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為止我讀過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書,是小學五年級在校圖書館,看到的一本《侵華日軍在山東的暴行》紀實書。書裡記載了侵華戰爭時期,山東大地上發生的大大小小的戰鬥,以及日軍種種慘無人道的屠戮事件。書的具體內容我難以回憶,但是裡面展現的各種圖片資料以及屠殺的過程,給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深刻印象。
沂蒙山區是革命老區,也是山東人民抗戰最為激烈的地區之一,這裡群山眾多,便於遊擊戰的施展,日軍將這一地區視為眼中釘肉中刺。為了剿滅這裡的革命勢力,日軍實行三光政策。所謂三光就是:「殺光、燒光、搶光」。日軍掃蕩時,途徑的村子無一例外要遭受這種泯滅人性的暴力。
他們當著男人的面,輪姦其妻女及母親,將男孩的生殖器割掉拿到男人面前把玩,或者用刺刀將孩子挑起,像木棍上插個皮球一樣玩耍,這還不算完,姦淫完畢後,把人跪成一排,然後一刀一刀的斬首,或者倒油燒死,或者推到男人面前勒死。
還有更為殘忍的,如果女人懷孕,那些惡魔們就更為興奮,他們用刺刀將肚子劃開,然後把成型的、未成形的連著臍帶的嬰兒用刺刀挑起,在奄奄一息的母親面前跳舞尖叫,女人撕心裂肺的呼喊,只會助長他們內心的興奮,最後連著男人一起,用他們的武士刀斬首。
在那本書中,還記載了這樣一些細節。當聽到日軍來掃蕩的消息後,村民趕緊組織逃離,一些行動不便老人或者不知情來不及撤的婦女,在絕望時會選擇跳井自殺。日本人強姦不管你長什麼樣,下到未滿十歲的女孩,上到六七十的老人,都在姦淫範圍之內,這仿佛是一種軍令,而不僅僅是士兵自發的個人慾望。在她們眼裡,當時的日本人猶如魔鬼,比死亡更加恐怖。
此類種種,我不再贅述。總之你所能想到的所有殘忍的、侮辱性的行為,他們都能幹的出來。所謂未經他人痛,莫勸他人善,我們今天很多人沒有經歷過那個年代,對侵華日軍的形象認知不足,所以才會出現穿著日本軍服四處炫耀的精日群體,以及偷換概念,喊著:「今天的日本不是當初那些人了,我們應該原諒,而不是製造仇恨。」等言論的人。
聯想到南京大屠殺的各種資料,發現日軍這種慘絕人寰的反人類行為不是孤例,不是一部分日軍具有這種表現,在整個淪陷區內大大小小的屠殺事件中,這種行為比比皆是。
日本常駐中國的兵力保持在一百萬左右,前後到達中國作戰的部隊,超過300萬,以上這種反人類行為在日軍中具有普遍性,這說明什麼?說明我們很多人對二戰時期的日本人認識不正確,包括對南京大屠殺的一些原因也不是很正確。
別說要我們替先輩原諒,就是我們自己,如果有點良知的話也絕不能原諒。甚至我以為,放在今天對於東面那個島國也絕不能放鬆警惕,因為她們至今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都沒有一次正式的道歉。事實上,一些精日群體所宣揚的「發動侵華戰爭的是日本軍閥,日本民眾跟我們一樣是戰爭受害者。」這種言論根本站不住腳。
還記得歷史課本上所展現的,在南京大屠殺期間兩位百人斬日本軍官嗎?告訴你那張圖片來自於二戰時期的日本報紙。侵華戰爭初期,日本為了向國內宣揚日軍的豐功偉績,會把每天殲滅的中國軍隊數量、殺戮的圖片、以及他們戰死的士兵的名字,就像那兩位百人斬軍官一樣,被他們的媒體當做一種榮耀高調的在日本國內宣揚。
事實上,侵華戰爭前後,日本國內反華情緒是高漲的。南京淪陷後,日本全國大肆慶祝,歡呼日本帝國萬歲、戰無不勝、武運長久。如果他們不好戰,軍國主義就不會有肥沃的土壤。軍國政府是豺狼,普通民眾也不是白蓮花。
二戰時日本人口不到八千萬。日本投降時,還有168個師團約600萬左右的部隊,帶上陣亡的三百多萬,共計九百萬人直接參與了戰爭,佔總人口的八分之一。而且屠殺事件除了中國受害,一同被侵略的亞洲十幾個國家,也一樣存在。事實是洗不掉的,軍國主義思想像病毒一樣,瀰漫整個日本社會,基本全國都被綁到侵略這輛戰車上來。
所謂雪崩之下,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同樣,原子彈下也沒有多少冤魂。他們瘋狂就要為此付出代價,作為受害者,根本無需為他們發善。
日軍為什麼會在南京進行大規模的有組織大屠殺?有人說是進攻受阻傷亡慘重的報復,有人說是為了磨滅中國人的抵抗意志,也有人說是因為中國軍隊化身平民,日本人難以區分從而濫殺無辜。其實我認為,這些都不準確,淞滬會戰日本傷亡更慘重,而不分男女老幼的屠殺說明日軍不可能分不清隱匿的軍人。
原因可能很簡單,就是因為南京當時是民國的首都,佔領了中國的首都對他們來說無異於一場決定性的勝利,而屠殺則是在徵服一個對手之後的狂歡羞辱。就像上文講述在男人面前姦淫其妻女一樣,是一種野蠻變態的心理。並以此獲得莫大的快感。
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我一直不敢踏入,因為我擔心我這血肉長成的心臟,實在難以承受那地獄般的影像。侵略者泯滅人性的一面與惡魔無異,你看著他們,看著他們可以把對待動物的各種手段,全部施加在你的同胞身上。
所以對於侵略者,無論戰後他們怎麼懺悔,怎麼淚流滿面,我都無法原諒。對於他們的後代,他們至今都不肯為此道歉,甚至在教科書中公然對戰爭進行美化。對於此更應該堅定中國人的立場,既然敵人不認錯,那就還是敵人。
日本有著發達的經濟、科技和文化,其文化輸出力對我國影響極大,這在無形之中改變了部分青少年對日本的心態,加上對歷史的不了解,很容易將自己的站位出現偏差。所以精日分子在中國屢屢不絕。
前一陣子南京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學生懸掛旭日旗事件,引起憤怒後學校給出回復是這樣的。
總結一句話,學生無意而為,已經道歉。不是我揪小辮子,說無意而為我不太認同,因為他懸掛的旭日旗是二戰時期象徵日本軍國主義的十六輝旭日旗,這旗二戰結束後就已經明確被禁止懸掛,別說在中國了,你在日本都難以找到。不信你在網店搜一搜,不會有人賣的。也就是說他想懸掛這旗估計得定製,該學生說不了解日本文化,搜索日本國旗時出現錯誤,這實在難以令人信服。
學校保護學生我可以理解,但出面道個歉,或者實質性懲罰一下都不為過,然而這些都不了了之,想到歷史上種種屈辱與鮮血,實在令人扼腕。
我常被人嘲諷是一個狹隘的民族主義者,我理解不了島國文化的各種梗,也做不了「寬容大度」、「不計前嫌」。我熱愛我的國家和民族,熱愛我們的歷史與文化,我不宣揚戰爭報復,但我不想讓我們總是作為暴力的受害者。
這個世界從來都是叢林法則,與列強講和平,就如同與強盜談道義。道不同不相為謀,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才是正道。既要有人性,也不能磨滅獸性。一味的祈求和平,不會帶來真正的和平,還要有強大的國防以及敢戰善戰的決心。教員講:「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最後一個「必」字彰顯的不僅僅是戰鬥到底的決心,還有反擊的程度,要麼不打,要打就把方打疼,不手軟、不留情,才是保持長久和平的最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