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版)》
課程目標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的總目標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在義務教育的基礎上,進一步促進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培養具有中國情懷、國際視野和跨文化溝通能力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基於課程的總目標,普通高中英語課程的具體目標是培養和發展學生在接受高中英語教育後應具備的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學習能力等學科核心素養。普通高中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各要素的發展以三個水平劃分,水平描述參見「附錄1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水平劃分」。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應能達到本學段英語課程標準所設定的四項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目標。
語言能力目標
具有一定的語言意識和英語語感,在常見的具體語境中整合性地運用已有語言知識,理解口頭和書面語篇所表達的意義,識別其恰當表意所採用的手段,有效地使用口語和書面語表達意義和進行人際交流。
文化意識目標
獲得文化知識,理解文化內涵,比較文化異同,吸取文化精華,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堅定文化自信,形成自尊、自信、自強的良好品格,具備一定的跨文化溝通和傳播中華文化的能力。
關鍵詞
1:比較文化異同,吸取文化精華。這個表述是非常恰當的。比起以前的「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更有包容性。如果是「去其糟粕」,那就認為人家的文化有「糟粕」,國與國之間的隔閡就從這裡開始的。
關鍵詞2:跨文化溝通和傳播中華文化的能力。學習外語,不是為了媚外,是為了溝通交流,為了傳播中華文化到其他國家,把其他國家的文化介紹到國內。
思維品質目標
能辨析語言和文化中的具體現象,梳理、概括信息,構建新概念,分析、推斷信息的邏輯關係,正確判斷各種思想觀點,創造性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具備初步運用英語進行思考、創新思維的能力。
學習能力目標
進一步樹立正確的英語學習觀,保持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具有明確的學習目標,能夠多渠道獲取英語學習資源,有效規劃學習時間和學習任務,選擇恰當的策略與方法,監控、評價、反思和調整自己的學習內容和進程,逐步提高使用英語學習其他學科知識的意識和能力。
關鍵詞3:正確的英語學習觀。學英語到底為了什麼,別說學生,就連英語老師對這個問題的認識都是不全面甚至是偏差的。
關鍵詞4:保持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可以反過來說,如果英語教學導致學生喪失了對英語學習的興趣,那麼這樣的英語教學是失敗的。絕大部分學生,剛開始接觸英語學習的時候,都是有興趣的,新奇的。但很多學生,特別是男學生,在小學就開始喪失了學習英語的興趣,或者說信心。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版)》學習筆記。待續