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人|我院學子張陽獲得第八屆範敬宜新聞學子獎

2021-02-08 華中科技大學新聞學院

2020年11月9日,第八屆範敬宜新聞教育獎評選結果通過人民網公布。來自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新聞學專業(評論方向)的2017級本科生張陽獲得了本屆範敬宜新聞教育獎的新聞學子獎,頒獎儀式於22日在北京舉行。


本次採訪為線上採訪,在語音通話的最後時刻,氣氛變得活躍而輕鬆起來。張陽甚至分享了一些在採訪時怎樣克服緊張與拘謹的小訣竅。

而這些小竅門,正源於他在本科三年一次次的實踐經歷中累積的寶貴經驗。



初入大學,張陽便懷著極大的熱情加入了校記者團。

從實習期起,他就參與了活動稿、講座稿、團隊稿等各種類型的校園新聞的撰寫。「我希望自己能轉正,留在記者團」,為此,張陽甚至曾在一個月內接過六七個報題。


成為一名正式的學生記者後,張陽又報名了見習編輯的選拔。編輯們往往一手寫自己的報導,一手修改他人的稿件,張陽希望在這樣的鍛鍊中提高自己的水平,「當時我是很想寫出一篇好的新聞」。


在成為記者團中的編輯後,張陽不僅在選題會中篩選報題,也積極地報上了許多自己的原創選題。

在談及如何去發現選題時,張陽說道:「我一直覺得我們發現新聞選題要從身邊出發,尤其是在校園媒體,我們選題,要從自己身邊、從自己的眼睛出發。」

2018年,在一次流浪狗救助站的義工活動中,救助站沿途的泥土路、蚊蟲多的小屋、露天的廁所和大量的流浪狗給張陽留下了極深的印象。他敏銳地捕捉到了救助站大學生運營人高川風以及救助站故事背後的新聞點,六千餘字的深度報導《流浪動物救助者高川風:白手起「家」這十年》由此誕生。


張陽認為自己將大學主要的時光都放在了記者團上。記者團每周日晚上七點的例會已經成為了他大學三年多的最基本的活動。


在記者團中發布的一篇篇稿件,也成為了串起他大學生活回憶的一條線索,「翻一翻我在記者團中發布的報導,我就會想起來我做這篇報導的時期在做什麼,這些做校園新聞的一些時間節點已經串起了我對大學生活的一個記憶。」



「說起記者團,我的感觸就特別多」,張陽說道。

從跟著學長學姐們一起完成很多報導,到招新記者團新成員、帶實習記者,再到擔任記者團的團長,張陽在記者團認識了許多投契的朋友。


他表示,自己在大學中最好的朋友都是在記者團中認識的。他所採訪的學長學姐、學校裡的教授和武漢的市民等,也構成了他對學校與武漢最初的認識與記憶。


「在校記者團的生活構成了自己人生的坐標系」,張陽總結道。


在記者團的經歷也為張陽日後的實習經歷打下了基礎。在報導校園新聞的過程中,張陽的採訪能力、文字的駕馭能力與選題的突破能力都得到了鍛鍊,而這些實踐的經歷,也為張陽日後在社會化媒體中的實習打下了基礎。


除此之外,記者團實習內推的機制也幫助張陽更輕鬆地接觸到了在楚天都市報與財新網實習的機會。


在大二的暑假,張陽來到楚天都市報進行了為期兩個月的小實習。在小實習中,張陽對比著自己的初稿與老師修改後版本的區別,思考著如何能簡潔有力又生動地描述好現場的情況。


「我感覺這樣是對自己的一種訓練,我覺得到最後我都沒有做得讓自己很滿意,我也覺得自己如果真的想有一個提高,不是兩個月,要很長時間才可以。」張陽謙虛地評價自己的表現。


而在2020年疫情期間,張陽前往了北京,在財新網實習。這一次,他面臨了新的挑戰。有關疫情醫藥研發的醫學論文並不易懂,有些甚至是全英文的。

為了寫出更高質量的有關最新醫藥研製的報導,張陽去複習了高中所學的生物知識,並趁著實習的間隙閱讀了病毒學概論以及《柳葉刀》《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等專業性較強的醫學期刊。最終,他圓滿地完成了多篇稿件的撰寫。


在財新實習期間參與的42篇報導中,由張陽獨立報導的《獨家|教育部研究醫學碩士擴招方案 高校響應更籲留住人才》讓他自己印象最為深刻。

在了解到今年研究生擴招重點向醫學生傾斜的政策後,張陽開始思考該政策與醫學人才是否會真正成為醫生的關係。他採訪了熊丙奇等多位專家,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完成了報導,並得到了編輯與其他記者的肯定。


回憶這一段經歷時,他表示,新聞最重要的就是採訪,要尋找到對這個領域有深刻研究的專家來談,去採到那些別人沒有說過觀點和內容,例如真正的對醫學人才培養的一個深層次的反思。


「記者要有實地採訪,要有真正的對信息的挖掘,而不是對信息的拼湊」,他分享道自己的心得。



談及範敬宜新聞獎,張陽謙虛地表示,「我只是比較幸運而已,不過我非常樂意解答有關新聞採寫與實習上的問題」。


他傳授道,採訪前設計多而細的問題,採訪時與他人平等的溝通、交流即可。

「無論你緊不緊張,當電話接通的那一刻,你便要開始說話了」,張陽也正是在一次次的採訪之中,探索出了屬於自己的節奏與答案。


文字|熊程心子 李萬俐

圖片|由受訪者本人提供

排版|潘競兒

審核|範雯宇

相關焦點

  • 新聞教育界大獎公布,重慶大學等10所名校學子入圍,蘭大首次上榜
    範敬宜新聞教育獎頒獎現場日前,第八屆範敬宜新聞教育獎獲獎名單公布,範敬宜新聞教育獎是以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首任院長範敬宜命名的獎項,是中國唯一一個新聞教育類獎項,該獎每年評選一次,分設新聞學子獎、新聞教育良師獎和新聞教育良友獎三個獎項。
  • 清華學子自發悼念範敬宜 稱將傳承老院長的精神
    這是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大二學生課堂報告用的PPT模板內容。17日下午,學生們在當代新聞史的專題課上,從範敬宜1951年以來的新聞從業生涯中,感受中國當代新聞事業的變遷,把尋當代新聞思想的脈落。年輕的學子們為了17日的課,鑽進過刊閱覽室閱看塵封的《人民日報》、《經濟日報》,採訪範敬宜工作過的單位,認真領悟《敬宜筆記》、《總編輯手記》,還帶著羨慕之情聽師兄師姐講述範敬宜在清華的故事。
  • 澎湃新聞總編輯獲獎了:我們一直執著地堅持內容為王
    CFIC導讀 ◆11月22日上午,由範敬宜新聞教育基金與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共同主辦的第八屆範敬宜新聞教育獎頒獎儀式在清華大學蒙民偉樓多功能廳舉行。在本屆範敬宜新聞教育獎的評選中,2位教師、2位業界人士與10位學子成為了新一批的獲獎者。
  • 我院學子 榮獲第二屆全國大學生「悅讀之星」銀星獎
    為引領當代大學生在書籍中汲取營養和智慧,保持健康心態,增強戰疫信心,用閱讀匯聚抗擊疫情的青春正能量,由中國圖書館學會閱讀推廣委員會主辦,武漢大學圖書館、青島科技大學圖書館承辦的第二屆大學生「悅讀之星」讀書演講風採展示活動日前圓滿結束,來自全國近二百所的高校學子積極響應和參與活動,作品徵集階段共徵集讀書演講作品3132部,最終各高校選拔推薦的273部作品入圍全國總評審。
  • 【緯創新聞】2019年緯創崑山優秀學子獎助學金頒獎典禮圓滿舉辦!
    經過為期近三個月的評選與籌備,2019年緯創崑山優秀學子獎助學金頒獎典禮今日圓滿落幕!2019年是緯創集團設立獎助學金的第11年,11年一路走來,一路艱辛,一路堅信。緯創崑山優秀學子獎助學金項目離不開各位領導、各位來賓的鼎力支持。
  • 廈門大學嘉庚學院學子在第十八屆時報金犢獎中再創佳績
    廈門大學嘉庚學院學子在第十八屆時報金犢獎中再創佳績
  • 第四屆「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揭曉
    由大眾報業集團《青年記者》雜誌、人民網傳媒頻道、中國青年報刊協會《青年報刊研究》聯合舉辦的第四屆「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活動歷時一年,於2008年12月1日結束。「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是一項純粹的公益活動,自2004年11月1日開始,已經成功舉辦了四屆,得到全國高校新聞院系學生的廣泛關注,成為全國高校新聞院系學子學術研究成長的良好平臺。
  • 我院學子在第五屆「iTeach」大賽中斬獲佳績
    我院學子在第五屆「iTeach」全國大學生數位化教育應用創新大賽中斬獲佳績2020年12月18日由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教育部高等學校教育技術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聯合指導,中國教育信息化產業創新平臺、中國教育培訓協同創新平臺、華南師範大學聯合主辦,廣州創顯科教股份有限公司、華南師範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學院、廣東文投創工場、廣州創之融孵化器聯合承辦的2020年「iTeach
  • 喜報:我院在第八屆全國醫院品管圈大賽中獲獎2項
    喜報:我院在第八屆全國醫院品管圈大賽中獲獎2項 2021-01-11 19: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廈門大學嘉庚學院學子再戰ONE SHOW 斬獲銅獎及最佳人氣獎
    「人人都知道,你還不知道」團隊憑藉《人人都知道,你還不知道》這則溫馨、可愛的廣告短片獲得銅獎,由我院學子梁琳琳、許菁、徐奕鳴、朱志河及來自成都理工大學的程雨晴組成的團隊拿下了現場提案環節的最佳人氣獎。提案過程中,我院學子表現出色,迸發天馬行空的創意,「creative reactown」(創意反應堆)、「Arena Eart」(秀場)、「The world of talen」(天才樂園)等創意都令人眼前一亮。  最終由廈門大學嘉庚學院學子梁琳琳、許菁、徐奕鳴、朱志河及來自成都理工大學的程雨晴組成的團隊以「spicty」(辣城)拿下最佳人氣獎。
  • 工院動態|我院2019年度十大新聞(事件)揭曉
    經過全院網絡投票、專家評議、學院黨委審議,學院「2019年度十大新聞(事件)終於揭曉啦!十大新聞(事件),一個個難忘的瞬間,是工院人努力奮進的年度記錄,也是工院人團結實幹的逐夢印記。2020,我們來了,工院人已經揚帆起航。
  • 【學院新聞】STL兩名學子喜獲「第十六屆眾達國際法律獎學金」
    2016年6月17日晚,由美國眾達律師事務所(「眾達」)舉辦的「第十六屆眾達國際法律獎學金」頒獎典禮在北京長安街W酒店舉行。
  • 我院學子斬獲第七屆全國高校數字藝術設計大賽一等獎
    9月5日,第七屆全國高校數字藝術設計大賽獲獎名單公布,我院17級三年藝術一班學生丁佳明作品《印象成都》榮獲「視覺傳達」類一等獎, 18三年UI一班鄧文怡製作的音樂APP界面《耳覓》榮獲三等獎,兩位學子經過層層角逐,在眾多優異的參賽者中脫穎而出,為四川新華再添榮譽。
  • 喜報|我院新聞傳播系學子成功錄取蒙特婁大學碩士
    在校期間,她表現優異,頗得諸位老師的稱讚,曾在學校官方公眾平臺上做過新聞評論和25周年校慶報導。她還在課外學習法語,大學四年從不間斷,在圖書館時常能看到她的身影。從大一開始,她就做好了出國留學的準備。在校三年期間,她熱愛自己的專業,努力學習法語,提高各科學習成績,認真面對每一次考試和比賽,經常和老師交流關於學科的心得體會。
  • 我院學子褚芝琳喜獲2020年「校長獎」
    「校長獎」是華中師範大學校級最高榮譽,每年面向全校本、碩、博評選出十名優秀同學,每人獎勵金額20000元。根據《華中師範大學「校長獎」評選辦法》(華師行字[2020]88號),經各培養單位推薦,學校評委會評選,學校校長辦公會審定,2020年度「校長獎」(學生)獲獎名單如下(排名不分先後)。褚芝琳,歷史文化學院本科2017級基地班學生。
  • 院系新聞| 高翻學子在「騰訊TranSmart第三屆全國機器翻譯與譯後翻譯編輯大賽」獲得佳績
    騰訊TranSmart第三屆全國機器翻譯與譯後翻譯編輯大賽,旨在提升參賽者翻譯能力、人機協作能力,提升市場競爭力,發掘新時代高素質翻譯人才。本屆大賽的指導單位為全國翻譯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由同濟大學外國語學院、上海市科技翻譯學會與江蘇省科技翻譯工作者協會聯合主辦;上海一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Tmxmall)與南京微語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51找翻譯)聯合承辦。
  • 喜訊 | 我院學子在四川省第八屆大學生藝術展中斬獲佳績!
    喜 訊近日,由四川省教育廳主辦的四川省第八屆大學生藝術節閉幕式暨頒獎晚會在自貢市四川理工學院落下帷幕
  • 我院學子榮獲第四屆全國大學生集成電路雙創大賽華東分賽區一等獎
    近日,第四屆全國大學生集成電路創新創業大賽華東分賽區決賽在南通舉行,我院軌道交通學院學子組成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濱江學院代表隊表現出色,斬獲一等獎1項(晉級全國總決賽)、三等獎1項。第四屆全國大學生集成電路創新創業大賽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主辦,中國工程院院士鄧中翰等組成大賽專家委員會。
  • 熱烈祝賀我院王佩茹醫生榮獲上海第三屆「醫樹獎」青年臨床醫學...
    熱烈祝賀我院王佩茹醫生榮獲上海第三屆「醫樹獎」青年臨床醫學科技創新獎 2021-01-06 14: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