蘇旋欲融。

其二

山泉散漫繞階流,萬樹桃花映小樓。

閒讀道書慵未起,水晶簾下看梳頭。

其三

紅羅著壓逐時新,吉了花紗嫩麴塵。

第一莫嫌材地弱,些些紕縵最宜人。

其四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其五

尋常百種花齊發,偏摘梨花與白人。

今日江頭兩三樹,可憐和葉度殘春。

【白話譯文】

其一

不一會兒初升的太陽照在抹了胭脂的臉頰上,仿佛一朵紅花甦醒綻放又仿佛要化開了一般。

其二

山泉繞著臺階緩緩流去,萬樹桃花掩映著小樓。

我在樓上悠閒地翻看道教書籍慵懶著沒有起身,隔著水晶簾看你在妝檯前梳頭。

其三

著壓的紅羅總是追逐時髦新穎的花樣,繡著秦吉了花紋的紗布染著酒麴一樣的嫩色。

你說不要首先嫌布料的材質太薄弱,稍微有些經緯稀疏的帛才是最宜人的。

其四

曾經領略過蒼茫的大海,就覺得別處的水相形見絀;曾經領略過巫山的雲靄,就覺得別處的雲黯然失色。

即使身處萬花叢中,我也懶於回頭一望,這也許是因為修道,也許是因為你的緣故吧。

其五

當時百花齊放,我卻偏偏摘了朵白色的梨花送給你這個皮膚潔白如玉的女子。

如今我就像那兩三棵樹一樣靜靜地站在江邊,可憐只有一樹綠葉和我一起度過殘春。

推薦:930篇詩詞歌賦詳解 全十冊

相關焦點

  • 曾經滄海難為水 除卻巫山不是雲
    ,除卻巫山不是雲。難為:這裡指「不足為顧」「不值得一觀」的意思。除卻:除了,離開。這句意思為:相形之下,除了巫山,別處的雲便不稱其為雲。此句與前句均暗喻自己曾經接觸過的一段戀情。取次:草草,倉促,隨意。這裡是「匆匆經過」「倉促經過」或「漫不經心地路過」的樣子。不應解釋為「按次序走過」。例:宋陸遊《秋暑夜興》詩:「呼童持燭開藤紙,一首清詩取次成。」
  • 古詩詞||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出自唐代元稹的《離思五首·其四》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收藏下載複製完善愛情,悼亡,早教譯文及注釋譯文經歷過波瀾壯闊的大海,別處的水再也不值得一觀。
  •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到底是什麼意思?
    元稹《離思》之四: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這是一首悼亡詩。
  • 千古名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真實含義是什麼?
    千古名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真實含義是什麼?分析一位詩人的詩句,不能簡單地從字面意思來理解,這是非常片面的。從字面意思上來看,這首詩是用來寫愛情的,用情至真,感情細膩,充分體現了詩人對亡妻的懷念之情。
  •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是什麼意思?看了讓人羞愧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看了讓人羞愧!對於詩歌,大家從小到大都學過不少詩歌,今天就說一說元稹悼念亡妻韋叢的這首《離思五首》的一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講一講這背後的故事。
  •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更深層次的含義你知道嗎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更深層次的含義你知道嗎詩詞起源與先秦,在唐代到達鼎盛。中國詞起源於隋唐,流行於宋代。中華詩詞源自於民間,是一種草根文學,即便是在21世紀的中國,詩詞則深受普通大眾的青睞。
  •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元稹
    附上元稹作品《離思五首》其四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前兩句詩即使是現在也是廣為流傳的兩句。如果喜歡作者搜集的文學內容就點擊加關注或者收藏吧~
  • 當一個人對你說「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是什麼意思?
    當一個人對你說「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是什麼意思?所謂不可超越的愛情,真的普遍存在嗎?所謂「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不過是少年不識愁滋味,欲賦新詞強說愁的消極心態。這個世界上,之所以多數人認為有不可超越的愛情,更多地是因為年紀變大,心態變老,沒有別的。純情投入年代往往不成熟,正所謂初戀往往是失敗的,也是青澀的。不要因為青澀一次,就不再奢望成熟。
  •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真正的含義你懂幾分!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真正的含義你懂幾分!此詩岀自唐著名詩人一一元稹《離思五首-其四》。是一首流傳千古的悼亡妻佳作: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這是元稹情真意切的真情表達。
  •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離思[唐] 元稹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 農村俗語「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到底是在說什麼?
    曾經滄海難為水如果曾經在大海上踏浪而行過,那就不會有意去渡那些小溪小河,因為見過了大海上的浩瀚風光,再來看小溪就感覺不能稱之為水了。除卻巫山不是雲看過了巫山上的雲之後,再看其它地方的雲就感覺連雲都稱不上了,見過了巫山上壯美的雲,平常日子上的雲就再也引不起我們的興趣了。
  •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真正的含義是什麼?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意思就是,親愛的呀,當我看到你這片大海以後,世界上的任何江河湖海對於我來說都不再是水了(我心裡只有你這一片水)。親愛的呀,當我看到你這朵巫山上的雲彩以後,世界上就再也沒有雲彩了,因為我的心中只有你這一片雲彩。
  •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究竟有多美和多深的含義?
    元稹的《離思五首》中,有這樣一首非常優美,而含義深刻的著名詩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痴迷在你愛的海洋裡,陶醉在你的雲霧夢幻裡,我就不會再對其它女人感興趣了,深深地愛著你,沒有人能夠比得上你。
  • 滄海難為水 巫山不是雲
    滄海難為水,巫山不是雲作者:陳 星 第一次品讀元稹的《離思》「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 論詩是聖賢,論情是禽獸: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元稹還寫了《離思》詩五首,以「懷念」崔鶯鶯,其中第四首中有「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句子,為後世所傳誦。「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意思是他對其她女色絕無眷戀之心,除「君」之外,再沒有能使自己動情的女子了。但事實並不是這樣,元稹到了長安,為了求取功名,竟無情地把他的初戀情人崔鶯鶯拋棄了,娶了對他有「幫助」的韋叢。
  •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究竟什麼意思?且行且珍惜
    今天小編就是圍繞「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這句詩,來給大家講述一下這句詩句究竟是什麼意思。小編來講一下這句詩背後的故事,可能看完小編的講解以後,會讓你汗顏。且行且珍惜吧!也許,有很多讀者都讀過這句古詩,大概那些看過的讀者也都知道這是描寫愛情的詩句。
  • 「曾經滄海難為水」的真正意思是什麼?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巧比曲喻:用水、用雲、用花比人。曲折委婉,含而不露,意境深遠,耐人尋味。「曾經滄海難為水」,暗喻,是從孟子「觀於海者難為水」《孟子·盡心篇》脫化而來的。
  • 十首愛情詩: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詩中第一聯的上句寫滿山桃花紅豔豔,下句寫江水拍山而流,描寫了水戀山的情景,這樣的情景原是很美的,但對詩中的女子來講,如此美景恰恰勾起了她的無限痛苦。詩的後兩句是對景抒情,用的是兩個比喻:花紅易衰,正像郎君的愛情雖甜,但不久便衰落;而流水滔滔不絕,正好像自己的無盡愁苦。這兩句形象地描繪出了了這個失戀女子的內心痛苦。
  • 千古名句:「除卻巫山不是雲」,究竟啥意思?老師都不願意多講
    事實上關於《離思五首·其四》詩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其實也蘊含了不可告人的秘密。但是關於「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卻很少會有老師深入解析。實際上《離思五首·其四》共四句,後兩句為:「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這是元稹為自己的亡妻韋叢作的悼亡詩。相傳元稹和妻子韋叢,關係特別親密,但是他的妻子卻體弱多病,並在生完孩子之後因病去世。
  •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見薛濤 誰才是誰的誰?
    那一年,他老婆死了,他寫下了千古名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西廂記她因家庭變故,不得已進入娛樂行業,成為一名在編的管仲弟子,對於她的成名,這可能是一個歷史玩笑,如果她不進入這個行業,也許安靜一生,並且可能留下其他佳話,不會與魚玄機、李冶那樣名聲狼藉的人並列四美女詩人,我始終認為,魚玄機和李冶的墮落,都是主動的,而她一直是被動和無奈的,這並不是她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