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全日制研究生=假碩士?上萬人表示「非全」是找工作絆腳石

2020-09-10 奇暨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奇暨學姐!

今天給大家聊聊非全!

非全日制(簡稱「非全」)研究生教育是我國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理應享有平等的就業機會。

然而在近幾年就業季中,許多非全日制碩士畢業生卻遭到了或明或暗的就業歧視。

【我就是二戰也不去讀非全日制】這是17、18、19年,20年無數考生的內心寫照

為什麼「非全」研究生一直飽受非議呢?

首先:我們來了解以下「全日制」和「非全」的區別:

【一】、全日制與「非全」的主要區別:

全日制與非全日制是說學習方式,或者用另一種說法來表述:脫產和在職

  • 即全日制研究生是脫離生產,僅僅是學生身份
  • 非全日制非脫產,可以是在職人員

一般來說,非全日制上課在假期和周末,不與全日制一起上課,但不同學校基於具體情況,通常採取非全日制幾周內集中上課或與全日制一起上課的情況。

【二】、」非全「相較於全日制具體區別:

1.如果你同時考上公務員,可以同時上公務員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而全日制不可以;

2.全日制碩士可以享受研究生國家助學金、學業獎學金、國家獎學金和校設的其他獎助學金,非全日制通常不能享受上述獎助。

3.非全日制不提供宿舍(部分學校統一安排在校外居住)

4.學費高昂(部分專業甚至達到了2倍的差距)

5.20考研改革,院校定向就業不發放派遣證(沒有派遣證沒有應屆生身份)

6.強調著同等培養方案(由於部分院校的師資問題,非全日制與全日制一起上課,極少數能做到周末教學,工作日上班)

【三】、」非全「的就業問題處於相對劣勢:

全日制比非全日制在就業上有一定的優勢,」非全「就業容易受到隱形的歧視(有些同學把沒拿到offer的原因歸結於非全日制。

但隨著18年以來非全日制碩士也陸續採取參加國家統考形式,畢業授予雙證(畢業證、學位證),僅在畢業證上標註非全日制/全日制。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之間的差距逐步縮小中。

【四】、造成」非全「就業歧視的根本原因:

全日制與非全日制入學的成績存在的不小的差距,攻讀非全日製成本高昂。

並且非全日制招生人數多於全日制,難免會讓企業覺得非全日制有花錢買學歷的嫌疑

【五】、讀」非全「建議:

對於要不要讀非全日制,應該根據自己實際的需求決定

  • 如果偏向於科研,您應該選擇學碩
  • 如果您是應屆生且偏向於就業,您應該選擇全日制專碩
  • 如果您是非應屆生且偏向於就業,您應該選擇非全日制專碩

相信隨著國家的提倡與保護,大家會更好的了解到2017年後的統考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實際能力。

我是奇暨學姐!陪你創造奇蹟!

相關焦點

  • 考上碩士卻成了找工作的絆腳石——非全日制研究生求職之痛
    一些非全日制研究生表示,因為用人單位不了解「非全」,辛辛苦苦考上的碩士,反而成了求職的絆腳石。1「非全」研究生:仿佛讀了個「假碩士」在這個特殊的就業季,碩士研究生小曹怎麼都沒想到,阻礙他找工作的竟然是自己的碩士學歷。
  • 考上碩士卻成了找工作的絆腳石 非全日制研究生求職之痛
    來源:半月談網非全日制(簡稱「非全」)研究生教育是我國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理應享有平等的就業機會。然而在今年就業季中,許多非全日制碩士畢業生卻遭到了或明或暗的就業歧視。一些非全日制研究生表示,因為用人單位不了解「非全」,辛辛苦苦考上的碩士,反而成了求職的絆腳石。
  • 社會對非全研究生「寬容」,就是對全日制的不公平?
    有2017年後的統招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在參加內蒙古鄂爾多斯杭錦旗和準格爾旗的教師招聘時,被「學歷不符,非全日制學歷」的理由拒絕;南昌出臺的「人才10條」政策,排斥「非全」研究生;在海南,有女生兩次報考中學教師,均因「非全」身份無法獲得考試資格;在山東濟南,「非全」研究生不能辦理「泉城人才交通卡」
  • 非全日制碩士招聘被拒 人才評價「唯學歷」痼疾當除
    據報導,有網友近期反映,自己是2017年後的統招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在參加內蒙古某地的教師招聘時,均被「學歷不符,非全日制學歷」的理由拒絕,略感心寒。當地回應稱,確實存在考試組織人員不了解政策的問題,但考試報名工作已結束,不能重新組織報名,對此表示歉意。當地官方的道歉,重申了促進平等就業工作的基本方針和政策。
  • 非全日制研究生=本科生?非全研究生需要正名
    網友一:非全研究生現在是統考,國家線和複試線和全日制的一樣,如果學習要求和畢業要求和全日制一樣,我覺得非全就應該和全日制擁有一樣的效力,國外不管非全或者是全日制都是一視同仁的。但更多的網友持相反的態度,網友一:本來就不在一個等級啊,全日制拼死累活學那麼久才出來,非全日制能一樣?網友二:不覺得有什麼不公平的,人家寒窗苦讀十幾年才有了這個文憑,你這個邊工作邊上就覺得能和別人起點一樣,怎麼可能啊?
  • 非全畢業生找工作屢屢受挫,非全日制研究生何時能被承認,不容易
    2017年,碩士研究生類型在原有的基礎上又增加非全日制研究生,它取締以前的在職研究生,然後非全日制研究生也開始被納入在12月底舉行的全國統一研究生招生考試,非全日制研究生與全日制研究生採用相同的培養標準,非全日制學歷學位證書與全日制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最後畢業也是可以拿到雙證
  • 非全日制碩士招聘被拒,人才評價「唯學歷」痼疾當除 |新京報快評
    今年2月,教育部等五部門在《關於進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工作的通知》中明確要求,「用人單位招用人員應當向勞動者提供平等就業機會」,「對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就業機會,不得設置與職位要求無關的報考資格條件」。鄂爾多斯在教師招聘中拒絕非全日制碩士報考,無疑違背了上述就業政策,傷害了部分考生的平等就業權。
  • 「非全歧視」
    「非全日制」四個字,不少研究生在求職上遇到了困難。內蒙古自治區選調生招錄不允許「非全」研究生報考;南昌「人才10條」排斥「非全」研究生;海南中學,「非全」研究生考教師被取消資格;山東濟南,「非全」研究生不能辦理「泉城人才交通卡」……這是對「非全」研究生的歧視嗎?應該如何消除歧視?請看以下評析。偏見也有現實基礎■青的蜂在我看來,「非全」研究生並非不夠優秀,不允許「非全」報考也的確是一種偏見。
  • 雙證碩士:非全日制研究生VS全日制研究生
    非全日制到底是什麼呢? 非全日制研究生是為響應產學結合適應時代需求而提供的攻讀碩士的學習方法。指符合國家招生規定,通過全國研究生的統一入學考試(統考)或者國家承認的其他入學方式,被具有實施碩士教育資格的高等學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機構收取,在基本修業年限或者學院規定的修業年限內,在從事其他職業或者社會實踐的同時,採取多種方法和靈活的時間安排進行非脫產學習的學生。 非全不同於在職研究生。在職的學生只有學位證,沒有畢業證。
  • 工作之後想讀研了,非全日制研究生被認可嗎?
    去年,2020考研報考人數達到了341萬人,創歷史之最。而今年,受疫情影響考研報考人數很有可能進一步上漲。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開始加入到考研的大軍中來,考生規模也越來越大,競爭也愈加激烈。許多人開始瞄準了競爭稍小的非全日制研究生,那麼非全日制研究生是什麼了?有必要去讀嗎?
  • 「不好意思,我們不招非全」: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遭歧視?
    作為北京某大學2018級法律碩士研究生,方思(化名)在求職時備受冷眼,由於讀的是 " 非全 " 研究生,多數律所、省考的崗位她都沒有報考資格," 想不通,同樣是統招統分的在讀研究生,非全日制的為何不被承認?"相信很多非全畢業的學生在求職時多多少少都會遇到點這種「學歷歧視」的情況,用人單位在JD上明顯標註「只招收全日制碩士」,對非全根本不感冒。
  • 非全研究生就業遭歧視?「非全日制=本科生、課程水、混學位……」
    無獨有偶,國內某大型建築公司在其2020年秋招工作中也表現了類似的態度。今年9月初,有網友反映該公司的招聘公眾號在問答環節中,明確回復了 「不招收非全日制的學生」。一時間,很多非全日制研究生表示不滿,並向湖北人社廳舉報該企業涉嫌就業歧視。
  • 非全研究生抱怨:考上碩士卻成求職障礙,有4原因讓我理解單位
    非全日制研究生抱怨:考上碩士卻成找工作的絆腳石,基於這4點原因,我到很能理解他們所抱怨的用人單位的——————剛看到一篇網文《考上碩士卻成了找工作的絆腳石 非全日制研究生求職之痛》,文章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大倒苦水,說自己在求職時遇到的重重阻礙,這些障礙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1、招聘單位不認可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學歷
  • 非全日制碩士招聘被拒,「非全」歧視何時休?
    《關於進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工作的通知》,在資格審核時對非全日制學歷未予通過。鄂爾多斯市委辦公室、 鄂爾多斯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回復時表示,當前,準旗招聘考試已經結束,杭錦旗招聘考試報名工作也已結束,即將開考,鑑於考試工作組織程序的嚴密性,已不能夠重新組織報名,對給網友帶來的不便表示歉意。
  • 全日制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在職研究生,三者的區別
    研究生學歷是我國最高學歷,有研究生學歷傍身,以後找工作、升職、落戶、評職稱等都是有閃光點的。多花兩三年的時間,讀一個研究生還是挺不錯的,或許就這兩三年的沉澱,你以後的生活和工作要平坦的多。老生常談了,但希望大家能夠聽進去。
  • 全日制研究生與非全日制研究生
    前兩天跟錦澤的老師聊天,發現現在備考的學生有個共同的疑問,就是好多學生能不請自己想考能考什麼形式的研究生。今天小丸子學姐來和備考的同學們介紹一下全日制與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相同點及不同點,讓同學們在選擇時不那麼迷茫。
  • 大學本科、研究生階段的全日制與非全日制一樣嗎?
    導語:近日,有不少學生反映,有企業在招聘問答環節中直接明確回復,「不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有的HR更是直接表明,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區別大了去了,「非全日制=本科生」。一時間,很多非全日制研究生表示不滿。也有媒體人士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 非全日制研究生之困:常在求職第一關就因「非全」被卡掉
    看到相關報導時,2019年從北京師範大學畢業的全日制研究生王璇特別有感觸。王璇回憶,由於學制是兩年,2018年下半年,北師大心理學院一些2017級非全日制研究生已開始找工作。「當時有不少學生反映,求職過程中發現很多企事業單位都只招全日制畢業生,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面十分窄。」
  • 找工作受歧視?非全日制研究生含金量究竟如何
    近來,一些地方出現了非全日制研究生找工作受歧視的現象,引發社會關注。很多讀者想知道,在高校培養研究生的過程中,非全日制與全日制到底有何不同,其含金量真的比全日制低嗎?為此,我們邀請部分高校負責人從報考、課程設置、導師安排、畢業論文要求等方面予以解讀。問題1 報考要求一樣嗎?
  • 小衛科普|如何看待非全日制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值得報考嗎?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攻讀碩士研究生來提升自己的學歷,提升自己在社會上的學歷競爭優勢。最新資訊提到2021年研究生報考人數達377萬,相比於2020年的341萬同比增長11%。其中一部分同學會選擇攻讀非全日制研究生,但是又擔心不受社會認可,那麼,非全日制研究生到底值不值得報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