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前,一直在金融領域摸爬滾打的李金鳳厭倦了「每日穿著高跟鞋、畫著精緻的妝」看遍無數企業家登高跌落的日常,辭去了公司「聯合創始人」的職務,打算清零再出發。金融太「冷」了,她想做點有「溫度」的事。
做生意無非「人」、「錢」、「貨」三大類。冷冰冰的「錢」,李金鳳不想再碰了;做金融時親眼見證那麼多做「貨」的實體老闆每日在企業生死間來回渡劫,李金鳳覺得自己也不太適合扎進「貨」這個領域。
那就只剩下「人」了。
彼時,中國市場整體行業都在經歷「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科技熱詞的洗禮,熱切地進行著行業技術革新。「人力資源智能管理」,正在成為「人」這個領域的關鍵轉折點。研讀了不少行業相關報告以後,李鳳金覺得,這就是她未來人生的「第二創新曲線」。
正在考慮該怎麼入行的時候,李金鳳在逛山姆超市時偶遇了長江商學院的同學——霖瓏雲科的董事長高萍。霖瓏雲科是一家專注於人力資源服務領域技術創新的科技型公司,於2015年由深耕人資領域十餘年的匯思人力資源集團進行孵化,經過幾年的探索,正好在2018年開始進行戰略性整合。
背靠專業團隊,擁抱科技新趨勢,這一切都正中李金鳳的期望。山姆超市裡,高萍與李金鳳在5分鐘之內就定下了「牽手盟約」——加入霖瓏雲科。
清零出發:四個月上線不木錢包
「不需要給我虛職,給我一年的時間,看我能不能衝到前面來」,李金鳳知道,如何安排做過「一把手」卻完全跨行加入的自己,對於霖瓏的管理層來說是個難題,於是她主動提出了解決方案。
敢說也敢做。不木錢包,就是李金鳳立下的「投名狀」。
對於規模性企業來說,發薪報稅是人力資源部工作的難點之一。背靠以」藍領「作為切入口進入人資領域的匯思集團,霖瓏雲科非常了解製造業企業所面臨的的人資困境。一個大型製造業工廠,有的員工發周薪,有的員工發日薪,還有的員工是時薪,且有可能按照不同的考勤排班……這樣複雜的發薪報稅情況,對於傳統的人資和財務部門都是對人力、物力的極大挑戰,不僅流程繁瑣,而且差錯率以及成本都很高。
不木錢包就是針對這種情況開發的線上智能發薪工具,全自動一站解決涵蓋從入職、電子合同、檔案管理、發薪、報稅、查稅、薪資查詢等全流程,以解決人資行業「最後一公裡」的薪稅結算難題。
這一切對於剛剛接觸人資行業的李金鳳是個不小的挑戰。
「我們經常說要『清零』,把自己親手搭建的過去推翻,重新吸收新的東西」,李金鳳回憶起當時的情景,「清零」並沒有想像中的容易,這種「打掃過去」需要細小到堅持「上班打卡」
「從一線出發」是需要知行合一的。李金鳳開始每天早上6點鐘的晨跑,一方面是告訴自己已經告別事事有助理、凡事隨心所欲的過去;一方面是提醒自己,今天又是要帶著空杯子去公司填滿的一天。
「空杯」不意味著從基礎做起。李金鳳回歸思考問題的「一級目錄」:當時作為垂直細分領域的人力資源行業,關於如何搭建智能薪酬的平臺都屬於摸索階段,她只能四處尋找BAT公司做支付領域的高管朋友請教經驗,起早貪黑地對不木錢包進行產品框架的搭建。
這段堪比「重歸剛畢業」的拼搏時光,讓李金鳳找回了「開局者」的激情,也發出了「程式設計師真是這個世界上最善良淳樸好溝通的人」的感慨。
四個月後,不木錢包上線,覆蓋匯思集團內部所有企業並逐步向外賦能服務,截至2019年底,不木錢包已經累積服務100萬人次,平臺流水超過10億。
橫向整合:5個月研發財務智能管控平臺
在不木錢包上線的進程中,李金鳳抓著空隙時間考了「薪稅師」。而進行過戰略整合的霖瓏雲科也正在加速前進:業務量以200%的增速擴張,財務部壓力極大。在此時機,李金鳳被要求兼任財務總監。
「當時我們已經服務了5000多家公司,全靠人管是不現實的」,李金鳳已經有了不木錢包的開發經驗,提出公司財務必須要開發一套標準化、系統化、智能化的工具,「我們要多用腦而不是光用手,能讓機器做的就讓機器做吧」。
經過5個月的研發,霖瓏雲科自主研發的財務智能化管控平臺WCK上線,這是公司利用數位化、智能化、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升級產業的重要一環。W【協同辦公平臺】、C【跨銀行資金管理平臺】、K【ERP雲平臺】三大作業系統將前端業務系統、後端財務系統、銀行作業系統智能聯動,構建成一體化操作平臺,實現了全業務模塊的帳目、資金管控的閉環。
新技術產品是需要數據餵養的,對本就人力不足的財務部門來說,騰出手來配合WCK的開發在早期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
「這個東西在當時是比較新的,很多人其實還看不懂」,李金鳳知道在傳統模式下推行新技術,這種適應期在所難免:「這不是為我自己做的,也不是為我的部門做,是為了整個集團做的事情。我沒有什麼可委屈的。我也發現了自己在溝通上的短板,我知道這是一個怎樣的項目,我也知道它能為公司帶來的價值是什麼,但是我沒能更好地傳達這個產品的遠景。」
作為一個開局者,站在最前面,看得到壯麗的風景,也要清晰地把風景描述給後面的同伴聽。
事實上,作為一個跨行入局的人,儘管李金鳳以幾個月幾十本書的速度瘋狂補習,還是經常在業務上被老闆罵「不夠專業」。但這也讓李金鳳持續保持鬥志:「當過老闆才會知道老闆才是企業中最苦的,要為所有人的人生負責。霖瓏的價值觀中有一條叫『無懼真實』。只有直面真實,坦誠溝通,才能發現潛在問題,不在前進的過程中因為溝通不到位而失焦」。
一邊被數落著,一邊又在老闆對新技術的堅定支持下,李金鳳把WCK啃下來了,
自此以後,霖瓏的財務管理真正實現數據無縫流轉與對接,全面智能化、便捷化、電子化、移動化、數位化。「它只是暫時麻煩,但日後一定會為所有人帶來便利,形成工作新的節奏。」李金鳳說。
向外拓展:「霖瓏雲」的平臺化實踐
從事金融行業讓李金鳳悟到的人生信條是:不貪。因此,在決定加入霖瓏的時候,她提出了「一年之約」,用這一年驗證自己對「人」這個領域的選擇是否正確;用一年的實踐向霖瓏的創始人證明自己具備作為霖瓏向外探索人力薪稅智能服務開局人的價值。
約滿一年,雙方都很滿意,李金鳳正式成為合伙人。
這也正是「靈活用工」風頭正盛的時候。一直以來,霖瓏雲科的業務圍繞僱傭制和非僱傭制兩種不同的僱傭關係開展。對前者,公司主要提供人事代理服務,對後者主要是針對靈活用工領域做結算。
而尤其是近幾年,隨著科技帶動商業模式變革,如滴滴、美團這種的網際網路平臺型企業等新業態逐漸興起,靈活用工的頭部客戶越來越多,逐漸成為公司的最主要營收。在新經濟的多個細分領域,如網約出行、在線教育、技術開發等等,霖瓏雲科都與諸多獨角獸企業開展了緊密合作。
企業的用工模式正在發生變革,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加速了這種轉變,處於服務一線的霖瓏雲科敏銳地察覺到了。
越來越多的新型企業正在做減法,將戰略聚焦在服務價值與品牌價值上,把基礎性事務工作剝離出去。伴隨著企業體量的不斷擴大和規模化服務能力的提升,他們需要人力資源機構提供的不再是某一項單一的能力,而是以一種新模式去幫助他們實現創新、有價值的降本增效。
霖瓏雲科提出的解決方案是,基於SaaS+Service的「業財稅法一體化」終端交付,也就是「霖瓏雲」計劃。
「霖瓏雲科一直在為這一刻作準備」,李金鳳介紹,從不木錢包到WCK,再到專門針對靈活用工的「樂接活」,過去霖瓏雲科針對人力資源各鏈條的管理模塊都垂直設計了SaaS工具來支撐。這些工具小而精準,且都經歷過「公司內部試用——外部客戶推廣」的由內驗證、向外賦能的過程,經歷過豐富的數據以及市場檢驗。在新經濟業態下,霖瓏雲科將利用好自身線上線下兩張網:利用覆蓋300+城市的直營網點,提供員工入離職、社保公積、薪酬個稅、員工關係處理等屬地化、更便捷的服務;利用霖瓏雲的數位化管理平臺,構建了與企業、員、銀、稅、社保公積中、工商等環節的站式服務態圈,最終實現了社保、薪酬、靈工業務的全程線上辦理,讓過程可管理、讓流程可追溯。在服務優勢和技術優勢雙驅動的背景下,完成平臺型企業所需要的全部人力資源技術設施的終端交付。
如今,李金鳳又開始接著折騰了。她主動請纓成立一個新的大客戶銷售部。原因是,產品研發做得太久容易閉門造車,是時候衝到前線讓客戶「虐一虐」了。
「確實被虐得很慘,但每次被虐我都很開心」,李金鳳被同事評價為「紅色性格」,屬樂觀開朗型。但李金鳳對自己的樂觀很清醒:「只有被客戶『虐』,被問到答不上來,我才能知道我們的產品需要改進的地方在哪裡。每次去和客戶談生意我都很有底氣,因為我現在所做職業讓我找到了我想要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